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442发布日期:2018-06-12 22:1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或者医疗检测的核酸快速提取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



背景技术:

核酸包括DNA、RNA两种分子,以核酸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包括对核酸的提取、克隆、扩增、检测、测序等一系列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这些技术目前不仅在研究单位使用,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多个职能部门已经广泛应用。而核酸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从各种生物样品中提取核酸,核酸提取的效率成为下游核酸研究能否成功的制约因素。核酸在细胞中都是以与蛋白质结合的状态存在,核酸提取的主要步骤为:裂解细胞去除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以及多糖、脂类等生物大分子,并纯化核酸,去除盐类,有机剂等杂质。而在核酸的提取过程中,目前市场上的核酸提纯仪所使用的搅拌套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磁棒在套管中上下移动,造成液体的溢出,同时,造成搅拌套振动或者产生滑动,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安装与拆卸,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对液体搅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包括板状主体,板状主体的一端设有手持部,板状主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定位装置,板状主体相对的两个侧表面具有凸缘结构,板状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盲孔,板状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搅拌棒,搅拌棒和盲孔同轴设置。该安装定位装置与核酸提取设备上的结构配合连接,有效的对板状主体进行固定,防止板状主体在水平方向滑动而脱落。

优选的,安装定位装置和手持部分别设置于板状主体的两端,安装定位装置为安装通孔或安装槽,该安装通孔或安装槽与核酸提取设备上定位孔配合连接,有效的对板状主体进行固定,防止板状主体在水平方向滑动而脱落。

优选的,安装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手持部上的支架,支架连接有按压板,按压板的正下方设有通槽。支架和按压板具有一定弹性,有效提高该核酸提取耗材的装配性能。

优选的,按压板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表面为倾斜的引导面,该倾斜的引导面一方面能够便于整个板状主体的插入,并且在安装固定后能够起到止挡作用,避免耗材的脱落。

优选的,搅拌棒为具有一定锥度的棒体结构,锥度的方向向下,搅拌棒在进入试管对生物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具备圆锥形棒状结构,进而有效降低了搅拌棒进入液体时的阻力,同时为液体沿着搅拌棒的上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有效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液体的溅射情况发生。

优选的,搅拌棒的下端设置有尖端凸起。该尖端凸起进一步减小了搅拌棒在进入生物液时的阻力,并且有效减小了搅拌棒在脱离生物液表面时的粘滞力,进一步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液体的溅射情况发生,此外,该尖端凸起结构还能有和试管底部形状配合,起到充分搅拌的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尖端凸起由一内凹弧形绕搅拌棒的轴线旋转而形成,内凹弧形的一端位于搅拌棒的轴线上,内凹弧形的另一端位于搅拌棒下端面的最大圆上,内凹弧形的半径为30mm,内凹弧形的高度为2mm。内凹弧形形成的尖端凸起能够最大限度地搅碎位于试管底部地沉积物,使得细胞等能与液体充分混合,同时内凹弧形向内形成的凹陷空间为尖端凸起搅拌试管底部的物体时使物体向上移动时预留了空间,保障了搅拌与均匀的效果。

优选的,搅拌棒的数目为多个,其呈直线排列,有利于同时进行多个搅拌。

优选的,板状主体相对的两个侧表面呈波浪形凸缘结构,在通过板状主体对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进行固定式,能够有效减小安装和拆卸时的摩擦阻力,进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避免由于板状主体侧边缘处摩擦力过大而造成耗材物理损坏。

优选的,搅拌棒与板状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沿着连接处周状均匀分布,可以有效防止搅拌棒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防止液体溅射。

优选的,板状主体的下表面沿搅拌棒排列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提高了该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的整体强度,进而减小了搅拌过程中的晃动,提高了该核酸提取耗材的稳定性。

优选的,手持部上设有防滑纹,能够降低耗材的拆卸和安装难度,提高耗材的拆卸和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尖端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状主体、2手持部、3安装通孔、4固定柱、5支架、6按压板、7搅拌棒、8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10波浪形凸缘结构、11盲孔、12防滑纹、13尖端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及“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包括板状主体1,板状主体1顶面平齐,背面呈一槽状,板状主体1的一端设有手持部2,板状主体1相对于手持部2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通孔3,板状主体1相对的两个侧表面呈波浪形凸缘结构10,板状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盲孔11,板状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搅拌棒7,搅拌棒7和盲孔11同轴设置,搅拌棒7为具有一定锥度的棒体结构,锥度的方向向下,搅拌棒7的下端设置有尖端凸起13,尖端凸起13由一内凹弧形绕搅拌棒7的轴线旋转而形成,内凹弧形的一端位于搅拌棒7的轴线上,内凹弧形的另一端位于搅拌棒下端面的最大圆上,搅拌棒7的数目为多个,其呈直线排列,搅拌棒7与板状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每个连接处设置有4个第一加强筋8,且周状均匀分布,板状主体1的下表面沿搅拌棒7排列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9数量为2条,均匀分布在板状主体1的背面,手持部2上设有防滑纹12。

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包括板状主体1,板状主体1顶面平齐,背面呈一槽状,板状主体1的一端设有手持部2,手持部2上设有支架5,支架5连接有按压板6,按压板6的正下方设有通槽,按压板6上设置有固定柱4,固定柱4上表面为倾斜的引导面,作为优选方案,板状主体1相对于手持部2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通孔3,板状主体1相对的两个侧表面呈波浪形凸缘结构10,板状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盲孔11,板状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搅拌棒7,搅拌棒7和盲孔11同轴设置,搅拌棒7为具有一定锥度的棒体结构,锥度的方向向下,搅拌棒7的下端设置有尖端凸起13,尖端凸起13由一内凹弧形绕搅拌棒7的轴线旋转而形成,内凹弧形的一端位于搅拌棒7的轴线上,内凹弧形的另一端位于搅拌棒下端面的最大圆上,搅拌棒7的数目为多个,其呈直线排列,搅拌棒7与板状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每个连接处设置有4个第一加强筋8,且周状均匀分布,板状主体1的下表面沿搅拌棒7排列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9数量为2条,均匀分布在板状主体1的背面。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