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酿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06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酿酒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酿酒领域,涉及一种酿酒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酿酒设备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酿制蒸馏酒的酿酒工艺【申请号:CN 200710116033.2;授权公告号:CN 101186869B】,在第一容器内装入酿酒原料,在第二容器内装入冷水,在透气板上撒有发酵好的香糟,然后对第一容器的底部加热,使第一容器内产生蒸汽,蒸汽穿过透气板上的小孔及香糟上升至第二容器的底部,蒸汽遇冷后冷凝成液体流入接酒盘,得到纯粮原浆蒸馏酒;所述香糟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发酵制成:稻壳90份,高梁面粉9.3份,曲霉菌0.3份及酵母菌0.3份;第一容器上端敞口外沿与筒状体底端连接,筒状体上端与第二容器底部外壁连接,筒状体中部内壁上安装透气板,透气板上设置接酒盘,接酒盘上开设孔,孔开设在接酒盘左侧壁下部,孔与管道连接,管道延伸到筒状体左壁外侧;第二容器内的冷水保持为环境温度;第二容器底部呈V型;透气板上的孔为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为0.12-0.16毫米。

上述的设备通过在透气板上方放置香糟,以有效提高酒的香味。但该设备存在一个问题:长期使用下,香糟需要进行更换。上述的设备更换时,需要先将第二容器取出,接着工具伸入到第一容器内将香槽取出,由于香槽是呈碎片状的,导致整个取出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酿酒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更换香糟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酿酒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一,容器一内设有将该容器一的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的滤板,且上腔和下腔通过滤板上的滤孔连通,所述的上腔内放置有截面呈V形的容器二,且容器二将容器一的开口封闭,所述的滤板的上侧面上固定有与容器二正对的接酒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内竖直设有两根均呈直杆状的连接杆,两连接杆分别位于接酒桶两侧,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容器二和滤板固定,所述的下腔内设有呈L形的酒管,酒管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出酒部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进酒部,所述的出酒部的外端伸出容器一且出酒部与容器一密封固定,所述的接酒桶的底部具有向外凸出且呈管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穿过滤板并插在进酒部内,且连接部和进酒部之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

实际产品中,优选容器二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具体使用时,容器二内装有冷水,滤板的上侧放置有香糟,下腔内装有酿酒原料;接着将整个酿酒设备放置在加热器上,以加热容器一;加热容器一所产生的蒸汽在滤板的作用下缓慢上升并渗透香糟,来增加酒香;当蒸汽继续上移与容器二的表面接触遇冷液化并流入到接酒桶内,在然后通过连接部流入到酒管内并最终通过出酒部外端排出。

容器二通过连接杆与滤板固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容器二、滤板和接酒桶这三者是形成一个整体的,同时,又由于接酒桶是通过其上的连接部插在出酒管内的方式与出酒管连通的,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只需向上提起容器二便可将上述的整体整个从容器一内取出,这样便可有效方便了香糟以及酿酒原料的更换。

在上述的酿酒设备中,所述的容器二的侧壁上制有向外的环状翻边,翻边和容器一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且翻边的下端面与容器一的上端面贴靠,所述的容器一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且环形密封垫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翻边的下端面相抵。

容器二通过翻边与容器一相抵的方式进行定位,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其次,通过在翻边和容器一之间设置环形密封垫,使两者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从而将容器一的开口稳定封闭,以提高本酿酒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酿酒设备中,所述的翻边的上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握持杆,握持杆有两根且沿翻边的周向均布,每根握持杆的表面上均制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的结构,方便使用者向上提升容器二,以有效方便将由容器二、滤板和接酒桶三者所组成的整体从容器一内取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更换香糟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酿酒设备中,所述的滤板的上侧面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定位部,定位部的数量与连接杆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插在对应的定位部内。

通过设置定位部,对连接杆和滤板的组装起到较好的导向以及定位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连接杆和滤板组装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酿酒设备中,所述的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呈环状的密封槽,所述的密封圈位于密封槽内,且密封圈的外侧壁与进酒部的内侧壁相抵。

在密封槽的作用下,对密封圈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以确保连接部和进酒部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从而避免蒸汽进入到进酒部内,影响酒的纯度。

