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有机食用菌的培养料及其培养方法_2

文档序号:9390452阅读:来源:国知局
大会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要严格控制加量,合适的加量不仅有益于无机砸转化为菌种内的有机砸,得到适应性较好的富含有机砸食用菌品种,而且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另外复合益生菌与根灌栽培剂均具有加量过大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像农林有机废弃物、蚯蚓粪有机肥加量大只会造成原料的浪费但对菌种的生长不会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控制添加量。当然本发明的保护重点既在于培养料的种类选择也在于每个原料的添加量上,只有原料种类以及用量同时满足的前提下,才能使得得到的培养料发挥其优越的性能,培养出的食用菌不仅有机砸元素含量高、品质高、其余营养元素含量也比较高,口感天然。而且本发明的培养料可以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抗逆性强、积砸能力强,这些原料种类既不能由其他原料代替也不能少添加任何一种。
[0017]为了增强原料之间的协同效果,使得培养料的效果最佳,经过优化后各原料的用量为:栽培主料68-88份,碳素有机肥12-23份,富砸营养活力素2_4份,根灌栽培剂1_2份,复合益生菌肥0.3-0.5份,促进植物生长剂0.2-0.4份。本发明实施例除了提供了一种富砸有机食用菌的培养料的配方,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培养料培养富砸有机食用菌的方法,从而将培养方法与培养料优化集成以实现富砸有机食用菌的生态工艺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8]先将促进植物生长剂以及复合益生菌肥混合用水溶解配成液体,备用;
[0019]将其余原料混合搅拌,并添加上述液体后搅拌均匀,发酵l-25d得到培养料;
[0020]将菌种与培养料混合搅拌均匀以播种,培养10-15d后待长满菌丝后,将所述菌丝再重复播种2-3次后,即得富砸有机食用菌。
[0021]该培养方法省去了中间需要高温湿热灭菌的步骤充分简化了操作步骤、操作条件温和、能够很好的保留培养料中的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困扰现有食用菌生产中必然产生大量杂菌导致减产甚至绝产的重大技术难题。
[0022]拌料这个步骤中,将其余原料混合搅拌,并添加上述液体后搅拌均匀的步骤中的液体与其余原料总量的质量比最好为1: (1.2-1.3),限制质量比也是为了限制培养原料的含水量。将其余原料混合搅拌的速率控制在200-300rad/min ;优选地,添加上述液体后搅拌均匀的速率控制在200-300rad/min,搅拌速率过快不利于培养原料充分吸收水分和影响搅拌的均匀度。。
[0023]发酵步骤中,需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来决定发酵的时间长短,如富砸有机食用菌为草腐菌,则发酵l-2d得到培养料,如培养出的富砸有机食用菌为木腐菌,则发酵7-25d得到培养料。
[0024]发酵步骤后即可开始播种,但是在播种之前需要先对菌种进行预处理以增强其活性,先用促进植物生长剂配制成的溶液浸泡10-30min,而且菌种与促进植物生长剂配制成的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 (60-100)。
[0025]播种步骤中,采用50%优势播种法,而且播种后为了实现封闭环境,通常的操作为发酵好的培养料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22*45cm的栽培袋中并用胶圈扎口。扎口后,将播好菌种的栽培袋移入养菌棚进行养菌,培养的环境湿度最好控制在60%以下,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15-25°C,经10-15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将长满菌袋的菌丝体第二次作为菌种,重复播种,如此反复进行三次之后,将长满菌丝体的菌袋进行出菇。可以看出,本发明具体培养过程中可以实现菌丝的循环使用,菌种不易老化。
