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8124发布日期:2020-05-20 02:4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垃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造成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需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现今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制肥料和焚烧三种,其中制肥方法是指将有机垃圾制成有机肥料,使有机垃圾转换成高品质物质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包括,推动组件、破碎组件、传送组件和生化反应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的一端与地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破碎组件的顶端相连接,所述传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破碎组件的下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生化反应组件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物料漏斗、粉碎件,所述物料漏斗的尾端与所述粉碎件相连接;其中,物料漏斗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所述粉碎件包括主动粉碎齿、从动粉碎齿和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与所述主动粉碎齿的转轴相连接,所述主动粉碎齿带动所述从动粉碎齿旋转;其中,所述主动粉碎齿包括转轴、粉碎片、平轮和主动齿轮,所述粉碎片和平轮交替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粉碎片上的齿呈螺旋状的分布;其中,所述从动粉碎齿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中心轴、螺旋切割片和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和所述中心轴相连接,所述螺旋切割片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旋切割片的轮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区分为传送部分、脱盐部分和脱水部分;所述螺旋切割片区分为传送螺旋切片、脱盐螺旋切片和脱水螺旋切片;其中,所述传送螺旋切片设于所述传送部分,所述脱盐螺旋切片设于所述脱盐部分,所述脱水螺旋切片设于所述脱水部分,其中,所述传送螺旋切片的直径大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的直径,所述脱水螺旋切片的直径大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脱盐部分包括脱盐保护壳和脱盐滚筒,所述脱盐滚筒套设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的外侧,所述脱盐保护壳设于所述脱盐滚筒的外侧;其中,所述脱盐滚筒包括滤网和固定径,所述固定径固定所述滤网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滤网由一个竖条块以所述脱盐滚筒的中轴线为中心阵列组成,每两个相邻的竖条块之间的间隙为0.02mm~0.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脱水部分包括脱水保护壳、平板挡片和调节挡片;所述脱水保护壳套设于所述脱水螺旋切片的外侧,所述平板挡片和所述调节挡片依次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尾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脱水螺旋切片的直径为变径;所述脱水螺旋切片的直径,自脱水部分的端头沿着所述脱盐部分向脱水部分的方向,直径的前三分之二不变,后三分之一逐渐变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设于所述传送组件的下方,包括低端调节架和高端调节架;所述低端调节架支撑所述传送组件的一端,所述高端调节架支撑所述传送组件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通过粉碎装置、传送装置、脱盐装置以及脱水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粉碎装置对垃圾进行碎化后利用转送送至脱盐装置的内部脱离垃圾中的盐分,之后采用脱水装置分离出垃圾内部的水分,最终将有机垃圾转化成有机肥生产用的主要原料,从而实现了垃圾资源的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推动组件中液压控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粉碎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传送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脱盐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脱盐滚筒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生化反应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生化反应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生化反应组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空气净化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拉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传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平板挡片和调节挡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调节挡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低端调节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图16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推动组件—100、推动架—101、破碎组件—200、物料漏斗—201、粉碎件—202、主动粉碎齿—202a、转轴—202a-1、粉碎片—202a-2、平轮—202a-3、主动齿轮202a-4、从动粉碎齿—202b、从动齿轮202b-1、调速电机—202c、出料口—202d、密封盖—203、传送组件—300、中心轴—301、螺旋切割片—302、传送螺旋切片—302a、脱盐螺旋切片—302b、脱水螺旋切片—302c、传送电机—303、传送部分—304、过滤片—304a、传送外壳—304b、脱盐部分—305、脱盐保护壳—305a、出水孔305a-1、脱盐滚筒—305b、滤网—305b-1、固定径—305b-2、喷淋件—305c、脱水部分—306、脱水保护壳—306a、平板挡片—306b、调节挡片—306c、凹槽—306c-1、钢珠—306c-2、弹簧—306c-3、调节支架—307、低端调节架—307a、高端调节架—307b、支撑底板—307a-1、升降调节板—307a-2、长椭形孔—307a-3、圆孔307a-4、生化反应组件—400、物料反应仓—401、物料进口—401a、空气进化口—401b、风机口—401c、生物菌进口—401d、倾斜斗—401d-1、可视窗口—401e、搅拌电机—401f、搅拌中心轴—401g、搅拌桨—401h、搅拌叶—401h-1、螺旋叶—401h-2、反应仓进气口401j、温度循环控制器—402、油箱储存舱—403、油箱收纳舱—404、整体框架—500、空气净化件—600、空气进入口—602、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离心风机接口—603、拉板—604、凹槽—604a、活性炭海绵垫—604b、空气进化喷淋—605、第一阻隔板—606、第二阻隔板—607、风向引导板—608、净化装置—700、弯管—701、净化头—702、污水处理件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该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主体包括推动组件100、破碎组件200、传送组件300和生化反应组件400。所述推动组件100的一端与地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破碎组件200的顶端相连接,所述传送组件300的一端与所述破碎组件200的下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生化反应组件400相连接。

