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佐酮中间体3‑(4‑氯丁基)‑5‑氰基吲哚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71140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拉佐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维拉佐酮(vilazodonehydrochloride),化学名称为5-(4-(4-(5-氰基-3-吲哚基)丁基)-1-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盐酸盐,是由clinicaldata公司开发的抗抑郁新药。2011年1月,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年人抑郁症。其化学结构如式(a)所示:

盐酸维拉佐酮为具有5-ht1a受体部分激动和5-ht再摄取抑制双重作用的新型抗抑郁药,与临床现有抗抑郁药物比较,具有起效快,对患者没有性功能障碍副作用等特点。

目前,国内外已公开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备盐酸维拉佐酮:

1)以3-(4-氯丁基)吲哚-5-甲腈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cn1056610c为最早公开的维拉佐酮化合物专利,是以3-(4-氯丁基)吲哚-5-甲腈为中间体制备维拉佐酮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首先,3-(4-氯代丁基)吲哚-5-甲氰与1-(2-羧基苯并呋喃-5-基)哌嗪进行缩合反应,得5-(4-(4-(5-氰基吲哚-3-基)丁基)哌嗪-1-)苯并呋喃-2-甲酸,然后与2-氯-1-甲基吡啶翁甲磺酸盐反应,最后经成盐精制得盐酸维拉佐酮。

该方法反应步骤相对较多,各步收率不详,且采用吡啶翁盐化合物进行酰化反应,不适合大量产业化制备。

2)专利cn1155568c和cn1181067c中公开了中间体3-(4-氯代丁基)吲哚-5-甲氰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盐酸维拉佐酮中的应用。合成路线如下:

以3-(4-氯代丁基)吲哚-5-甲氰为原料,与5-(1-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进行缩合反应,再成盐得制备盐酸维拉佐酮的方法。其中,中间体3-(4-氯代丁基)吲哚-5-甲氰的制备路线如下:

以5-氰基吲哚为原料,在异丁基氯化铝催化下,进行付克酰基化反应,制得3-(4-氯丁酰基)吲哚-5-甲氰,再经异丁基氯化铝活化下,采用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酮羰基为亚甲基,制备中间体3-(4-氯丁基)吲哚-5-甲腈。

该合成路线中的付克酰基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步骤,均采用了罕用的路易斯酸异丁基氯化铝为催化剂,该试剂难于购买和制备,而且异丁基氯化铝化学性质不稳定,空气中极易燃,需采用管道式输送,对反应设备要求高。鉴于该催化剂的制备、储存和运输的成本昂贵,不适合用于盐酸维拉佐酮的大量产业化制备。

文献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2004,47(19):4684-4692中述及中间体3-(4-氯丁基)吲哚-5-甲腈的另外一种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是以5-氰基吲哚为原料,在异丁基二氯化铝催化下进行付克酰基化反应,得3-(4-氯丁酰基)-1h-吲哚-5-甲氰,再经二(甲氧基乙氧基)二氢化铝选择性还原酮羰基,制备中间体3-(4-氯丁基)吲哚-5-甲腈。

该路线的付克酰基化反应步骤中,同样使用了罕用的路易斯酸异丁基氯化铝为催化剂。由于上述提及的该试剂本身固有缺陷,不适用于产业化大量制备。在该路线的还原反应步骤中,采用二(甲氧基乙氧基)二氢化铝作为选择性还原剂,制备3-(4-氯丁基)吲哚-5-甲腈的收率低,仅为27%,且需通过柱层析纯化,亦不适合应用于盐酸维拉佐酮的大量产业化制备。

文献med.chem.lett.2010,1,199-203中采用与上述文献相似的方法制备中间体3-(4-氯丁基)吲哚-5-甲腈。合成路线如下:

所不同之处在于,该文献在付克酰基化反应中,采用三氯化铝代替异丁基二氯化铝催化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0℃。而在还原制备3-(4-氯丁基)吲哚-5-甲腈过程中,亦采用二(甲氧基乙氧基)二氢化铝作为还原剂,收率较低,且产物需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不适合应用于盐酸维拉佐酮的大量产业化制备。

3)专利wo2006/114202和cn101163698a中公开了以3-(4-羟基丁基)吲哚-5-甲腈和3-(4-氧代丁基)吲哚-5-甲腈为中间体制备维拉佐酮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是以3-(4-羟基丁基)吲哚-5-甲腈为原料,经氧化制备3-(4-氧代丁基)吲哚-5-甲腈,再与5-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反应,经氰基硼氢化钠还原氨化,得维拉佐酮,最后经酸化成盐及精制,制备盐酸维拉佐酮。

该路线各步反应收率不详,采用毒性大、价格较昂贵的氰基硼氢化钠作为选择性还原剂,且中间体3-(4-氧代丁基)吲哚-5-甲腈经氧化制备,需经柱层析纯化,因此该方法亦不适合应用于盐酸维拉佐酮的大量产业化制备。

4)专利wo2006/114202和cn101163698a中还公开了以3-(4-哌嗪丁基)吲哚-5-甲腈为中间体的维拉佐酮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以3-(4-哌嗪丁基)吲哚-5-甲腈为中间体,首先在叔丁醇钠、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叔丁基磷的催化下,与5-溴苯并呋喃-2-甲酰胺进行偶联反应,再经酸化成盐及精制,制备盐酸维拉佐酮。该方法采用昂贵的金属钯络合催化剂和三叔丁基磷配体,制备成本高,不适合用于盐酸维拉佐酮的大量产业化制备。

