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浆液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3434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乙烯浆液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浆液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乙烯浆液聚合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是传统聚烯烃催化剂技术的核心。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一般是以氯化镁为载体负载钛活性组份,同时结合各种给电子体、有机铝化合物等络合而成。例如JP 80151010、JP 8086804所公开的用于乙烯浆液聚合工艺的催化剂,即将氯化镁用大量的醇溶解,通过热解醇或化学解醇使氯化镁重新析出,再将钛组份载于氯化镁上,形成活性中心。
传统的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一般都采用此技术路线,具有工艺简单、得到的催化剂产品聚合活性高等特点。但在这种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一般选用低碳醇,受沸点等的限制,其与氯化镁的反应只能在低温下进行,氯化镁的晶格破坏并不彻底,因此在后续工艺中氯化镁晶体的重新析出得到的催化剂颗粒粒径分布较宽,根据“复制效应”,也就导致聚合物粒度分布不集中,细粉含量较高;同时所得催化剂颗粒钛活性中心不够均一,这样当用于乙烯淤浆聚合反应时低聚物生成量高,降低了装置的生产周期,不利于装置的生产负荷的扩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对催化剂合成工艺路线进行技术创新,首先用高碳醇和多种有机改性剂与氯化镁反应来制备均相溶液,而后再在有机溶剂中氯化镁得到进一步深度分散,最后在四氯化钛溶液中重新析出,同时,负载钛活性组份得到固体催化剂。制得的催化剂用于乙烯浆液聚合时在聚合性能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乙烯浆液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a.将高碳醇与氯化镁在惰性分散剂中高温反应,经添加有机改性剂制得氯化镁均相溶液;所述高碳醇选自碳原子数目为6~12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醇镁摩尔比为2.0~4.0∶1一次性加入;惰性分散剂选自C5~C15的烷烃或C6~C8的芳烃;有机改性剂为有机硅化合物和酸酐,两种有机改性剂按与氯化镁的摩尔比0.04~0.5∶1一次性加入,有机改性剂与镁的摩尔比优选0.1~0.2∶1,最优选0.15∶1。反应温度90~170℃,反应时间0.5~5小时,优选1~4小时。
其中,有机硅化合物选自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优选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最优选四乙氧基硅烷。
酸酐选自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苯甲酸酐。优选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最优选邻苯二甲酸酐。
步骤b.所得氯化镁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再用有机溶剂进一步分散;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一氯乙烷、一氯丙烷、一氯丁烷、一氯戊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1,3-二氯丙烷、1,4-二氯丁烷、一氯环己烷、二氯环己烷、一氯苯、二氯苯、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一氯丁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最优选二氯甲烷。此过程反应温度0-50℃,反应时间0.5~5小时。
步骤c.与四氯化钛溶液进行反应,将四氯化钛冷却至-30~-15℃,加入经进一步处理的氯化镁均相溶液,得到以氯化镁为载体的固体;此过程反应温度90-170℃,反应时间0.5~5小时。
步骤d.最后经惰性溶剂洗涤,洗涤剂优选惰性烷烃,更优选己烷、庚烷,经氮气干燥得到催化剂产品,本发明所得到的催化剂用于乙烯浆液聚合时,需配合加入活化剂进行乙烯聚合反应。选用的活化剂为烷基铝,最好为三乙基铝或三异丁基铝或二者的混合物,其用量以铝/钛摩尔比20~400∶1为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乙烯浆液聚合工艺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本发明对催化剂合成工艺路线进行技术创新,首先用高碳醇和改性剂制备氯化镁均相溶液,而后再在有机溶剂中进一步分散,最后与四氯化钛反应得到固体催化剂。制得的催化剂其特征如下催化剂颗粒形态为类球形、钛含量在6.2(wt%)以上、粒径在10-20μm之间,颗粒粒径分布集中,聚合物细粉含量极少。
下表为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聚合评价结果。从结果来看,催化剂聚合性能优异,尤其相对于传统乙烯浆液聚合催化剂在堆密度和粒度分布方面更有明显的优势。

注浆液聚合,80℃,2.0hr,H2/C2=0.28MPa/0.45MPaA本催化剂;B传统乙烯浆液聚合催化剂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催化剂的制备)在氮气保护下,开启搅拌,依次向反应釜内加入38ml癸烷、35ml异辛醇、2.4ml四乙氧基硅烷、7g氯化镁、1.6g邻苯二甲酸酐,缓慢升温至130℃,恒温反应2小时得到氯化镁均相溶液。而后自然降温,维持搅拌。
向得到的氯化镁均相溶液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而后在20℃搅拌1小时。
将160ml四氯化钛加入到催化剂合成釜中,降温至-22℃,将经进一步处理的氯化镁溶液缓慢加入,在3小时内缓慢升温至115℃,恒温2小时。
恒温结束后,将反应釜内的滤液压滤到回收瓶中,用己烷洗涤反应釜内的固体四次,每次己烷用量100ml;最后经热氮气干燥得到催化剂干粉。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85%。
