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丙酮氰醇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6952阅读:1701来源:国知局
利用丙酮氰醇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



背景技术:

α-羟基腈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如苯乙醇腈是合成氨苄青霉素(又称安比西林)和头孢氨苄(头孢或先锋4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氨苄西林钠、哌拉西林、头孢曲嗪、苯咪唑青霉素等β-内酰氨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对羟基苯乙醇腈主要用于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头孢5号)、头咆哌酮、头孢曲嗪等药物的合成。目前这类产品的主要合成方法是nacn-苯甲醛(kcn-苯甲醛)法,该方法是使用过量的剧毒品氰化钾或氰化钠做氰化试剂,在水溶液中与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发生反应,由于氰化钾或氰化钠在有机相中不溶解,芳香醛在水中也不溶解,即反应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完成的,导致收率较低,仅为40%~60%。

丙酮氰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以溶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该物质的毒性比氰化钠降低明显降低(丙酮氰醇的ld50是52mg/kg,而氰化钠的ld50是6mg/kg,均为大鼠经口),同时,在适当催化剂和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该化合物可以释放出氰根离子,成为一种新兴的氰化试剂。目前对丙酮氰醇做氰化试剂的研究多使用la(oi-pr)3、ce(oi-pr)3、sm(oi-pr)3、yb(oi-pr)3、zr(obut)4等催化剂;使用复杂有机金属催化剂;使用生物酶作催化剂等,这些催化剂价格高昂或制备方法复杂,显然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α-羟基腈。1991年日本京都大学报道了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做催化剂合成α-羟基腈,但反应时间长达2-6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α-羟基腈的制备方法收率低,催化剂毒性大、价格昂贵、制备方法复杂,反应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丙酮氰醇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丙酮氰醇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催化剂的制备:

将阳离子交换树脂浸渍在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有机胺甲醇溶液中6-8h,过滤,然后用甲醇洗涤3~5次,干燥后得到催化剂;

二、α-羟基腈的制备:

将丙酮氰醇和芳香醛按摩尔比(1.1~1.3):1溶于甲醇中,加入催化剂,室温反应2~10h,得α-羟基腈粗品;

滤出催化剂,减压蒸出甲醇和副产物丙酮,剩余物加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分离,乙酸乙酯层用20%盐水洗涤2~3次,干燥后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α-羟基腈。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有机胺为2,5-二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2-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吡嗪、哌啶、三烯丙基胺、三丁基胺或二甲基辛基胺。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芳香醛为苯甲醛、2-甲氧基苯甲醛、2-羟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醛、4-硝基苯甲醛、4-二甲氨基苯甲醛、2-甲基苯甲醛、2,5-二甲基苯甲醛、4-氟苯甲醛、4-氯苯甲醛、4-溴苯甲醛、4-碘苯甲醛、4-氨基苯甲醛、4-氰基苯甲醛或3-氰基苯甲醛。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催化剂的质量是芳香醛质量的3%~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使用丙酮氰醇与芳香醛反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有机胺做催化剂制备α-羟基腈。

本发明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有机胺为催化剂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有效控制游离有机胺的浓度,避免了大大浓度有机胺引起的副反应,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原料的转化率,另外,大孔树脂对芳香醛的吸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催化增效作用;二是催化剂与反应体系容易分离,简化了后处理工艺,并且使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降低了工艺成本。

本发明使用的催化剂简单、易制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催化剂经甲醇洗涤干燥后,即可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完成,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反应的收率高达95%以上。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制备α-羟基腈的时间为2-10小时,与现有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做催化剂合成α-羟基腈(反应时间2-6天)相比,反应时间明显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苯乙醇腈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2为实施例1中苯乙醇腈的核磁共振碳谱;

图3为实施例1中苯乙醇腈的红外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利用丙酮氰醇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催化剂的制备:

将阳离子交换树脂浸渍在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有机胺甲醇溶液中6-8h,过滤,然后用甲醇洗涤3~5次,干燥后得到催化剂;

二、α-羟基腈的制备:

将丙酮氰醇和芳香醛按摩尔比(1.1~1.3):1溶于甲醇中,加入催化剂,室温反应2~10h,得α-羟基腈;其中催化剂的质量是芳香醛质量的3%~10%;

滤出催化剂,减压蒸出甲醇和副产物丙酮,剩余物加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分离,乙酸乙酯层用20%盐水洗涤2~3次,干燥后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α-羟基腈。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有机胺为2,5-二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2-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吡嗪、哌啶、三烯丙基胺、三丁基胺或二甲基辛基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芳香醛为苯甲醛、2-甲氧基苯甲醛、2-羟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醛、4-硝基苯甲醛、4-二甲氨基苯甲醛、2-甲基苯甲醛、2,5-二甲基苯甲醛、4-氟苯甲醛、4-氯苯甲醛、4-溴苯甲醛、4-碘苯甲醛、4-氨基苯甲醛、4-氰基苯甲醛或3-氰基苯甲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丙酮氰醇和芳香醛的摩尔比为1.1:1,所述芳香醛为苯甲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丙酮氰醇和芳香醛的摩尔比为1.2:1,所述芳香醛为4-羟基苯甲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丙酮氰醇和芳香醛的摩尔比为1.3:1,所述芳香醛为2-甲氧基苯甲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丙酮氰醇和芳香醛的摩尔比为1.2:1,所述芳香醛为2-硝基苯甲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丙酮氰醇和芳香醛的摩尔比为1.1:1,所述芳香醛为3-硝基苯甲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催化剂的质量是芳香醛质量的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室温反应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利用丙酮氰醇制备α-羟基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催化剂的制备

