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苯/甲苯与稀丙烯催化蒸馏烷基化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24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由苯/甲苯与稀丙烯催化蒸馏烷基化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催化蒸馏法、由苯/甲苯与稀丙烯进行烷基化制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新方法,还涉及用于这种方法的催化蒸馏设备。
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苯酚丙酮。国内市场对苯酚丙酮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而国内苯酚丙酮的产量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扩大异丙苯的生产,提高苯酚丙酮的产量,将有利于缓解苯酚丙酮的供需矛盾,潜在着可观的市场利益。
甲基异丙苯主要用于生产间甲酚/对甲酚。间甲酚/对甲酚是制造树脂、增塑剂和香料等产品的原料,国内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当前国内甲基异丙苯的生产成本过高,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甲基异丙苯的生产方法,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稀丙烯是指例如聚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的丙烯,主要成份是丙烯和氮气。由于尾气中丙烯含量不高(约10~50%),难以回收利用,目前使用的回收方法是膜回收分离,但其效果不好,只好送入火炬系统烧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若能将稀丙烯加以利用,则必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异丙苯的传统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固体磷酸法和三氯化铝法。固体磷酸法流程较简单,微腐蚀,污水少,但苯的收率低,只有94.7~96%。三氯化铝法则污水量大,腐蚀严重,对设备要求高,流程较长。因此,国内外均对采用分子筛催化剂寄予很大希望。
目前以分子筛为催化剂合成异丙苯的工艺主要有Mobil/Badger气相法、Lummus Crest/Unocal/UOP液相法、北京服装学院和北京燕化公司的气液固三相法、CDTECH催化蒸馏法。前三种方法均已实现工业化,而CDTECH催化蒸馏法尚未见到工业化报导。
Mobil/Badger气相烷基化工艺具有如下特点1)反应在气相中进行,从而保证苯和丙烯在最佳状态混合,同时防止丙烯多聚发生;2)采用中间进料多层绝热催化剂床;3)催化剂体积比液相分子筛法少。允许催化剂原位再生;4)催化剂对大多数原料杂质不敏感,催化剂在两次再生之间的使用周期可达12-24个月。该工艺异丙苯选择性可达99.5%,异丙苯纯度达99.7%。该工艺也存在着不足。由于反应在气相进行,故操作温度较高。气相法需将液态苯汽化到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能耗较大;而且烷基化反应在高温下进行也易于生成副产物。
Lummus/UOP液相烷基化工艺使用一种Unocal开发的沸石催化剂。该工艺具有如下特点1)压力必须保证芳烃混合物呈液态;苯必须过量(摩尔比大约为4/1~6/1)以降低最高温度同时维持催化剂活性;丙烯在每一段的前方加入,以便使反应混合物处于较低的丙烯平均浓度下;2)UOP催化剂具有很高的转移烷基化能力,使其能将几乎所有的多烷基苯转化为异丙苯。允许在低苯循环比下操作,节能效果明显;3)催化剂在操作条件下非常稳定,对大多数烷基化工艺带来的毒物、水、硫均不敏感,原料不需干燥;4)催化剂在两次再生之间的标准运转时间为两年,最终寿命可望达8~10年。由于反应在液相进行,故操作压力较高,对设备的要求也就较高,投资较大;而且该工艺只适用于纯丙烯。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95120165.4中公开的、由北京服装学院和北京燕化公司共同开发的气液固三相法工艺具有如下特点采用一种β型沸石催化剂,在固定床鼓泡反应器中进行烷基化反应丙烯进料保持为气态,不进料保持为液态,该工艺操作条件温和,反应温度和压力都较低,对反应和控制设备及其操作的要求不高,丙烯转化率和异丙苯选择性都较高。该工艺苯单耗、丙烯单耗均优于其它工艺,但其催化剂用量较大。
