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863发布日期:2018-10-12 23:43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防治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
背景技术
:茶轮斑病又称茶梢枯死病。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叶片染病嫩叶、成叶、老叶均见发病,先在叶尖或叶缘上生出黄绿色小病斑,后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变成灰白色,湿度大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嫩叶染病时从叶尖向叶缘渐变黑褐色,病斑不整齐,焦枯状,病斑正面散生煤污状小点,病斑上没有轮纹,病斑多时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枯斑。嫩梢染病尖端先发病,后变黑枯死,继续向下扩展引致枝枯,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或扦插苗成片死亡。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茶树嫩叶或成叶伤口处入侵,经7-14天潜育引起发病,产生新病斑,湿度大时形成子实体,释放出成熟了解子借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25—28℃,相对湿度85%一87%利于发病。夏、秋两季发生重。生产上捋采、机械采茶、修剪、夏季扦插苗及茶树害虫多的茶园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栽植过密的扦插苗圃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凤凰水仙、湘波绿、云南大叶种易发病。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是,采茶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万霉灵2#)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700倍液,隔7-14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化学农药的长期施用带来了农药残留、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利用拮抗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防治作物病害的优点逐渐显现,绿色生防制剂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对茶轮斑病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环境友好、无毒害。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为液体,其有效成分由长枝木霉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沼泽红假单胞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小柴胡碱和壳聚糖组成,并且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小柴胡碱的浓度为0.1-0.8wt%,壳聚糖的浓度为0.5-1wt%,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总活菌数≥5×107cfu/ml。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小柴胡碱的浓度为0.3-0.6wt%,壳聚糖的浓度为0.6-0.8wt%。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比例为(1-10)︰(0.1-10)︰(0.1-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比例为(3-8)︰(3-8)︰(3-8)。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微生物生防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液态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然后将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与小柴胡碱、壳聚糖混合均匀,即得。其中,关于种子培养的培养基,本发明在此不作特别限定,对于长枝木霉菌,只要是能对长枝木霉菌进行种子培养的培养基均可,对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只要是能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培养的培养基均可,对于沼泽红假单胞菌,只要是能对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种子培养的培养基均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菌种性质合理选择。其中,关于发酵培养的培养基,本发明在此不作特别限定,对于长枝木霉菌,只要是能对长枝木霉菌进行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均可,对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只要是能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均可,对于沼泽红假单胞菌,只要是能对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均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菌种性质合理选择。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微生物生防菌制剂在防治茶轮斑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其有效成分由长枝木霉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沼泽红假单胞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小柴胡碱和壳聚糖组成,属于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下对茶轮斑病防效更好,且各组分均属于绿色的、环境友好的、无毒害的、兼有药效和肥效双重生物调节功能的活性成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将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液态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然后将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发酵液,再称取适量小柴胡碱、壳聚糖加入到混合发酵液中,混合均匀,使得总液体中小柴胡碱的为浓度为0.3wt%,壳聚糖的浓度为0.8wt%,长枝木霉菌的活菌数为3×107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8×107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3×107cfu/ml。实施例2将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液态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然后将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发酵液,再称取适量小柴胡碱、壳聚糖加入到混合发酵液中,使得总液体中小柴胡碱的含量为浓度为0.6wt%,壳聚糖的浓度为0.6wt%,长枝木霉菌的活菌数为8×107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3×107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8×107cfu/ml。实施例3将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液态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然后将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发酵液,再称取适量小柴胡碱、壳聚糖加入到混合发酵液中,使得总液体中小柴胡碱的含量为浓度为0.1wt%,壳聚糖的浓度为1wt%,长枝木霉菌的活菌数为1×107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7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10×107cfu/ml。实施例4将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液态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然后将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发酵液,再称取适量小柴胡碱、壳聚糖加入到混合发酵液中,使得总液体中小柴胡碱的含量为浓度为0.8wt%,壳聚糖的浓度为0.5wt%,长枝木霉菌的活菌数为10×107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107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1×107cfu/ml。实施例5将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液态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然后将长枝木霉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发酵液,再称取适量小柴胡碱、壳聚糖加入到混合发酵液中,使得总液体中小柴胡碱的含量为浓度为0.8wt%,壳聚糖的浓度为1wt%,长枝木霉菌的活菌数为3×107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107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8×107cfu/ml。实施例6茶轮斑病菌的抑制试验研究pda培养基的配制:称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汁,再加20.0g葡萄糖及20.0g琼脂,溶化后补足水到1000ml,分装到10个150ml的三角瓶,121℃灭菌30min,即可。在无菌条件下,取20ml经灭菌后冷却至45℃左右的pda培养基加入培养皿,制成pda平板。放置24h后,在平板中央接种病原菌茶轮斑病菌菌丝,25℃培养4d。在已长好的轮斑病菌平皿中,用直径1cm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切取菌落圆块,备用。分别取实施例1-5的生防菌制剂,用无菌水稀释发酵液至菌体浓度为5×105cfu/ml的稀释液,向pda平板中加入100μl的生防菌制剂稀释液,用涂布器涂匀,每个处理4个重复。将切取的轮斑病菌菌块接种在涂好的平板中央,有菌丝的一面接触平板。25℃培养4d后,用直尺“十字交叉法”测量轮斑病菌菌落直径(单位为cm),结果取其平均值。另取相应实施例的混合发酵液,4000r/min离心30min,上清液经过0.22μl膜过滤,滤除菌体,得无菌发酵上清液,作为对照。按如下公式计算抑菌率:抑菌率=(d对照-d处理)/d对照×100%。结果见表1。表1本发明对轮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实施例197.5%实施例296.8%实施例393.7%实施例495.1%实施例592.7%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对于轮斑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