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3806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菌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因此,羊肚菌是十分好的食物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由于羊肚菌在菌种分离和纯化过程存在技术难度,人工栽培出现重复性差、产量低、品质差的表现,目前难于生产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效率高的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首先准备一次性水杯和牙签,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制作马铃薯培养基、抗生素培养基或水琼脂培养基;以及成熟期的羊肚菌;将羊肚菌去根,用无菌水冲洗表面,再吸干表面水分;用牙签横穿羊肚菌菌柄,把羊肚菌倒挂在一次性水杯内,一次性水杯倒放在做好的培养基上,每隔6-8h换一次培养基,直到不再喷射孢子,将换下来的培养基置于15-25℃培养,即可分离得到羊肚菌菌种。所述一次性水杯和牙签采用75%酒精消毒,然后超净工作台中紫外杀菌15-25min。所述马铃薯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马铃薯200g,去皮煮沸20-25min,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然后加入20g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定容至1L,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所述抗生素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马铃薯200g,去皮煮沸20-25min,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然后加入20g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定容至1L,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加入链霉素30U/mL和青霉素30U/mL,然后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所述水琼脂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1L水加入20g琼脂,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采用牙签和一次性水杯进行,经过工具消毒、羊肚菌清洗、收集孢子和培养孢子就可以分离得到羊肚菌菌种,使用工具简单,可操作性强,萌发率高,成本低廉,为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提供了新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分离得到的羊肚菌菌丝。图3为羊肚菌子囊孢子400倍的显微结构。图中,1-一次性水杯,2-牙签,3-菌体,4-培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可以预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种种变化。如图1,为本发明羊肚菌菌种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首先准备一次性水杯1和牙签2,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制作马铃薯培养基、抗生素培养基或水琼脂培养基;以及成熟期的羊肚菌体菌体3。将羊肚菌菌体3去根,用无菌水冲洗表面,再吸干表面水分;用牙签2横穿菌体3的菌柄,把菌体3倒挂在一次性水杯1内,一次性水杯1倒放在装好培养基的培养板4上,每隔6-8h换一次培养基,持续3天左右,直到不再喷射孢子,将换下来的培养基置于15-25℃培养,即可分离得到羊肚菌菌种。所述一次性水杯和牙签采用75%酒精消毒,然后超净工作台中紫外杀菌15-25min。所述马铃薯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马铃薯200g,去皮煮沸20-25min,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然后加入20g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定容至1L,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所述抗生素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马铃薯200g,去皮煮沸20-25min,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然后加入20g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定容至1L,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加入链霉素30U/mL和青霉素30U/mL,然后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所述水琼脂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1L水加入20g琼脂,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高温121℃,高压0.1MPa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倒入灭菌平板或一次性无菌平板即可。如图2为本发明分离得到的羊肚菌菌丝。如图3为羊肚菌子囊孢子400倍的显微结构。本发明未对羊肚菌子实体进行酒精消毒,可防止酒精浸入菌体组织,与传统的钟罩法分离相比占空间小、操作性强,可同时大批量进行分离,效率显著提升。因为羊肚菌生长迅速,分离得到的菌丝需要及时挑取进行纯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