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9876发布日期:2021-06-04 18:0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称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称重结构。


背景技术:

2.光纤预制棒是光纤制造技术领域的核心,随着光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光纤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提高光纤预制棒的质量,降低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成本,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技术中管外气相沉积法(ovd)及其组合法因沉积速率高、沉积外径不受限制已成为光纤预制棒制备的主流方向,该方法在制造光纤预制棒时,往往需要对芯棒两端夹持固定,然后喷灯将燃烧水解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硅粉尘颗粒在热泳的作用下堆积在“芯棒”表面,最终形成多孔预制棒松散体。然而,当前大部分沉积设备对松散体的沉积重量控制往往以激光测量松散体的直径为准,由于高温下激光测量偏差较大,导致松散体的直径、重量偏差较大,最终影响成品光纤预制棒的拉丝参数产生大量光纤报废。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称重结构。
5.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称重结构,设置于光纤预制棒的沉积设备中,所述沉积设备包括位于第一方向一端的夹持结构、位于第一方向另一端的基础平台,所述称重结构包括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的连接架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的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滚轮组件,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基础平台上。
7.优选地,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
9.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中心轴线与光纤预制棒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弧形面上设有轴向上相对设置的收容槽。
10.优选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支撑轴及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的滚轮,所述支撑轴的端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11.优选地,所述支撑轴的端部的纵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支撑轴的端部相适配。
12.优选地,所述称重结构还包括套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外部的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亦套在所述连接架的上端。
13.优选地,所述光纤预制棒位于支撑件一端的高度比所述光纤预制棒位于夹持结构一端的高度低1

