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455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蛋白肽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浸提后的副产物,在我国饼粕类饲料原料中,其产量仅次于豆粕。其内含粗蛋白35-50%,与豆粕相当,其蛋白质功效比值、纯消化率、生物学效价及蛋白质净利用率等指标均接近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组成与联合国粮农组织(WHO)推荐的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营养价值远高于谷类蛋白,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但是,棉籽蛋白结构紧密、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被机体消化吸收,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小分子肽比等量的氨基酸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肽类和氨基酸几乎可以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完全吸收利用,进入到血液中,然后输送到生物体的各个部位,肽类被生物体吸收的速度快于等量的游离氨基酸,更快于等量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尤其大分子蛋白质须经过消化,降解成小分子肽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同时,棉酚是棉籽粕中主要的抗营养成分,含量为0.11-0.18%,其中,具有活性醛基和活性羟基的游离棉酚毒性较大,含量超过安全界限,因此,用含有棉酚的棉籽粕作为蛋白质来源,直接饲喂动物,易导致畜禽生长迟缓、繁殖率下降,中毒甚至死亡。并且,这种毒性游离棉酚可以和饲料中蛋白氨基酸残基结合,生成不溶性复合物,与消化道中的蛋白水解酶结合,抑制其活性,由此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

因此,只有通过脱酚处理的棉籽产品才是相对安全的。根据国家标准GB-13078-91,原料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允许量≤1200mg/kg,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棉酚相对安全的含量为≤400mg/kg。

目前,棉籽粕中棉酚的降解方法常见的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是,物理法工作量大,工艺条件苛刻,成本高,化学法存在易产生物质残留,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且蛋白质降解率低,棉酚脱毒效率不明显等问题。目前,微生物发酵处理法被认为是安全、脱毒效果好、生产成本低、最有发展前途的脱毒方法。

中国专利CN 104342471 A公开了“一种脱酚棉籽蛋白肽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枯草芽苞杆菌发酵的方法对棉籽粕进行脱毒处理,该方法处理后,原料棉籽粕中棉酚含量从0.15%降至0.03%-0.035%,脱毒效果不够彻底,并且发酵时间长。

中国专利CN 104273328 A通过霉菌和芽孢杆菌菌种混合发酵的方法获得一种棉籽粕饲料,利用半固体发酵的方法,使棉酚含量低于0.01%,但小分子肽含量较低,并且该方法中,黑曲霉菌种接种量为5-15%,芽孢杆菌菌种接种量为20-40%,接种量太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将棉籽粕中的蛋白质转化为小分子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同时,脱去了棉籽粕中的棉酚等抗营养物质,达到脱酚去毒的功效,提高了棉籽肽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发酵底物

将棉籽粕粉碎,过筛,与硫酸铵、氯化钠混合,加水搅拌均匀;

2)制备发酵液

斜面培养:将霉菌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28~30℃下恒温培养24-48h;

种子液培养: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冲洗固体斜面培养基,获得活化的霉菌种子液,并接入到种子液培养基中,接种量为3-6%,得到发酵液,于28~30℃、转速150-250rpm条件下培养48-72h;

3)液体发酵

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与步骤1)所得的发酵底物充分混合,发酵液的接种量为3-6%,进行好氧发酵,得到发酵棉粕;

4)喷雾干燥

将步骤3)中所得发酵棉粕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棉籽肽。

进一步,步骤1)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数为:棉籽粕5-10%,硫酸铵2-8%,氯化钠0.5-1%,水分85-90%,自然pH值。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霉菌菌种为黑曲霉、米曲霉、长柄木霉、孤独腐质霉、绳状青霉和棘孢曲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当所述霉菌菌种为两种以上时,制备每种霉菌菌株对应的种子液、发酵液,在步骤3)中,发酵液与发酵底物混合前,先混合不同霉菌菌种的发酵液。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霉菌固体斜面培养基为:按重量份,马铃薯100-200份,葡萄糖10-20份,琼脂10-20份,MgSO4 0.2-1.0份,NaCl0.5-1份,FeSO4 0.002-0.05份,K2HPO40.3-1.2份,水1000-1500份,自然pH值,110-130℃灭菌20-30min。

又,步骤2)中,所述的种子液培养基为:按重量份,蛋白胨10-20份,酵母提取物3-8份,NaCl 2-6份,水1000-1500份,自然pH值,110-130℃灭菌20-30min。

优选地,步骤3)中,发酵条件为:温度28-40℃、自然pH值,通风量0.02-0.35vvm,转速150-250rpm,发酵时间48-60h。

优选地,步骤4)中喷雾干燥温度为80-120℃。

优选地,步骤1)中,棉籽粕粉碎后,过10-60目筛。

本发明中接种量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占接种后培养液总体积的比例。

本发明以棉籽粕为原料,选择霉菌菌种,通过液体发酵,可将棉籽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转化为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肽,有利于机体吸收,本发明所得棉籽肽产品中小肽含量相比发酵前提高300%以上。

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将原料棉籽粕中棉酚含量从0.177%降至0.007%以下,棉酚降解率高,脱毒较彻底,产品质量达到并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棉酚相对安全含量(≤0.04%)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择霉菌菌种,将棉籽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肽,对棉籽粕中的棉酚进行了大量的降解,获得的棉籽肽产品中,粗蛋白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10%以上,小分子肽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300%以上,利于机体吸收,游离棉酚的降解率达96%以上,棉酚含量降至0.007%以下,降低了毒性,提高了棉籽肽的总体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霉菌菌株接种量小,发酵时间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其干燥速度非常迅速,相比普通低温干燥,干燥时间减少80%以上,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发酵底物

