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脲结构的新型吡啶羧酸(2-氨基苯基)酰胺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29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脲结构的新型吡啶羧酸(2-氨基苯基)酰胺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对患者给与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构成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方法,以及由对患者给与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构成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有效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
本发明化合物的给药量可以根据症状、年龄、剂型等适当地选择进行使用。例如,口服剂通常每1日0.01~1000mg、优选为1~100mg,1次或分成数次给与。另外,滴眼剂通常1次或分成数次给与浓度为0.0001%~10%(w/v)、优选为0.01%~5%(w/v)的制剂。
以下,给出本发明化合物的制造例、制剂例及药理试验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示例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制造例] 参考例1 2-氨基苯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参考化合物1-1) 在邻苯二胺(22g、200mmol)和三乙胺(30mL、210mmol)的THF(150mL)溶液中滴入二碳酸二叔丁酯(44g、200mmol)的THF(50m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浓缩反应液,将所得的固体用乙酸乙酯滤取,在减压下干燥固体,得到21g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另外,浓缩滤液,用乙酸乙酯滤取所得的固体,在减压下干燥,由此得到11g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76%)。
[表1]
参考例2 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甲氧基羰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2-1) 在2-氨基苯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参考化合物1-1、10g、50mmol)、5-甲氧基羰基吡啶-2-甲酸(10g、55mmol)及N-甲基吗啉(11mL、100mmol)的DMF(100mL)溶液中,加入HATU(21g、55mmol),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加入水(300mL),用乙酸乙酯(300mL)萃取3次。用饱和食盐水(200mL)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滤取析出的固体,由此得到15g为淡褐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79%)。
[表2]
参考例3 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羟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3-1) 在冰冷下在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甲氧基羰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2-1、38g、100mmol)的THF(400mL)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锂(2.1g、100mmol),搅拌3小时。在冰冷下加入水(200mL)、1.0M盐酸(300mL),用乙酸乙酯(300mL)萃取,用水(500mL)、饱和食盐水(40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残渣中加入乙酸乙酯(20mL)、己烷(30mL),滤取析出的固体,由此得到18g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53%)。
[表3]
参考例4 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甲磺酰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4-1) 在冰冷下,在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羟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3-1、16g、45mmol)和三乙胺(16mL、110mmol)的二氯甲烷(150mL)溶液中加入甲磺酰氯(4.2mL、54mmol),搅拌1小时。加入水(400mL),用乙酸乙酯(500mL)萃取5次。用水(50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残渣中加入己烷(80mL)、乙酸乙酯(20mL),滤取析出的固体,由此得到18g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94%)。
[表4]
参考例5 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5-1) 在N,N-二甲基-1,3-丙二胺(3.0mL、24mmol)和碳酸钾(3.3g、24mmol)的DMF(40mL)悬浮液中加入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甲磺酰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4-1、4.9g、12.0mmol),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100mL),用乙酸乙酯(100mL)萃取2次。用水(100mL)洗涤有机层3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由此得到1.9g为黄色无定形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38%)。
