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57218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一直是从甲壳类动物外壳中提取,常规的工艺条
件为甲壳素原料经盐酸水解、冷却、结晶、分离,得到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粗品,进入
下一精制生产工序。在分离粗品时,同时得到的另一部分为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母液。该 母液经减压蒸发回收盐酸;母液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再次回收得到一部分D-氨基葡 萄糖盐酸盐粗品。分离后得到的二次母液,与蒸发出的低度盐酸回收,但因为回收盐酸浓 度低,杂质含量高,目前只能作生产甲壳素的辅助材料使用。由于盐酸回用效果不理想, 只能循环使用其中一小部分,过剩的盐酸被当作废液处理,从而造成现有工艺废液产生量 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经过研究发现,甲壳素加酸水解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物D-氨 基葡萄糖盐酸盐经过结晶分离,可以从反应物系中移出,但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醋酸浓 度不断提高,限制了反应的深度。为提高反应的转化率,需要及时把反应产生的醋酸及时 移出反应物系。
同时为提高甲壳素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盐酸过量的反应配料方式(一般过 量100%以上),因为盐酸大大过量,因此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对母液进行减压蒸馏,以回 收盐酸。经研究发现回用盐酸回用的效果很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回用盐酸浓度低,盐酸 中含醋酸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甲壳素原料利用率高,盐酸回收效 果较好,减少废液排放的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加入甲壳素、无机酸和低碳醇,升温至85-ll(TC,进行反应,顶 部得到蒸馏液和底部得到残留液;
(2) 将所述残留液过滤除渣,滤液降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得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和一次母液;
(3) 按质量比l: l-4的比例将所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于热水,加入粗D-氨基葡萄 糖盐酸盐质量2-5%的活性炭,回流20-10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于70-8CTC蒸发析出固体, 将所述固体溶解于乙醇,控制乙醇与析出固体的质量比为3-5: l,搅拌,冷却静止,冷却过 程中析出晶体,过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晶体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还可以将所述一次母液减压蒸馏,气相部分经过冷凝得到稀的无机酸,将所述稀的无 机酸经浓縮后输入所述反应蒸馏装置中,所述减压蒸馏后的塔底物经过降温、经过固液分 离,得到固体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二次母液,所述二次母液返回反应蒸馏装置中循环使用。
所述无机酸优选盐酸或硫酸。
所述低碳醇可以选用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优选乙醇。
本发明的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由于低级醇的加入,可及时把反应产生的醋 酸生成酯类及时排除至反应系统外,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使水解反应尽量完全,提高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收率,单釜操作氨糖的收率由55%提高到70%以上。通过盐酸浓縮 循环利用,大部分盐酸达到回用,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减少废液排放,降低环境 污染。


图1为本发明生产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见图l)
(1) 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加入240g甲壳素、626g 37%盐酸和200g乙醇,温度控制在50。C, 加料完毕后,控制温度为95'C进行反应,顶部得到蒸馏液(酯与水等形成共沸物沿蒸馏塔 上行至塔顶,并于塔顶冷凝,分成两相,水相回流重新进入反应蒸馏装置,而油相则为粗 酯,经过精制可以得到乙酸乙酯)和底部得到残留液;
(2) 将所述残留液过滤除渣,滤液降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得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和一次母液;
(3) 按质量比1: 2的比例将所述粗氨糖溶于热水,加入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质量3% 的活性炭,回流3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于70-8(TC'C蒸发析出固体,将所述固体溶解于 乙醇,控制乙醇与析出固体的质量比为4: l,搅拌,冷却静止,冷却过程中析出晶体,过滤 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晶体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4) 将所述一次母液减压蒸馏,气相部分经过冷凝得到质量百分数约为20%的稀盐酸,将 稀盐酸利用无水氯化钙除水,得到质量百分数约为31%的盐酸并输入所述反应蒸馏装置中, 所述减压蒸馏后的塔底物经过降温、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二次母 液,所述二次母液返回反应蒸馏装置中循环使用。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经过脱色,结 晶、重结晶得到精制的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制备的两部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总和为 160g。
稀盐酸经过脱水浓縮后成为约为31%的浓盐酸重新回到反应蒸馏装置回用,吸收了稀 盐酸中的水分的脱水剂进入脱水剂回收装置,与高温的烟道气接触,经过脱水后重新回到 盐酸脱水浓縮装置回用,烟道气把水带出经过处理后排入大气。
