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6872发布日期:2018-12-11 23:3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有益微生物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

背景技术

益生菌在对虾养殖中广泛应用,具有良好前景。某些益生菌等微生物及其复合酶可以作为发酵剂,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发酵、生产而成富含有益菌及其活性物质,小肽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生物发酵饲料。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益生菌发酵饲料可以解决对虾对配合饲料摄食率低而引起的营养元素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加速对虾对氮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减少其浪费,提高对虾免疫水平,促进对虾生长。

然而,对虾养殖中益生菌的应用与研究还存在着很对问题需要解决。市场上,益生菌种类繁多,但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的质量标准及规范的评价体系,市场混乱。益生菌对养殖环境、养殖动物及使用方式等的依赖性也使其效果不稳定。因此,筛选出具有稳定效果的益生菌对解决对虾养殖中的问题,如饲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及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该菌株能够有效的提高饲喂动物的免疫能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bjz201601株;于2018年5月9日保藏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747;

本发明所提供的芽孢杆菌在制备饲料中的应用;

所述的饲料,优选为发酵饲料。

相较于其它芽孢杆菌,使用本发明所筛选出的菌株,利用该菌株发酵而成的发酵饲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促进对虾快速生长从而缩短养殖周期,保护对虾肝胰腺的健康,增强对虾的免疫力及抗环境胁迫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对虾的饲料转换效率从而降低饵料系数,而且效果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发现,由于对虾肠道较短,且对虾配合饲料成分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营养因子,制约了对虾对饲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氮元素的吸收利用,仅为20-30%。此外,对虾可以连续摄食,如果养殖过程中投喂过量会使对虾肝胰腺负荷过大,对肝胰腺这一对虾重要器官造成损伤,严重影响对虾机体的正常机能及健康;但如果投喂少,又会导致生产速率出现不足;因此,如何科学的对养殖对虾进行投喂一直是养殖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从对虾肠道中分离了一株芽孢杆菌,具有抗菌效果,同时又能高效的产蛋白酶的性能。

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实施例1:菌株的筛选

从对虾养殖后期发病池塘存活个体肠道中利用划线纯化方法筛选得到33株纯化菌株,先利用酪蛋白固体培养基和淀粉固体培养基对纯化菌株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进行评价,筛选得到高效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在所筛选菌株基础上,以3种水产常见病原菌(哈维氏弧菌(v.harveyi)、坎贝氏弧菌(v.campbelli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查看所筛选的高效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综合评价后,从已分离的33株纯化细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功能全面的菌株,即产酶能力强,且对病原菌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

将所获得的功能菌株测序,得其16srrna序列,测序结果在ncbi中用blast搜索同源序列,利用mega软件构建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种类。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属细菌,编号为bjz201601。该菌株细胞呈短杆形,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用lb培养基培养,形成乳白色的圆形菌落,不透明,表面光滑圆润,边缘整齐。适宜培养温度为20-30摄氏度,在麦芽糖、葡萄糖、淀粉为碳原的培养基中均有较稳定的抑菌效果,且该菌株抑菌功能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为比较所筛选菌株的功效,过其制作成干粉菌剂,与市场上其它芽孢杆菌菌剂进行对比实验。称取不同产品等质量干粉菌剂,活化培养后,利用滤纸片法查看产酶能力及弧菌拮抗能力差异,结果表明,本发明所筛选得到的菌株产酶效果及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均明显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具体结果如下表如示。

注:数据为酶解圈或抑菌圈大小(mm),-表示无效果

筛选的菌株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bjz201601株;于2018年5月9日保藏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747。

实施例2: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养殖效果评价

将筛选得到的芽孢杆菌bjz201601株和另一株芽孢杆菌mz1株(其它实验中筛选得到)用于制备对虾发酵饲料,制备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麸皮、次粉、玉米浆、豆粕、鱼粉、红糖、无机盐按质量分数37、18、18、15、8、3.5、0.5进行混合后,首先进行熟化,熟化后进行酶解36小时,然后加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在34℃条件下进行通气酵解12小时;再加入乳酸杆菌,在36℃条件下进行厌氧酵解96小时制成的。

所述的熟化,是将原料装入蒸汽罐中,向蒸汽罐中输入蒸汽,同时搅拌原料,待原料熟化后,放出蒸汽并烘干。

所述的酶解,其中使用的酶为蛋白酶,产自黑曲霉;酶解的温度为37度。

为验证本发明所筛选菌株的功能,共设置了3个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配合饲料组,mz1组,bjz201601组。配合饲料组养殖过程中只投喂对虾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42.%、粗纤维≤5.0%、粗灰分≤16.0%、水分≤12.0%、钙≥1.5%、总磷≥1.0%、食盐≤3.0%、赖氨酸≥2.1%)。mz1组和bjz201601组分别将两种芽孢杆菌发酵而成的发酵饲料按20%的比例与对虾配合饲料混合后,加入适量淡水,密封4小后投喂对虾。养殖过程中,每天投喂5次,从养殖初期到养殖结束,共86天。

养殖结束后,与配合饲料组和mz1组相比,bjz201601组对虾成活率分别提高24.5%和17.8%(配合饲料组:65.2%,mz1组:68.9%,bjz201601组:81.2%),产量分别提高22.6%和14.0%(配合饲料组:5.3kg/m3,mz1组:5.7kg/m3,bjz201601组:6.5kg/m3),饵料系数下降了21.4%和15.4%(配合饲料组:1.4,mz1组:1.3,bjz201601组:1.1)。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jz201601株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成活率、产量,同时降低饵料系数。

后期进行了环境胁迫实验,与配合饲料组和mz1发酵饲料组相比,氨氮急性胁迫下,bjz201601组对虾存活率提高了48.2%和52.3%(配合饲料组:33.6%,mz1组:32.7%,bjz201601组:49.8%)。盐度由30突降到5时,对虾存活率分别提高和38.1和36.2%(配合饲料组:43.6%,mz1组:44.2%,bjz201601组:60.2%)。以上结果表明投喂芽孢杆菌bjz201601株发酵而成的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环境抗逆性。

在养殖后期监测了养殖水体和对虾肝胰腺中弧菌含量,配合饲料组水体中弧菌数量维持在4.5×104cfu/ml-5.5×105cfu/ml,对虾肝胰腺中维持在2.7×102cfu/g-5.3×103cfu/g,mz1组水体中弧菌数量维持在4.8×104cfu/ml-6.0×105cfu/ml,对虾肝胰腺中维持在2.7×102cfu/g-5.3×104cfu/g,bjz201601组水体中弧菌数量维持在4.8×104cfu/ml-6.0×104cfu/ml对虾肝胰腺中维持在2.6×101cfu/g-3.3×103cfu/g。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jz201601株能够显著抑制养殖环境和对虾体内弧菌数量。

此外,在养殖实验后期监测了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与配合饲料组和mz1组相比,bjz201601组养殖水体中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显著较低(配合饲料组氨态氮浓度为1.43mg/l,亚硝态氮浓度为1.68mg/l;mz1组水体中氨态氮浓度为0.33mg/l,亚硝态氮浓度为1.25mg/l;bjz201601组氨态氮浓度为0.21mg/l,亚硝态氮浓度为0.72mg/l)。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jz201601株降解养殖水体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能力较强。

养殖结束后,测定了对虾肌肉中脂肪酸组成,配合饲料组对虾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70.28%,8.36%,11.63%;mz1组对虾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71.19%,8.45%,11.53%;bjz201601组对虾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72.09%,8.89%,12.71%。以上结果表明投喂bjz201601株发酵而成的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对虾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而提高对虾营养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