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54242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β-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二) 背景技术卩-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高度活泼且非常有用的有机中间体,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特别是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是一类重要的 药物中间体。同时,它也是合成喹喏酮类药物合成新路线中的一个重要中 间体,是该路线是否可行的关键。卩-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多以炔烃与胺的加成反应为主。路线反 应简单,条件温和,反应在室温或稍冷却下进行,很适合实验室的合成, 但由于其原料丙炔酸酯不易得且价格昂贵,使得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合工 业化生产。三聚氯氰法也是一种合成烯胺的方法,三聚氯氰和N-烷基曱酰胺反 应得到Gold试剂,Gold试剂与酮在醇钠的作用下可得到产物|3-氨基丙烯酮 类化合物。后经验证该路线副反应较多,收率较低,废料较多,后处理麻 烦,没有工业化的价值。现在工业上正在研究的合成路线是一氧化碳路线乙酸乙酯,CO在 醇钠的作用下得到加成产物,得到的加成产物再与胺加成可以得到P-氨基 丙烯酮类化合物。迄今,国内尚未见有关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报道,国外对此有所报道但也不多,其工艺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P-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合成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 )在强碱作用下,式(II )所示的酮或酯和式(III )所示的曱酸酯于-10 80。C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中间体盐;所述强石成为下列之一曱醇钠、乙醇钠、4又丁醇钠、^又丁醇钾、氢氧化钾、氢化钠、氢氧化钠; (2)所述中间体盐与式(V)所示的胺于-10 80。C下进行加成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式(I )所示的(3-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式(I ) (V )中Rj为d C4的烷基,苯基,曱氧基,乙氧基或异丙氧基;R2为H或d C4的烷基;Rs为C广C4的烷基;R4、 Rs为相同或不同的C广C4的烷基;M为钠或钾,来自的所述强碱。新工艺。NHR4R5 (V所涉及反应式如下:步骤(1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步骤(2 ): R5所述酮或酯、曱酸酯、强碱、胺的投料量以反应物充分反应为宜,优 选的,所述酮或酯、曱酸酯、强碱、胺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 0.8 1.25: 0.8 1.25: 0.6 1.25。所述胺也可以盐的形式参与反应,如盐酸盐。所述步骤(1 )和步骤(2 )中加成反应通常在本领域常用的适用于加 成反应的惰性溶剂中进行,质子性和非质子性溶剂均可。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加成反应在有机溶剂1中进行,所述 有机溶剂l为下列之一曱醇、乙醇、叔丁醇、曱苯、氯仿、四氢呋喃、 DMF、苯、乙醚、异丙醚,有机溶剂1用量为100~500mL/mol酮或酯。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成反应在有机溶剂2中进行,所述 有机溶剂2为下列之一曱醇、乙醇、叔丁醇、曱苯、氯仿、四氢呋喃、 DMF、苯、乙醚、异丙醚,有机溶剂2用量为100 500mL/mol酮或酯。优选的,所述步骤(l)中加成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K50。C、反应时 间2 24h。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成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 40°C、反应时 间l~8h。步骤(2)中,所述分离纯化步骤可为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 取滤液减压蒸馏,得到所述p-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为阻止聚合反应的发生,通常在减压蒸馏同时加入适量的阻聚剂,使减压蒸馏顺利进行。本发明中减压蒸馏过程中可添加下列之一或其中 一种以上的阻聚剂N-异 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4010NA)、 N-对羟基苯基苯胺、对苯二酚、对曱 氧基苯酚、蒽醌。优选的,所述方法一如下 (1 )将曱醇钠溶于异丙醚1中,搅拌下滴加丙酮,搅拌反应0.5 2小时, 滴加曱酸乙酯,室温搅拌16 24h,得悬浮液;(2) 将二曱胺盐酸盐悬浮于异丙醚2中,室温搅拌下,滴加步骤(1) 所得悬浮液,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反应2 6h,过滤,取滤液减压蒸 馏去除溶剂,得到1- (N,N-二曱氨基)丁烯-3-酮;(3) 丙酮、曱醇钠、曱酸乙酯、二甲胺盐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 1.2,异丙醚1用量为300mL/mol丙酮,异丙醚2用量为200mL/mol 丙酮。