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60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从菊芋中提取菊糖的工艺。
背景技术
菊芋(Halianthus tuberosus)属多年生菊科植物,其膨大的茎块中含有丰富的菊粉,学名菊糖(inulin)。菊糖是由葡萄糖端链接7至30个果糖单元而形成的多糖。将菊糖水解(可用酸水解和酶解两种方法),可得到果糖、低聚果糖,这两种糖及菊糖是近年来国际上热门的功能食品,因它们具备各种保健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从菊芋中提取菊糖的报导很多,如1997(1),食品工业科技中的一篇文章“菊糖水解制备果糖新工艺”,提到了选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作脱色剂净化果糖,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朱宏吉在《上海化工》2001年第2期“浅谈菊粉的生产与应用”中报道,菊芋提取液用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后,浓缩干燥得菊粉。以上报道的提取方法,从工业应用的高度分析都存在不足,采用热水浸出法得到的提取液中有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复杂且呈胶体状态,如直接用吸附法分离,效率极低,过滤十分困难,一些非糖份杂质还有可能去除不完全,影响后序工艺及产品的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按下述方法实现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其工艺过程包括菊芋清洗切丝、浸出、双碳酸法除杂、脱盐脱色、浓缩;上述浸出过程的温度为75-80℃,时间为30分钟-90分钟;上述双碳酸法除杂是向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调整PH值12-13,再通入CO2气体,使PH值降至11,减压过滤后清液加热至90-100℃,再通入CO2。使PH值降至8,在加热条件下过滤去杂;上述脱盐脱色是采用提取液经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是采用强酸、强碱和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交替脱盐脱色;上述浓缩过程是采用减压浓缩,浓缩至固形物≥75%(重量)。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双碳酸法对提取液进行处理,将大量的蛋白质、胶状物预先除去,大大减轻了树脂脱盐、脱色的压力,提了产品的提取效率和得率,同时保障了产品的纯度和质量,经测试,提取率大于95%,菊糖纯度≥98%(重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1.菊芋清洗切丝首先挑选菊芋,将腐烂、变质的部分切削掉,清洗干净后加工或细丝,置于不锈钢容器内。
2.浸出容器内加入水,水量与菊芋的重量比控制在1-2为佳,加热至75-80℃,保温60分钟后榨汁得提取液。
3.双碳酸法去杂(1)向提取液中加入石灰乳,至PH值稳定12.5;(2)通入CO2气体,使PH值降至11;(3)减压过滤除去固形物;(4)过滤后清液加热至95℃,再次通入CO2,使其PH值降至8,再次过滤得清液;4.脱盐脱色将上述清液依次通过强酸性、强碱性和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得到纯净、无色的提取液;5.浓缩采用真空浓缩得到干物质含量不等的菊糖产品,如进一步制取果糖,则可将其浓缩至干物质含量达到15%(W)即可。
权利要求
1.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包括菊芋清洗切丝、浸出、双碳酸法除杂、脱盐脱色、浓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浸出过程的温度为75-80℃,时间为30分钟-90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双碳酸法除杂是向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调整PH值12-13,再通入CO2气体,使PH值降至11,减压过滤后清液加热至90-100℃,再通入CO2,使PH值降至8,在加热条件下过滤去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盐脱色是采用提取液经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的方法。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是采用强酸、强碱和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交替脱盐脱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浓缩过程是采用减压浓缩,浓缩至固形物≥75%(重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菊芋生产菊糖双碳酸法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菊芋清洗切丝、浸出、双碳酸法除杂、脱盐脱色、浓缩,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双碳酸法对提取液进行处理,将大量的蛋白质、胶状物预先除去,大大减轻了树脂脱盐、脱色的压力,提高产品的提取效率和得率,同时保障了产品的纯度和质量,经测试,提取率大于95%,菊糖纯度≥98%(重量)。
文档编号C08B37/00GK1359957SQ01141378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6日
发明者季明, 王启为, 季陵 申请人:季明, 王启为, 季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