具体的,推动组件100包括推动架101和控制系统,所述破碎组件200包括物料漏斗201、粉碎件202,所述物料漏斗201的尾端与所述粉碎件202相连接。

垃圾桶沿着推动架101向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垃圾桶遇到推动架101上的传感器后,控制系统打开破碎组件200上的密封盖203,且此时所述破碎组件200中的粉碎件202才会开始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采用液压控制完成。该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驱动电机、压力泵、第一分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分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分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

油箱与压力泵相连接,所述压力泵与所述驱电机相连接,第一分流阀和第一电磁阀绑在一起,所述压力泵与第一分流阀和第一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阀包括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分流阀、第二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阀和第二电磁阀捆绑在一起,所述第二分流阀包括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三分流阀、第三电磁阀相连接,且第三分流阀、第三电磁阀捆绑在一起,第三电磁阀包括第五出油口和第五进油口。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第二液压缸包括第四进油口和第四出油口。

其中,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四出油口相连接,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三出油口相连接。第五进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第四进油口相连接,第五出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三进油口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压缸的提升杆与密封盖203相连接,连接方式与压水井的压水方式相类似,提升杆通过弧形板与密封盖203相连接,密封盖203与物料漏斗201通过铰链(相当于合页)相铰接,弧形板一端与提升杆相铰接,另一端与密封盖203相铰接。

第二液压缸设于推动架101上,通过第二液压缸实现对垃圾桶的提升。

应当说明的是,推动架101采用一般的垃圾桶提升机,推动架101的顶端与物料漏斗201相连接的位置呈弧形,使得垃圾桶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倾倒垃圾的状态。

较佳的,物料漏斗20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磁铁。这里设置磁铁的意义是:因为市民在投放垃圾时,虽然进行了分类,然后还是会有一些啤酒瓶盖或者金属类的东西混合在湿垃圾中,通过设置的磁铁,将湿垃圾中的一些金属吸附出来,提升垃圾处理分解后产物的纯净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件202包括主动粉碎齿202a、从动粉碎齿202b和调速电机202c。所述调速电机202c与所述主动粉碎齿202a的转轴202a-1相连接,所述主动粉碎齿202a带动所述从动粉碎齿202b旋转。其中,所述主动粉碎齿202a包括转轴202a-1、粉碎片202a-2、平轮202a-3和主动齿轮202a-4,所述粉碎片202a-2和平轮202a-3交替设于所述转轴202a-1上,且所述粉碎片202a-2上的齿呈螺旋状的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从动粉碎齿202b上设有从动齿轮202b-1,所述从动齿轮202b-1和所述主动齿轮202a-4相互啮合,使得当调速电机202c驱动所述主动粉碎齿202a旋转时,所述主动齿轮202a-4旋转,并咬合从动齿轮202b-1,使得从动粉碎齿202b随之一起旋转。

湿垃圾通过物料漏斗201进入到粉碎件202处,通过主动粉碎齿202a、从动粉碎齿202b的配合,将湿垃圾中的垃圾进行初步粉碎,例如,菜叶子会切割成条状,将大骨头挤压成块状、西瓜皮能被撕破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一级破碎的齿轮配合为例,附图中结合实施例采用一级破碎的方式给出的图做示意,但是因为二级破碎的方式与实施例中的破碎的方式相似,因此二级破碎方式也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此处不赘述。

所述传送组件300包括中心轴301、螺旋切割片302和传送电机303,所述传送电机303和所述中心轴301相连接,所述螺旋切割片302与所述中心轴30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的方式相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螺旋切割片302的轮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矩形,这里设置凹槽的作用分为两个:其一,能够更好的对湿垃圾进行粉碎,其二,能够将在撕碎和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水往下流出。

其中,这里设置螺旋切割片302的作用是传动、输送、搅碎和挤压。

所述传送组件300区分为传送部分304、脱盐部分305和脱水部分306,所述螺旋切割片302区分为传送螺旋切片302a、脱盐螺旋切片302b和脱水螺旋切片302c,所述传送螺旋切片302a设于所述传送部分304,所述脱盐螺旋切片302b设于所述脱盐部分305,所述脱水螺旋切片302c设于所述脱水部分306。