现有技术中制备维拉佐酮关键中间体3-(4-氯丁基)-5-氰基吲哚,大多采用5-氰基吲哚与4-氯丁酰氯进行付克酰基化反应,然后选择性还原羰基。付克酰基化反应需要使用三氯化铝等路易士酸作为催化剂,选择性还原羰基所用氰基硼氢化钠价格昂贵,还要大量使用刺激性强的酰氯等试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后处理繁琐,不适合工业化方法。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对环境更友好、操作更简便的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式ⅳ所示维拉佐酮中间体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式ⅰ化合物5-氰基吲哚与式ⅱ化合物1-溴-4-氯-2-丁烯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

b、式ⅲ化合物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还原得到式ⅳ化合物3-(4-氯丁基)-5-氰基吲哚,

其中,步骤a的反应溶剂是四氢呋喃,反应催化剂是锌;步骤a是在室温下反应的,本发明所述的室温指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的室内温度,一般为0-35℃。步骤a的反应温度也可以选自15-25℃。在一般的实验或生产条件下,步骤a的反应既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冷却,可以很温和的完成反应。

其中,步骤b的还原方法选自金属催化剂催化加氢还原双键。金属催化剂的摩尔用量为式ⅲ化合物的1-2%。金属催化剂选自钯炭,催化加氢的反应压力为0.2-0.3mpa,反应温度为10-3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式ⅳ所示维拉佐酮中间体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的纯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式ⅰ化合物5-氰基吲哚与式ⅱ化合物1-溴-4-氯-2-丁烯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

b、式ⅲ化合物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还原得到式ⅳ化合物3-(4-氯丁基)-5-氰基吲哚,

其中,步骤a的反应溶剂是四氢呋喃,反应催化剂是锌;步骤a是在室温下反应的,本发明所述的室温指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的室内温度,一般为0-35℃。步骤a的反应温度也可以选自15-25℃。在一般的实验或生产条件下,步骤a的反应既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冷却,可以很温和的完成反应。

其中,步骤b的还原方法选自金属催化剂催化加氢还原双键。金属催化剂的摩尔用量为式ⅲ化合物的1-2%。金属催化剂选自钯炭,催化加氢的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温度为10-30℃。式ⅲ化合物在催化加氢反应中,有极少量的氰基同时被还原为胺甲基,为除去上述副产物,将按上述步骤制备的式ⅳ化合物粗品进一步用甲醇重结晶。

本发明得合成路线生产工艺简单,目标产物收率和质量较高,避免了使用酰氯和三氯化铝等路易士酸,减少了环境污染,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将5-氰基吲哚14.2g加入反应瓶中,加入1-溴-4-氯-2-丁烯17.0g,加入四氢呋喃500ml搅拌溶解完全,加入锌粉3g,25℃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完毕,过滤得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的四氢呋喃溶液,直接用于下步催化加氢反应。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制备的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5%钯炭2.1g,用氢气置换2两次,控制氢气压力为0.2mpa、反应温度为10-15℃加氢反应4小时。反应完毕,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100ml、水100ml,搅拌溶解分层后,分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3-(4-氯丁基)-5-氰基吲哚20.1g,hplc检测纯度为96.1%,lc-ms分析表明有分子离子峰为237.11的杂质。

实施例3

将按实施例2制备的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粗品20g,加入无水甲醇250ml加热至60℃搅拌30分钟,降温至10-20℃析晶搅拌30分钟,过滤,固体40℃真空干燥得3-(4-氯丁基)-5-氰基吲哚成品约17.2g,hplc检测纯度为99.4%,lc-ms分析表明无分子离子峰为237.11的杂质。

实施例4

将5-氰基吲哚14.2g加入反应瓶中,加入1-溴-4-氯-2-丁烯17.0g,加入四氢呋喃500ml搅拌溶解完全,加入锌粉3g,15℃搅拌反应7小时。反应完毕,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100ml、水100ml,搅拌溶解分层后,分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20.4g,hplc检测纯度为97.5%。

实施例5

将按实施例4制备的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20g加入反应瓶中,加入四氢呋喃500ml,加入5%钯炭4.0g,用氢气置换2两次,控制氢气压力为0.3mpa、反应温度为20-25℃加氢反应3小时。反应完毕,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100ml、水100ml,搅拌溶解分层后,分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3-(4-氯丁基)-5-氰基吲哚19.7g,hplc检测纯度为96.3%,lc-ms分析表明有分子离子峰为237.11的杂质。

实施例6

将按实施例4制备的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粗品10g,加入无水甲醇100ml加热至60℃搅拌30分钟,降温至10-20℃析晶搅拌30分钟,过滤,固体40℃真空干燥得3-(4-氯丁基)-5-氰基吲哚成品约8.8g,hplc检测纯度为99.3%,lc-ms分析表明无分子离子峰为237.11的杂质。

实施例7

将按实施例4制备的3-(4-氯丁-2-烯-1-基)-5-氰基吲哚2g加入反应瓶中,加入四氢呋喃50ml,加入5%钯炭0.4g,用氢气置换2两次,控制氢气压力为0.6mpa、反应温度为35℃加氢反应3小时。反应完毕,过滤,滤液hplc和lc-ms检测表明,目标产物的纯度为85.7%,分子离子峰为237.11的杂质含量1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