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樟用微生物混合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703发布日期:2018-09-05 01:0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并将该微生物菌剂作为香樟的专用肥施用。



背景技术:

香樟作为一种城市常见绿化树种,针对香樟生长的专用微生物菌剂报道较少,人们一般使用有机肥养护香樟或者使用市场上常见的芽孢杆菌、em菌剂、酵母等常见广谱微生物菌剂制品来养护香樟,其效果甚微,且缺乏专一性。植物的根系常存在一种菌根结构,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大量研究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均能显著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促进植物对n,p,k等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成活率,增加植物抗性。本技术是利用植物根部平板培养法从上海临港新城香樟林香樟根部分离得到3株菌根真菌,经18srdna分子鉴定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很多学者从植物根内分离到镰刀菌,对于镰刀菌是否为植物内生真菌还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菌,现在还存在一定争论。黄柄曲霉已被报道有抗病原真菌活性、产活性代谢产物、合成抗真菌抗生素等功能,将分离到的3株菌根真菌菌株制成液态或固态菌剂,能够促进香樟和其它植物种苗、移栽苗、扦插苗的生根与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促进香樟更好生长的一种微生物菌剂产品,该微生物菌剂所用菌株是从香樟林根部分离得到的3株菌根真菌菌株,经18srdna分子鉴定该3株菌株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经过液体发酵培养可以制得促进香樟及其它植物生长的混合微生物菌剂,用于植物养护。

所述的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的体积浓度比例为1:0.5-3:1-2。

所述的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的体积浓度比例为1:1: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香樟用微生物菌剂作为矮牵牛种子育苗过程中的生物肥料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香樟用微生物菌剂作为孔雀草种子育苗过程中的生物肥料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香樟用微生物菌剂作为百日草种子育苗过程中的生物肥料上的应用。

上述种子育苗的技术方案上添加有占种子重量的0.01-0.1%的香樟叶浆液。

所述的香樟叶浆液是香樟叶片与水混合后打成的浆液,其浆液的稠度为50-200厘泊。

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香樟特异性菌根真菌菌株及制备液体菌剂,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特异性菌剂的开发可以有效提高香樟植物存活率,减少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混合菌剂液及香樟的叶浆液可以刺激并及早唤醒矮牵牛、孔雀草、百日草种子的深度休眠期。同时在刺激唤醒休眠过程中需要对矮牵牛、孔雀草、百日草种子在暗处唤醒,以使植物在单独唤醒条件下逐渐适应光照刺激,使其及早适应在室外的种植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矮牵牛试验效果图上:菌剂处理;下:对照。

图2为孔雀草试验效果图,左:菌剂处理;右:对照。

图3为百日草试验效果图左:菌剂处理;右:对照。

图4为三株菌剂,其中左x-3:黄柄曲霉;中x-1:茄类镰刀菌;右x-2:子囊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采集香樟根部样品:选取上海周边临港新城香樟林中健康香樟根部有活力的细根部分,随机挑选10余株健康香樟根部的细根混合在一起作为混合根样。

(2)菌株的分离:将采回的香樟混合根样用清水洗净,75%乙醇冲洗%5~10s,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将根剪成1cm长度大小片段置于平板培养基中,25℃培养一周后平板上长出直径约1cm~2cm大小的菌落。平板培养基为孟加拉红培养基:葡萄糖10g,胰蛋白胨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孟加拉红0.033g,琼脂18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灭菌后使用。

(3)菌株的鉴定:从上述孟加拉红培养基中分离到3株菌根真菌,分别编号为xz-1,xz-2,xz-3,将该3株菌株送往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18srdna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xz-1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xz-2为子囊菌属(ascomycotasp.),xz-3为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

菌剂的制备:将分离到的3株菌株: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xz-2为子囊菌属(ascomycotasp.),xz-3为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按照5%~10%接种量混合接种至液体mmn培养基中:氯化钙0.05g,氯化钠0.025g,磷酸二氢钾0.5g,磷酸氢二铵0.25g,七水硫酸镁0.15g,氯化高铁1%,维生素b10.1mg,麦芽提取物2g,葡萄糖15g,蒸馏水1000ml。在25℃、转速120~15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7~9天,可以快速获得较大量的液体混合菌剂。

实施例2

将100粒香樟种子播于40cm*20cm苗床当中,设置三个重复,苗床所用介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4:3:3,将从香樟根部分离得到的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3株菌根真菌菌株经液体扩大培养制备成液体混合菌剂(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的浓度分别为

5×105cfu/l、5×105cfu/l、5×105cfu/l),即在25℃、转速120~15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7~9天,可以快速获得较大量的液体菌剂。将制备的液体菌剂稀释20倍后喷灌香樟种子育苗盘(该过程在暗处理、室温15-18℃条件下喷灌香樟种子,并在暗室下保持3-5天,再向育苗盘喷施一次混合菌剂进行可见光处理),无菌剂添加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菌剂同意喷洒两次,后期用清水养护。长期观察香樟种苗的生长状况。

实施例3

分别将20粒孔雀草种子、矮牵牛种子、百日草种子播于9cm*10cm育苗盆当中,设置三个重复,苗床所用介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4:3:3,将从香樟根部分离得到的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3株菌根真菌菌株经液体扩大培养制备成液体混合菌剂(所述的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子囊菌(ascomycotasp.)及黄柄曲霉(aspergillusflavipes)的浓度分别为5×105cfu/l、2.5×105cfu/l、10×105cfu/l),即在25℃、转速120~15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7~9天,可以快速获得较大量的液体菌剂。将制备的液体菌剂稀释20倍后喷灌孔雀草种子、矮牵牛种子、百日草种子育苗盘,每盆(10*10的育苗盘)施用量100ml稀释液(该过程中,需要对种子添加占种子重量的0.03%的香樟叶浆液。所述的香樟叶浆液是香樟叶片与水混合后打成的浆液,其浆液的稠度为100厘泊。同时在暗处理、室温15-18℃条件下将混合菌剂喷灌种子育苗盘,并在暗室下保持5-8天后再向育苗盘喷施一次混合菌剂进行可见光处理)。无菌剂添加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菌剂在可见光条件下喷洒两次,后期用清水养护。30天至60天后观察3种草本花卉种苗的生长状况。施用菌剂的矮牵牛、孔雀草、百日草株高较对照高出60%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