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55231发布日期:2018-09-04 23:4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保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之一的tio2光催化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材料,光催化剂的性质是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tio2的晶型、晶粒大小和粒径、表面态等因素对其光催化性能都有较大影响。表面积大的纳米粒子由于其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决定了它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纳米tio2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导带和价带能级变成分立能级,能隙变宽,导带电位变的更负,而价带电位变的更正,这意味着其具有更强的氧化和还原能力;又因为纳米粒子的粒径小,光生载流子比粗颗粒更加容易从粒子内部迁移到表面,明显减小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也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因此,制备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的tio2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焦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材料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氧化活性高、催化性能强、活性稳定、抗湿性好和杀菌能力强等优异性能,在废水降解、消除有害气体、杀菌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二氧化钛粉的制备方法,如传统的固相反应及烧结法和现代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渗透法、溶胶—凝胶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所得到的往往是混合晶型且粒度不均,因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无定型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经过钛酸正丁酯水解,并且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双重作用,能够形成良好的分散体系,防止二氧化钛的团聚。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至完全溶解,得到钛酸正丁酯分散醇液;

步骤2,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滴加液;

步骤3,将滴加液缓慢滴加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密封微热搅拌1-3h,得到悬浊液;

步骤4,将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中减压蒸馏反应1-3h,冷却后低温过滤得到颗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

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加入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反应10-20min,然后取出高温烘干,得到纳米二氧化钛。

所述步骤1中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20-40g/l。

所述步骤1中的分散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30-40%,所述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5-15khz,温度为50-60℃。

所述步骤2中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90-150g/l,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2000-3000r/min。

所述步骤3中的滴加液加入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的缓慢滴加速度为2-5ml/min,所述密封微热搅拌的温度为70-80℃,压力为0.5-0.8mpa,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0-2000r/min。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0-80%,温度为80-90℃,所述减压蒸馏后的体积是钛酸正丁酯醇液体积的20-30%。

所述步骤4中的低温过滤的温度为2-5℃。

所述步骤5中的包裹型二氧化钛在溶液中的浓度为20-40g/l,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乙醇体积浓度为40-80%。

所述步骤5中的超声反应的超声频率为10-20khz,温度为40-60℃。

所述步骤5中的高温烘干的温度为300-350℃。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辅以分散剂形成分散体系,并且在超声条件下,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形成半胶束结构,能够形成稳定的钛酸正丁酯分散体系。

步骤2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具有良好的分散溶液。

步骤3将滴加液加入至醇液中能够将钛酸正丁酯形成缓慢水解,此时形成低粒径二氧化钛颗粒,并且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附着分散特性和分散剂的包裹特性,能够形成悬浊液;

步骤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将悬浊液中的无水乙醇去除,提升了水解效率,同时存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作用,将纳米二氧化钛包裹,解决了二氧化钛团聚问题。

步骤5采用乙醇水溶液进行超声分散,能够利用蒸馏水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解,达到去除的目的,同时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不仅不会形成团聚,而且能够将二氧化钛分散悬浊;最后在高温烘干条件下,将二氧化钛的晶型转化为锐钛型;采用乙醇水溶液能够充分利用乙醇良好的成膜性,提升整体的胶体性能,形成不同体系的分散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团聚问题,同时也解决纯水体系中的团聚问题,大大提升粒径的稳定性。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经过钛酸正丁酯水解,并且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双重作用,能够形成良好的分散体系,防止二氧化钛的团聚。

2.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均在98%以上,光催化去除率为90%以上。

3.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钛无气味,中性,稳定性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产品纯度高的显著优点。

4.本发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包裹剂,能够有效控制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同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作用剂,能够防止在包裹剂去除时产生的团聚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至完全溶解,得到钛酸正丁酯分散醇液;

步骤2,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滴加液;

步骤3,将滴加液缓慢滴加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密封微热搅拌1h,得到悬浊液;

步骤4,将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中减压蒸馏反应1h,冷却后低温过滤得到颗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

