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374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该技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是一种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目前现有的3D打印耗材主要是单一的PLA、ABS、PVA等材料,但以上材料均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PLA材料的成本较高、材料在55℃以上就容易变形,易堵塞设备喷嘴;ABS材料对温度和剪切速率较敏感,在加工过程中气味重、易变形且耐候性差;而PVA水溶性材料主要用于打印支撑型材料,用量少,且PVA分解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总之,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3D打印耗材具有价格高、能耗高、加工条件要求复杂苛刻、难成型、易断料等缺点。因此,需要寻找一种3D打印耗材,其不仅价格低廉,绿色低碳环保、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具有加工过程中不堵孔、不断丝、无翘曲变形等优点,并且所生产的制品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候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的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乳酸,55~65份;稻壳粉,25~35份;纸浆,15~2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8~12份;甲基丙烯磺酸钠,6~8份;甘草酸二钠,4~6份;空心微珠,4~6份;偶联剂,1~3份;润滑剂,1~3份;增韧剂,1~3份;抗氧剂,1~2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乳酸,60份;稻壳粉,30份;纸浆,2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份;甲基丙烯磺酸钠,7份;甘草酸二钠,5份;空心微珠,5份;偶联剂,2份;润滑剂,2份;增韧剂,2份;抗氧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为熔融指数为5的聚乳酸。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500万。进一步地,所述稻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为600~800目;所述纸浆的粒径为200~300目。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上述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稻壳粉置于微波干燥机内以80℃~100℃温度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2~4%;步骤S2,将干燥的稻壳粉与纸浆、空心微珠、偶联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活化处理,充分混合5~10分钟,得到混合物;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丙烯磺酸钠、甘草酸二钠、润滑剂、抗氧剂、增韧剂加入双锥式混合机混合20~30分钟至分散均匀,得预混料;步骤S4,将预混料加入到行星螺杆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行星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60℃~180℃、二区180℃~200℃、三区210℃~230℃、四区170℃~190℃;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控制丝材的直径为1.5~2.5mm;其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50℃~170℃、二区180℃~200℃、三区170℃~190℃、四区160℃~180℃;步骤S6,所述丝材通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卷线机收卷成成品。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木塑复合材料润滑性和流动性优异,有助于3D打印过程顺畅进行,不会堵住打印设备的喷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2、本发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常规设备即可,无需苛刻条件,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实施例1: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聚乳酸,60份;稻壳粉,30份;纸浆,2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份;甲基丙烯磺酸钠,7份;甘草酸二钠,5份;空心微珠,5份;偶联剂,2份;润滑剂,2份;增韧剂,2份;抗氧剂,1.5份。所述聚乳酸为熔融指数为5的聚乳酸。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500万。所述稻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为600~800目;所述纸浆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制备方法:步骤S1,将稻壳粉置于微波干燥机内以90℃温度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2~4%;步骤S2,将干燥的稻壳粉与纸浆、空心微珠、偶联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活化处理,充分混合8分钟,得到混合物;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丙烯磺酸钠、甘草酸二钠、润滑剂、抗氧剂、增韧剂加入双锥式混合机混合25分钟至分散均匀,得预混料;步骤S4,将预混料加入到行星螺杆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行星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90℃、三区220℃、四区180℃;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控制丝材的直径为2mm;其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60℃、二区190℃、三区180℃、四区170℃;步骤S6,所述丝材通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卷线机收卷成成品。实施例2: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聚乳酸,55份;稻壳粉,25份;纸浆,1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8份;甲基丙烯磺酸钠,6份;甘草酸二钠,4份;空心微珠,4份;偶联剂,1份;润滑剂,1份;增韧剂,1份;抗氧剂,1份。所述聚乳酸为熔融指数为5的聚乳酸。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500万。