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的精制方法

文档序号:3605772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聚醚的精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聚醚的精制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聚醚的精制方法,采用聚醚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pH调节剂、含碱金属的聚醚和固体吸附剂混合,获得pH5~8的混合物;(2)保温吸附;(3)真空脱水;(4)过滤得到精制聚醚;所述固体吸附剂由改性盐和吸附剂母体组成,所述改性盐选自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铝钾、硫酸铝钠、碱金属的硫酸盐、碱金属的磷酸盐或碱金属的氢卤酸的盐;所述吸附剂母体选自氧化铝、无定型二氧化硅、硅酸铝或硅酸镁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可用于聚醚的精制生产过程中。
【专利说明】聚醚的精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聚醚的精制方法,尤其涉及聚醚中碱金属离子的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含醇羟基的化合物为起始剂,以碱金属氢氧化物(常用的是氢氧化钾和/或氢 氧化钠)、碱金属醇盐(例如甲醇或乙醇的钾或钠盐)为催化剂引发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 2-环氧丁烷等环氧烷烃均聚或共聚时,反应过程的活性种是醇氧负离子,以碱金属离子为 所述活性种的配对阳离子。为了使产物储存稳定或者下游的应用需要,通常要求除去催化 剂引入的碱金属离子。
[0003] 李俊贤等公开了采用酸中和,然后采用酸性白土或离子交换树脂等作为吸附剂脱 除碱金属离子的方法(高活性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精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 料,2004, 2(6) :32 ?33。
[0004] CN1229806A公开了聚醚的一种精制方法,其采用无机盐水合物做晶种,苯酚衍生 物做沉淀剂,再加入合成硅酸镁、合成硅酸铝等吸附剂吸附,然后脱水等处理得到精制聚 醚。其中作为沉淀剂的苯酚衍生物例如,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残留在精制聚醚中的 话,还应该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新的聚醚精制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制聚醚产品中碱金属离 子含量低的优点。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聚醚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将水、pH调节剂、含碱金属的聚醚和固体吸附剂混合,获得pH5?8的混合物; 更优选pH小于7 ;
[0008] ⑵保温吸附;
[0009] (3)真空脱水;
[0010] ⑷过滤得到精制聚醚;
[0011] 所述固体吸附剂由改性盐和吸附剂母体组成,所述改性盐选自硫酸镁、硫酸铝、硫 酸铝钾、硫酸铝钠、碱金属的硫酸盐、碱金属的磷酸盐或碱金属的氢齒酸的盐;所述吸附剂 母体选自氧化铝、无定型二氧化硅、硅酸铝或硅酸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醚以含羟基化合 物为起始剂,以醇氧负离子为活性种,以碱金属离子为醇氧负离子为活性种的配对阳离子, 通过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得到。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改性盐含结晶水和/或不含结晶水。
[00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磷酸盐可以为磷酸的正盐、磷酸氢二盐或磷酸二氢盐中 的至少一种。
[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碱金属的氢卤酸的盐选自由NaCl、KC1、NaBr、KBr、NaF、 KF、NaHF2或KHF2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体吸附剂的可采取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I)将吸附剂母体与所述改性盐的水溶液混合;
[0017] (II)干燥。在步骤⑴和步骤(II)之间,优选包括陈化步骤,陈化温度优选30? 50°C,陈化时间优选4?8小时。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90°C。
[001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体吸附剂中改性盐与吸附剂母体的摩尔比优选为>0 且彡0· 5。
[002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pH调节剂可以为无机酸或有机酸。所述的无机酸可选硫 酸、盐酸、磷酸,由于磷酸不具有氧化性和无挥发性,从现场操作卫生安全计,优选磷酸。所 述的有机酸例如但不限于醋酸、草酸、己二酸、酒石酸。
[0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氧烷烃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1,2-环氧丁烷中的 至少一种。但最常见的是所述的环氧烷烃选自环氧乙烷和/或者环氧丙烷,当所述的环氧 烷烃选自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时,所述的聚醚可以是无规聚醚或各种序列的嵌段聚醚。
[0022]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所述固体吸附剂的颗粒大小没有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从吸附速度出发,所述固体吸附剂的目数应为1〇〇目以上,而 且颗粒的目数越大越好。但是颗粒目数太大的话给后续的过滤造成困难,以致必须辅以助 滤剂。
[0023]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最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附剂母体为无定型二氧化硅,所 述改性盐包括选自由NaF、KF、NaHF 2或KHF2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而最最优的技术 方案所述改性盐进一步包括所述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0024] 本发明的关键是吸附剂的选择,具体步骤(1)中吸附剂的用量、水的用量,以及步 骤(2)保温的温度范围,吸附的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氢氧化钾 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以含醇羟基化合物为起始剂引发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生 产聚醚时,聚醚中的K和/Na的含量通常在500?6000ppmw的范围内。此时,吸附剂用量 为例如但不限于聚醚质量的0. 1?3%。水的用量例如但不限于聚醚质量的0. 1?10%。 步骤⑵的吸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使步骤⑴的混合物出于冰点以上,以及聚醚的热 分解温度以下均可,但从便于工业和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双重因素考虑,优选60?120°C, 更优选60?80°C。步骤(2)保温吸附的时间优选大于0.5小时,保温吸附延长有利于达到 平衡,但随着时间延长吸附时间对达到吸附平衡的贡献逐渐降低,因而保温吸附时间可控 制在0. 5?6小时,更合适的是1?3小时。
[0025] 步骤⑶真空脱水的温度、脱水的压力脱水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将步骤 (2)保温吸附后的混合物中溶解的水脱除即可。例如但不限于,真空脱水的温度为60? l〇〇°C,脱水压力为-0· 02?-0· 08MPa,脱水时间可以为0· 5?3小时。