优选的,所述方法二如下将曱醇钠溶于异丙醚中,搅拌下滴加丙酮, 搅拌反应0.5 2小时,滴加曱酸乙酯,室温搅拌16~24h,得悬浮液;剧 烈搅拌下加入二甲胺盐酸盐,室温搅拌反应2 6h,加入与异丙醚等体积 的水,分液后,有机层加入0.3%的阻聚剂,减压蒸馏,得到1- (N,N-二 曱氨基)丁烯-3-酮纯品,收率73%。丙酮、曱醇钠、曱酸乙酯、二曱胺 盐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 1.2,异丙醚1用量为300mL/mol丙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工艺简单、后处理方便,收率高,利 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0.1 mol曱醇钠溶于30 mL曱醇中,搅拌条件下,滴加丙酮0.1 mol, 室温(25°C )搅拌反应1 h后,滴加曱酸乙酯0.12mol,搅拌18 h,得到白色悬浮液。二曱胺盐酸盐0.12mol溶于20ml曱醇中,室温(25。C )剧烈搅拌下, 滴加上面反应得到的白色悬浮液,滴完后室温(25°C )搅拌反应2h,过 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耳又滤液加入0.05 g的4010NA,减压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1- (N,N-二曱氨基)丁烯-3-酮,收率62%。实施例2:0.1 mol氢氧化钠悬浮于30 mL乙醇中,搅拌条件下,滴加苯乙酮0.1 mol, -l(TC搅拌反应1 h后,滴加曱酸曱酯O.lmol,室温(25。C)搅拌8 h,得到白色悬浮液。含0.12 mol 二曱胺的水溶液18 mL加入20ml乙醇和12 ml浓盐酸, 室温(25°C )剧烈搅拌下,滴加上面反应得到的白色悬浮液,滴完后室温 (25°C )搅拌反应2 h,过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取滤液加入0.05 g的对 苯二酚,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l-(N,N-二曱氨基)丙烯-3-苯酮,收 率83%。 H人0'Etr^5r-^NMe2NH HCI rr""""5^^11实施例3:0.1 mol NaH溶于30 mL乙醇中,搅拌条件下,滴加丙酮0.1 mol, 搅拌反应1 h后,滴加曱酸乙酯O.l mol,室温(25°C )搅拌18 h,得到 白色悬浮液。二曱胺盐酸盐0.12 mol悬浮于20 ml曱苯中,室温(25°C )剧烈搅 拌下,滴加上面反应得到的白色悬浮液,滴完后室温(25°C )搅拌反应2 h,过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取滤液加入0.05 g的对苯二酚,减压蒸馏除 去溶剂,得到1- (N,N-二曱氨基)丁烯-3-酮,收率73%。实施例4:0.1 mol NaOH溶于30 mL曱苯中,搅拌条件下,滴加乙酸曱酯O.l mol,搅拌反应lh后,滴加曱酸曱酯O.lmol,室温(25°C )搅拌18 h, 得到白色悬浮液。二乙胺盐酸盐0.12 mol悬浮于20 ml曱苯中,室温(25°C )剧烈搅 拌下,滴加上面反应得到的白色悬浮液,滴完后室温(25°C )搅拌反应2 h,过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取滤液加入0.05g的对曱氧基苯酚,减压蒸 馏除去溶剂,.得到N,N-二乙氨基丙烯酸曱酯,收率70%。Me力H'VMe Me、09u人 Me Me、—人Et2NH HCI Me、0碱 0 @ 、N实施例5:0.1 mol NaH溶于30 mL曱苯中,搅4半条件下,滴加乙酸乙酯0.1 mol,搅拌反应1 h后,滴加曱酸曱酯O.l mol,室温(25°C )搅拌18 h,得到 白色悬浮液。加入含0.12 mol二乙胺盐酸盐的20 ml的甲苯悬浮液,室温 (25°C )剧烈搅拌反应2 h,过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取滤液加入0.05 g 的对甲氧基苯酚,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N,N-二乙氨基丙烯酸乙酯, 收率60%。实施例6:5.4g曱醇钠(0.1mol)溶于30mL乙醇中,搅拌条件下,滴加乙酸乙酯 5.8 g (0.1 mol),搅拌反应1 h后,滴加曱酸乙酯7.4 g (0.1 mol),室温(25。C ) 搅拌18h,得到白色悬浮液。二曱胺盐酸盐9.76g(0.12mol)悬浮于20ml乙醇中,室温(25°C) 剧烈搅拌下,滴加上面反应得到的白色悬浮液,滴完后室温(25°C )搅拌 反应2 h,过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取滤液加入0.05 g的N-对羟基苯基苯 胺,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N,N-二曱氨基丙烯酸乙酯,收率73%。<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实施例7:5.4g曱醇钠(O.l mol)溶于30 mL异丙醚中,搅拌条件下,滴加丙酮 5.8 g (0.1 mol),搅拌反应1 h后,滴加甲酸乙酯7.4 g (0.1 mol),室温(25。C )搅拌18h,得到白色悬浮液。二曱胺盐酸盐9.76g(0.12mol)悬浮于20ml异丙醚中,室温(25°C) 剧烈搅拌下,滴加上面反应得到的白色悬浮液,滴完后室温(25°C )搅拌 反应2h,过滤掉产生的白色固体,取滤液加入0.05 g的N-对羟基苯基苯 胺,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1-(N,N-二曱氨基)丁烯-3-酮,收率70%。实施例8:将5.4g曱醇钠(O.l mol)溶于30mL异丙醚中,搅拌下滴加丙酮5.8 g (0.1 mol),搅拌反应l小时后,滴加曱酸乙酯7.4 g (0.1 mol),室温搅拌 16h,得悬浮液,剧烈搅拌下加入二甲胺盐酸盐9.76 g (0.12 mol),室温搅 拌反应4h,加入30mL的水,分液后,有机层加入0.05 g的N-对羟基苯 基苯胺,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1- (N,N-二曱氨基)丁烯-3-酮,收率 68%。
权利要求