[表5]
以下使用选自参考化合物4-1及市售化合物的化合物,按照参考化合物5-1的制造方法,得到参考化合物5-2~5-19。另外,使用选自参考化合物11-1及市售化合物的化合物,按照参考化合物4-1及5-1的制造方法,得到参考化合物5-20。
[表6-1]
[表6-2]
[表6-3]
[表6-4]
[表6-5]
[表6-6]
参考例6 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苯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6-1) 在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5-1、27mg、0.060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加入异氰酸苯乙基酯(15μL、0.11mmo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残渣,由此得到32mg无色无定形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88%)。
[表7]
以下,使用选自参考化合物5-1~5-20、市售化合物及已知化合物中的化合物,按照参考化合物6-1的制造方法,得到参考化合物6-2~6-141。
[表8-1]
[表8-2]
[表8-3]
[表8-4]
[表8-5]
[表8-6]
[表8-7]
[表8-8]
[表8-9]
[表8-10]
[表8-11]
[表8-12]
[表8-13]
[表8-14]
[表8-15]
[表8-16]
[表8-17]
[表8-18]
[表8-19]
[表8-20]
[表8-21]
[表8-22]
[表8-23]
[表8-24]
[表8-25]
[表8-26]
[表8-27]
[表8-28]
[表8-29]
[表8-30]
[表8-31]
[表8-32]
[表8-33]
[表8-34]
[表8-35]
[表8-36]
[表8-37]
[表8-38]
[表8-39]
[表8-40]
参考例7 5-[3-(1,3-苯并噻唑-2-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7-1) 在冰冷下向N,N’-羰基二咪唑(98mg、0.60mmol)的THF(3.0mL)溶液中加入2-氨基-1,3-苯并噻唑(100mg、0.60mmol),搅拌2小时。进一步加入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5-1、90mg、0.20mmol),在60℃下搅拌3小时。加入水(30mL),用乙酸乙酯(30mL)萃取2次,用水(30mL)、饱和食盐水(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220mg白色无定形的含有标题参考化合物的混合物。
[表9]
以下,使用选自参考化合物5-1~5-20及市售化合物中的化合物,按照参考化合物7-1的制造方法,得到参考化合物7-2~7-49。
[表10-1]
[表10-2]
[表10-3]
[表10-4]
[表10-5]
[表10-6]
[表10-7]
[表10-8]
[表10-9]
[表10-10]
[表10-11]
[表10-12]
[表10-13]
[表10-14]
参考例8 6-甲基吡啶-3-甲酸甲酯N-氧化物(参考化合物8-1) 在6-甲基吡啶-3-甲酸甲酯(3.0g、20mmol)中加入30%过氧化氢水溶液(5.7mL、50mmol)和钨酸钠2水合物(270mg、0.80mmol),在60℃下搅拌70分钟、在80℃下搅拌4.5小时。冰冷却,加入甲醇(10ml)和氧化锰(0.51g、6.0mmol),恢复至室温,搅拌16小时。用硅藻土滤去不溶物,浓缩滤液,由此得到3.2g为浅茶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98%)。
[表11]
参考例9 6-乙酰氧基甲基吡啶-3-甲酸甲酯(参考化合物9-1) 在6-甲基吡啶-3-甲酸甲酯N-氧化物(参考化合物8-1、2.1g、13mmol)的乙酸(14mL)溶液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基胺(2.2mL、13mmol)和乙酸酐(3.5mL、38mmol),在120℃下搅拌135分钟。放冷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100mL),进一步加入碳酸氢钠直至不起泡。用乙酸乙酯(100mL、50mL)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残渣,使用己烷和乙酸乙酯滤取所得的固体,由此得到1.2g为浅黄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48%)。
[表12]
参考例10 6-羟基甲基吡啶-3-甲酸(参考化合物10-1) 在冰冷下,在6-乙酰氧基甲基吡啶-3-甲酸甲酯(参考化合物9-1、0.60g、2.9mmol)的甲醇(6.0mL)溶液中加入2N氢氧化钠水溶液(3.0mL),在冰冷下搅拌40分钟,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在冰冷下加入2N盐酸(3.1mL),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为橙色固体的标题参考化合物。
[表13]
参考例11 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6-羟基甲基吡啶-3-甲酰胺(参考化合物11-1) 将参考例10中得到的6-羟基甲基吡啶-3-甲酸(参考化合物10-1)悬浮于DMF(10mL)中,加入2-氨基苯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参考化合物1-1、0.60g、2.9mmol),N,N-二异丙基乙基胺(1.5mL、8.6mmol),HATU(1.1g、2.9mmol),搅拌2小时。加入水(200mL),用乙酸乙酯(100mL、50ml)萃取,用饱和食盐水(100mL)洗涤有机层2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残渣,由此得到0.66g为褐色油状物的标题参考化合物(收率67%(2个步骤))。
[表14]