[0026]本发明这种培养方法基本适用于市面上所有食用菌品种,包括能够栽培的食用菌以及药用菌品种,具体的为平菇、金针菇、榆黄菇、杏鲍菇、白灵菇、双孢菇、香菇、毛木耳、黑木耳、银耳、金耳、灵芝、天麻、茯苓以及猪苓中的任意一种。长出的食用菌本身品质也要高于市面上的同等产品,生长速度也快,节约了栽培周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0027]培养富砸有机食用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28](I)配料并拌料:食用菌栽培主料为棉籽壳、玉米芯、木肩、甘蔗渣、秸杆、菌草等农林有机废弃物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两种以上主料混合使用效果最好。食用菌栽培辅料为蚯蚓粪有机肥、富砸营养活力素、根灌栽培剂、复合益生菌肥;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充足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达到营养平衡。其中最关键的是栽培料中的碳素和氮素的浓度要有适当的比例,即碳氮比(C/N)要合理。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的碳氮比要求为20:1,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的碳氮比要求为30-40:1。本发明要求菌丝生长阶段的碳氮比为40-80:1,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的碳氮比为80-100:1,因为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计算方法为,把各类原材料的含碳量相加,所得总数除以各类原材料的含氮量相加,所得的商数,就得出碳氮比。计算公式为,C/N = (C1WfC2W2+-)^ (N1W^N2W2+-),公式中的C1Xy,分别为各类原材料的含碳量;NpN2…,分别为各类原材料的含氮量Wy,分别为各类原材料的重量;将各类原材料按照配方比例分别称重后,倒入搅拌机中,干拌混合搅拌均匀后,再按培养料重量的1.2-1.3倍左右加水,使培养料的总含水量控制在5055%,这是最适合发酵的含水率,加水之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0029](2)酵熟并冷却:将混合搅拌均匀后的培养料建堆,建堆不踏不压,堆高1-1.2米,长宽不限,外表遮蔽编织袋或麻袋或高密度遮阳网,再封盖塑料膜保温保湿。由于加入复合益生菌肥发酵,升温快,最高温度可达65-75°C,免翻堆,l-25d即可完成酵熟;将完成酵熟后的栽培料散堆降温,使其温度降至30°C以下后进行播种;
[0030](3)播种、装袋以及养菌:采用优势循环播种养菌法,播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50%,即10kg湿菌种需按配方配制干重为200kg的培养料。第一次播种-装袋-养菌:将备好的菌种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状,用60-100倍液的植物代谢调控素浸泡l-30min,过滤晾干后,与完成酵熟冷却后的栽培料一起倒入同步混合播种装袋机中播种装袋后进行养菌。调控温度为15-25°C,空气湿度为60%以下,经10-15d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菌袋。第二次播种-装袋-养菌:待第一次菌丝长透后立即停止培养,把这些菌丝体作为第二批菌种使用,按照第一次操作方法进行,获得第二次菌丝体。第三次播种-装袋-养菌:待第二次菌丝长透后立即停止培养,把这些菌丝体作为第三批菌种使用,按照第一次操作方法进行,获得第三次菌丝体后,直接进入出菇管理,同时此步骤也是本发明保护的重点;
[0031](4)出菇管理:待第三次播种-装袋-养菌长满菌袋后直接进入出菇管理。调控温度为10-25°C,空气湿度为85-95%,加强通风换气,给与散射光照,促使菇蕾分化伸展,形成正常的子实体。第一潮菇采收后,用500倍液体复合益生菌肥,800倍植物代谢调控素、植物免疫调控素,500倍富砸元素补充剂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补水。按装量为Ikg干重的菌袋,每袋补水300-500g,补水后停止喷雾,使空气湿度不高于60%,让菌袋生息养菌5-10d左右,待出现第二潮菇蕾后,提高空气湿度为85-95%,加强通风换气,给与散射光照,促使菇蕾分化伸展,形成正常的子实体。如此重复管理,根据品种不同,可采收3-10潮菇,生物效益可达150% -300%。
[0032]本发明是在制备专一性培养基质+优势循环播种养菌法的原理和依据基础上集成创新的。其整体集成方法为:复合益生菌处理栽培料+植物代谢调控素处理菌种+优势循环播种养菌法=生态有机栽培食用菌。其生产工艺为:配料、拌料(搅拌机)一酵熟、冷却一播种、装袋(同步混合播种装袋机)一养菌、出燕。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