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163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粗乙炔清净产生的次氯酸钠废液的回收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以电石乙炔法工艺为主,2010年电石法产量约占聚氯乙烯树脂总产量的80%。电石乙炔法生产过程中,要通过清净工序除去粗乙炔气中的硫、磷等杂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利用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在清净塔内将乙炔气中的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氧化成酸性物质进入液相,从而达到脱除粗乙炔气中硫、磷等杂质的目的。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次氯酸钠废液。目前解决次氯酸钠废液的方法主要有1.采用浓硫酸清净工艺,从根源上消除次氯酸钠废液的产生,存在问题是清净废硫酸的去向问题;2.将次氯酸钠废液全部排放至污水处理岗位,缺点是需要高额的处理费用;3.次氯酸钠废液用作乙炔发生器补水,但会造成清液过多,需要把过多的清液经过处理后排放,同时会对乙炔发生器等设备造成一定腐蚀。因此,目前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可以克服目前处理方法存在的众多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为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粗乙炔清净工序产生的次氯酸钠废液,将所述次氯酸钠废液进行曝气,然后分为A、B两部分;A 部分降温至30°C以下后与有效氯含量为0. 15 0. 2%的浓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回用于粗乙炔
清净工序。本发明将次氯酸钠废液经过处理后作为稀释液与浓次氯酸钠混合来配制用于粗乙炔清净的次氯酸钠溶液,其中浓次钠配制的浓度以及PH值的控制是一个关键点。因为既要保证清净效果,又要避免浓次氯酸钠中的氯与废次氯酸钠水中溢出的乙炔不发生爆鸣。 浓次氯酸钠有效氯越高,与次氯酸钠废液混合时出现爆鸣的可能性越大。大于0. 25%,PH值小于7时,次氯酸钠在酸性环境下易分解,氯气逸出,与次氯酸钠废液混合时,出现爆鸣的几率较大,爆鸣程度也十分明显,并且出现刺激性气味,不利于安全生产;PH值大于8呈强碱性时,几乎没有发生爆鸣,但次氯酸钠的氧化能力大大降低,不能有效除去乙炔中的硫、 磷,造成清净效果不好。因此,浓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优选控制在0. 15 0. 2%,PH值控制在7 8范围。B部分作为循环水系统补充用水。A部分占全部次氯酸钠废液的比例并不是一定的,具体根据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的规模、使用的原料来源及生产控制情况来定,要求其和浓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液必须满足粗乙炔清净工序的次氯酸钠溶液的用量和质量要求。因此,A部分的量同时也与浓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有关。浓次氯酸钠溶液的pH值为7. 0 8. O。浓次氯酸钠溶液在文丘里中配制,以工业水、烧碱、氯气为原料。烧碱优选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烧碱溶液。A部分与浓次氯酸钠溶液在文丘里中进行混合。用于粗乙炔清净工序的混合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为0. 08 0. 12%,PH值7. 0
8.O。次氯酸钠废液回收泵采用卧式离心泵,次氯酸钠废液回收池增加雷达液位计引至微机,设定高低限报警。次氯酸钠废液依次通过凉水塔、曝气池进行曝气。次氯酸钠废液在凉水塔中采用内螺旋喷头曝气,在曝气池中采用盘式风管曝气, 所述风管上设有多个孔。A部分降温时采用板式换热器5°C水降温。具体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步骤包括
I) 一次配制工业水、5%烧碱溶液、氯气经流量计进入文丘里按一定比例进行浓次氯酸钠溶液配制,有效氯控制在0. 15 0. 2%,PH值控制在7. 0 8. O。2)次氯酸钠废液处理次氯酸钠废液经过凉水塔冷却曝气、曝气池曝气,一部分废液由泵送至换热器冷却降温,剩余部分曝气后送至循环水站。3) 二次配制处理后的次氯酸钠废液与浓次氯酸钠溶液进入文丘里,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含有效氯0. 08 0. 12%,PH值7. 0 8. 0的次氯酸钠溶液回用于粗乙炔清净工序。本发明采用的装置都是常规设备,安全可靠。采用风管曝气、板式换热器降温等措施,降低废液中溶解的乙炔含量,避免浓次氯酸钠中的游离氯与次氯酸钠废液中溢出的乙炔发生爆燃,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全部综合利用,减少次氯酸钠废液的排放量及外排水COD含量,如COD含量由处理前的400-500mg/l降至100mg/l以下;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益,用次氯酸钠废液替代部分一次水,可降低一次水消耗,20万吨的生产装置年可节约一次水16万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回收工艺具有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一次水消耗等优点, 可实现次氯酸钠废液的全部回收利用。


图I为本发明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次氯酸钠废液来源于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年产10万吨)中粗乙炔