在US 5055627中报道的CDTECH工艺采用催化蒸馏法,该物纯度高,反应温度和压力较低,催化剂稳定性良好,操作平稳,所有催化剂在两次再生之间的运转周期为2年,催化剂对大多数毒物及原料中的水、硫均不敏感,能耗低,但该工艺催化蒸馏塔中催化剂的装填较为繁锁,催化剂的处理能力有限,至今仍未见到工业化的报道。
以上各工艺均适用于纯丙烯与苯的烷基化反应,对于稀丙烯与苯的烷基化反应,还未见工业化报道。
甲基异丙苯的生产曾采用三氯化铝法。由于该方法污染和腐蚀均很严重,现已很少采用。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固体磷酸法。该方法属于一种液相法工艺,即保持丙烯和甲苯均在液相中进行烷基化反应。该工艺采用固体磷酸为催化剂,使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由于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该工艺生产成本较高,且不能用于稀丙烯与甲苯的烷基化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催化蒸馏法、用稀丙烯与苯/甲苯进行烷基化反应以制备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新方法和设备。


图1为由稀丙烯和苯/甲苯催化蒸馏法烷基化制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按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图1所示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再接入了对釜液出料进行分离和转移烷基化反应等工艺步骤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按本发明的、用催化蒸馏法由苯/甲苯与稀丙烯进行烷基化制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过程是在一个催化蒸馏塔中进行的。催化蒸馏塔包括一个再沸器、一个提馏段、一个反应段和一个任选的精馏段以及冷凝回流器。在提馏段和精馏段中只装入蒸馏用填料,反应段中装有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
调节催化蒸馏塔的尤其是反应段的操作参数,使一部分苯/甲苯和产物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及其余深度烷基化的副产物在塔中保持为液态,另一部分苯/甲苯以及稀丙烯气体中未反应的成分保持为气态;使苯/甲苯与稀丙烯气体中的丙烯在反应段催化剂上反应生成烷基苯;反应产物与未反应的苯/甲苯在提馏段得到进一步分离,苯/甲苯蒸发上升,烷基化了的苯/甲苯则被浓缩,最终产品由塔釜采出。塔内上升的苯/甲苯蒸汽在冷凝回流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全部回流到塔内,反应尾气由冷凝回流器放空,该工艺方法的特征在于1)将稀丙烯气体送入催化蒸馏塔提馏段上一个进料位置,将苯/甲苯进料送入塔顶或,根据需要,分几股分别从塔顶和反应段的不同位置进料,两种进料的总苯/甲苯∶丙烯比为5-20,使它们在塔中相向流动,在装有催化剂-蒸馏填料的反应段床层中接触和反应,并同时进行反应产物混合物的蒸馏分离;从塔顶排出包括气化的苯/甲苯和气体进料中剩余组分的气态出料,从塔釜采出含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液态产物混合物出料;2)装有催化剂-蒸馏填料的反应段床层应满足以下条件a)使用的催化剂应满足标定丙烯转化率≥99%,和标定异丙苯/甲基异丙苯选择性≥90%;b)反应段床层的分离效率应满足≥0.5块理论板/米(催化剂+蒸馏填料)测定塔;c)反应段内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的空隙率应≥70%。
下面结合附图1较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方法。
按本发明的催化蒸馏塔1主要包括一个再沸器(1),一个提馏段(2),一个反应段(3)和,若需要,一个精馏段(4)以及一个塔顶冷凝回流器(5,6)。