粗酯的产量大致为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产量的50%,粗酯组成为60—80%酯,10— 15%醇,10 — 20%水,粗酯经过进一步加工可以提纯。 ' 实施例2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加入甲壳素、硫酸(质量分数为70%)和甲醇,升温至85'C,进行反应,顶部得到蒸馏液和底部得到残留液;
(2) 将所述残留液过滤除渣,滤液降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得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和一次母液;
(3) 按质量比1: 1的比例将所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于热水,加入粗D-氨基葡萄糖 盐酸盐质量2%的活性炭,回流2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于7(TC蒸发析出固体,将所述固 体溶解于乙醇,控制乙醇与析出固体的质量比为3: l,搅拌,冷却静止,冷却过程中析出晶
体,过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晶体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4) 将所述一次母液减压蒸馏,气相部分经过冷凝得到稀硫酸,将稀硫酸经浓縮后输入所 述反应蒸馏装置中,所述减压蒸镏后的塔底物经过降温、经过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粗D-氨 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二次母液,所述二次母液返回反应蒸馏装置中循环使用,粗D-氨基葡萄 糖盐酸盐,经过脱色,结晶、重结晶得到精制的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实施例3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加入甲壳素、37%盐酸和丙醇,升温至ll(TC,进行反应,顶部得 到蒸馏液和底部得到残留液;
(2) 将所述残留液过滤除渣,滤液降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得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和一次母液;
(3) 按质量比l: 4的比例将所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于热水,加入粗D-氨基葡萄糖 盐酸盐质量5T。的活性炭,回流10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于80。C蒸发析出固体,将所述固 体溶解于乙醇,控制乙醇与析出固体的质量比为5: l,搅拌,冷却静止,冷却过程中析出晶 体,过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千燥后得到白色晶体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4) 将所述一次母液减压蒸馏,气相部分经过冷凝得到稀盐酸,将稀盐酸经浓縮后输入所 述反应蒸馏装置中,所述减压蒸馏后的塔底物经过降温、经过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粗D-氨 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二次母液,所述二次母液返回反应蒸馏装置中循环使用,粗D-氨基葡萄 糖盐酸盐,经过脱色,结晶、重结晶得到精制的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本实施例中的丙醇可以用丁醇替代组成新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加入甲壳素、无机酸和低碳醇,升温至85-110℃,进行反应,顶部得到蒸馏液和底部得到残留液;(2)将所述残留液过滤除渣,滤液降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得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一次母液;(3)按质量比1∶1-4的比例将所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于热水,加入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质量2-5%的活性炭,回流20-10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于70-80℃蒸发析出固体,将所述固体溶解于乙醇,控制乙醇与析出固体的质量比为3-5∶1,搅拌,冷却静止,冷却过程中析出晶体,过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晶体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一次母液减压蒸馏,气相部分经过冷凝得到稀的无机酸,将所述稀的无机酸经浓縮 后输入所述反应蒸馏装置中,所述减压蒸馏后的塔底物经过降温、经过固液分离,得到固 体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二次母液,所述二次母液返回反应蒸馏装置中循环使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无机 酸为盐酸或硫酸。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低碳 醇为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加入甲壳素、无机酸和低碳醇,升温至85-110℃,进行反应,顶部得到蒸馏液和底部得到残留液;(2)将所述残留液过滤除渣,滤液降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得到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一次母液;(3)将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于热水,加入活性炭,回流,过滤,滤液蒸发析出固体,将所述固体溶解于乙醇,搅拌,冷却静止,冷却过程中析出晶体,过滤,干燥后得到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本发明的方法可及时把反应产生的醋酸排除至反应系统外,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收率,同时减少废液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C07H1/00GK101314609SQ20081005359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孙高奎, 张旭斌, 王富民, 蔡旺峰, 郭克伦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