清净工序,该工序用于粗乙炔清净的次氯酸钠溶液的量为25t/h。实施例I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次氯酸钠废液有效氯含量为0. 02%,流程如图I所示。步骤包括
I)一次配制工业水、5%烧碱(质量浓度为5%烧碱溶液,下同)、氯气分别经流量计进入文丘里,以310 22. 5 1 (质量比例,下同)进行浓次氯酸钠溶液配制,有效氯为0. 15%,PH值为 7. 0 8. O。2)次氯酸钠废液处理次氯酸钠废液经过凉水塔冷却曝气,曝气池曝气,部分废液由卧式离心泵送至板式换热器5°C水冷却降温,次氯酸钠废液温度为29°C。3) 二次配制经流量计、自动调节阀将处理后的次氯酸钠废液送至二次配制文丘里,与浓次氯酸钠泵送来的有效氯含量为0. 15%的浓次氯酸钠溶液,以I. 17 1的质量比例 (下同)配制成含有效氯0. 08%, PH值7. 0 8. 0的次氯酸钠溶液。多余次氯酸钠废液经曝气池曝气后送至循环水站,实现次氯酸钠废液的全部回收利用。实施例2
次氯酸钠废液情况同实施例1,回收工艺步骤包括
I) 一次配制工业水、5%烧碱、氯气分别经流量计进入文丘里,以254 : 22.5 : I比例进行浓次氯酸钠配制,有效氯为0. 18%,PH值为7. 0 8. O。2)次氯酸钠废液处理次氯酸钠废液经过凉水塔冷却曝气,曝气池曝气,部分废液由卧式离心泵送至板式换热器5°C水冷却降温,次氯酸钠废液温度为28°C。3) 二次配制经流量计、自动调节阀将处理后的次氯酸钠废液送至二次配制文丘里,与浓次氯酸钠泵送来的有效氯含量为0. 18%的浓次氯酸钠溶液,以I :1质量比例配制成含有效氯0. 10%, PH值7. 0 8. 0的次氯酸钠溶液。多余次氯酸钠废液经曝气池曝气后送至循环水站,实现次氯酸钠废液的全部回收利用。实施例3
次氯酸钠废液情况同实施例1,回收工艺步骤包括
I)一次配制工业水、5%烧碱、氯气分别经流量计进入文丘里,以226 : 22. 5 : I比例进行浓次氯酸钠配制,有效氯为0. 2%,PH值为7. 0 8. O。2)次氯酸钠废液处理次氯酸钠废液经过凉水塔冷却曝气,曝气池曝气,部分废液由卧式离心泵送至板式换热器5°C水冷却降温,次氯酸钠废液温度为27°C。3) 二次配制经流量计、自动调节阀将处理后的次氯酸钠废液送至二次配制文丘里,与浓次氯酸钠泵送来的有效氯质量含量为0. 2%的浓次氯酸钠溶液,以0. 8 :1的质量比例配制成含有效氯0. 12%,PH值7. 0 8. 0的次氯酸钠溶液。
多余次氯酸钠废液经曝气池曝气后送至循环水站,实现次氯酸钠废液的全部回收利用。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所作的改变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为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粗乙炔清净工序产生的次氯酸钠废液,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次氯酸钠废液进行曝气,然后分为A、B两部分;A部分降温至30°C以下后与有效氯质量含量为0. 15 0. 2%的浓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回用于粗乙炔清净工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B部分作为循环水系统补充用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浓次氯酸钠溶液的 pH值为7. 0 8. O。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粗乙炔清净工序的混合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质量含量为0. 08 0. 12%,PH值7. 0 8. O。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次氯酸钠废液依次通过凉水塔、曝气池进行曝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浓次氯酸钠溶液在文丘里中配制,以工业水、烧碱、氯气为原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A部分与浓次氯酸钠溶液在文丘里中进行混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次氯酸钠废液在凉水塔中采用内螺旋喷头曝气,在曝气池中采用盘式风管曝气,所述风管上设有多个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A部分降温时采用板式换热器降温。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次氯酸钠废液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次氯酸钠废液回收泵采用卧式离心泵,次氯酸钠废液回收池增加雷达液位计引至微机,设定高低限报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粗乙炔清净产生的次氯酸钠废液的回收利用工艺。将所述次氯酸钠废液进行曝气,然后分为A、B两部分;A部分降温至30℃以下后与有效氯含量为0.15~0.2%的浓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回用于粗乙炔清净工序,B部分作为循环水系统补充用水。本发明回收工艺具有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一次水消耗等优点,可实现次氯酸钠废液的全部回收利用。
文档编号C07C11/24GK102604676SQ20121000842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娟, 焦高成, 王志勇, 王松波, 郭朋强 申请人: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