对于不含妨碍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的杂质成分的丙烯气体进料例如聚丙烯的尾气,可以直接送入催化蒸馏塔1的提馏段(2)上一个进料位置,否则需先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再进料。由于苯/甲苯在大气中会吸收水份,故需经例如3分子筛或共沸蒸馏法脱水,两种方法均可使苯/甲苯中水含量<100ppm;脱水后的苯/甲苯原料与从冷凝回流器(5,6)中回流来的苯/甲苯或其它来源的苯/甲苯合并后形成苯/甲苯进料,送入催化蒸馏塔的顶部或,若需要,分成几股从塔顶和反应段的不同进料位置送入塔中。进料了的气液两股物料在塔中相向流经装有催化剂-蒸馏填料的反应段床层,在其中接触和发生烷基化反应,同时进行反应产物混合物的蒸馏分离;反应放出的热和由再沸器(1)提供的热量使一部分苯/甲苯气化,并与气体进料中未反应的剩余组分继续上行,从塔顶进入塔顶冷凝回流器(5,6);在其中冷凝下来的苯/甲苯与新鲜加入的和/或其它来源的苯/甲苯原料合并,形成苯/甲苯进料而返回催化蒸馏塔中,而残余气体送去后处理或再利用;主要含苯/甲苯、产物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液态产物混合物经塔釜采出,送入后处理工序。
按本发明的方法要求反应段满足上述第2)项列出的性能条件,其中任何满足所规定的性能指标的催化剂均能使用,它在使苯/甲苯保持为液态和使稀丙烯气体保持为气态的操作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使稀丙烯进料中的丙烯能实际上反应完全且高选择性地生成目标产物异丙苯/甲基异丙苯,这是保证本发明方法能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催化剂可制成常规的构型如小球、片、丸、挤条等,但为了提高它的利用率和同时发挥它作为蒸馏填料的功能,优选将它制成异型的,如拉西环型、三叶草型、θ环型、十字圆柱型和多孔圆柱型等,优选θ环型和十字圆柱型,其颗粒尺寸为φ3-6mm为佳。
同样,任何满足所规定的性能指标的蒸馏填料及其与催化剂在反应段中的装填方式均能使用,它能保证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有足够的传质能力,既为稀丙烯气体中的丙烯在苯/甲苯中的溶解吸收提供足够的表面积,也使生成的产物异丙苯/甲基异丙苯能及时地在塔中下行而较快地离开反应段,从而促使反应平衡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这增加了目的产物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减少了副产物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等的生成;蒸馏填料可采用任何对处理对象呈惰性的材料来制备,如金属、不锈钢、陶瓷等。填料的构型也可多种多样,包括常规的构型和异型构型,具体构型可随催化剂构型而定,以使它的构型和尺寸与催化剂的构型和尺寸相匹配,使它与催化剂组成的床层具有良好的反应-蒸馏分离协同功能。散堆填料的构型优选的为拉西环、θ环型和十字圆柱型,最优选θ型不锈钢压延环;也可采用规整填料,例如不锈钢压延波纹板规整填料。
要求反应段的床层中空隙率≥70%是为了避免出现在使用稀丙烯气体时可能较容易出现的液泛现象,任何满足该床层空隙率要求的催化剂和填料构型、尺寸及其床层堆放方式均可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塔中的具体操作条件如反应温度、压力、塔压降、苯/甲苯的重量液时空速、回流比、总苯/甲苯∶丙烯比、苯/甲苯∶丙烯比、催化剂装填分率等均可随具体选用的催化剂种类、性能、构型以及填料的构型和它与催化剂形成的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的装填方式而定。一般而言,反应温度要使催化剂处于活性状态,优选的反应温度是140-180℃;反应压力应与反应温度配合,在能保持丙烯转化率的前提下,操作压力越低,异丙苯/甲基异丙苯选择性越高,产品纯度越高,优选的反应压力为0.5-0.7MPa;提高总苯/甲苯∶丙烯比既有利于提高丙烯的吸收转化,也有利于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选择性,尤其当稀丙烯气体中丙烯浓度较低时,更需要较大的总苯/甲苯∶丙烯比,但太大的总苯/甲苯∶丙烯比将不适当地增加塔的负荷和热量单耗,所以进料的总苯/甲苯∶丙烯比一般应在≥5-20之间,优选在8-12之间;新鲜进料中苯/甲苯∶丙烯比为1-3,苯的重量液时空速为2-3小时-1;催化剂装填分率应根据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尺寸和构型而定,一般只要达到使催化剂的量足以快地将传质到其活性表面上的苯/甲苯和丙烯催化反应成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即可,具体用量可通过简单试验求得,通常的装填分率为5-50%,优选的装填分率为15-25%;回流比受反应放热量和再沸器中补充供热量的控制。