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53860发布日期:2019-11-27 20:4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专注与生产绿色茶籽油的企业都会直接选择在油茶籽生产基地建造厂房,方便快速加工生产茶籽油,而茶籽压榨加工前产生的茶壳和茶籽压榨加工后产生的茶粕都是属于富含纤维和有机质的二次可利用物品,如何将茶粕和茶壳开发再利用是企业增值增收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目前的农业土壤正面临板结退化、有机质含量低、重金属累积、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害虫滋生等多个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在提供高产、优质农作物的同时改善土壤栽培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农业生态问题。生物有机肥功能全面,不仅能够克服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市场缺陷,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化肥的功能缺陷,缓解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土壤,十分贴合我国农业转型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其数量相当于茶油的三倍,由于油茶饼粕味苦,有毒,其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大多直接作清塘剂、燃料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油料饼粕中含有较为丰富的n、p、k,且其中还含有特别丰富的有机质,这对改善土壤的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天然环保、有机质含量丰富和促进土壤改善的绿色茶粕有机肥,且该绿色茶粕有机肥不含重金属、磷钾等元素,在改善农田、鱼塘的情况下还能改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3-17份和茶壳3-5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1-15份和腐殖酸钠9-12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0-11份、糖化菌9-10份、固氮菌9-11份、解磷菌6-7份和解钾菌6-7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1-16份和磷矿渣粉3-4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5-8份、骨粉1-1.6份、藻粉1-1.2份和茶叶1-3份。

进一步的,所述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7份和茶壳3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1份和腐殖酸钠9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0份、糖化菌9份、固氮菌9份、解磷菌6份和解钾菌6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1份和磷矿渣粉3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5份、骨粉1份、藻粉1份和茶叶1份。

进一步的,所述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7份和茶壳3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1份和腐殖酸钠9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0份、糖化菌9份、固氮菌9份、解磷菌6份和解钾菌6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1份和磷矿渣粉3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5份、骨粉1份、藻粉1份和茶叶1份。

进一步的,所述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5份和茶壳4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3份和腐殖酸钠10.5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0.5份、糖化菌9.5份、固氮菌10份、解磷菌6.5份和解钾菌6.5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3.5份和磷矿渣粉3.5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6.5份、骨粉1.3份、藻粉1.1份和茶叶2份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脱籽后的茶壳3-5份和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油茶饼13-17份送入烘干机内,再取烟杆5-8份和由种植基地收取的茶叶1-3份加入烘干机,在烘干机内以70-80℃的高温下通热风干燥至含水率为15-20%的待碎物,备用;

步骤2: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茶壳、油茶饼、烟杆和茶叶由烘干机内取出,再送入粉碎机中,在粉碎机内反复三次进行碎料,第一次为将硬块和支杆在低速旋转的条件下加工成粗碎料,然后再将粗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粗碎料研磨成麸糠状的碎料,最后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依旧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研磨,使得碎料中的硬块碎开,制得混合麸糠碎料,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麸糠碎料转移至搅拌机内,并取腐殖酸原粉11-15份、腐殖酸钠9-12份、嗜热性侧孢霉10-11份、糖化菌9-10份、固氮菌9-11份、解磷菌6-7份、解钾菌6-7份、草炭粉11-16份、磷矿渣粉3-4份、骨粉1-1.6份和藻粉1-1.2份加入搅拌机,先在搅拌机以40r/min的条件下缓慢将上述材料与混合麸糠碎料在不扬尘的情况下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搅拌机内加入重量为混合料五分之一的蒸馏水,并将搅拌机由40r/min提高至60r/min,快速将混合料与水混合,避免材料结块为导致搅拌不均匀,最后制得潮湿的混合料,备用;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潮湿混合料转移至发酵池内,并堆成厚度均匀的肥堆,然后在盖上塑料膜进行保水升温发酵,并且在温度50-60℃的条件下发酵20-26天,并且发酵过程中不翻动发酵物料,最后制得熟化肥堆,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发酵熟化后的肥堆清出发酵池,再送入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内,在转速为150-200r/min条件下旋转造粒,并且在造粒过程中控制物料水分8-10%,颗粒粒径控制在5-10mm,出料温度为30-45℃;备用;

步骤6:将步骤5制得肥料颗粒送入干燥箱内,然后在50-60℃低温条件下将肥料颗粒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5-20%;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通过分筛机将粗粒分出,然后由输送带送入包装流水线中进行包装加工;

