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及使用该釉料的陶瓷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32449阅读:来源:国知局
烧制时,前1-4小时区间内,窑内温度由室温开始以130-270°C /小时速度升温,4-7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80_150°C /小时,7至10-12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60-100°C /小时,当温度升至1200-1250°C时,恒温至烧成完成,止火,自然降温至150-180°C,打开窑门,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陶瓷产品。
[0044](6)采用墨水或废机油均匀涂抹在陶瓷产品表面,静置1-2天即可。
[0045]实施例3
[0046]釉料配方:玻璃粉70份、石英30份、长石8份、粘土 3份、高岭土 3份、硅酸锆3份、氯化铵2份、氧化铁2份。
[0047]坯体配方:长石25份、石英17份、粘土 5份、高岭土 51份。
[0048]制备方法:(I)按上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并采用传统方法制作陶瓷坯体,将陶瓷坯体放进窑内进行素烧,素烧温度850°C,时间4小时。
[0049](2)将干燥后的坯体不规则地涂抹避釉剂;避釉剂为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而成的水溶液,所述混合物占水溶液总量的5%,所述混合物中,环氧娃油乳液和轻基娃油乳液的比例为1:2。
[0050](3)制作中温陶瓷釉浆,具体为: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玻璃粉、石英、长石、粘土、高岭土、硅酸锆和氧化铁并投入球磨机内,球磨60小时,釉浆细度为过250目筛筛余0.5-1%,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氯化铵并搅拌均匀,调成深度为40-42° Be'的中温釉浆。
[0051](4)在涂抹有避釉剂的干燥坯体上施釉,施釉厚度为I?2mm,施釉后进行干燥处理;
[0052](5)将干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具体为:烧制时,前1-4小时区间内,窑内温度由室温开始以130-270°C /小时速度升温,4-7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80_150°C /小时,7至10-12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60-100°C /小时,当温度升至1200-1250°C时,恒温至烧成完成,止火,自然降温至150-180°C,打开窑门,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陶瓷产品。
[0053](6)采用墨水或废机油均匀涂抹在陶瓷产品表面,静置1-2天即可。
[0054]实施例4
[0055]釉料配方:玻璃粉75份、石英35份、长石10份、粘土 5份、高岭土 5份、硅酸锆5份、氯化铵3份、氧化铁2.5份。
[0056]坯体配方:长石28份、石英18份、粘土 5.5份、高岭土 55份。
[0057]制备方法:(I)按上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并采用传统方法制作陶瓷坯体,将陶瓷坯体放进窑内进行素烧,素烧温度880°C,时间3.5小时。
[0058](2)将干燥后的坯体不规则地涂抹避釉剂;避釉剂为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而成的水溶液,所述混合物占水溶液总量的6%,所述混合物中,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的比例为1:2.5。根据具体需要,避釉剂可以涂抹成各种预定图案或造型。
[0059](3)制作中温陶瓷釉浆,具体为: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玻璃粉、石英、长石、粘土、高岭土、硅酸锆和氧化铁并投入球磨机内,球磨65小时,釉浆细度为过250目筛筛余0.5-1%,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氯化铵并搅拌均匀,调成深度为40-42° Be'的中温釉浆。
[0060](4)在涂抹有避釉剂的干燥坯体上施釉,施釉厚度为I?2mm,施釉后进行干燥处理;
[0061](5)将干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具体为:烧制时,前1-4小时区间内,窑内温度由室温开始以130-270°C /小时速度升温,4-7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80_150°C /小时,7至10-12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60-100°C /小时,当温度升至1200-1250°C时,恒温至烧成完成,止火,自然降温至150-180°C,打开窑门,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陶瓷产品。
[0062](6)采用墨水或废机油均匀涂抹在陶瓷产品表面,静置1-2天即可。
[0063]实施例5
[0064]釉料配方:玻璃粉80份、石英40份、长石12份、粘土 8份、高岭土 6份、硅酸锆6份、氯化铵5份、氧化铁5份。
[0065]坯体配方:长石30份、石英20份、粘土 6份、高岭土 60份。
[0066]制备方法:(I)按上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并采用传统方法制作陶瓷坯体,将陶瓷坯体放进窑内进行素烧,素烧温度900°C,时间3小时。
[0067](2)将干燥后的坯体不规则地涂抹避釉剂;避釉剂为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而成的水溶液,所述混合物占水溶液总量的8%,所述混合物中,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的比例为1:3。根据具体需要,避釉剂可以涂抹成各种预定图案或造型。