1.一种β-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强碱作用下,式(II)所示的酮或酯和式(III)所示的甲酸酯于-10~80℃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中间体盐;所述强碱为下列之一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钾、氢化钠、氢氧化钠;(2)所述中间体盐与式(V)所示的胺于-10~80℃下进行加成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式(I)所示的β-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id="icf0001" file="S2008100604171C00011.gif" wi="121" he="49" top= "121" left = "52"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式(I)~(V)中R1为C1~C4的烷基,苯基,甲氧基,乙氧基或异丙氧基;R2为H或C1~C4的烷基;R3为C1~C4的烷基;R4、R5为相同或不同的C1~C4的烷基;M为钠或钾。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或酯、曱酸酯、强碱、 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0.8 1.25: 0.8~1.25: 0.6 1.25。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所述加成反 应在有机溶剂1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1为下列之一甲醇、乙醇、^又丁醇、曱苯、氯仿、乙酸乙酯、四氲呋喃、DMF、苯、乙醚、异丙醚,有机溶剂l用量为100 500mL/mol酮或酯。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成反 应在有机溶剂2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2为下列之一曱醇、乙醇、 ^又丁醇、曱苯、氯仿、四氢吹喃、DMF、苯、乙醚、异丙醚,有机溶 剂2用量为100 500mL/mol酮或酯。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加成反应的反 应温度为10 50°C、反应时间2 24h。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成反应的反 应温度为优选10 40 °C 、反应时间1 8h。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分离纯化步 骤为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取滤液减压蒸馏,得到所述P-氨 基丙烯酮类化合物。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蒸馏过程中添加下列 之一或其中一种以上的阻聚剂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对羟基 苯基苯胺、对苯二酚、对曱氧基苯酚、蒽醌。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1 )将曱醇钠溶于异丙醚1中,搅拌下滴加丙酮,搅拌反应0.5~2小 时,滴加曱酸乙酯,室温搅拌16 24h,得悬浮液;(2) 将二曱胺盐酸盐悬浮于异丙醚2中,室温搅拌下,滴加步骤(l) 所得悬浮液,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反应2 6h,过滤,取滤液减压 蒸馏去除溶剂,得到1- (N,N-二曱氨基)丁烯-3-酮;(3) 丙酮、曱醇钠、曱酸乙酯、二曱胺盐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 1.2,异丙醚1用量为300mL/mol丙酮,异丙醚2用量为 200mL/mol丙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将曱醇钠溶于异丙醚中,搅拌下滴加丙酮,搅4半反应0.5 2小时,滴加曱酸乙酯,室 温搅拌16 24h,得悬浮液,剧烈搅拌下加入二曱胺盐酸盐,室温搅拌 反应2 6h,加入与异丙醚等体积的水,分液后,有机层加入0.3%的阻 聚剂,减压蒸馏,得到1-(N,N-二曱氨基)丁烯-3-酮;丙酮、曱醇钠、 曱酸乙酯、二曱胺盐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 1.2,异丙醚1用 量为300mL/mol丙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β-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强碱作用下,式(II)所示的酮或酯和式(III)所示的甲酸酯于-10~80℃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中间体盐;所述强碱为下列之一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钾、氢化钠、氢氧化钠;所述中间体盐与式(V)所示的胺于-10~80℃下进行加成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式(I)所示的β-氨基丙烯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工艺简单、后处理方便,收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C229/30GK101260062SQ20081006041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森 张, 李郁锦, 王兵波, 盛卫坚, 贾建洪, 亮 韩, 高建荣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台州市黄岩源宏医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