其中,所述传送螺旋切片302a的直径大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302b的直径,所述脱水螺旋切片302c的直径大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302b的直径。

传送部分304与粉碎件202的出料口202d相连接,包括过滤片304a和传送外壳304b,所述传送外壳304b上设有开口,开口处放置过滤片304a,通过出料口202d将湿垃圾输送到传送组件300后,湿垃圾挤压出来的水通过滤片304a过滤后漏出。湿垃圾通过传送螺旋切片302a一级一级的往上输送,直至到脱盐部分305,过滤片304a上流出的水流入到污水处理件800中。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部分304是倾斜于地平面的过滤片304a设于所述传送外壳304b靠近地平面的一端。

中国目前食用的食品中含盐量较高,为了保证产物的含盐量,在本实施例的操作中采用的脱盐的处理方式,而因为在传送部分304中进行了初步脱水(水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向上输送时,水分会往下流,并通过过滤片304a过滤后排放),使得湿垃圾在到脱盐部分305已经相对脱了一部分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脱盐部分305包括脱盐保护壳305a和脱盐滚筒305b,所述脱盐滚筒305b套设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302b的外侧,所述脱盐保护壳305a设于所述脱盐滚筒305b的外侧。

其中,所述脱盐滚筒305b包括滤网305b-1和固定筋305b-2,所述固定筋305b-2固定滤网305b-1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滤网305b-1由一个竖条块以所述脱盐滚筒305b的中轴线为中心阵列组成,每两个相邻的竖条块之间的间隙为0.02mm~0.03mm。

较佳的,每两个相邻的竖条块之间的间隙最佳距离为0.024mm。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滤网305b-1设置为竖条块拼接而不采用一般滚筒的圆孔的原因是,通过竖条状的设计同样能在水受力后挤压排出,但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在试验中,若将脱盐滚筒305b上设置孔,很快孔就会被垃圾堵塞住,水就会流不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螺旋切片302a的直径大于所述脱盐螺旋切片302b的直径,使得湿垃圾从大空间到小空间后,会进一步挤压湿垃圾中的水,盐分和油通过水的排出,进一步脱掉了湿垃圾中的盐分、油和水。

需要说明的是,脱盐保护壳305a上设有出水孔305a-1,通过脱盐滚筒305b甩出的盐水经过出水孔305a-1排出到污水处理件800中。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脱盐部分305包括喷淋件305c,在本实施例中,喷淋件305c设于所述脱盐部分305内部,当湿垃圾在从传送部分304进入到脱盐部分305的交接位置处对湿垃圾进行喷淋,通过喷淋增加湿垃圾的湿度,保证湿垃圾在脱盐部分305不会沾到内壁上,从而避免造成堵塞;同时达到了稀释滤网305b-1内的湿垃圾的盐分,并将其甩出来。

所述脱水部分306包括脱水保护壳306a、平板挡片306b和调节挡片306c,所述脱水保护壳306a套设于所述脱水螺旋切片302c的外侧,所述平板挡片306b和所述调节挡片306c依次套设于所述中心轴301的尾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脱水螺旋切片302c的直径为变径,所述脱水螺旋切片302c的直径,自脱水部分306的端头沿着所述脱盐部分305向脱水部分306的方向,直径的前三分之二大小不变,后三分之一的直径逐渐变小。例如,脱水螺旋切片302c的直径前三分之二段的直径为100mm,后三分之一从100mm变成80mm,再变成60mm,再到30mm到20mm,脱水螺旋切片302c变径的结构类似于此,通过改变整体容量的大小,达到挤压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螺旋切割片302上设有齿,齿与齿之间间隔在不同的方向上弯曲,例如,一个齿是朝向前,与之相邻的均是朝后,以此类推,交替分布,这样保证能更好的对湿垃圾中的大物体进行撕碎。

需要说明的是,脱水部分306的下方设有滤水网306d,通过挤压后的污水通过滤水网306d漏出,并通过引流管306e流入到污水处理件800中。

较佳的,所述螺旋切割片302的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等腰梯形。

在脱水部分306的尾端通过平板挡片306b和调节挡片306c进行抵压,实现充分挤压,同时实现挤干的状态,平板挡片306b与脱水部分306的尾端固定连接,调节挡片306c通过螺栓螺母与平板挡片306b相连接,且调节挡片306c的直径大于平板挡片306b的直径,保证调节挡片306c可以对湿垃圾进行挤压。