[0068](3)制作中温陶瓷釉浆,具体为: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玻璃粉、石英、长石、粘土、高岭土、硅酸锆和氧化铁并投入球磨机内,球磨72小时,釉浆细度为过250目筛筛余0.5-1%,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氯化铵并搅拌均匀,调成深度为40-42° Be'的中温釉浆。
[0069](4)在涂抹有避釉剂的干燥坯体上施釉,施釉厚度为I?2mm,施釉后进行干燥处理;
[0070](5)将干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具体为:烧制时,前1-4小时区间内,窑内温度由室温开始以130-270°C /小时速度升温,4-7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80_150°C /小时,7至
10-12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60-100°C /小时,当温度升至1200-1250°C时,恒温至烧成完成,止火,自然降温至150-180°C,打开窑门,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陶瓷产品。
[0071](6)采用墨水或废机油均匀涂抹在陶瓷产品表面,静置1-2天即可。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其特征在于,该釉料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玻璃粉60-80份、石英20-40份、长石3-12份、粘土 1_8份、高岭土 1_6份、硅酸锆1_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其特征在于,该釉料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玻璃粉65-75份、石英25-35份、长石5_10份、粘土 2_5份、高岭土 2_5份、娃酸错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其特征在于,该釉料还包括重量份为1-5份的氯化铵和重量份为1-5份的氧化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其特征在于,该釉料还包括重量份为1-3份的氯化铵和重量份为1-2.5份的氧化铁。
5.—种采用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釉料的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制作陶瓷坯体并进行干燥后备用;(2)将干燥后的坯体不规则地涂抹避釉剂;(3)制作中温陶瓷釉浆;(4)在涂抹有避釉剂的干燥坯体上施釉,施釉厚度为I?2mm,施釉后进行干燥处理;(5)将干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烧制时间10-12小时,烧制温度由室温升至1200-1250°C,烧制完成后止火,自然降温至150-180°C,打开窑门,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陶瓷产品;(6)采用墨水或废机油均匀涂抹在陶瓷产品表面,静置1-2天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制作陶瓷坯体的坯料由下重量份份的原料组成:长石20-30份、石英15-20份、粘土 4_6份、尚岭土 45-60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干燥为将陶瓷坯体放进窑内进行素烧,素烧温度800-900°C,时间3-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避釉剂为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而成的水溶液,所述混合物占水溶液总量的3-8%,所述混合物中,环氧硅油乳液和羟基硅油乳液的比例为1:1-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制作中温陶瓷釉浆具体步骤为: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玻璃粉、石英、长石、粘土、高岭土、硅酸锆和氧化铁并投入球磨机内,球磨48-72小时,釉浆细度为过250目筛筛余0.5_1 %,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氯化铵并搅拌均匀,调成深度为40-42° Ber的中温釉浆。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烧制具体为:烧制时,前1-4小时区间内,窑内温度由室温开始以130-270°C /小时速度升温,4-7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80-150°C /小时,7至10-12小时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60-100°C /小时,当温度升至1200-1250°C时,恒温至烧成完成,止火,自然降温至150-180°C,打开窑门,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陶瓷产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及使用该釉料的陶瓷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其釉料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玻璃粉60-80份、石英20-40份、长石3-12份、粘土1-8份、高岭土1-6份、硅酸锆1-6份;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作陶瓷坯体并干燥备用;(2)涂抹避釉剂;(3)制作釉浆;(4)施釉后干燥;(5)将干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6)采用墨水或废机油均匀涂抹在陶瓷产品表面,静置1-2天即可;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配方科学、使用效果好的用于中温陶瓷产品的釉料及使用该釉料的陶瓷制备方法;用于陶瓷制作。
【IPC分类】C04B41-86
【公开号】CN104649721
【申请号】CN201510093275
【发明人】钟优宴, 丘昭标, 邓英豪, 钟小斌, 钟镇昌, 冯新益
【申请人】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