实施例1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苯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化合物1-1) 在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苯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6-1、31mg、0.060mmol)的甲醇(2.0mL)溶液中加入4.0M氯化氢-乙酸乙酯(1.0mL),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30mL),用乙酸乙酯(30mL)萃取3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残渣,由此得到24mg黄色无定形的标题化合物(收率84%)。
[表15]
以下,使用选自参考化合物6-2~6-141、参考化合物7-1~7-49中的化合物,按照化合物1-1的制造方法,得到化合物1-2~1-190。
[表16-1]
[表16-2]
[表16-3]
[表16-4]
[表16-5]
[表16-6]
[表16-7]
[表16-8]
[表16-9]
[表16-10]
[表16-11]
[表16-12]
[表16-13]
[表16-14]
[表16-15]
[表16-16]
[表16-17]
[表16-18]
[表16-19]
[表16-20]
[表16-21]
[表16-22]
[表16-23]
[表16-24]
[表16-25]
[表16-26]
[表16-27]
[表16-28]
[表16-29]
[表16-30]
[表16-31]
[表16-32]
[表16-33]
[表16-34]
[表16-35]
[表16-36]
[表16-37]
[表16-38]
[表16-39]
[表16-40]
表[16-41]
[表16-42]
[表16-43]
[表16-44]
[表16-45]
[表16-46]
[表16-47]
[表16-48]
[表16-49]
[表16-50]
[表16-51]
[表16-52]
[表16-53]
[表16-54]
实施例2 N-(2-氨基苯基)-5-[3-(4-二甲基氨基苯基)-1-[3-(吗啉-4-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化合物2-1) 在N-(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苯基)-5-[3-(吗啉-4-基)丙基氨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参考化合物5-10、25mg、0.053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加入4-二甲基氨基苯基异氰酸酯(23mg、0.14mmo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用NH基修饰硅胶柱色谱法(己烷-乙酸乙酯)精制反应液,由此得到无色的化合物。将所得的化合物溶解于甲醇(0.5mL)中,加入4.0M氯化氢-乙酸乙酯(1.0m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30mL),用乙酸乙酯(30mL)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27mg无色无定形的标题化合物(77%) [表17]
以下使用选自参考化合物5-1、5-2、5-6、5-7、5-9及5-10中的化合物,按照化合物2-1的制造方法,得到化合物2-2~2-15。
[表18-1]
[表18-2]
[表18-3]
[表18-4]
[表18-5]
实施例3 N-(2-氨基苯基)-5-[3-(4-羟基苯基)-1-[5-(吗啉-4-基)戊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化合物3-1) 在氮气氛下,在N-(2-氨基苯基)-5-[3-(4-苄基氧基苯基)-1-[5-(吗啉-4-基)戊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化合物1-182,45mg、0.072mmol)的乙酸乙酯(2.0ml)和甲醇(3.0m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钯-碳(30mg)后,在氢气氛下,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用硅藻土滤去不溶物,浓缩滤液。用硅胶柱色谱法(氯仿-甲醇)精制残渣,得到32mg为黄色油状物质的标题化合物(收率84%)。
[表19]
[制剂例] 以下给出本发明化合物的代表制剂例。
1)片剂(150mg中) 本发明化合物1mg 乳糖100mg 玉米淀粉40mg 羧甲基纤维素钙 4.5mg 羟丙基纤维素4mg 硬脂酸镁0.5mg 使用3mg包衣剂(例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有机硅树脂等常用的包衣剂),对上述处方的片剂进行包衣,可以得到目标片剂。另外,通过适当改变本发明化合物及添加物的种类及/或添加物的量,也可以得到所期望的片剂。
2)胶囊剂(150mg中) 本发明化合物5mg 乳糖135mg 羧甲基纤维素钙 4.5mg 羟丙基纤维素4mg 硬脂酸镁1.5mg 通过适当改变本发明化合物及添加剂的种类及/或添加剂的量,可以得到所期望的胶囊剂。
3)滴眼剂(100ml中) 本发明化合物 100mg 氯化钠900mg 聚山梨酸酯80 500mg 氢氧化钠 适量 盐酸 适量 灭菌精制水适量 通过适当改变本发明化合物及添加物的种类及/或添加物的量,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滴眼剂。
[药理试验] 1.HDAC抑制活性评价试验 使用HDAC Fluorimetric Assay/Drug Discovery Kit(BIOMOL公司制),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进行本发明化合物的HDAC抑制活性的评价。试剂盒中包含缓冲液、HeLa细胞核提取液(含有HDAC)、底物(substrate)、显象剂(developer)及曲古抑菌素A(HDAC Inhibitor)。
(受试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将受试化合物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以下称为“DMSO”)中,配制2mg/mL溶液,将其用含有5%DMSO的缓冲液稀释,配制150μM的受试化合物溶液。
(试验方法及测定方法) 1)在384孔培养板中每1孔平均添加2μL受试化合物溶液。
2)每1孔平均添加3μL用缓冲液稀释了30倍的HeLa细胞核提取液,在37℃下培养2小时。
3)每1孔平均添加5μL用缓冲液稀释了500倍的底物,在37℃下培养10分钟(受试化合物浓度30μM)。
4)每1孔平均添加10μL用缓冲液稀释了20倍的显影剂(含有2μM曲古抑菌素A),在室温下培养15分钟。