因为中心轴301较长,当旋转时,通过螺旋切割片302搅拌输送的过程中,中心轴301会产生大幅度晃动的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挡片306c上设有2个凹槽306c-1,凹槽306c-1内设有钢珠306c-2和弹簧306c-3,弹簧306c-3设于凹槽306c-1内部,凹槽306c-1的顶端放置钢珠306c-2。

需要说明的是,钢珠306c-2的体积有三分之二设于凹槽306c-1内,且在初始状态下时,钢珠306c-2处于凹槽306c-1的端口处不会掉出,与此同时,此时的弹簧306c-3也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当调节挡片306c与平板挡片306b固定后,对中心轴301的晃动幅度进行了限位,大大缩小了中心轴301晃动的范围,为了降低中心轴301因为碰撞产生的噪音和中心轴301因为碰撞而减少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301碰撞调节挡片306c时,只碰到钢珠306c-2,而在碰撞后钢珠306c-2随着中心轴301一起做旋转运动,也即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降低了设备的损坏率。且设置调节挡片306c还有一个好处,因为调节挡片306c的面积较小,不会对物料的挤出造成困难。

生化反应组件400包括物料反应仓401和温度循环控制器402,物料反应仓401包括物料进口401a、空气进化口401b、风机口401c、生物菌进口401d、可视窗口401e、搅拌电机401f、搅拌中心轴401g和搅拌桨401h。温度循环控制器402包括控制界面和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油路的进出,实现对物料反应仓401的加热,通过温度控制系统调控物料反应仓401内部的温度。

应当说明的是,生化反应组件400还包括油箱储存舱403和油箱收纳舱404,所述油箱储存舱403设于物料反应仓401的外部,油从油箱收纳舱404的出口流到油箱储存舱403内,又通过油箱收纳舱404的进口,从油箱储存舱403流到油箱收纳舱404内。通过保证油体的流动,保证油箱储存舱403的温度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局部受热的情形。

较佳的,为了保证温度的保温特性,在油箱储存舱403的外部包裹一层保温棉。其中,搅拌电机401f与搅拌中心轴401g相连接,通过搅拌电机401f调控搅拌中心轴401g的旋转运动的快慢,搅拌桨401h与搅拌中心轴401g相连接,通过搅拌桨401h使得处理粉碎后的湿垃圾与生物菌充分反应,为了保证反应的充分,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桨401h的一端设有搅拌叶401h-1,另一端设有螺旋叶401h-2,每一个搅拌叶401h-1与搅拌中心轴401g夹角均不相同,使得实现同轴不同向的搅拌,且每3个所述旋叶401h-2连接一个螺旋叶401h-2,在物料反应仓401内设有2个螺旋叶401h-2,且这2个螺旋叶401h-2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螺旋叶401h-2达到了更好的搅拌的效果。例如,当搅拌电机401f正转时,2个螺旋叶401h-2因为一正一反的旋转,使得所有的湿垃圾均往中间推送;当搅拌电机401f反转时,2个螺旋叶401h-2因为一正一反的旋转,使得所有的湿垃圾均往两端推送。因此,只要调整搅拌电机401f的正反转,可以使得湿垃圾在内部搅拌均匀。同时,当搅拌电机401f正转时,螺旋叶401h-2往中间推送,这样更加便于反应后的产物从生物菌进口401d处出料。

一般有机反应为恒温、恒氧、恒湿,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使用的生物菌部分喜氧,部分厌氧,因此在物料反应仓401上设有的风机口401c,风机口401c将空气通过反应仓进气口401j可将空气通入到物料反应仓401内,让喜氧的生物菌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生物菌进口401d设于物料反应仓401的中间位置,生物菌进入后对湿垃圾进行分解处理,一段时间后,通过生物菌进口401d将反应物输出,因此,生物菌进口401d还包括倾斜斗401d-1,倾斜斗401d-1一端与生物菌进口401d相连接,且伸于物料反应仓401的内部,同时,不与搅拌桨401h相干涉。

