一种脱砷多聚磷酸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207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砷多聚磷酸生产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聚磷酸是一种无色透明黏稠状液体,具有腐蚀性,属二极无机酸性腐蚀物品。多聚磷酸为质子酸,能溶解多种低分子及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失水剂、环化剂、酰化剂,是缩合、环化、重排、取代等反应的催化剂或溶剂。

目前,多聚磷酸的生产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低浓度磷酸与五氧化二磷搅拌制得,另一种是在磷酸装置中不断提浓制得。这两种方法制得的多聚磷酸的砷含量较高,限制了多聚磷酸的适用范围。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用于生产低砷含量多聚磷酸的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多聚磷酸生产装置生产的产品中含砷量较高的不足,提出一种脱砷多聚磷酸生产装置,用于生产低砷含量的多聚磷酸产品,拓宽多聚磷酸的适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砷多聚磷酸生产装置,该装置包括供磷系统、燃烧塔、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纤维防雾器、风机、Ⅰ级循环酸槽、Ⅱ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燃烧塔内设有磷喷枪,供磷系统与燃烧塔的磷喷枪连接,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纤维防雾器和风机依次连通,Ⅰ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Ⅰ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Ⅰ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Ⅱ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Ⅱ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Ⅱ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Ⅱ级循环酸槽通过酸泵与Ⅰ级吸收塔上部连接;Ⅰ级循环酸槽、Ⅱ级循环酸槽的高度低于Ⅰ级吸收塔和Ⅱ级吸收塔底部的高度,Ⅰ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依次连接,反应釜内装有脱砷剂。

所述Ⅱ级吸收塔与纤维防雾器之间还设有Ⅲ级吸收塔,并配有Ⅲ级循环酸槽,Ⅲ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Ⅲ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Ⅲ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Ⅲ级循环酸槽通过酸泵与Ⅱ级吸收塔上部连接。Ⅲ级吸收塔可进一步对生产中P2O5的吸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述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Ⅲ级吸收塔内上部均设有喷嘴,各吸收塔内的喷嘴分别与相应酸循环系统的酸泵连接,通过喷嘴将酸泵输送的循环酸喷入吸收塔内,吸收来自燃烧塔的P2O5

所述Ⅱ级吸收塔与纤维防雾器之间还设置有洗涤塔,以除去生产中尾气中残留的气体,保证排放的环保。

所述Ⅰ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依次通过酸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各设备和管道均为常规产品,各设备间均采用常规技术连接。

本装置使用时,从供磷系统来的液体磷,通过磷喷枪在压缩空气的强烈雾化下,喷入燃烧塔内,与空气燃烧生成P2O5;P2O5气体进入Ⅰ级吸收塔,被Ⅰ级吸收塔内喷嘴喷入的磷酸吸收,循环酸经Ⅰ级循环酸槽用酸泵输送;未吸收的P2O5与部分酸雾进入Ⅱ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继续喷酸吸收,循环酸经Ⅱ级循环酸槽用酸泵输送;再经Ⅲ级吸收塔继续喷酸吸收,循环酸经酸泵输送;未吸收的P2O5与部分酸雾经洗涤塔、纤维除雾器净化和除雾后,尾气通过风机抽送至排风管放空;Ⅰ级循环酸槽内的酸经取样分析合格后,进入反应釜,与脱砷剂反应10-20min,用泵输送至板框过滤器;从板框过滤器出来的多聚磷酸进入脱色曝气槽进行脱色和曝气除去残余的硫化氢,得到脱砷多聚磷酸,通过泵输送至成品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用其制得的聚磷酸的砷含量低于1ppm,拓宽了多聚磷酸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尽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的技术或产品,均为现有技术或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本脱砷多聚磷酸生产装置包括供磷系统、燃烧塔、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Ⅲ级吸收塔、洗涤塔、纤维防雾器、风机、Ⅰ级循环酸槽、Ⅱ级循环酸槽、Ⅲ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燃烧塔内设有磷喷枪,供磷系统与燃烧塔的磷喷枪连接;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Ⅲ级吸收塔、洗涤塔、纤维防雾器和风机依次连通,Ⅰ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Ⅰ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Ⅰ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Ⅱ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Ⅱ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Ⅱ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Ⅲ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Ⅲ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Ⅲ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Ⅱ级循环酸槽通过酸泵与Ⅰ级吸收塔上部连接,Ⅲ级循环酸槽通过酸泵与Ⅱ级吸收塔上部连接;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Ⅲ级吸收塔内上部均设有喷嘴,各吸收塔内的喷嘴分别与相应酸循环系统的酸泵连接;Ⅰ级循环酸槽、Ⅱ级循环酸槽、Ⅲ级循环酸槽的高度低于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和Ⅲ级吸收塔底部的高度,Ⅰ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依次通过酸泵连接,反应釜内装有脱砷剂。

实施例2:本脱砷多聚磷酸生产装置包括供磷系统、燃烧塔、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洗涤塔、纤维防雾器、风机、Ⅰ级循环酸槽、Ⅱ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燃烧塔内设有磷喷枪,供磷系统与燃烧塔的磷喷枪连接;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洗涤塔、纤维防雾器和风机依次连通,Ⅰ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Ⅰ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Ⅰ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Ⅱ级循环酸槽通过管道与Ⅱ级吸收塔底部连接并通过酸泵与Ⅱ级吸收塔上部连接形成闭路循环系统,Ⅱ级循环酸槽通过酸泵与Ⅰ级吸收塔上部连接;Ⅰ级吸收塔、Ⅱ级吸收塔内上部均设有喷嘴,各吸收塔内的喷嘴分别与相应酸循环系统的酸泵连接;Ⅰ级循环酸槽、Ⅱ级循环酸槽的高度低于Ⅰ级吸收塔和Ⅱ级吸收塔底部的高度,Ⅰ级循环酸槽、反应釜、板框过滤器、脱色曝气槽、成品槽依次通过酸泵连接,反应釜内装有脱砷剂。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做出各种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