在操作条件下,一部分液体苯/甲苯吸收了反应放热和补充供热而转化为汽态苯/甲苯,当汽态苯/甲苯在塔顶冷凝回流器中冷凝下来后,将它从塔顶全部回流而返回塔中,形成苯/甲苯在塔系统中的内循环,这有利于在反应中增大总苯/甲苯∶丙烯比,使反应中苯/甲苯的浓度大大超过丙烯的浓度,有利于丙烯的转化和抑制深度烷基化。
在本发明方法中,下列专用的术语是按如下方法测定的和/或具有如下的定义催化剂的标定和蒸馏填料的性能测定均在催化蒸馏塔外进行催化剂的标定在微反装置上标定催化剂的性能,标定所用的条件为催化剂装填10g,苯的重量空速为2小时-1,进料苯/甲苯∶丙烯比为8∶1,温度150℃,压力为0.6MPa。由进料原料的分析数据和出口产物的分析数据按下式求出丙烯转化率和异丙苯/甲基异丙基选择性,但在该条件下求得的该两个参数之前均冠以“标定”二字;丙烯转化率XP=(FPi-FPo)/FPi×100%其中FPi-稀丙烯气体进料中丙烯的摩尔流量,mol/小时;FPo-尾气出料中丙烯的摩尔流量,mol/小时;异丙苯/甲基异丙苯选择性S=[iPRO]/([iPRO]+[DiPRO])×100%其中[iPRO]-烷基化液体出料中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摩尔浓度;[DiPRO]-烷基化液体出料中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的摩尔浓度;理论板数的测定蒸馏填料或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的理论板数通过蒸馏试验来测定。将待测的物系放入一个蒸馏塔中,蒸馏塔主要由塔身、塔釜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回流器组成。测定物系可以选用苯-甲苯、苯-四氯化碳等二元物系。测试开始时,首先将测定物系一次投入塔釜中,调节再沸器加热量,在常压下以全回流方式操作约一个半小时。待汽-液两相达到平衡后,测定塔顶和塔釜汽液相组成,然后采用图解法(麦凯勃-蒂利法)或捷算法(芬斯克方程法)计算求得填料的理论板数,再除以填料或床层高度,即可得到该填料或床层的每米理论板数。
·反应段的床层空隙率是如下测定的在反应段中装入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反应段下端密封,上端敞口,称取其重量;在上端加水,直至没过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再称其重量,两次重量之差即为加入水的重量。这些水的体积即为床层的空隙体积,该体积与整个床层体积之比即为床层空隙率;·反应压力是指催化蒸馏塔的压力;
·塔压降是指催化蒸馏塔塔釜压力与塔顶压力之差;·苯/甲苯的重量液时空速是指每小时单位重量催化剂上输入的苯/甲苯原料的重量;·回流比是指从塔顶回流入塔的苯/甲苯量与新鲜加入的苯/甲苯原料的摩尔比;·总苯/甲苯∶丙烯比是指进入催化蒸馏塔中总的苯/甲苯进料量(包括新鲜苯/甲苯原料、回流苯/甲苯和,若存在,循环苯/甲苯等)与稀丙烯气体进料中丙烯量的摩尔比;·苯/甲苯∶丙烯比是指新鲜加入的苯/甲苯原料和新鲜加入的稀丙烯气体进料中丙烯的摩尔比;·催化剂装填分率是指反应段中由催化剂-蒸馏填料形成的床层中催化剂所占的体积分率。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方法中还后接了釜液出料的后处理步骤。参见附图2,从催化蒸馏塔釜采出的釜液出料送入苯/甲苯塔2,其中使苯/甲苯与其它较重成分分离,从塔顶冷凝回流器采出的液体苯/甲苯返回催化蒸馏塔1和/或送入后面的转移烷基化反应塔5中;苯/甲苯塔的釜底出料送入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塔3,以分离出产物异丙苯/甲基异丙苯,从塔釜采出的釜液送往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塔4,从塔4的塔底采出重组分送去后处理如送入别的工艺或焚烧,从塔顶采出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与苯/甲苯塔2来的苯/甲苯进料一起送入转移烷基化反应塔5中,进行转移烷基化反应,生成异丙苯/甲基异丙苯,产物混合物送回苯/甲苯塔进入分离流程。
