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6-吡啶二羧酸-二-(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79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2,6-吡啶二羧酸-二-(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四-2,6"吡啶二羧酸-二- (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在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锡化合物因其结构多样、种类繁多且在在有机合成、催化、药物、PVC稳定剂、 防污涂料、材料防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在对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和筛选的过程中,Crowe等发现某些有机锡化合物具有比顺钼更高的抗肿瘤活性,从而揭开了有机锡化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研究的的新篇章。而单晶χ-射线衍射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使有机锡化学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在此领域里,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发表。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有机化学、配位化学、结构化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学等诸多领域,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二茂铁双甲酸除了具有同样的丰富多样的配位模式外,还具有较强的弹性。由于两个茂环的可旋转性,使得两个羧基有多种相对位置,将其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作用, 就有可能得到多种新颖的结构,因而广泛用于各类配合物的合成。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芳香性,易于发生取代反应,具有一定厚度的夹心结构,能阻止二茂铁衍生物接近某些酶的活性部位,具有较强选择性;二茂铁衍生物稳定性好、毒性较低。基于这些特性,二茂铁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杀菌、杀虫、治贫血、抗炎、调节植物生长、抗溃疡、酶抑制剂等生理活性,其在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母昭德等报道过以二茂铁双甲酸为配体的有机锡化合物[R1R2SnOOCFcCOOSnR1R2] (母昭德,孙丽娟,罗宁,谢庆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4), 581),2004 年有机锡化合物[Sn8O4 {Fe (COO) 2} 6] (G.L. Zheng, J. F. Ma, Ζ. Μ. Su, L. K. Yan, J. Yang, Y. Y. Li, J. F. Liu, Angew. Chem. Int. Ed.,2004,43,2409.)和 [(R2SnO) 3 (R2SnOH) 2Fc (COO) 2] 2 (G.L. Zheng, J. F. Ma, J. Yang, Y. Y. Li, X. R. Hao, Chem. Eur. J. 2004, 10,3761.)相继被合成,但是有关二茂铁双甲酸和2,6-吡啶二羧酸混合二酸为配体的有机锡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尚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2,6-吡啶二羧酸-二- (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并提供了这个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四-2,6-吡啶二羧酸-二- (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四-2,6-吡啶二羧酸-二- (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其特征是,结构式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2,6-吡啶二羧酸-二-(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质的量之比为1. 0-2. 0 2. 0-3. 0 3. 0-4. 0范围内,取二茂铁双甲酸、2,6-吡啶二羧酸和三苯基氯化锡,以甲醇为溶剂,常温搅拌16. 0-20. 0h,得黑色晶体,即为有机锡化合物。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茂铁双甲酸、2,6_吡啶二羧酸和三苯基氯化锡物质的量之比为1. 5 2. 5 3. 5。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搅拌18.0-19. Oh。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搅拌18.证。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2,6-吡啶二羧酸-二-(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在制备治疗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宫颈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2,6-吡啶二羧酸-二-(二茂铁双甲酸)三苯基锡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制备方法的产率最高达69.8%。该配合物熔点是233-235℃。本发明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可以其为原料制备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宫颈癌的药物,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铂类抗癌药物相比,本发明的有机锡配合物具有抗癌活性较高、脂溶性好、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
文档编号C07F19/00GK102424693SQ20111030394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建敏, 李大成, 窦建民 申请人:聊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