5)使用多标计数仪(multilabel counter)ARVO(Wallac公司制),测定各孔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360nm、荧光波长460nm)。
6)使用含有5%DMSO的缓冲液代替受试化合物溶液,除此之外进行与上述1~5)同样的操作,将其结果作为对照。
7)使用含有5%DMSO的缓冲液代替受试化合物溶液,另外使用缓冲液代替HeLa细胞核提取液,除此之外进行与上述1~5)同样的操作,将其结果作为空白。
(酶抑制率的计算式) 酶抑制率(%)由下式算出。
酶抑制率(%)=100×{1-(受试化合物溶液的荧光强度-空白的荧光强度)/(对照的荧光强度-空白的荧光强度)} (试验结果) 表I给出作为受试化合物使用化合物1-2、化合物1-3、化合物1-4、化合物1-6、化合物1-8、化合物1-10、化合物1-13、化合物1-14、化合物1-20、化合物1-21、化合物1-24、化合物1-25、化合物1-27、化合物1-30、化合物1-31、化合物1-38、化合物1-40、化合物1-41、化合物1-42、化合物1-44、化合物1-46、化合物1-51、化合物1-53、化合物1-55、化合物1-56、化合物1-58、化合物1-63、化合物1-68、化合物1-79、化合物1-90、化合物1-96、化合物1-115、化合物1-116、化合物1-141、化合物2-1、化合物2-3及化合物2-10时的酶抑制率。
[表1]
需要说明的是,100%以上的抑制率记为100%。
2.对小梁细胞的形态变化作用的评价试验 作为评价细胞的形态变化的方法之一,临床研究杂志,103,1141-1150(1999)中报道了以Cell Shape Index(以下,称为“CSI”)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因此,根据上述文献记载的方法,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对小梁细胞的形态变化作用。
(使用细胞) 使用《眼科研究与视力学》(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VisualScience),43,151-161(2002)中报道的、人小梁细胞株(以下,称为“TM-1细胞”)。
(试剂的配制) 培养液1向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以下,称为“D-MEM”)中加入胎牛血清(10%)、L-谷氨酰胺(2mM)、两性霉素B(2.5μg/mL)及庆大霉素(25μg/mL),作为培养液1。
培养液2向D-MEM中加入胎牛血清(3%)、L-谷氨酰胺(2mM)、两性霉素B(2.5μg/mL)及庆大霉素(25μg/mL),作为培养液2。
细胞染色液将Calcein-AM溶液(细胞质染色试剂、DOJINDO公司制)及Hoechst 33342溶液(核染色试剂、DOJINDO公司制)用添加有L-谷氨酰胺(2mM)、两性霉素B(2.5μg/mL)及庆大霉素(25μg/mL)的D-MEM进行稀释,配制Calcein-AM(16μM)、Hoechst 33342(40μM)的混合液。
(细胞的配制) 在下述的药物处理之前24小时,将在37℃、8%二氧化碳气氛下传代培养的TM-1细胞用胰蛋白酶-EDTA溶液(0.05%胰蛋白酶、0.53mM乙二胺四乙酸四钠)进行处理,播种在96孔培养板上。细胞的传代培养中使用培养液1。培养板播种后的细胞培养中使用培养液2。
(受试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将受试化合物溶解于DMSO,配制5mM溶液,将所得溶液用培养液2稀释,配制200μM的受试化合物溶液。
(阳性对照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眼科研究与视力学》,42,137-144(2001)中指出作为Rho激酶抑制剂的Y-27632诱导小梁细胞的形态变化。因此,以Y-27632(根据国际公开第90/05723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为阳性对照,与受试化合物相同地将Y-27632溶解于二甲基亚砜,配制5mM溶液,将所得溶液用培养液2稀释,配制200μM的溶液的阳性对照化合物溶液。
(试验方法及测定方法) 1)向96孔培养板中每1孔平均加入95μL(1.5×104个细胞)调制为1.6×104个细胞/mL的TM-1细胞。
2)在8%二氧化碳气氛下,于37℃下培养24小时。
3)每1孔平均加入5μL受试化合物溶液或阳性对照化合物溶液(受试化合物或阳性对照化合物的最终浓度10μM)。另外,作为对照,每1孔平均加入5μL含有DMSO(4%)的培养液2。
4)在8%二氧化碳气氛下,于37℃下培养24小时。
5)每1孔平均加入10μL细胞染色液。
6)在8%二氧化碳气氛下,于37℃下培育1小时,将细胞染色。
7)每1孔平均加入10μL的37%甲醛溶液。
8)在室温下培育1小时,固定细胞。
9)用磷酸缓冲生理食盐液进行洗涤。
10)使用Array Scan Vti HCS reader(Cellomics公司制),用20倍的物镜,每1个受试化合物添加组从80个视野(10个视野×8孔)中获取染色细胞的图像。
11)计算各细胞的CSI,分别求出各受试化合物添加组的平均值。
(CSI的计算式) CSI根据下式计算。
CSI=4π×细胞的面积/(细胞周长)2 (试验结果) 表II给出作为受试化合物使用化合物1-2、化合物1-3、化合物1-4、化合物1-6、化合物1-8、化合物1-10、化合物1-13、化合物1-14、化合物1-20、化合物1-21、化合物1-24、化合物1-25、化合物1-27、化合物1-30、化合物1-31、化合物1-38、化合物1-40、化合物1-41、化合物1-42、化合物1-44、化合物1-46、化合物1-51、化合物1-53、化合物1-55、化合物1-56、化合物1-58、化合物1-63、化合物1-68、化合物1-79、化合物1-90、化合物1-96、化合物1-115、化合物1-116、化合物1-141、化合物2-1、化合物2-3、化合物2-10及Y-27632时的CSI。
[表II] 3.降眼压作用的评价试验 为了评价本化合物的降低眼压的作用,使用雄性日本白色家兔通过前房内给与本发明化合物进行眼压降低作用的评价试验。
(受试化合物给与液的配制) 使受试化合物溶解于含有0.5%DMSO的生理食盐液中,配制1mM的受试化合物给与液。
(试验方法及测定方法) 向雄性日本白色家兔的双眼中各滴入1滴0.4%盐酸羟丁普鲁卡因(oxybuprocaine hydrochloride)滴眼液,局部麻醉后,用压平眼压计测定眼压。然后,用配备30G针的注射器,通过前房内给药方式向一只眼中给与受试化合物给与液(20μL)。作为对照,通过前房内给药方式给与20μL受试化合物的溶剂(含有0.5%DMSO的生理食盐液)。给与受试化合物或溶剂后,经一定时间后,向给药眼中各滴入1滴0.4%盐酸羟丁普鲁卡因滴眼液,局部麻醉后,使用压平眼压计,测定眼压。
(眼压降低率的计算式) 通过计算眼压降低率,评价受试化合物的眼压降低作用。眼压降低率(%)利用下式计算。