将棉籽粕粉碎,过20目筛后与硫酸铵、氯化钠混合,加水搅拌均匀,按重量比例,原料组分为:棉籽粕7%,硫酸铵2.5%,氯化钠0.5%,水分90%,自然pH值。

2)制备发酵液

斜面培养:将黑曲霉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30℃下恒温培养48h;其中,所述固体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去皮)150g,葡萄糖15g,琼脂15g,MgSO4 0.25g,NaCl 0.5g,FeSO4 0.02g,K2HPO4 0.5g,将各组分溶于1000ml水中,自然pH值,121℃灭菌30min。

种子液培养: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将活化的斜面菌种洗下,并按照接种量4%的比例接入到种子液培养基中,获得发酵液,于30℃、转速200rpm条件下培养48h。

所述种子液培养条件为: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6g,NaCl 5g,将上述组分溶于1000ml水中,自然pH值,121℃灭菌30min。

3)液体发酵

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按接种量4%,体积比例,与步骤1)所得的发酵底物充分混合,于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35℃、自然pH值,通风量0.33vvm,转速200rpm,发酵时间48h。

4)喷雾干燥

将步骤3)中所得发酵棉粕于90℃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棉籽肽。

实施例2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发酵底物

将棉籽粕粉碎,过20目筛,与硫酸铵、氯化钠混合,加水搅拌均匀,按重量比例,原料组分为:棉籽粕10%,硫酸铵3%,氯化钠1%,水分86%,自然pH值。

2)制备发酵液

斜面培养:将黑曲霉、米曲霉菌株分别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30℃下恒温培养48h;所述固体斜面培养条件为:马铃薯(去皮)180g,葡萄糖13g,琼脂12g,MgSO4 0.29g,NaCl 0.6g,FeSO4 0.03g,K2HPO4 0.8g,将上述各组分溶于1000ml水中,自然pH值,121℃灭菌30min。

种子液培养: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将活化的黑曲霉、米曲霉菌种洗下,并按照各自接种量6%的比例接入到种子液培养基中,分别获得黑曲霉发酵液和米曲霉发酵液,于30℃、转速200rpm条件下培养48h;

所述种子液培养条件为:蛋白胨14g,酵母提取物7g,NaCl 6g,将上述组分溶于1000ml水中,自然pH值,121℃灭菌30min。

3)液体发酵

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按等体积混合,与步骤1)所得的发酵底物充分混合,其中,混合发酵液的接种量为6%,于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35℃、自然pH值,通风量0.33vvm,转速200rpm,发酵时间60h。

4)喷雾干燥

将步骤3)中所得发酵棉粕于80℃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棉籽肽。

实施例3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发酵底物

将棉籽粕粉碎,过20目筛,与硫酸铵、氯化钠混合,加水搅拌均匀,按重量比例,原料组分为:棉籽粕8%,硫酸铵2%,氯化钠1%,水分89%,自然pH值。

2)制备发酵液

斜面培养:将黑曲霉、米曲霉、长柄木霉菌株分别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30℃下恒温培养48h;所述固体斜面培养条件为: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15g,琼脂12g,MgSO40.29g,NaCl 0.6g,FeSO4 0.06g,K2HPO4 0.8g,将上述各组分溶于1000ml水中,自然pH值,121℃灭菌30min;

种子液培养: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将活化的黑曲霉、米曲霉、长柄木霉菌种洗下,并按照各自接种量5%的比例分别接入到种子液培养基中,获得黑曲霉发酵液、米曲霉发酵液和长柄木霉发酵液,于30℃、转速200rpm条件下培养48h。

所述种子液培养条件为:蛋白胨15g,酵母提取物7g,NaCl 7g,将上述组分溶于1000ml水中,自然pH值,121℃灭菌30min;

3)液体发酵

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按等体积混合接种量按体积的5%与步骤1)所得的发酵底物充分混合,于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35℃、自然pH值,通风量0.33vvm,转速200rpm,发酵时间60h。

4)喷雾干燥

将步骤3)中所得发酵棉粕于100℃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棉籽肽。

实施例4检测棉籽肽中粗蛋白、小肽、游离棉酚含量

对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棉籽肽进行检测,以未发酵的棉籽粕作为对比例。

其中,粗蛋白的含量检测参考国家标准GB/T6432-94。

小肽的含量检测方法参考轻工业行业标准QB/T 2653-2004。

游离棉酚检测方法参考国家标准GB13086-91。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与未发酵的棉籽粕相比,实施例1棉籽粕在发酵后其粗蛋白含量提高12.83%,小肽提高率为300%,游离棉酚降解率达96.0%,实施例2棉籽粕在发酵后其粗蛋白含量提高22.07%,小肽提高率为414%,游离棉酚降解率达96.6%,实施例3棉籽粕在发酵后其粗蛋白含量提高15.99%,小肽提高率为357%,游离棉酚降解率达97.2%。

利用本发明,可将棉籽粕小肽含量提高300%以上,游离棉酚的降解率达96%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