步骤7:造粒后的送入包装流水线后,通过自动包装秤进行定量称取,再将称量好的装袋,最后由自动折边缝口机封口,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油茶饼和茶壳作为主要原料,以及富含大量生物成分的茶叶和烟杆在加工成碎料后,与腐殖酸原粉、腐殖酸钠、嗜热性侧孢霉、糖化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草炭粉、磷矿渣粉、骨粉和藻粉进行堆肥加工,制得的有机肥料属于纯绿色的有机肥料,此外,油茶饼是由茶籽经压榨出油后的产物,富含皂角甙素,作为肥料能够对农田中的害虫进行灭杀,是天然环保的植物农药,而茶壳支撑碎料后,能够为发酵加入的菌种提供培养基,使得提供的菌种能够活跃,保存时间更长,有利于加快有机肥的发酵熟化,此外,混合上述的材料进行加工后,所制得的有机肥不含重金属、磷钾等元素,对于农田、鱼塘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3份和茶壳5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5份和腐殖酸钠12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1份、糖化菌10份、固氮菌11份、解磷菌7份和解钾菌7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6份和磷矿渣粉4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8份、骨粉1.6份、藻粉1.2份和茶叶3份。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脱籽后的茶壳5份和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油茶饼13份送入烘干机内,再取烟杆-8份和由种植基地收取的茶叶3份加入烘干机,在烘干机内以80℃的高温下通热风干燥至含水率为20%的待碎物,备用;

步骤2: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茶壳、油茶饼、烟杆和茶叶由烘干机内取出,再送入粉碎机中,在粉碎机内反复三次进行碎料,第一次为将硬块和支杆在低速旋转的条件下加工成粗碎料,然后再将粗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粗碎料研磨成麸糠状的碎料,最后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依旧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研磨,使得碎料中的硬块碎开,制得混合麸糠碎料,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麸糠碎料转移至搅拌机内,并取腐殖酸原粉15份、腐殖酸钠12份、嗜热性侧孢霉11份、糖化菌10份、固氮菌11份、解磷菌7份、解钾菌7份、草炭粉16份、磷矿渣粉4份、骨粉1.6份和藻粉1-1.2份加入搅拌机,先在搅拌机以40r/min的条件下缓慢将上述材料与混合麸糠碎料在不扬尘的情况下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搅拌机内加入重量为混合料五分之一的蒸馏水,并将搅拌机由40r/min提高至60r/min,快速将混合料与水混合,避免材料结块为导致搅拌不均匀,最后制得潮湿的混合料,备用;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潮湿混合料转移至发酵池内,并堆成厚度均匀的肥堆,然后在盖上塑料膜进行保水升温发酵,并且在温度60℃的条件下发酵26天,并且发酵过程中不翻动发酵物料,最后制得熟化肥堆,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发酵熟化后的肥堆清出发酵池,再送入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内,在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旋转造粒,并且在造粒过程中控制物料水分10%,颗粒粒径控制在10mm,出料温度为45℃;备用;

步骤6:将步骤5制得肥料颗粒送入干燥箱内,然后在60℃低温条件下将肥料颗粒中干燥至含水率为20%;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通过分筛机将粗粒分出,然后由输送带送入包装流水线中进行包装加工;

步骤7:造粒后的送入包装流水线后,通过自动包装秤进行定量称取,再将称量好的装袋,最后由自动折边缝口机封口,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7份和茶壳3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1份和腐殖酸钠9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0份、糖化菌9份、固氮菌9份、解磷菌6份和解钾菌6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1份和磷矿渣粉3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5份、骨粉1份、藻粉1份和茶叶1份。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脱籽后的茶壳3份和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油茶饼17份送入烘干机内,再取烟杆5份和由种植基地收取的茶叶1份加入烘干机,在烘干机内以70℃的高温下通热风干燥至含水率为15%的待碎物,备用;

步骤2: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茶壳、油茶饼、烟杆和茶叶由烘干机内取出,再送入粉碎机中,在粉碎机内反复三次进行碎料,第一次为将硬块和支杆在低速旋转的条件下加工成粗碎料,然后再将粗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粗碎料研磨成麸糠状的碎料,最后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依旧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研磨,使得碎料中的硬块碎开,制得混合麸糠碎料,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麸糠碎料转移至搅拌机内,并取腐殖酸原粉11份、腐殖酸钠9份、嗜热性侧孢霉10份、糖化菌9份、固氮菌9份、解磷菌6份、解钾菌6份、草炭粉11份、磷矿渣粉3份、骨粉1份和藻粉1份加入搅拌机,先在搅拌机以40r/min的条件下缓慢将上述材料与混合麸糠碎料在不扬尘的情况下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搅拌机内加入重量为混合料五分之一的蒸馏水,并将搅拌机由40r/min提高至60r/min,快速将混合料与水混合,避免材料结块为导致搅拌不均匀,最后制得潮湿的混合料,备用;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潮湿混合料转移至发酵池内,并堆成厚度均匀的肥堆,然后在盖上塑料膜进行保水升温发酵,并且在温度50℃的条件下发酵20天,并且发酵过程中不翻动发酵物料,最后制得熟化肥堆,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发酵熟化后的肥堆清出发酵池,再送入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内,在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旋转造粒,并且在造粒过程中控制物料水分8%,颗粒粒径控制在5mm,出料温度为30℃;备用;

步骤6:将步骤5制得肥料颗粒送入干燥箱内,然后在50℃低温条件下将肥料颗粒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5%;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通过分筛机将粗粒分出,然后由输送带送入包装流水线中进行包装加工;

