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3061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尾藻(sargassum)是褐藻中的一类海藻,属褐藻口,鹿角菜目,马尾藻科,大多为多年生大型藻类,主要生长在低潮带石沼中或潮下带2-3米水深处的岩石上,大多数为暖水性物种,广泛分布于暖水和温水海域,在我国南北海域均有分布,其中广东、广西马尾藻的产量较高,另外在海南岛和涠洲岛海域也有很高的产量。马尾藻藻体褐色,藻体分固着器、茎、叶和气囊四部分,髙达1米社。固着器盘状,上生圆柱状的主干。主干单生,偶有双生的现象。茎呈现兰棱形,叶子多是披针形,裹多生在末端小枝上,幼期为纺锤形或倒卵形,顶端有针状突起,成熟时为球形或亚圆球形,顶端圆滑或具尖细的突起。马尾藻中含有丰富膳食纤维,褐藻淀粉,矿物质和维生素及优质的高饱和脂肪酸和合理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远高于海带、紫菜,其余成分与海带、紫菜接近,可作为保健食品和药物的优质原料。我国古代书籍早有记录马尾藻的药用价值,民间传统也常采用马尾藻作为食物或是中草药治疗。《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国中药学著作最早记录了马尾藻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1578年,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陈述了马尾藻能够软坚散结、清热化痰、化水利尿。中国现代药典和中药临床实践表明,羊栖菜和海蒿子能用于治疗瘰疬、睾丸肿痛、水肿、动脉硬化、皮肤病、高血压、急性食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22812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海藻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它以食品级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复合酶耦合催化水解,对酶加量、ph值、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保证酶水解效率;水解液进行失活、脱色以及过滤处理后得到海藻多肽提取液;将该提取液分别通过分子量为1000da和300da的纳滤膜进行纯化、浓缩处理,得到分子量在300~1000da范围内的海藻活性肽产品,经灭菌真空干燥后得到海藻活性肽成品。该制备方法原料利用率高、产品纯度高还无需添加脱盐、真空浓缩等工艺,在简化生产工艺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该制备方法直接对食品级海藻酸钠进行催化水解,不能合理利用藻类成分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蛋白肽得率高、加工周期短、能耗低、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细胞破碎、蛋白提取、蛋白酶解、脱腥、纯化分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细胞破碎:将马尾藻粉按1:35-40料液比加入浓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在温度为45-50℃、功率为240-260w的超声波处理25-30min,调节ph至中性,然后经3~5℃、7000~9000rpm的低温离心机离心18~22min,备用,该步骤结合氢氧化钠与超声波进行细胞破壁,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能够大大缩短细胞破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果,可大批量化破碎藻细胞,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蛋白提取:于3-5℃环境中,离心液加入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入量为离心液体积的4-5倍,持续搅拌1-2min,静置4-5h,离心,去上清液,去除沉淀残余表面酒精,收集沉淀,用0.09-0.11mol/l、ph为6-7的pbs溶液溶解沉淀,该步骤中利用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的机理,加入大量的乙醇,使蛋白质得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该方法蛋白质沉淀效果好,蛋白质中残留的乙醇溶液可在自然状态下挥发出去,不需要进一步处理,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蛋白酶解:将马尾藻蛋白按1:4-6料液比加水混匀,调节ph至7-8,加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低比为4-5%和3-4%,在50-55℃下酶解3-5h,灭酶,冷却,离心,上清液即为酶解液,该步骤采用双酶酶解法制备马尾藻活性多肽,利用两种蛋白酶作用的专一性,使原料蛋白质充分水解成活性多肽,提高马尾藻蛋白质的转化率,使蛋白质尽可能的降解为活性多肽,且可使活性肽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

脱腥:将酶解液中加入0.5-1wt%的β-环糊精,在20-30℃下搅拌80-100min进行脱腥,经0.2-0.3μm微滤膜,滤掉β-环糊精即可得脱腥的酶解液,β-环糊精(β-cd)是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产生的一组环状低聚糖,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特殊分子结构,使得cd能作为“宿主”包络不同“客体”化合物,达到脱腥的目的;

纯化分离:将脱腥后的酶解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3-5kda的超滤膜的超滤去除大分子蛋白质,然后通过截留分子量为200-300da的纳滤膜的纳滤去除氨基酸而得到浓缩液,冷冻干燥即得马尾藻活性多肽,该活性物质含有一种活性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hshayysvcgshrgrcycrclrcrvlhpgklcvcvncsr,该活性多肽与钙、锌、铁等离子结合,由小肠肠壁细胞吸收后再释放进入血液,从而避免了这些离子在小肠的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中沉淀,促进了它们的吸收,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预防和改善龋齿、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活性蛋白肽得率高、加工周期短、能耗低、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该制备方法采用的双酶酶解法可利用两种蛋白酶作用的专一性,使原料蛋白质充分水解成活性多肽,提高马尾藻蛋白质的转化率,使蛋白质尽可能的降解为活性多肽;该提取方法得到的活性多肽能与钙、锌、铁等离子结合,由小肠肠壁细胞吸收后再释放进入血液,从而避免了这些离子在小肠的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中沉淀,促进了它们的吸收,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预防和改善龋齿、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细胞破碎、蛋白提取、蛋白酶解、脱腥、纯化分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细胞破碎:将马尾藻粉按1:38料液比加入浓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在温度为48℃、功率为240w的超声波处理30min,调节ph至中性,然后经4℃、7800rpm的低温离心机离心20min,备用,该步骤结合氢氧化钠与超声波进行细胞破壁,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能够大大缩短细胞破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果,可大批量化破碎藻细胞,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蛋白提取:于4℃环境中,离心液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加入量为离心液体积的4倍,持续搅拌1min,静置5h,然后经4℃、7800rpm的低温离心机离心20min,去上清液,去除沉淀残余表面酒精,收集沉淀,用0.1mol/l、ph为6.5的pbs溶液溶解沉淀,该步骤中利用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的机理,加入大量的乙醇,使蛋白质得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该方法蛋白质沉淀效果好,蛋白质中残留的乙醇溶液可在自然状态下挥发出去,不需要进一步处理,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3)蛋白酶解:将马尾藻蛋白按1:5料液比加水混匀,调节ph至7.5,加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低比为4%和3.5%,在52℃下酶解4h,95℃的水浴灭酶18min,冷却至室温,然后经4℃、7800rpm的低温离心机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酶解液,该步骤采用双酶酶解法制备马尾藻活性多肽,利用两种蛋白酶作用的专一性,使原料蛋白质充分水解成活性多肽,提高马尾藻蛋白质的转化率,使蛋白质尽可能的降解为活性多肽,且可使活性肽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

