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6006发布日期:2020-09-29 09:2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锥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



背景技术:

光纤锥是一种具有放大或缩小传像功能的光纤传像元件,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牢靠、耦合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与ccd或cmos等光电器件耦合制成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光纤锥是由光学纤维面板经过再次加热拉制而成,光纤锥的拉制是光纤锥生产工艺中的关键工序。

在光纤锥拉制过程,为了使光纤锥拉制炉适应不同放大缩小倍数的光锥拉制要求,拉制光纤锥采用的加热炉是温度梯度可调节的管式加热炉,其加热部分一般包括主炉和辅炉两部分的加热结构。通过调整主炉和辅炉的温度,可实现不同产品不同温度梯度的要求。

现有的光锥拉制加热炉,一般是管式梯度温度场电阻炉,该种电炉的一般结构是:采用管状耐火材料作为炉管,在炉管上制作出螺纹状凹槽用于缠绕电热丝,采用多段缠绕、分别测控温的方式实现光纤锥拉制所需的梯度温度场;在炉管和炉壳间填充保温材料;利用炉子两端的盖板对炉管进行定位。

目前,拉制光纤锥采用的管式电阻炉存在以下问题:(1)电热丝缠绕在炉管外表面,电热丝发出的热量先把炉管烧红,再副射到工件上,炉子的加热效率低;(2)在使用过程中,主炉丝的温度最高,其使用寿命相对辅炉丝低很多倍,而主炉丝和辅炉丝是一同缠绕在炉管上,当主炉丝损坏需要更换使,需要把炉子拆开,取出整个炉管,更换主炉丝,操作过程麻烦;(3)该结构要调整主炉丝的宽度时,需定制炉管和重新缠绕炉丝,调整周期长,制作炉子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能够提高加热效率,以及便于主炉丝的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包括主炉和辅炉,所述辅炉上设有嵌合槽,所述主炉可拆卸地镶嵌于所述嵌合槽,所述主炉和辅炉上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相同且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缠绕有主炉丝,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缠绕有辅炉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所述主炉的顶部两侧设有凸缘,所述嵌合槽的顶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凸缘配合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主炉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辅炉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热电偶,所述主炉上设有第一检测孔,所述辅炉上设有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从主炉的上端面延伸至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检测孔从辅炉的上端面延伸至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穿过所述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穿过所述第二检测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还包括炉壳和炉盖,所述主炉和辅炉放置于所述炉壳内,所述炉盖封闭所述炉壳,所述炉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心设置的第三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所述炉盖上设有接线固定座,所述接线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主炉丝的两接电端和辅炉丝的两接电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所述主炉丝的两接电端和辅炉丝的两接电端穿过所述接线固定座,所述接线固定座与主炉丝的两接电端之间、以及所述接线固定座与辅炉丝的两接电端之间设有绝缘陶瓷管。

有益效果:此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主炉上的第一通孔和辅炉上的第二通孔共同形成炉管,主炉丝缠绕于第一通孔的内壁,辅炉丝缠绕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可实现直接辐射炉管内的光纤锥,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并且主炉和辅炉通过嵌合槽可拆卸连接,主炉可单独取出,便于主炉丝的更换,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炉和辅炉的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炉和辅炉连接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炉镶嵌于嵌合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炉10、第一通孔11、凸缘12、第一检测孔13、辅炉20、第二通孔21、嵌合槽22、凹槽23、第二检测孔24、主炉丝30、主炉丝接电端31、辅炉丝40、辅炉丝接电端41、炉壳50、第三通孔51、炉盖60、第一温度传感器70、第二温度传感器80、接线固定座9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包括主炉10和辅炉20,辅炉20上设有嵌合槽22,主炉10可拆卸地镶嵌于嵌合槽22,主炉10和辅炉20上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大小相同且同轴心设置,第一通孔11的内壁缠绕有主炉丝30,第二通孔21的内壁缠绕有辅炉丝40,主炉10和辅炉20采用保温材料,主炉丝30和辅炉丝40为电热丝。

本实施例的光纤锥拉制的加热炉,主炉10上的第一通孔11和辅炉20上的第二通孔21共同形成炉管,主炉丝30缠绕于第一通孔11的内壁,辅炉丝40缠绕与第二通孔21的内壁,可实现直接辐射炉管内的光纤锥,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并且主炉10和辅炉20通过嵌合槽22可拆卸连接,主炉10可单独取出,便于主炉丝30的更换,操作简单。可设计不同宽度的主炉丝30进行随时更换,对于拉制不同光纤锥的调节更为方便。

通过调节主炉10和辅炉20的温差,可控制炉管内不同的温区分布要求以适用于不同锥度要求的光纤锥拉制。

在本实施例中,主炉10的顶部两侧设有凸缘12,嵌合槽22的顶部两侧设有与凸缘12配合的凹槽23,以此实现主炉10与嵌合槽22的卡接。

参照图3~图5,本实施例的加热炉还包括炉壳50和炉盖60,主炉10和辅炉20放置于炉壳50内,炉盖60封闭炉壳50,炉壳50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同轴心设置的第三通孔51。通过炉壳50和炉盖60对主炉10和辅炉20进行固定以及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0,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0检测主炉10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80检测辅炉20的温度。

具体地,第一温度传感器7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0均采用热电偶,主炉10上设有第一检测孔13,辅炉20上设有第二检测孔24,第一检测孔13从主炉10的上端面延伸至第一通孔11,第二检测孔24从辅炉20的上端面延伸至第二通孔21,第一温度传感器70的检测端穿过第一检测孔13,检测第一通孔11内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80的检测端穿过第二检测孔24,检测第二通孔21内的温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炉盖60上设有接线固定座90,接线固定座90固定第一温度传感器70、第二温度传感器80、以及主炉丝30的两接电端(主炉丝接电端31)和辅炉丝40的两接电端(辅炉丝接电端41),热电偶的头部固定在接线固定座90上。两个接电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在本实施例中,接线固定座90有两个,其中一个固定第一温度传感器70和主炉丝30的两接电端,另一个固定第二温度传感器80和辅炉丝40的两接电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采用一个接线固定座90。

主炉丝30的两接电端和辅炉丝40的两接电端穿过接线固定座90,接线固定座90与主炉丝30的两接电端之间、以及接线固定座90与辅炉丝40的两接电端之间设有绝缘陶瓷管,防止主炉丝30和辅炉丝40触碰炉壳50和炉盖60,造成短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