眼压降低率(%)=100×(对照组的眼压的平均值-各受试化合物给与组的眼压的平均值)/对照组的眼压的平均值 (试验结果及考察) 表III给出作为受试化合物使用化合物1-96时的眼压降低率。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眼压降低率是给与各受试化合物9小时后的数值(每一组6例)。
[表III] 如表I所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HDAC抑制活性,期待作为HDAC抑制剂有效的疾病例如癌、自身免疫疾病、炎症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感染症、造血障碍、纤维症、循环系统疾病、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及/或治疗剂。另外,如表II所示,所述化合物对小梁细胞有与作为阳性对照的Y-27632同等或更优异的细胞形态变化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表II中CSI越小,表示细胞形态变化越大)。进而如表III所示,所述化合物在实际的动物模型试验中也具有优异的眼压降低作用,因此期待所述化合物作为与房水循环及/或眼压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及/或治疗剂有用,特别是作为青光眼、高眼压症等的预防及/或治疗剂也有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HDAC抑制活性,作为HDAC抑制剂有效的疾病的预防及/或治疗剂有用,特别是作为癌、自身免疫疾病、炎症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感染症、造血障碍、纤维症、循环系统疾病、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及/或治疗剂有用。另外,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小梁细胞形态变化作用及眼压降低作用,因此作为与房水循环及/或眼压相关的疾病例如青光眼、高眼压症等的预防及/或治疗剂有用。
权利要求
1、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R1及R2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链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炔基或下述通式(2)表示的基团;
R3表示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氧基、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羰基、-OCONRaRb、-NRcRd或下述通式(3)表示的基团;
R4及R5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羟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
R6表示卤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氧基、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硫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硫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硫基、甲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羰基、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羰基、硝基、氰基或-NReRf;
R7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氧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氧基;
Ra、Rb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
Rc、Rd、Re及Rf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环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环A表示环式烃或杂环;
环B表示环内具有选自氮原子及氧原子中的1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
X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亚烷基;
Y及Z相同或不同,表示单键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亚烷基;
W1-W2表示N-C或C-N;
l、m、n及o相同或不同,表示0、1、2或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在通式(1)中,
R1及R2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具有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甲氧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甲硫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氰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甲基氨基羰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二异丙基氨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或下述通式(2)表示的基团;
R3表示羟基、低级烷氧基、低级环烷基氧基、芳基氧基、羧基、低级烷氧基羰基、-OCONRaRb、-NRcRd或下述通式(3)表示的基团;
R4及R5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低级烷基、羟基或低级烷氧基;