按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除了以上规定的性能指标1)-2)得到满足外,在催化蒸馏塔的反应段中,使用的蒸馏填料是用不锈钢制成的θ型压延环,其外径为φ4mm;使用的催化剂为一种β-型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将它压制成φ4mm的十字圆柱型,并以20%的装填分率与上述θ型不锈钢压延环填料均匀混合后,装填进反应段中,形成按本发明的催化剂-蒸馏填料混堆床层。这样构成的反应段具有优良的催化反应-蒸馏分离功能,使离开反应段上行的气体中基本上不含丙烯,同时使靠近反应段顶部的床层区域内的液体物流中基本上不含异丙苯/甲基异丙苯,从而可以省去精馏段,因而塔的结构和操作更简化了。
参见图1,适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催化蒸馏设备包括一个催化蒸馏塔1,它包含一个再沸器(1)、一个提馏段(2)、一个反应段(3)、一个任选接入的精馏段(4)和一个塔顶冷凝回流器(5,6),及其相应的、用于苯/甲苯进料、残余气体及釜液出料的管线和计量输送装置;参见图2,按本发明的设备还可包括任选接入的、对从塔釜采出的反应产物混合物进行分离及转移烷基化反应的设备,它包括一个苯/甲苯分离塔2,用于使产物混合物中的苯/甲苯从塔顶分离出去;一个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分离塔3,用于从塔顶分离出异丙苯/甲基异丙苯产品;一个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分离塔4,用于从塔顶得到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一个转移烷基化反应器5,用于将苯/甲苯分离塔2来的苯/甲苯和塔4来的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进行转移烷基化反应,生成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反应产物经管线返回苯/甲苯塔进入分离流程。
按本发明的方法、在一个催化蒸馏塔中由苯/甲苯与稀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工艺具备突出的优点,例如,它是一个气-液-固三相反应/蒸馏分离的协同过程,在同一个塔中同时进行烷基化反应和蒸馏分离,既简化集约了设备,又有利于反应平衡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提高了催化剂的处理能力和产物选择性,还充分利用了反应放热作为蒸馏所需热能,显著降低了热耗;此外,它综合具有气相法和液相法的重要优点,例如,反应条件温和如温度和压力都较低、催化剂生产能力较大且单程寿命较长、目的产物选择性和纯度高、后处理负荷小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较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公开内容继续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如利用其它来源的稀丙烯气体作为丙烯源,但这些改变和改进都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请求保护范围。
经采用前述方法标定,催化剂性能的标定结果为标定丙烯转化率为99%,标定异丙苯/甲基异丙苯选择性为96%;催化剂-蒸馏填料混堆床层具有7块理论板/米床层高;床层空隙率为75%。
采用一种来自聚丙烯生产的尾气作为气体进料,其组成为丙烯18%,其余为氮气。采用苯作为液体进料。
塔内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段温度145±3℃;冷凝回流器出口温度30℃;压力0.5MPa,苯的重量液时空速为4小时-1,新鲜供料的苯∶丙烯比为2.3,回流比为9。
色谱分析测得塔顶尾气中丙烯含量实际上为0,计算得到丙烯转化率为100%,异丙苯选择性为97.03%。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可达1.82万吨异丙苯/年·吨催化剂。
