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314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干细胞致活因子(NGCF)为20肽环状化合物,干细胞致活因子是从人体胎盘中提取的,干细胞致活因子能够刺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应用干细胞动员剂将骨髓干细胞驱赶到外周血中,使外周血干细胞达到治疗数量。

SDS-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分离、鉴定和纯化特效细胞因子时,其有效分离范围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其孔径随着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比率的增加而减小,比率接近于1:20时,孔径达到最小值。分子量低于10kD的小分子肽类,即使用较高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SDS-PAGE也不能完全分离,或是显不出色,或是显带较弱,带型弥散。且分子量越小,效果也越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为了能在SDS-PAGE上显示测定小分子量的多肽而采取的方法是:增加凝胶的浓度和交联度,在制胶时加入一些可以降低聚丙烯酰胺凝胶网限孔径的溶质分子,使用尿素、甘油或蔗糖等物质。

本发明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泳缓冲液的制备:缓冲液包括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三甲基甘氨酸,用HCl调节pH,将pH调节至8.25;

2)胶的制备:配制分离胶和浓缩胶,原料包括丙烯酰胺溶液、胶缓冲液、脲、甘油、水、10%过硫酸铵和四甲基乙二胺;

3)样品缓冲液的制备:样品缓冲液包括质量百分数4%SDS、12%甘油、2%巯基乙醇、0.01% Serva blue染料和50mmol/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4)将多肽样品与样品缓冲液混合沸煮2min,或者在40℃条件下温浴30min;

5)将灌胶的玻璃板固定在电泳装置上,用质量百分数为1%的琼脂糖封边,倒入阴极缓冲液,并依次加样;

6)将电泳装置放入电泳槽内,倒入阳极缓冲液,将正极和负极与电泳仪相接,保持恒压50~60V,待指示剂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升至70~90V,恒压3h,待指示剂走出凝胶下缘停止电泳;

7)最后进行染色、脱色和胶的保存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常情况下,干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被征募到循环中参与远处多种组织的再生,但这种作用相对较弱,可应用本发明中的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Activation of factor)将干细胞驱赶到外周血中,使外周血干细胞达到治疗数量。本申请中的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扮演了干细胞动员剂的作用,将能自我增殖的未成熟细胞动员到缺血部位,在人体器官微环境下因环境依赖作用横向分化为器官的靶细胞,达到修复细胞损伤的作用。使用了本发明中的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后,细胞表面的Wn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说明在使用了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后使干细胞增殖机制与Wnt信号有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作用机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电泳缓冲液的制备:缓冲液包括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三甲基甘氨酸,用HCl调节pH,将pH调节至8.25;2)胶的制备:配制分离胶和浓缩胶,原料包括丙烯酰胺溶液、胶缓冲液、脲、甘油、水、10%过硫酸铵和四甲基乙二胺;3)样品缓冲液的制备:样品缓冲液包括质量百分数4%SDS、12%甘油、2%巯基乙醇、0.01% Serva blue染料和50mmol/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4)将多肽样品与样品缓冲液混合沸煮2min,或者在40℃条件下温浴30min;5)将灌胶的玻璃板固定在电泳装置上,用质量百分数为1%的琼脂糖封边,倒入阴极缓冲液,并依次加样;6)将电泳装置放入电泳槽内,倒入阳极缓冲液,将正极和负极与电泳仪相接,保持恒压50~60V,待指示剂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升至70~90V,恒压3h,待指示剂走出凝胶下缘停止电泳;7)最后进行染色、脱色和胶的保存步骤。

本发明中特效干细胞致活因子的使用方法有: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和穴位注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