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的吡啶络合物、包含所述锆的吡啶络合物的催化体系以及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锆的吡啶络合物,具有通式(I):

其中:

-相同或不同的R1和R2代表氢原子;或选自直链的或支链的、任选地被卤化的C1-C20、优选地C1-C15烷基,任选地被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的芳基;

-相同或不同的R3、R4、R5和R6代表氢原子;或选自直链的或支链的、任选地被卤化的C1-C20、优选地C1-C15烷基,任选地被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的芳基,硝基,羟基,氨基;

-相同或不同的X1、X2和X3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溴、碘,优选地氯;或选自直链的或支链的C1-C20、优选地C1-C15烷基,-OCOR7基团或-OR7基团,其中R7选自直链的或支链的C1-C20、优选地C1-C15烷基;或X1、X2和X3中的一个代表具有通式(II)的基团:

其中R1、R2、R3、R4、R5和R6具有上文描述的相同的含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式(I)的锆的吡啶络合物,其中:

-相同或不同的R1和R2代表氢原子;或选自C1-C20烷基,优选地是甲基、任选地被取代的芳基,优选地是苯基、或被一个或更多个甲基、异丙基、叔丁基取代的苯基;优选地R1是氢原子或甲基并且R2是苯基、或被一个或更多个甲基、异丙基、叔丁基取代的苯基;

-彼此相同的R3、R4、R5和R6代表氢原子;

-相同或不同的X1、X2和X3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溴、碘,优选地氯;或X1、X2和X3中的一个代表具有通式(II)的基团:

其中R1、R2、R3、R4、R5和R6具有上文描述的相同的含义。

3.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包含:

(a)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具有通式(I)的锆的吡啶络合物;

(b)至少一种助催化剂,所述至少一种助催化剂选自不同于碳的元素M'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元素M'选自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族、第12族、第13族或第14族的元素,优选地选自:硼、铝、锌、镁、镓、锡,还更优选地选自铝、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助催化剂(b)选自具有通式(IV)的烷基铝(b1):

Al(X')n(R8)3-n(IV)

其中X'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溴、碘、氟;R8选自直链的或支链的C1-C20烷基、环烷基、芳基,所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硅原子或锗原子取代;并且n是在从0到2的范围内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助催化剂(b)选自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3族或第14族的不同于碳的元素M'的有机氧化化合物(b2),优选地铝、镓、锡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助催化剂(b)选自不同于碳的元素M'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b3),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b3)能够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通式(I)的锆的吡啶络合物反应,从所述具有通式(I)的锆的吡啶络合物选取σ-连接的取代基X1、X2或X3,以在一方面形成至少一种中性化合物,并且在另一方面形成由包含被配体配位的金属(Zr)的阳离子和包含所述金属M'的非配位的有机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所述离子化合物的负电荷被离域在多中心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具有通式(IV)的烷基铝(b1)是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TIBA)、氢化二异丁基铝(DIBA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有机氧化化合物(b2)选自具有通式(V)的铝氧烷:

(R9)2-Al-O-[-Al(R10)-O-]p-Al-(R11)2(V)

其中相同或不同的R9、R10和R1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例如氯、溴、碘、氟;或选自直链的或支链的C1-C20烷基、环烷基、芳基,所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硅原子或锗原子取代;并且p是在从0到1000的范围内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有机氧化化合物(b2)是原样的甲基铝氧烷(MAO)或呈干燥形式的甲基铝氧烷(MAO-干)。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所述化合物和/或化合物的混合物(b3)选自铝的有机化合物和特别地硼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通过以下通式代表的那些:

[(RC)WH4-W]·[B(RD)4]-;B(RD)3;Al(RD)3;B(RD)3P;[Ph3C]+·[B(RD)4]-

[(RC)3PH]+·[B(RD)4]-

[Li]+·[B(RD)4]-;[Li]+·[Al(RD)4]-

其中w是在从0到3的范围内的整数,每个RC基团独立地代表具有从1个到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基,且每个RD基团独立地代表具有从6个到20个碳原子的被部分地或全部地氟化、优选地被全部地氟化的芳基,P代表任选地被取代的吡咯基。

11.使共轭二烯(共)聚合的工艺,其特征是,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体系的使用。

12.使1,3-丁二烯聚合的工艺,其特征是,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体系的使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