同样分析和计算得到的实验结果为丙烯转化率100%,甲基异丙苯选择性96.82%,催化剂的生产能力为2.05万吨甲基异丙苯/年·吨催化剂。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催化蒸馏法、由苯/甲苯和稀丙烯气体进行烷基化制备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方法,其中催化蒸馏过程是在一个催化蒸馏塔中进行的,该塔包括一个再沸器、一个提馏段、一个反应段、一个必要时接入的精馏段和一个冷凝回流器,其特征在于,1)将稀丙烯气体进料送入催化蒸馏塔提馏段上一个进料位置,将苯/甲苯进料送入塔的顶部或,根据需要,分几股分别从塔顶和反应段的不同位置进料,使两种进料的总苯/甲苯∶丙烯比为5-20,使它们在塔中相向流动,且在装有催化剂-蒸馏填料的反应段床层中接触和反应,并同时进行反应产物混合物的蒸馏分离;从塔顶排出包含气化的苯/甲苯和气体进料中剩余组分的气态出料,从塔釜采出含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液态产物混合物出料;2)装有催化剂-蒸馏填料的反应段床层应满足以下条件(a)使用的催化剂应满足标定丙烯转化率≥99%;和标定异丙苯/甲基异丙苯选择性≥90%;(b)反应段床层的分离效率应满足≥0.5块理论板/米(催化剂+蒸馏填料)测定塔;且(c)反应段内催化剂-蒸馏填料床层的空隙率应≥70%。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稀丙烯气体含有10-50%(重量)丙烯。
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催化剂的装填分率为5-50%。
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催化剂和蒸馏填料压制成球型、片型、三叶草型、拉西环型、θ环型、十字圆柱型和多孔圆柱型中任一种构型。
5.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FX-01型β沸石催化剂。
6.按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催化剂与蒸馏填料混合均匀后装入反应段中,使反应段中催化剂装填分率为约20%。
7.按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催化剂和蒸馏填料分别压制成十字圆柱型和不锈钢θ型压延环。
8.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反应段操作条件为操作压力0.5-0.7MPa,反应温度140-180℃;进料总苯/甲苯∶丙烯摩尔比为8-12,新鲜进料中苯/甲苯∶丙烯摩尔比为1-3;苯/甲苯的重量液时空速2-3小时-1。
9.一种实施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苯/甲苯与稀丙烯气体进行催化烷基化反应和蒸馏分离的设备,它包括一个催化蒸馏塔1,该塔包含一个再沸器(1)、一个提馏段(2)、一个反应段(3)、一个任选接入的精馏段(4)和一个塔顶冷凝回流器(5,6),以及相应的、用于苯/甲苯进料、气体进料中剩余组分及釜液出料的管线和计量输送装置。
10.按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从催化蒸馏塔釜采出的含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液态产物混合物进行分离和转移烷基化反应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苯/甲苯分离塔2、一个异丙苯/甲基异丙苯分离塔3、一个二异丙苯/甲基二异丙苯分离塔4和一个转移烷基化反应塔5。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采用催化蒸馏法、由苯/甲苯和稀丙烯气体进行烷基化制备异丙苯/甲基异丙苯的新工艺方法,还公开了用于实施方法的设备。本方法包括在一个催化蒸馏塔中同时使苯/甲苯与丙烯在一种固体催化剂上进行气-液-固三相烷基化反应和使反应产物混合物同时进行蒸馏分离的步骤,同时催化剂与蒸馏填料的性能、构型和装填方式要满足给定要求。本发明方法具有设备结构和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催化剂寿命长等众多优点。
文档编号C07C15/00GK1299799SQ9912479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张吉瑞, 李东风, 曹钢 申请人:北京服装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