R6表示卤原子、低级烷基、具有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氰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羟基、低级烷氧基、具有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具有芳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低级环烷基氧基、芳基氧基、巯基、低级烷基硫基、低级环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甲酰基、低级烷基羰基、羧基、低级烷氧基羰基、硝基、氰基或-NReRf;
R7表示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芳基、羟基、低级烷氧基、低级环烷基氧基或芳基氧基;
Ra及Rb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c、Rd、Re及Rf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或芳基;
环A表示环式烃或杂环;
环B表示环内具有选自氮原子及氧原子中的1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
X表示低级亚烷基;
Y及Z相同或不同,表示单键、低级亚烷基或具有氧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亚烷基;
W1-W2表示N-C或C-N;
l、m、n及o相同或不同,表示0、1、2或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在通式(1)中,
R1表示低级烷基、具有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甲氧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甲硫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氰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甲基氨基羰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二异丙基氨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低级炔基或下述通式(2)表示的基团;
R2表示氢原子;
R3表示羟基、羧基、低级烷氧基羰基、-OCONRaRb、-NRcRd或下述通式(3)表示的基团;
R6表示卤原子、低级烷基、具有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具有氰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芳基、吗啉代基、羟基、低级烷氧基、具有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具有芳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低级烷基硫基、低级烷基羰基、硝基、氰基或-NReRf;
R7表示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Ra及Rb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杂环基;
Rc、Rd、Re及Rf表示低级烷基;
环A表示环式烃或杂环;
环B表示环内具有选自氮原子及氧原子中的多个杂原子的杂环;
X及Y表示低级亚烷基;
Z表示单键、低级亚烷基或被氧基取代的低级亚烷基;
W1-W2表示C-N或N-C;
l及m表示0;
o表示0或1;
n表示0、1或2。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在通式(1)中,环A表示苯、茚满、噻吩、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2,3-二氢苯并呋喃、1H-苯并咪唑、异噁唑、噻唑、苯并噻唑、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或吡啶。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在通式(1)中,环B表示吡咯烷或吗啉。
6、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化合物或其盐,
·N-(2-氨基苯基)-5-[3-(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6-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4-二甲基氨基苯基)-1-(3-(吗啉-4-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吗啉-4-基)丙基)-3-苯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3,4-二氟苯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4-甲氧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4-二乙基氨基苯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3-氟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3-氟-4-甲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4-氟-3-甲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4-氰基苯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4-三氟甲氧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1-(3-羟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4-二甲基氨基苯基)-1-(2-乙氧基羰基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1,3-苯并噻唑-2-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1H-苯并咪唑-2-基)-1-(3-二甲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1-(3-(吗啉-4-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6-基)-1-(2-羟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苯基羰基