步骤7:造粒后的送入包装流水线后,通过自动包装秤进行定量称取,再将称量好的装袋,最后由自动折边缝口机封口,即可。

实施例3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主要材料、腐殖酸、菌种、泥粉和辅助原料制成:所述主要材料包括油茶饼15份和茶壳4份,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原粉13份和腐殖酸钠10.5份,所述菌种包括嗜热性侧孢霉10.5份、糖化菌9.5份、固氮菌10份、解磷菌6.5份和解钾菌6.5份,所述泥粉包括草炭粉13.5份和磷矿渣粉3.5份,所述辅助原料包括烟杆6.5份、骨粉1.3份、藻粉1.1份和茶叶2份。

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脱籽后的茶壳4份和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油茶饼15份送入烘干机内,再取烟杆6.5份和由种植基地收取的茶叶2份加入烘干机,在烘干机内以75℃的高温下通热风干燥至含水率为17%的待碎物,备用;

步骤2: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茶壳、油茶饼、烟杆和茶叶由烘干机内取出,再送入粉碎机中,在粉碎机内反复三次进行碎料,第一次为将硬块和支杆在低速旋转的条件下加工成粗碎料,然后再将粗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粗碎料研磨成麸糠状的碎料,最后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此时粉碎机依旧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将麸糠状的碎料再次研磨,使得碎料中的硬块碎开,制得混合麸糠碎料,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麸糠碎料转移至搅拌机内,并取腐殖酸原粉13份、腐殖酸钠10.5份、嗜热性侧孢霉10.5份、糖化菌9.5份、固氮菌10份、解磷菌6.5份、解钾菌6.5份、草炭粉13.5份、磷矿渣粉3.5份、骨粉1.3份和藻粉1.1份加入搅拌机,先在搅拌机以40r/min的条件下缓慢将上述材料与混合麸糠碎料在不扬尘的情况下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搅拌机内加入重量为混合料五分之一的蒸馏水,并将搅拌机由40r/min提高至60r/min,快速将混合料与水混合,避免材料结块为导致搅拌不均匀,最后制得潮湿的混合料,备用;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潮湿混合料转移至发酵池内,并堆成厚度均匀的肥堆,然后在盖上塑料膜进行保水升温发酵,并且在温度55℃的条件下发酵23天,并且发酵过程中不翻动发酵物料,最后制得熟化肥堆,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发酵熟化后的肥堆清出发酵池,再送入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内,在转速为170r/min条件下旋转造粒,并且在造粒过程中控制物料水分9%,颗粒粒径控制在7mm,出料温度为37℃;备用;

步骤6:将步骤5制得肥料颗粒送入干燥箱内,然后在55℃低温条件下将肥料颗粒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7%;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通过分筛机将粗粒分出,然后由输送带送入包装流水线中进行包装加工;

步骤7:造粒后的送入包装流水线后,通过自动包装秤进行定量称取,再将称量好的装袋,最后由自动折边缝口机封口,即可。

本发明制得的茶粕有机肥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生物防虫、灭虫等独特生理功效,具有抗旱、抗病虫害的多重抗性,有利于作物健康生长。

2.外观为褐色或灰褐色,粒状或粉状产品,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3.油茶饼、茶壳、腐殖酸原粉、腐殖酸钠、嗜热性侧孢霉、糖化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草炭粉、磷矿渣粉、烟杆、骨粉、藻粉和茶叶是绿色茶粕有机肥肥效果高低的主要技术关键,该绿色茶粕有机肥的制作是将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和土壤的供肥特性进行科学平衡配方,利用油茶籽饼等原料的发酵,采用科学配方制备油茶茶饼有机肥。

4.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生物碱、芳香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并且茶叶中的茶皂素具有生物激素作用,可作为生长调节剂,低浓度可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则抑制植物的生长,另外,该有机肥除了油茶饼具有天然杀虫的功效外,茶叶中茶皂甙同样对害虫具有灭杀和拒食的活性,进而起到生物防虫和杀虫的作用。

5.本发明中的油茶饼、茶壳和茶叶皆来自生产茶籽油的基地,油茶饼是油茶籽在压榨后产生的渣滓物品,茶壳是油茶果在脱籽后得到的物品,而茶叶则是从种植基地中收集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针对该有机肥进行了取样检测,具体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结合上表数据,作为生产者设计的广东康帝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该有机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基地为黄盆苗圃,实验对象为油茶树,其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得,本发明的一种绿色茶粕有机肥在实际施放后效果,采用穴式施放,并在2018年的8月-12月进行六个时间段进行施肥,所得的结构皆为油茶树生长良好,无虫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油茶饼和茶壳作为主要原料,以及富含大量生物成分的茶叶和烟杆在加工成碎料后,与腐殖酸原粉、腐殖酸钠、嗜热性侧孢霉、糖化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草炭粉、磷矿渣粉、骨粉和藻粉进行堆肥加工,制得的有机肥料属于纯绿色的有机肥料,此外,油茶饼是由茶籽经压榨出油后的产物,富含皂角甙素,作为肥料能够对农田中的害虫进行灭杀,是天然环保的植物农药,而茶壳支撑碎料后,能够为发酵加入的菌种提供培养基,使得提供的菌种能够活跃,保存时间更长,有利于加快有机肥的发酵熟化,此外,混合上述的材料进行加工后,所制得的有机肥不含重金属、磷钾等元素,对于农田、鱼塘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