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5387发布日期:2018-10-16 21:0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即食餐包加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米酒的生产过程在原工艺基础上主要对洗米蒸饭等环节进行了机械自动化的改进,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常将硬质包装改为软质包装。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米酒的加工生产多以液态为主,各类液态包装均存在包装袋容易破损和整体较为笨重的问题;而加工工艺中的加热沸腾、煮酒调配等工序,又使米酒中包含的多种风味物质严重挥发。同时,最后的热杀菌工艺又极易造成米酒的成品颜色变煮黄、变色,这种生产工艺使得液态米酒在风味、营养、色泽等多方面与原汁原味的米酒品质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米酒品类多样化、不纯正,在食用方面也是颇为复杂,火候难以控制,导致营养价值流失。

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市场上急需提供一种有效解决传统米酒干湿分离问题,保证生产后的冲泡米酒餐包在口感、营养、色泽,味道上都胜过传统米酒的多功能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它有效解决传统米酒干湿分离问题,保证生产后的冲泡米酒餐包在口感、营养、色泽,味道。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包括前处理工序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前处理工序为将糯米发酵制成原汁米酒;所述后处理工序为将所述原汁米酒制成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制成即食餐包。

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离,将原汁米酒分离成为酒汁和酒糟;

步骤二:酒汁加工,将分离后的酒汁过滤后经过65℃至70℃灭活酵母菌,灌装后在89℃至93℃水浴下恒温20分钟后进行内包装;

步骤三:酒糟加工,包括酒糟和米糟,将分离后的酒糟转入-35℃至-30℃冷冻处理20±1小时,然后转入40℃-5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25-40小时,待米糟彻底风干制成方块形状后进行内包装;

步骤四:包装:将加工好的酒酿汁和酒糟进行分离式独立包装成半成品,然后在将半成品进行归纳组装包装成即食餐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检验步骤,所述检验步骤为将分别经过米汁加工和米糟加工步骤后的所述米汁和米糟进行质量检验,所述质量检验包括菌株检验和营养成分检验,所述检验步骤在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进行,又或者地,所述检验步骤与步骤二同时进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米糟的加工工序为:将所述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35℃冷冻处理18-20小时,然后转入4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30小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处理工序从工序的先后顺序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清洗、b.浸泡、c.蒸饭、d.冷却、e.拌曲和f.发酵。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发明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餐包即食餐包生产工艺,有效解决传统米酒干湿分离问题,保证生产后的冲泡米酒餐包在口感、营养、色泽,味道上都优于传统米酒。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米酒制作过程,减少用户制作时间,让使用者随时可以吃到既有风味又有品质的米酒,更可以真正保证米酒酿的营养价值,同时也解决了液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性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其包括前处理工序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前处理工序为将糯米发酵制成原汁米酒;所述后处理工序为将所述原汁米酒制成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制成即食餐包。

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离,将原汁米酒分离成为酒汁和酒糟。

步骤二:酒汁加工,将分离后的酒汁过滤后经过65℃至70℃灭活酵母菌,这样将杀灭主要能导致继续发酵的酵母菌,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汁风味中的酒精和各种芳香物质,与常温原汁米酒口感基本无异。灌装后在89℃至93℃水浴下恒温20分钟后进行内包装;酒汁因未煮沸可以保持原有风味,同时因热操作温度低也避免了料液发黄的弊端。

步骤三:酒糟加工,包括酒糟和米糟,将分离后的酒糟转入-35℃至-30℃冷冻处理20±1小时,然后转入40℃-5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25-40小时,待米糟彻底风干制成方块形状后进行内包装。

将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冷冻处理,让米酒整体形成冰晶,然后转入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让米酒中的水分在此温度下不通过液态直接升华去除,同时形成蜂窝状气孔,让米酒块酥松,干燥时间视米糟含水量大小不同而调节,终产品为含有多空且保持米酒原味的米饼,此米酒经沸水冲泡后3秒复原为分散状米粒。

步骤四:包装:将加工好的酒酿汁和酒糟进行分离式独立包装成半成品,然后在将半成品进行归纳组装包装成即食餐包。即包括米汁与米饼包,形成固液两相为餐包一个产品单元,使用时分别撕开后按指导量加入沸水(普通冷水亦可)即可成为一杯(碗)原汁原味地道正宗的特色传统米酒。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检验步骤,所述检验步骤为将分别经过米汁加工和米糟加工步骤后的所述米汁和米糟进行质量检验,其将分别经过米汁加工的和米糟加工步骤后的米汁和米糟进行质量检验,所述质量检验包括菌株检验和营养成分检验,所述检验步骤在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进行,又或者地,所述检验步骤与步骤二同时进行。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米糟的加工工序为:将所述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35℃冷冻处理18-20小时,然后转入4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30小时。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处理工序从工序的先后顺序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清洗、b.浸泡、c.蒸饭、d.冷却、e.拌曲和f.发酵。

本实施例,将现有工艺生产米酒进行了由纯液态操作变为固液两条线工艺操作,原工艺是做成液态原汁米酒后按固形物含量不同进行不同品类的生产,如老米酒按≥48%固形物界定,瓶装为主;饮料性米酒按≥5%固形物界定,杯装为主等。在原汁米酒的基础上加水加糖稀释整料煮沸后灌装,在88℃-92℃杀菌18分钟以上而成。本发明通过在原汁米酒基础上开始分两条工艺线操作,有效解决米酒古化问题,避免了加工工艺中的加热沸腾、煮酒调配,使米酒多种风味物质挥发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热杀菌工艺温度较低,不易造成米酒成品颜色变黄,保证生产后的米酒在风味、营养、色泽上与原汁原味的米酒品质较为一致;同时,分开包装可以使液体和固体物的包装工艺不同,运输运量有效调节,可以有效解决包装容易破损和笨重的问题。

为了保证本发明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的酥松,可在如下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对米糟处理,具体根据以下几种不同的实施例中米糟含水量大小不同而有所调节: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米糟加工的加工工序可以为:将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40℃冷冻处理18-20小时,然后转入40℃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20小时;在此种工艺下,米糟的水分挥发较少,米糟的保质期较短。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米糟加工的加工工序可以为:将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30℃冷冻处理18-20小时,然后转入50℃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40小时;在此种工艺下,米糟的水分挥发较多,米糟的保质期较长,但米块酥松度较高,口感较低。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米糟加工的加工工序可以为:将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35℃冷冻处理18-20小时,然后转入4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30小时;在此种工艺下,米糟的水分挥发较多,米糟的保质期较长,但米块酥松度适中,口感较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