甲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1,3-噻唑-2-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6-甲氧基-1,3-苯并噻唑-2-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6-氟-1,3-苯并噻唑-2-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乙基氨基丙基)-3-(3,4-二氟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吗啉-4-基)丙基)-3-(吡啶-3-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噻吩-3-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甲基氨基丙基)-3-(3-氟-4-甲氧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3-氯-4-氟苯基)-1-(3-二乙基氨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二乙基氨基丙基)-3-(4-氟-3-硝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6-基)-1-(2-二甲基氨基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2-二甲基氨基乙基)-3-(3-甲氧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2-二甲基氨基乙基)-3-(3-氟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2-二甲基氨基乙基)-3-(噻吩-3-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吡啶-3-基)-1-[3-(吡咯烷-1-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3-(吗啉-4-基)丙基)-3-(苯基羰基甲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3-氯苯基)-1-(3-(吗啉-4-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4-氟苯乙基)-1-(3-(吗啉-4-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4-氰基苯基)-1-(3-羟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3-氟苯基)-1-[2-(4-甲基哌嗪-1-基)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6-基)-1-[3-(4-甲基哌嗪-1-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2-二甲基氨基乙基)-3-(3-甲基苯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6-基)-1-[4-(吗啉-4-基)丁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1-(2-二甲基氨基乙基)-3-(噻唑-2-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2-甲氧基苯基)-1-[4-(吗啉-4-基)丁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N-(2-氨基苯基)-5-[3-(3-甲基苯基)-1-[3-(4-甲基哌啶-1-基)丙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及
·N-(2-氨基苯基)-5-[3-环戊基-1-[5-(吗啉-4-基)戊基]脲基甲基]吡啶-2-甲酰胺。
7、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选自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含有选自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9、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有效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剂,含有选自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10、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方法,所述方法是向患者给与有效量的选自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有效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所述方法是向患者给与有效量的选自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具有新型脲结构的新型吡啶羧酸(2-氨基苯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并发现该衍生物的药理作用。本发明提供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式中,R1及R2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等,R3表示羟基、低级烷氧基、低级环烷基氧基、芳基氧基、羧基、低级烷氧基羰基、-OCONRaRb、-NRcRd等,R4及R5表示卤原子、低级烷基、羟基、低级烷氧基等,Ra、Rb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Rc及Rd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芳基等,X表示低级亚烷基,Y表示单键、低级亚烷基,W1-W2表示N-C、C-N,1及m表示0、1、2或3。
文档编号C07D213/81GK101646651SQ200880010370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茂木宽幸, 田岛久嗣, 三品纪子, 山崎裕辅, 米田信次, 渡边克彦, 藤河顺子, 山本实 申请人: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