2L不锈钢高压釜用氮气抽排三次,然后向聚合釜内压入0.5L己烷,加入一定浓度的三乙基铝己烷溶液。然后开启搅拌并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最后加入1L己烷。开始升温,并通入一定量的氢气和乙烯,氢烯比0.28/0.45Mpa。通过电磁阀控制乙烯的加入量,使反应体系的总压维持恒定,通过控温仪控制冷却水流量,使聚合在80℃下反应两小时,然后关闭乙烯,停止反应。降温并放掉釜内压力,取出聚合产物并抽滤干燥。称量干燥好的产物计算催化剂活性,以g·PE/g·cat计.同时测定堆密度和粒度分布。催化剂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2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异辛醇改为等摩尔量的异己醇。反应温度由130℃改为110℃。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59%。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3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异辛醇用量改为47ml。反应时间由2小时改为1小时。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53%。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4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四乙氧基硅烷改为等摩尔量的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27%。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5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四乙氧基硅烷用量减半,邻苯二甲酸酐量增加一倍。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5.36%。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6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邻苯二甲酸酐改为乙酸酐;有机溶剂由二氯甲烷改为二氯乙烷,同时搅拌时间由1小时改为2小时。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61%。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7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有机溶剂二氯甲烷用量增大一倍。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78%。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8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四氯化钛溶液用量由160ml增大到240ml,同时反应温度由115℃降到90℃。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48%。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9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但在制备催化剂组分时,洗涤剂由己烷改为庚烷。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Ti(重量)6.18%。用催化剂组分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其聚合结果列于表1。
表一

权利要求
1.一种乙烯浆液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高碳醇与氯化镁,按醇镁摩尔比为2.0~4.0∶1一次性加入惰性分散剂中,高温反应,经添加有机改性剂制得氯化镁均相溶液,有机改性剂按与镁的摩尔比0.04~0.5∶1,一次性加入;此过程反应温度90~170℃,反应时间0.5~5小时;其中,高碳醇为碳原子数目6~12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惰性分散剂选自C5~C15的烷烃或C6~C8的芳烃;有机改性剂为有机硅化合物和酸酐;b.在低温下用有机溶剂进一步分散氯化镁;此过程反应温度0~50℃,反应时间0.5~5小时;其中,有机溶剂选自一氯乙烷、一氯丙烷、一氯丁烷、一氯戊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1,3一二氯丙烷、1,4-二氯丁烷、一氯环己烷、二氯环己烷、一氯苯、二氯苯、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c.与四氯化钛溶液进行反应,将四氯化钛冷却至-30~-15℃,加入经进一步处理的氯化镁均相溶液,反应温度90~170℃,反应时间0.5~5小时,得到以氯化镁为载体的固体;d.最后经惰性溶剂洗涤,氮气干燥得到催化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两种有机改性剂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优选0.1~0.2∶1;反应时间优选1~4小时。
3.根据权利要1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两种有机改性剂与氯化镁的摩尔比最优选0.15∶1。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有机硅化合物选自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酸酐选自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苯甲酸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有机硅化合物优选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酸酐优选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有机硅化合物最优选四乙氧基硅烷;酸酐最优选邻苯二甲酸酐。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b有机溶剂优选一氯丁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b有机溶剂最优选二氯甲烷。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d中,洗涤剂优选惰性烷烃。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d中,洗涤剂更优选己烷、庚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乙烯浆液聚合工艺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机醇与氯化镁在惰性分散剂中高温反应,经添加特殊有机改性剂制得氯化镁均相溶液;而后在低温下再用有机溶剂进一步分散;最后与四氯化钛溶液进行反应,得到以氯化镁为载体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与有机铝助催化剂一起用于乙烯均聚合、乙烯与α-烯烃共聚时聚合活性高、氢气敏感性和共聚合性能优异、聚合物颗粒在40~100目之间质量分数可达95%以上,堆积密度大于0.35g/ml,且可以减少己烷可提取物,较传统的乙烯浆液聚合催化剂有明显的优势。
文档编号C08F4/646GK1986574SQ20051013196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新军, 张文平, 石勤智, 胡建东, 赵青, 陈东, 张丽国, 黄庆军, 朱亚卿 申请人:北京燕化高新催化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