3mm。
14.优选地,所述沉积设备还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上一端的喷灯结构、位于第二方向上
另一端的排风罩。
15.优选地,所述喷灯结构包括可移动的喷灯台及设置于所述喷灯台上的若干喷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通过将光纤预制棒的一端夹持固定在夹持件上,且光纤预制棒的另一端放置在滚轮上,从而仅需通过光纤预制棒一端的旋转驱动件驱动其旋转即可,而无需在光纤预制棒的两端均设置旋转驱动件,从而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并且可以防止光纤预制棒的两端因为转速差异导致光纤预制棒断裂的风险;并且,在沉积过程中,称重传感器可精准的测量松散体的重量,误差小,且不受温度的影响,精度高;同时配合控制模块,可以在松散体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时自动停止沉积,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支撑轴的端部呈非圆形且与收容槽的形状适配,不仅可以防止支撑轴转动,并且可以方便将其拿取更换,方便后期的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应用的沉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的支撑件与滚轮组件的立体图;
20.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的支撑件与滚轮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22.实施例1:
23.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设置于光纤预制棒的沉积设备中,所述沉积设备包括沉积仓体6、设置于所述沉积仓体6在第一方向上一端的夹持结构1、设置于所述沉积仓体6在第一方向上另一端且与所述夹持结构1相对的基础平台4、设置于所述沉积仓体6在第二方向上一端的排风罩3、设置于所述沉积仓体6在第二方向上另一端且与排风罩3相对的喷灯结构2,所述光纤预制棒7设置于夹持结构1与所述基础平台4之间,且可以在光纤预制棒7上沉积松散体8,所述光纤预制棒7设置于所述排风罩3与所述喷灯结构2之间,所述第一方向为光纤预制棒7的长度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优选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优选为竖直方向,所述排风罩3优选为设置于光纤预制棒7的上方,所述喷灯结构2优选设置于光纤预制棒7的下方。
24.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结构1包括旋转驱动件11及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件11上的夹持件12,所述光纤预制棒7的一端夹持在所述夹持件12上,以便将光纤预制棒7的一端固定住,所述夹持件12与所述旋转驱动件11的输出端连接,使得所述旋转驱动件11可以驱动所述夹持块12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光纤预制棒旋转,所述旋转驱动件11优选为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所述夹持件12优选为卡盘,所述旋转驱动件11与所述夹持件12直接或间接的固定在所述沉积仓体6上。所述旋转驱动件11驱动所述夹持件12及光纤预制棒7旋转时,其转速优选为300~50r/min。
25.如图1所示,所述喷灯结构2包括喷灯台21、设置于所述喷灯台21上且正对排风罩3的若干喷灯22,所述喷灯台2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沉积仓体6上,且所述喷灯台21可沿第一
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喷灯22设有若干个,所述喷灯22优选为等距分布在所述喷灯台21的一表面上,所述喷灯22处于所述喷灯台21与光纤预制棒7之间,所述喷灯22正对光纤预制棒7,以便在光纤预制棒7的表面沉积二氧化硅粉末颗粒。所述喷灯22在对光纤预制棒7的表面沉积二氧化硅粉末颗粒时,所述喷灯台2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速度优选为600~2500mm/min。当光纤预制棒7上的松散体8的重量与直径逐渐增大时,所述喷灯台21可以沿着第二方向向远离光纤预制棒7的方向移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灯台21向下移动,此时所述喷灯台21沿第二方向移动的速度与松散体8的重量之间成比例变化,比如线性正比变化,以便提高沉积速率,并且在松散体8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时,此时喷灯22停止通入四氯化硅蒸汽,随后火焰熄灭,并且喷灯台21回到沉积起始位置停止移动。
26.如图1所示,所述基础平台4直接或间接的固定在沉积仓体6上,所述基础平台4与夹持结构1分别位于光纤预制棒7的两端。
27.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称重结构5设置于所述基础平台4上,且光纤预制棒7的端部放置在称重结构5上,以便对光纤预制棒7起到称重的作用,进而获取松散体8的重量。
28.所述称重结构5包括称重传感器51、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51上的连接架52、套在所述连接架52上端与称重传感器51上的隔热罩53、设置于所述连接架52上的支撑件54、设置于所述支撑件54上的滚轮组件。所述称重传感器51优选为压力传感器,且优选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51固定在所述基础平台4上。所述连接架52与所述称重传感器5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54与所述连接架52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51与所述支撑件54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架52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52呈“z”字形;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52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部521、设置于所述第一部521一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二部522、设置于所述第二部522下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三部523,所述第一部521、第二部522、第三部523呈“z”字形且一体成型,所述称重传感器51的上端与第一部5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54的下端与第三部5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罩53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隔热框53包覆所述第一部521、第二部522的上端及称重传感器51,从而对其起到隔热保护的作用,防止称重传感器51受到高温的损坏,所述隔热罩53优选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罩53连接管道(未图示),所述管道的内部与所述隔热罩53的内部相通,所述管道的端部与压缩的冷却空气连接,以便使得压缩的冷却空气经过管道输送至隔热罩53内,以对隔热好53内部的称重传感器51进行降温。所述支撑件54可以为长方体,亦可以为“l”型,或者其他可以对光纤预制棒7起到支撑的几何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4为“l”型,所述支撑件54的上表面设有凹槽541,所述凹槽541自所述支撑件54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支撑件54上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弧形面542,所述光纤预制棒7的端部放置在弧形面542内,以便将光纤预制棒7的端部限制在弧形面542上,而不会脱离支撑件54的上方,所述弧形面542的中心轴线与光纤预制棒7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弧形面542的表面上设有若干收容槽543,所述收容槽543设有若干个且沿着弧形面542的轴向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543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光纤预制棒7下方的两侧。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支撑轴551及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支撑轴551上的滚轮55,所述支撑轴551设有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551设有两个,且支撑轴551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同时与光纤预制棒7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支撑轴551的端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543内,所述支撑轴551的端部优选为长方体,且所述收容槽543与支撑轴551的端部形状相适配,以便对支撑轴551起到稳定支撑
作用的同时,可以防止支撑轴551旋转,从而可以提高对光纤预制棒7的支撑稳定性,并且方便滚轮组件的拆卸更换,所述滚轮55设有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55设有两个且分别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支撑轴551上,使得滚轮55可以在支撑轴551上稳定的旋转,光纤预制棒7的端部放置在滚轮55上,以便使得光纤预制棒7的端部可以在滚轮55上方便的旋转,减少摩擦力,并且可以减小对光纤预制棒7端部的磨损。所述滚轮55采用聚酰亚胺(pi)、peek材料或特氟龙耐高温材质等材料制成。
29.如图1所示,所述光纤预制棒7在称重结构5上的e端位置的高度比所述光纤预制棒7在夹持件12上的s端位置高度低1~3mm。
30.所述称重结构还包括控制模块(未图示),所述控制模块可以为具有计算能力的处理器,亦可以为plc,或者其他具有计算能力的元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称重传感器51及喷灯22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51将其检测的松散体8的重量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当控制模块接收的松散体8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时,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喷灯22关闭,从而可以自动停止沉积的进行。
3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光纤预制棒7的左端固定在夹持件12上,且光纤预制棒7的右端放置在支撑件54上,具体为放置在滚轮55上,从而对光纤预制棒7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此时光纤预制棒7的重量通过支撑件54、连接架52传递至称重传感器51上,称重传感器51可以将其检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其进行处理后可以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显示结构显示出来。然后旋转驱动件11开始旋转,通过夹持件12驱动光纤预制棒7旋转,并且喷灯22开始对光纤预制棒7上沉积二氧化碳粉末颗粒。随着温度的升高,隔热罩53内可以通过与隔热罩53连通的管道输入压缩的冷却空气,从而可以对称重传感器51进行降温处理。在沉积过程中,所述沉重传感器51将其检测的松散体8的重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松散体8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时,控制模块控制喷灯22关闭,此时沉积过程停止。至此,本实用新型称重结构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