本实用新型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推动架101将垃圾桶往上推送,直至遇到推动架101上的传感器后,控制系统打开破碎组件200上的密封盖203,且所述破碎组件200的粉碎件202开始运动。垃圾桶中的湿垃圾进入到物料漏斗201,通过设置的磁铁,将湿垃圾中的一些金属吸附出来,再经过粉碎件202进行破碎,物料通过出料口202d到传送部分304中,传送部分304将物料输送并进行初步脱水,再到脱盐部分305进行脱盐,最后到脱水部分306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湿垃圾通过其尾端输送到生化反应组件400的物料进口401a中,通过温度循环控制器402对物料反应仓401加热后将生物菌通过生物菌进口401d放入,反应一段时间后,物料反应仓401内部产生的气体通过空气进化口401b与空气净化件600相连接,对空气进行净化后再排放。反应16~24小时后,沿着倾斜斗401d-1通过生物菌进口401d排出,排放的物料为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花草树木的肥料。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净化件600包括空气进入口602、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和离心风机接口603,空气净化件600通过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与空气进化口401b相连接,空气进入口602通过净化装置700相连接,通过净化装置700将空气中的异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其中,净化装置700包括弯管701和净化头702,净化头702上设有多个阵列的小孔,其内部设有活性炭,空气经过阵列的小孔吸进到净化头702中的活性炭内,进行初步净化空气中吸进的异味,并通过弯管701抽到空气净化件600内。

空气净化件600还包括拉板604和空气进化喷淋605,空气进化喷淋605设于空气净化件600的上方,对输送进来的空气进行喷淋,将空气中的颗粒物体进行喷淋,将颗粒物沉淀下来。拉板604设于离心风机接口603之间,拉板604设有凹槽604a,凹槽604a内放置活性炭海绵垫604b,自空气进入口602和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进来的空气通过活性炭海绵垫604b进行空气处理后,通过离心风机接口603与离心风机相连接,并通过另一个净化装置700净化后排放到空气中,也即,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净化装置700。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净化件600还包括第一阻隔板606和第二阻隔板607,第一阻隔板606正对于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的位置,但设于空气净化件600内部,第二阻隔板607正对于空气进入口602的位置,但设于空气净化件600内部,第一阻隔板606和第二阻隔板607上均设有孔。这里设置第一阻隔板606和第二阻隔板607的作用是:(1)改变风量的风阻,使得空气不会一下子一拥而入;(2)通过孔进入,使得空气进入到空气净化件600内,会散开进入,不会很集中在某一点,可以让空气净化的更为彻底。

物料反应仓401通过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进入到空气净化件600,在通过第一阻隔板606对生物反应仓401中出来的气体中大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第二阻隔板607对空气进入口602进入的过滤后的异味气体打散,通过空气进化喷淋605对空气内的颗粒物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拉板604上的活性炭海绵垫604b进行吸附,消除空气中污浊的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离心风机接口603处连接离心风机的原因是:可以使得气体能够通过生化反应气体进口601、空气进入口602自动抽入到空气净化件600内进行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气净化件600的内部还设有风向引导板608,风向引导板608设于第二阻隔板607和离心风机接口603之间,且其一端与空气净化件600的底部焊接,另一端不与空气净化件600的顶部接触。

较佳的,风向引导板608设于距离离心风机接口603占空气净化件600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处。

进入的风,经过第一阻隔板606和第二阻隔板607后,沿着风向引导板608往离心风机接口603出走。因此,风向引导板608同样起到了改变风阻的作用。

较佳的,因为有空气进化喷淋605,所以空气净化件600内会有水,因此,空气净化件600还包括出水口609,将废弃的水从出水口609流入到污水处理件800中。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16,本实用新型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在实施例1中,传送部分304、脱盐部分305和脱水部分306分开组装,但是这样在垃圾处理时,在传送部分304和脱盐部分305之间的交接处,脱盐部分305和脱水部分306之间的交接处,均通过弯管连接,但是在弯管处容易造成湿垃圾的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传送组件300为一个整体,且传送组件300为倾斜状,以达到脱盐脱水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传送组件300倾斜于水平面,且倾斜角度为45°。

其余方案和实施例2相似,不赘述。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17,本实用新型垃圾处理分解的装置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因为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使用者需要处理垃圾的量,来调节传送组件300的角度,因此若调节传送组件300设置成固定的一个角度不能使用所有的客户。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300还包括调节支架307,所述调节支架307设于所述传送组件300的下方,包括低端调节架307a和高端调节架307b,

所述低端调节架307a支撑所述传送组件300的一端,所述高端调节架307b支撑所述传送组件300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低端调节架307a包括支撑底板307a-1和升降调节板307a-2,支撑底板307a-1与整体框架500相固定,升降调节板307a-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板307a-1相铰接,另一端与传送电机303相铰接。

其中,支撑底板307a-1上设有长椭形孔307a-3,升降调节板307a-2上设有圆孔307a-4,螺栓穿过长椭形孔307a-3、圆孔307a-4固定,根据设备的需要调节螺栓在长椭形孔307a-3的哪个位置与圆孔307a-4固定。

其余方案和实施例2相似,不赘述。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