[0026] 作为原料的含碱金属的聚醚以及精制聚醚中钾钠离子的检测,均采用日本岛津制 造的原子吸收仪AA-670,按GB12008. 4-89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中聚醚羟值的测量采用国家标准《GB120008. 3-1989聚醚多元醇中 羟值测定方法》记载的苯酐法进行测定。
[0028] 采用本发明方法精制的聚醚,同比碱金属的含量可低达5ppmw,取得了较好的技术 效果。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1】
[0031]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032] 在1. 5L的带搅拌的高压釜中加入1摩尔十二醇和6克Κ0Η,密封反应釜,开启搅 拌。使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然后在60°C和_0.05MPa抽真空30min。然后向反 应釜中通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物(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1 : 1),控制反 应温度为120°C和反应压力为0. 2MPa,直至通入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数之和为20摩 尔,然后停止所述混合物从而完成了主体反应。维持反应釜温度为120°C进行熟化,直至反 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完成熟化反应,在-〇· 〇5MPa的压力和100°C的温度抽真空30min, 降至室温得到所述聚醚,测得羟值为49. 7mgK0H/g,K离子的含量为3780ppmw。
[0033] 2、吸附剂的制备
[0034]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2摩尔KF和0· 2 摩尔Κ2ΗΡ04)混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 吸附剂。
[0035] 3、聚醚的精制
[0036]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37]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38] 【实施例2】
[0039]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20)醚的合成
[0040] 在1. 5L的带搅拌的高压釜中加入1摩尔十二醇和6克Κ0Η,密封反应釜,开启搅 拌。使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然后在60°C和_0.05MPa抽真空30min。然后向反 应釜中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0°C和反应压力为0.2MPa,直至通入环氧乙烷的 摩尔数为20摩尔,然后停止所述混合物从而完成了主体反应。维持反应荃温度为120°C进 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完成熟化反应,在-〇. 〇5MPa的压力和100°C的温度 抽真空30min,降至室温得到聚醚,测得轻值为53. 6mgK0H/g,K离子的含量为3960ppmw。
[0041] 2、吸附剂的制备
[0042] 同实施例1。
[0043] 3、聚醚的精制
[0044]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45]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46] 【实施例3】
[0047] 1、含钠的正丁醇聚氧丙烯(16)醚的合成
[0048] 在1. 5L的带搅拌的高压釜中加入1摩尔二丙二醇单正丁醚和6克NaOH,密封反应 釜,开启搅拌。使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然后在60°C和-0. 05MPa抽真空30min。 然后向反应釜中通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0°C和反应压力为0. 2MPa,直至通入环 氧丙烷的摩尔数为14摩尔,然后停止所述混合物从而完成了主体反应。维持反应釜温度 为120°C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完成熟化反应,在_0.05MPa的压力和 l〇〇°C的温度抽真空30min,降至室温得到聚醚,测得羟值为54. lmgKOH/g,Na离子的含量为 3690ppmw。
[0049] 2、吸附剂的制备
[0050]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2摩尔NaF和0. 2 摩尔Na2HP04)混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 吸附剂。
[0051] 3、聚醚的精制
[0052]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53]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54] 【实施例4】
[0055]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056] 如实施例1。
[0057] 2、吸附剂的制备
[0058]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2摩尔KF和0· 2 摩尔Κ3Ρ04)混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 附剂。
[0059] 3、聚醚的精制
[0060]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61]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62] 【实施例5】
[0063] 1、含钠的正丁醇聚氧丙烯(16)醚的合成
[0064] 如实施例3。
[0065] 2、吸附剂的制备
[0066]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2摩尔NaF和0. 2 摩尔Na3P04)混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 吸附剂。
[0067] 3、聚醚的精制
[0068]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69]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70] 【实施例6】
[0071]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072] 如实施例1。
[0073] 2、吸附剂的制备
[0074]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4摩尔KF)混合, 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075] 3、聚醚的精制
[0076]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77]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78] 【实施例7】
[0079]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080] 如实施例1。
[0081] 2、吸附剂的制备
[0082]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4摩尔Κ2ΗΡ04)混 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083] 3、聚醚的精制
[0084]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85]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86] 【实施例8】
[0087]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088] 如实施例1。
[0089] 2、吸附剂的制备
[0090]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4摩尔Κ3Ρ04)混 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091] 3、聚醚的精制