4)脱腥:将酶解液中加入0.6wt%的β-环糊精,在25℃下搅拌90min进行脱腥,经0.2μm微滤膜,滤掉β-环糊精即可得脱腥的酶解液,β-环糊精(β-cd)是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产生的一组环状低聚糖,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特殊分子结构,使得cd能作为“宿主”包络不同“客体”化合物,达到脱腥的目的;

5)纯化分离:将脱腥后的酶解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4kda的超滤膜的超滤去除大分子蛋白质,然后通过截留分子量为300da的纳滤膜的纳滤去除氨基酸而得到浓缩液,冷冻干燥即得马尾藻活性多肽,该活性物质含有一种活性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hshayysvcgshrgrcycrclrcrvlhpgklcvcvncsr,该活性多肽与钙、锌、铁等离子结合,由小肠肠壁细胞吸收后再释放进入血液,从而避免了这些离子在小肠的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中沉淀,促进了它们的吸收,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预防和改善龋齿、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作用。

实施例2:

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马尾藻粉按1:38料液比加入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在温度为48℃、功率为260w的超声波处理30min,调节ph至中性,低温离心机离心,备用,该步骤结合氢氧化钠与超声波进行细胞破壁,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能够大大缩短细胞破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果,可大批量化破碎藻细胞,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于5℃环境中,离心液加入浓度为93%的乙醇,加入量为离心液体积的5倍,持续搅拌1min,静置4.5h,离心,去上清液,去除沉淀残余表面酒精,收集沉淀,用0.11mol/l、ph为7的pbs溶液溶解沉淀,该步骤中利用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的机理,加入大量的乙醇,使蛋白质得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该方法蛋白质沉淀效果好,蛋白质中残留的乙醇溶液可在自然状态下挥发出去,不需要进一步处理,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3)将马尾藻蛋白按1:6料液比加水混匀,调节ph至7.8,加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低比为5%和3%,在55℃下酶解4h,灭酶,冷却,离心,上清液即为酶解液,该步骤采用双酶酶解法制备马尾藻活性多肽,利用两种蛋白酶作用的专一性,使原料蛋白质充分水解成活性多肽,提高马尾藻蛋白质的转化率,使蛋白质尽可能的降解为活性多肽,且可使活性肽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

4)将酶解液中加入1wt%的β-环糊精,在24℃下搅拌85min进行脱腥,经0.2μm微滤膜,滤掉β-环糊精即可得脱腥的酶解液,β-环糊精(β-cd)是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产生的一组环状低聚糖,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特殊分子结构,使得cd能作为“宿主”包络不同“客体”化合物,达到脱腥的目的;

5)将脱腥后的酶解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的超滤去除大分子蛋白质,然后通过截留分子量为300da的纳滤膜的纳滤去除氨基酸而得到浓缩液,冷冻干燥即得马尾藻活性多肽,该活性物质含有一种活性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hshayysvcgshrgrcycrclrcrvlhpgklcvcvncsr,该活性多肽与钙、锌、铁等离子结合,由小肠肠壁细胞吸收后再释放进入血液,从而避免了这些离子在小肠的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中沉淀,促进了它们的吸收,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预防和改善龋齿、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作用。

实施例3:

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将马尾藻粉按1:40料液比加入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在温度为48℃、功率为250w的超声波处理26min,调节ph至中性,然后离心;于5℃环境中,在离心液加入浓度为93%的乙醇,加入量为离心液体积的5倍,持续搅拌2min,静置4h,离心,去上清液,去除沉淀残余表面酒精,用0.09mol/l、ph为6.7的pbs溶液溶解沉淀;将马尾藻蛋白按1:4料液比加水混匀,调节ph至7.5,加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低比为4.5%和3.5%,在55℃下酶解4.5h,灭酶,冷却,离心,上清液即为酶解液;将酶解液中加入0.7wt%的β-环糊精,在26℃下搅拌95min进行脱腥,经0.3μm微滤膜;将脱腥后的酶解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4kda的超滤膜的超滤去除大分子蛋白质,然后通过截留分子量为300da的纳滤膜的纳滤去除氨基酸而得到浓缩液,冷冻干燥即得马尾藻活性多肽。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sequencelisting

<110>舟山富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120>马尾藻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

<130>1

<160>1

<170>patentinversion3.5

<210>1

<211>39

<212>prt

<213>人工合成

<400>1

hisserhisalatyrtyrservalcysglyserhisargglyargcys

151015

tyrcysargcysleuargcysargvalleuhisproglylysleucys

202530

valcysvalasncysserarg

3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