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8357发布日期:2019-01-28 13:5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元器件日益向小型化、多功能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温度补偿型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全部采用贵金属ag/pd材料为内电极,对于一些质量要求高的产品甚至采用全pd内电极,而端电极则是ag,这样必然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此外,现有的陶瓷电容器的稳定性和最终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且最终产品质量高的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tio2、batio3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进行干压成型,获得电容器的陶瓷介质生坯;

2)将上述陶瓷介质生坯置于能够控制气氛的高温炉中,在1300-1340℃的温度中进行烧结,得到陶瓷片;

3)对所述陶瓷片进行的面进行打磨和清洁处理;

4)向清洁后的陶瓷片的两个对立的表面烧渗电极,得到陶瓷电容器。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tio2和batio3的比例为1:4,采用混料机混合5-1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压力机的压力为25-30mpa。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整个烧结过程在含有h2的n2气氛保护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打磨通过人工采用砂纸进行,对打磨过的陶瓷片采用滚轮进行表面除尘。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电极是采用铜合金浆料层的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tio2、batio3混合粉末烧制陶瓷片,且采用固相合成工艺,使原材料成为固熔体,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采用打磨和清洁处理工序,对陶瓷片进行处理,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此外,采用铜合金作为外部引出电极,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包括一种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比例为1:4的tio2、batio3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在25-30mpa的压力下进行干压成型,获得电容器的陶瓷介质生坯;

2)将上述陶瓷介质生坯置于能够控制气氛的高温炉中,在1300-134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得到陶瓷片;

3)对所述陶瓷片进行的面进行打磨和清洁处理;

4)向清洁后的陶瓷片的两个对立的表面烧渗电极,得到陶瓷电容器。

其中,tio2、batio3采用混料机混合5-10分钟形成均匀混合粉末。整个烧结过程在含有h2的n2气氛保护下进行。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所述步骤3)中的打磨通过人工采用砂纸进行,对打磨过的陶瓷片采用滚轮进行表面除尘。

所述步骤4)中的电极是采用铜合金浆料层的电极。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TiO2、BaTiO3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进行干压成型,获得电容器的陶瓷介质生坯;2)将上述陶瓷介质生坯置于能够控制气氛的高温炉中,在1300‑134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得到陶瓷片;3)对所述陶瓷片进行的面进行打磨和清洁处理;4)向清洁后的陶瓷片的两个对立的表面烧渗电极,得到陶瓷电容器。本发明采用TiO2、BaTiO3混合粉末烧制陶瓷片,且采用固相合成工艺,使原材料成为固熔体,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采用打磨和清洁处理工序,对陶瓷片进行处理,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此外,采用铜合金作为外部引出电极,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旷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9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