所述稻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为600~800目;所述纸浆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制备方法:步骤S1,将稻壳粉置于微波干燥机内以90℃温度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2~4%;步骤S2,将干燥的稻壳粉与纸浆、空心微珠、偶联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活化处理,充分混合8分钟,得到混合物;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丙烯磺酸钠、甘草酸二钠、润滑剂、抗氧剂、增韧剂加入双锥式混合机混合25分钟至分散均匀,得预混料;步骤S4,将预混料加入到行星螺杆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行星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90℃、三区220℃、四区180℃;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控制丝材的直径为2mm;其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60℃、二区190℃、三区180℃、四区170℃;步骤S6,所述丝材通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卷线机收卷成成品。实施例3: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聚乳酸,65份;稻壳粉,35份;纸浆,2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2份;甲基丙烯磺酸钠,8份;甘草酸二钠,6份;空心微珠,6份;偶联剂,3份;润滑剂,3份;增韧剂,3份;抗氧剂,2份。所述聚乳酸为熔融指数为5的聚乳酸。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500万。所述稻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为600~800目;所述纸浆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制备方法:步骤S1,将稻壳粉置于微波干燥机内以90℃温度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2~4%;步骤S2,将干燥的稻壳粉与纸浆、空心微珠、偶联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活化处理,充分混合8分钟,得到混合物;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丙烯磺酸钠、甘草酸二钠、润滑剂、抗氧剂、增韧剂加入双锥式混合机混合25分钟至分散均匀,得预混料;步骤S4,将预混料加入到行星螺杆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行星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90℃、三区220℃、四区180℃;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控制丝材的直径为2mm;其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60℃、二区190℃、三区180℃、四区170℃;步骤S6,所述丝材通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卷线机收卷成成品。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原料重量份比:聚乳酸,60份;稻壳粉,30份;纸浆,2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份;甘草酸二钠,5份;空心微珠,5份;偶联剂,2份;润滑剂,2份;增韧剂,2份;抗氧剂,1.5份。所述聚乳酸为熔融指数为5的聚乳酸。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500万。所述稻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为600~800目;所述纸浆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制备方法:步骤S1,将稻壳粉置于微波干燥机内以90℃温度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2~4%;步骤S2,将干燥的稻壳粉与纸浆、空心微珠、偶联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活化处理,充分混合8分钟,得到混合物;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甘草酸二钠、润滑剂、抗氧剂、增韧剂加入双锥式混合机混合25分钟至分散均匀,得预混料;步骤S4,将预混料加入到行星螺杆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行星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90℃、三区220℃、四区180℃;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控制丝材的直径为2mm;其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60℃、二区190℃、三区180℃、四区170℃;步骤S6,所述丝材通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卷线机收卷成成品。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原料重量份比:聚乳酸,60份;稻壳粉,30份;纸浆,2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份;甲基丙烯磺酸钠,7份;空心微珠,5份;偶联剂,2份;润滑剂,2份;增韧剂,2份;抗氧剂,1.5份。所述聚乳酸为熔融指数为5的聚乳酸。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500万。所述稻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为600~800目;所述纸浆的粒径为200~300目。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制备方法:步骤S1,将稻壳粉置于微波干燥机内以90℃温度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2~4%;步骤S2,将干燥的稻壳粉与纸浆、空心微珠、偶联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活化处理,充分混合8分钟,得到混合物;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丙烯磺酸钠、润滑剂、抗氧剂、增韧剂加入双锥式混合机混合25分钟至分散均匀,得预混料;步骤S4,将预混料加入到行星螺杆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行星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70℃、二区190℃、三区220℃、四区180℃;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控制丝材的直径为2mm;其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为:一区160℃、二区190℃、三区180℃、四区170℃;步骤S6,所述丝材通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卷线机收卷成成品。实施例6:效果实施例分别将实施例1~5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用于3D打印,工作12小时,统计3D打印机喷嘴的堵塞次数,对打印过程的流畅性进行打分(满分10分),结果见下表:堵塞次数打印流畅性实施例1010实施例2010实施例3010实施例476.5实施例567.2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木塑复合材料润滑性和流动性优异,有助于3D打印过程顺畅进行,不会堵住打印设备的喷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本发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常规设备即可,无需苛刻条件,易于推广。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