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膜、以及透明膜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865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碳酸酯树脂膜、以及透明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性、机械性能优异、并且经过拉伸后的膜的厚度不均少的拉伸膜成形用聚碳酸酯树脂膜、以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膜经拉伸而形成的透明膜(即拉伸膜)及该透明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聚碳酸酯树脂膜是由聚碳酸酯树脂经成形而得到的膜,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含有来自于具有特定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背景技术
对于以用作液晶显示器等的光学补偿膜的相位差膜为代表的光学膜中使用的透明膜而言,不仅要求透明性,还要求厚度的均匀性。例如,就光学补偿膜而言,存在下述问题如果厚度的不均大,则双折射与厚度的乘积、即相位差的不均将会増大,这会导致显示 画面内无法获得均匀的光学补偿,进而无法获得视场角等显示品质优异的显示装置。另外,近年来,伴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相位差膜也趋于大面积化,厚度不均的減少对于提高成品率也是有效的。特别是,在经拉伸エ序制造膜的情况下,有时会因产生局部拉伸而使中央部分变薄、端部部分加厚,而这可能会导致中央部分与端部的厚度差増大,因此期待更为均匀的膜。由于聚碳酸酯树脂是透明的,因此作为光学膜具有エ业实用性,但聚碳酸酯通常使用由石油资源衍生的原料来制造。近年来,出于对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担忧,要求提供使用从植物等生物质资源中得到的原料而得到的聚碳酸酷。另外,还存在由于ニ氧化碳排放量的増加、蓄积而引起的地球变暖引发气候变化等的隐患,因此,即使进行使用后的废弃处理,也要求进行碳平衡的、以植物来源的单体为原料的聚碳酸酯的开发。至今为止,已提出了使用异山梨醇作为植物来源的単体,并通过与碳酸ニ苯酯进行酯交换来获得聚碳酸酯的方案(例如,參见专利文献I)。但是,所得聚碳酸酯为褐色,不满足作为光学膜的要求。另夕卜,还尝试了通过将异山梨醇和直链脂肪族ニ元醇共聚,在不破坏光学物性的情况下改善由异山梨醇形成的均聚碳酸酯的刚直性的方案(例如,參见专利文献2及3)。此外,已知通过将异山梨醇和脂环式ニ元醇共聚,可对耐热性、机械强度加以改善。但是,对于针对含有作为植物来源的単体而已知的异山梨醇等来自具有特定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抑制其拉伸时的厚度不均的方法,尚无任何报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英国专利第1,079, 68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28441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8/020636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使用了含有来自具有下述结构式(I)所示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膜,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机械強度优异、具有耐热性、且拉伸后的膜的厚度不均少的聚碳酸酯树脂膜、以及厚度不均少的透明膜及其制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发明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提供至少包含来自具有特定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膜,并使其具有特定的机械物性,可使上述问题得以解決,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膜,其是至少包含来自具有下述结构式(I)所示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拉伸膜成形用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以1000%/分的拉伸速度(即,应变速率)在拉伸基准温度下对该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拉伸试验时,满足下述式⑵。[化学式I]
权利要求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膜,其是拉伸膜成形用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 该聚碳酸酯树脂膜由聚碳酸酯树脂成形而得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至少包含来自具有下述结构式(I)所示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以1000%/分的拉伸速度(应变速率)、在拉伸基准温度下对所述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拉伸试验时,满足下述式(3), 拉伸断裂应カ/拉伸上屈服应カ彡I (3)。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具有上述结构式(I)所示键合结构 的ニ羟基化合物是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40°C下的储能模量为2. 7GPa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是包含来自上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和来自1,4_环己烷ニ甲醇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其中,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拉伸基准温度+5°C的条件下对该聚碳酸酯树脂膜进行自由端2. O倍拉伸后的双折射为O. 001以上。
7.—种透明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满足下述式(5)的条件下对由聚碳酸酯树脂成形而得到的膜沿至少ー个方向进行拉伸,所述聚碳酸酯树脂至少包含来自具有下述结构式(I)所示键合结构的ニ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8.—种透明膜,其由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沿至少ー个方向拉伸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膜,该透明膜在钠D线(589nm)下的折射率为I.57 I. 6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透明膜,该透明膜的双折射为O.001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该透明膜在波长450nm下測定的相位差R450与在波长5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550之比满足下述式(6),O. 75 く R450/R550 く I. I (6)。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膜,该透明膜的光弾性系数为40X KT12Pf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膜,该透明膜的厚度为150μ 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膜,其中,所述透明膜的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关系满足下述式(7广(9)中的任一式,nx>ny=nz (7)nx>ny>nz (8)nx>nz>ny (9)。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膜,其中,所述透明膜的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以及厚度d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0)及(11),NZ 系数=(nx-nz) / (nx-ny) =0. 2 8 (10)Δ nd= (nx-ny) · d=30 400nm (11)。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膜,该透明膜的吸水率为O.5重量9Γ2. O重量%。
17.—种偏振片,其由权利要求8 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与起偏器叠层而得到。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来自特定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机械强度及厚度均匀性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膜及透明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膜由聚碳酸酯树脂成形而得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至少包含来自具有下述结构式(1)所示键合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1000%/分的拉伸速度(应变速率)在拉伸基准温度下对该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拉伸试验时,满足下述式(2)0.9≤拉伸下屈服应力/拉伸上屈服应力≤1(2)。其中,结构式(1)中的氧原子未与氢原子键合。
文档编号C08J5/18GK102666677SQ20108005196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村上奈穗, 清水享, 田中智彦, 藤通昭 申请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