[0092]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093]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094] 【实施例9】
[0095] 1、含钠的正丁醇聚氧丙烯(16)醚的合成
[0096] 如实施例3。
[0097] 2、吸附剂的制备
[0098]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4摩尔NaF)混合, 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099] 3、聚醚的精制
[0100]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01]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02] 【实施例10】
[0103] 1、含钠的正丁醇聚氧丙烯(16)醚的合成
[0104] 如实施例3。
[0105] 2、吸附剂的制备
[0106]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4摩尔Na2HP04)混 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107] 3、聚醚的精制
[0108]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09]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10] 【实施例11】
[0111] 1、含钠的正丁醇聚氧丙烯(16)醚的合成
[0112] 如实施例3。
[0113] 2、吸附剂的制备
[0114] 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1摩尔,与100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0. 4摩尔Na3P04)混 合,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115] 3、聚醚的精制
[0116]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17]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18] 【实施例12】
[0119]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120] 如实施例1。
[0121] 2、吸附剂的制备
[0122] 180目α -氧化铝1摩尔,与1〇〇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〇. 2摩尔KF和0. 2摩尔 Κ2ΗΡ04)混合,在40。。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 剂。
[0123] 3、聚醚的精制
[0124]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25]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26] 【实施例13】
[0127]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128] 如实施例1。
[0129] 2、吸附剂的制备
[0130] 180目α -氧化铝1摩尔,与1〇〇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〇. 4摩尔KF)混合,在 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131] 3、聚醚的精制
[0132]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33]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34] 【实施例14】
[0135]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136] 如实施例1。
[0137] 2、吸附剂的制备
[0138] 180目α -氧化铝1摩尔,与1〇〇毫升改性盐水溶液(含〇. 4摩尔Κ2ΗΡ04)混合, 在40°C密闭保温6小时,然后在70°C干燥12小时,粉碎,过100目筛得吸附剂。
[0139] 3、聚醚的精制
[0140]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41]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42] 【比较例1】
[0143]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144] 如实施例1。
[0145] 2、吸附剂
[0146] 采用180目无定型二氧化硅为吸附剂。
[0147] 3、聚醚的精制
[0148]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49]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50] 【比较例2】
[0151] 1、含钾的十二醇聚氧乙烯(10)聚氧丙烯(10)醚的合成
[0152] 如实施例1。
[0153] 2、吸附剂
[0154] 采用180目的α -氧化铝。
[0155] 3、聚醚的精制
[0156] 将去离子水5克、步骤1的聚醚100克与步骤2的吸附剂1克混合,用浓度为85w% 的磷酸调节pH为6 ;在70°C恒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70°C和-0. 05MPa抽真空1小时。趁 热过滤至滤液澄清得精制聚醚。
[0157] 为便于比较,将吸附剂的组成和精制聚醚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列于表1。
[0158] 表 1
[0159]

【权利要求】
1. 聚醚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水、pH调节剂、含碱金属的聚醚和固体吸附剂混合,获得pH5?8的混合物; (2) 保温吸附; (3) 真空脱水; (4) 过滤得到精制聚醚; 所述固体吸附剂由改性盐和吸附剂母体组成,所述改性盐选自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铝 钾、硫酸铝钠、碱金属的硫酸盐、碱金属的磷酸盐或碱金属的氢齒酸的盐;所述吸附剂母体 选自氧化铝、无定型二氧化硅、硅酸铝或硅酸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醚以含羟基化合物为 起始剂,以醇氧负离子为活性种,以碱金属离子为醇氧负离子为活性种的配对阳离子,通过 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得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改性盐含结晶水和/或不含结晶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的正盐、磷酸氢二盐或 磷酸二氢盐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碱金属的氢卤酸的盐选自由NaCl、 KC1、NaBr、KBr、NaF、KF、NaHF2或KHF2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体吸附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 将吸附剂母体与所述改性盐的水溶液混合; (II) 干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90°C。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固体吸附剂中改性盐与吸附剂母体的 摩尔比为> 0且彡0. 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pH调节剂为无机酸或有机酸。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烷烃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 1,2-环氧丁烷中的至少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体吸附剂的目数为100目以上。
【文档编号】C08G65/30GK104151541SQ201410399809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建臣, 张江峰, 侯海育, 徐兴建, 杨健 申请人: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