将d113阳离子交换树脂100g浸渍在200ml质量浓度为20%的2-甲基吡啶甲醇溶液中6h,过滤,用甲醇洗涤三次,80℃干燥后称重为124g(交换率为58%)。

步骤二:α-羟基腈的制备

将1.1mol丙酮氰醇和1mol苯甲醛按摩尔溶于200ml甲醇中,加入3g催化剂,室温反应6h。滤出催化剂,减压蒸出甲醇和副产物丙酮,残液加200ml乙酸乙酯萃取分离,20%盐水洗涤2次,乙酸乙酯层干燥后减压蒸出溶剂后,得128g苯乙醇腈产品。收率96.1%。

苯乙醇腈的核磁共振氢谱(300mhz,cdcl3,单位ppm)如图1所示:7.55-7.40(m,5h);5.52(s,1h);3.54-2.50(brs,1h)。

苯乙醇腈的核磁共振碳谱(75mhz,cdcl3,单位ppm)如图2所示:135.2,129.9,129.2,126.7,118.9,63.6。

苯乙醇腈的红外光谱(kbr涂膜法,单位:cm-1)如图3所示:3408,2243,1686,1455,1192,1042,698。

结合化合物的氢谱、碳谱和红外光谱可以看出,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是正确的。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催化剂的量改为5g,室温反应7h,产率96.8%。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催化剂中的有机胺改为2-氨基吡啶,室温反应6h,产率为96.6%。

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催化剂中的有机胺改为4-氨基吡啶,室温反应5h,产率为95.4%。

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催化剂中的有机胺改为吡嗪,室温反应6h,产率为95.8%。

实施例6: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丙酮氰醇和苯甲醛按摩尔比1.2:1投料,室温反应6h,产率为97.4%。

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丙酮氰醇和苯甲醛按摩尔比1.3:1投料,室温反应6h,产率为97.2%。

实施例8: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反应时间改为8h,产率为96.3%。

实施例9: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反应时间改为5h,产率为95.0%。

实施例10: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丙酮氰醇和苯甲醛按摩尔比1.3:1投料,反应时间改为10h,产率为98.2%。

实施例11: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苯甲醛改为2-甲氧基苯甲醛,反应时间为3h,产率为97.1%。产品的结构数据为:核磁共振氢谱数据(300mhz,cdcl3,单位ppm):7.45-7.35(m,2h),7.05-6.90(m,2h),5.60(s,1h),3.95-3.85(brs,1h),3.90(s,1h);核磁共振碳谱数据(75mhz,cdcl3,单位ppm):156.6,131.0,127.9,123.5,121.0,118.8,111.0,60.0,55.6;红外光谱数据(kbr压片法,单位:cm-1):3420,2243,1601,1493,1467,1256,1057,907,721,568。

实施例12: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苯甲醛改为2-硝基苯甲醛,反应时间为2h,产率为96.2%。产品的结构数据为:核磁共振氢谱数据(300mhz,cdcl3,单位ppm):8.16(dd,j=8.2,1.3hz,1h),8.00(dd,j=7.7,0.9hz,1h),7.81-7.72(m,1h),7.65-7.56(m,1h),6.21(s,1h),4.01-3.78(brs,1h);核磁共振碳谱数据(75mhz,cdcl3,单位ppm):146.6,134.6,131.2,130.4,128.8,125.5,117.8,60.7;红外光谱数据(kbr涂膜法,单位:cm-1):3383,2248,1529,1347,1058,858,792,735。

实施例13: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苯甲醛改为3-硝基苯甲醛,丙酮氰醇与3-硝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的量改为5g,反应时间为4h,产率为95.8%。产品的结构数据为:核磁共振氢谱数据(300mhz,cdcl3,单位ppm):8.37(s,1h),8.23(d,j=8.0hz,1h),7.86(d,j=7.5hz,1h),7.62(t,j=7.9hz,1h),5.70(s,1h),4.70-4.30(brs,1h);核磁共振碳谱数据(75mhz,cdcl3,单位ppm):148.4,137.3,132.4,130.2,124.4,121.6,118.2,62.2;红外光谱数据(kbr涂膜法,单位:cm-1):3416,2248,1703,1533,1353,1291,1201,735。

实施例14: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苯甲醛改为4-二甲氨基苯甲醛,丙酮氰醇与4-二甲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3:1,催化剂的量改为7g,反应时间为8h,产率为98.8%。产品的结构数据为:核磁共振氢谱数据(300mhz,cdcl3,单位ppm):7.37(d,j=8.6hz,2h),6.73(d,j=8.5hz,1h),5.41(s,1h),2.99(s,6h),2.66-2.42(brs,1h);核磁共振碳谱数据(75mhz,cdcl3,单位ppm):151.3,128.1,122.9,119.1,112.4,63.7,40.4;红外光谱数据(kbr压片法,单位:cm-1):3431,2243,1618,1532,1019,814,735。

由实施例11-14的产物结构数据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是正确的。

实施例15:本实施例所有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4相同,只是将步骤二中滤出的催化剂用甲醇洗涤3次,50℃下真空干燥1小时,得6.98g回收的催化剂,将其用于丙酮氰醇与4-二甲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3:1的反应,室温反应时间为8小时,产品收率98.5%。

实施例16:将实施例15中的催化剂回收后,甲醇洗涤3次,50℃下真空干燥1小时,得6.97g回收的催化剂,继续用于催化丙酮氰醇与4-二甲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3:1的反应,室温反应时间为8小时,产品收率98.6%。

以上实施例的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完成,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反应的收率均在95%以上,制备α-羟基腈的时间为2-10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时间明显缩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