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加入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反应10min,然后取出高温烘干,得到纳米二氧化钛。

所述步骤1中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20g/l。

所述步骤1中的分散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30%,所述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5khz,温度为50℃。

所述步骤2中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90g/l,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2000r/min。

所述步骤3中的滴加液加入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的缓慢滴加速度为2ml/min,所述密封微热搅拌的温度为70℃,压力为0.5mpa,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0r/min。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0%,温度为80℃,所述减压蒸馏后的体积是钛酸正丁酯醇液体积的20%。

所述步骤4中的低温过滤的温度为2℃。

所述步骤5中的包裹型二氧化钛在溶液中的浓度为20g/l,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乙醇体积浓度为40%。

所述步骤5中的超声反应的超声频率为10khz,温度为40℃。

所述步骤5中的高温烘干的温度为300℃。

所得二氧化钛呈白色,晶型为锐钛型,无气味,中性,稳定性好,粒径为800nm左右。

实施例2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至完全溶解,得到钛酸正丁酯分散醇液;

步骤2,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滴加液;

步骤3,将滴加液缓慢滴加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密封微热搅拌3h,得到悬浊液;

步骤4,将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中减压蒸馏反应3h,冷却后低温过滤得到颗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

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加入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反应20min,然后取出高温烘干,得到纳米二氧化钛。

所述步骤1中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40g/l。

所述步骤1中的分散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40%,所述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15khz,温度为60℃。

所述步骤2中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150g/l,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3000r/min。

所述步骤3中的滴加液加入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的缓慢滴加速度为5ml/min,所述密封微热搅拌的温度为80℃,压力为0.8mpa,所述搅拌的速度为2000r/min。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80%,温度为90℃,所述减压蒸馏后的体积是钛酸正丁酯醇液体积的30%。

所述步骤4中的低温过滤的温度为5℃。

所述步骤5中的包裹型二氧化钛在溶液中的浓度为40g/l,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乙醇体积浓度为80%。

所述步骤5中的超声反应的超声频率为20khz,温度为60℃。

所述步骤5中的高温烘干的温度为350℃。

所得二氧化钛呈白色,晶型为锐钛型,无气味,中性,稳定性好,粒径为500nm左右。

实施例3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至完全溶解,得到钛酸正丁酯分散醇液;

步骤2,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滴加液;

步骤3,将滴加液缓慢滴加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密封微热搅拌2h,得到悬浊液;

步骤4,将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中减压蒸馏反应2h,冷却后低温过滤得到颗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

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沉淀加入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反应15min,然后取出高温烘干,得到纳米二氧化钛。

所述步骤1中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30g/l。

所述步骤1中的分散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30-40%,所述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10khz,温度为55℃。

所述步骤2中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120g/l,所述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2500r/min。

所述步骤3中的滴加液加入至钛酸正丁酯醇液中的缓慢滴加速度为4ml/min,所述密封微热搅拌的温度为75℃,压力为0.6mpa,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500r/min。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5%,温度为85℃,所述减压蒸馏后的体积是钛酸正丁酯醇液体积的25%。

所述步骤4中的低温过滤的温度为4℃。

所述步骤5中的包裹型二氧化钛在溶液中的浓度为30g/l,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乙醇体积浓度为60%。

所述步骤5中的超声反应的超声频率为15khz,温度为50℃。

所述步骤5中的高温烘干的温度为330℃。

所得二氧化钛呈白色,晶型为锐钛型,无气味,中性,稳定性好,粒径为150nm左右。

性能测试

以gb/t23762-2009(光催化材料水溶液体系净化测试方法)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以p25作为对比例,其对比性能测试如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经过钛酸正丁酯水解,并且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双重作用,能够形成良好的分散体系,防止二氧化钛的团聚。

2.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均在98%以上,光催化去除率为90%以上。

3.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钛无气味,中性,稳定性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产品纯度高的显著优点。

4.本发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包裹剂,能够有效控制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同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作用剂,能够防止在包裹剂去除时产生的团聚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