在上述的酿酒设备中,所述的容器一上具有供出酒部伸出的通孔,所述的出酒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呈环状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0形圈,且0形圈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相抵,所述的出酒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容器一固定。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酿酒设备中,所述的容器一上具有供出酒部伸出的通孔,所述的出酒部的内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部,密封部的端面上贴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容器一的内壁相抵。

在橡胶垫的作用下,同样能够实现出酒部与容器一的密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酿酒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容器二通过连接杆与滤板固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容器二、滤板和接酒桶这三者是形成一个整体的,同时,又由于接酒桶是通过其上的连接部插在出酒管内的方式与出酒管连通的,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只需向上提起容器二便可将上述的整体整个从容器一内取出,这样便可有效方便了香糟以及酿酒原料的更换。

2、通过在设置握持杆且在握持杆的表面上设置防滑纹,方便使用者向上提升容器二,以有效方便将由容器二、滤板和接酒桶三者所组成的整体从容器一内取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更换香糟的方便性。

3、容器二通过翻边与容器一相抵的方式进行定位,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其次,通过在翻边和容器一之间设置环形密封垫,使两者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从而将容器一的开口稳定封闭,以提高本酿酒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酿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一;1a、上腔;1b、下腔;2、容器二;2a、翻边;3、滤板;3a、定位部;4、连接杆;5、接酒桶;5a、连接部;6、酒管;6a、出酒部;6b、进酒部;7、环形密封垫;8、握持杆;9、密封圈;10、0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酿酒设备由容器一1、容器二2、滤板3、连接杆4、接酒桶5、酒管6等组成。其中,容器二2由导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可以为黄铜或不锈钢。

具体来说,容器一1的上端开口,且该容器一1的下端封闭。滤板3位于容器一1内,该滤板3将容器一1的内腔分隔呈上腔1a和下腔1b,且上腔1a和下腔1b通过滤板3上的滤孔连通。

如图1所示,容器二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该容器二2的截面呈V形。容器二2放置在上腔1a内,且此时,容器二2将容器一1的开口封闭。具体来说,容器二2的侧壁上制有向外的环状翻边2a,翻边2a和容器一1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且翻边2a的下端面与容器一1的上端面贴靠。容器一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垫7,且环形密封垫7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翻边2a的下端面相抵,以使翻边2a和容器一1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翻边2a的上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握持杆8,握持杆8有两根且沿翻边2a的周向均布,每根握持杆8的表面上均制有防滑纹(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握持杆8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翻边2a固定。

如图1所示,滤板3的上侧面的中部固定有接酒桶5,且接酒桶5的位置与容器二2正对。连接杆4呈直杆状且竖直设置在上腔1a内。连接杆4有两根且分别位于接酒桶5的两侧。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与容器二2和滤板3固定。具体来说,连接杆4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容器二2固定;滤板3的上侧面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定位部3a,定位部3a的数量与连接杆4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根连接杆4的下端均插在对应的定位部3a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杆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定位部3a固定。

酒管6呈L形且设置在下腔1b内。如图1所示,该酒管6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出酒部6a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进酒部6b,且出酒部6a和进酒部6b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出酒部6a的外端伸出容器一1且出酒部6a与容器一1密封固定;接酒桶5的底部具有向外凸出且呈管状的连接部5a,连接部5a和接酒桶5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的内腔连通。连接部5a穿过滤板3并插在进酒部6b内,且连接部5a和进酒部6b之间通过密封圈9形成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5a的外侧壁上设有呈环状的密封槽,密封圈9位于密封槽内,且密封圈9的外侧壁与进酒部6b的内侧壁相抵;容器一1上具有供出酒部6a伸出的通孔,出酒部6a的外侧壁上设有呈环状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0形圈10,且0形圈10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相抵,出酒部6a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容器一1固定。

具体使用时,容器二2内装有冷水,滤板3的上侧放置有香糟,下腔1b内装有酿酒原料;接着将整个酿酒设备放置在加热器上,以加热容器一1;加热容器一1所产生的蒸汽在滤板3的作用下缓慢上升并渗透香糟,来增加酒香;当蒸汽继续上移与容器二2的表面接触遇冷液化并流入到接酒桶5内,在然后通过连接部5a流入到酒管6内并最终通过出酒部6a外端排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出酒部6a的内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部,密封部的端面上贴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容器一1的内壁相抵。在橡胶垫的作用下,同样能够实现出酒部6a与容器一1的密封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