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姬菇菌种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2064发布日期:2019-01-14 19:1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菌种选育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姬菇菌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真姬菇生长速度较慢,抑制杂菌的能力较差,而且易受栽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与其他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品种相比具有一定的劣势。菌种选育是真姬菇栽培步骤中最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受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使真姬菇栽培还只是局限在小范围,这不利于真姬菇产业的全面推广普及。现有真姬菇菌种的选育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变培养出抗绿色木霉活力强的真姬菇菌种,此方法工艺复杂、投入成本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姬菇菌种的选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真姬菇菌种的选育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变培养出抗绿色木霉活力强的真姬菇菌种,此方法工艺复杂、投入成本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姬菇菌种的选育方法,具体选育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槐米渣,中草药混合物,槐树粉,磷酸氢钾,猪胆盐,葡萄糖,乳糖,琼脂加入到培养基中;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培养基中加入洁净水,然后摇匀,倒入培养皿中;

步骤三:在每个培养皿底盖上划黑线将面积2等分,并在距离平板中心3cm相对的两点上分别接种真姬菇母种和拮抗菌;

步骤四: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控温22℃避光密闭培养;

步骤五:培养后,计算各个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对拮抗菌的抑菌率,选择抑菌率较高培养皿中的真姬菇菌种即为所选育的目标菌种;

步骤六:将多组培养皿扩繁后培养14天,转接到三角瓶中;三角瓶中培养37天转接到原种栽培瓶中;原种生长45天后转接到栽培瓶中;栽培中生长85天搔菌出菇;

步骤七:对步骤五和步骤六多组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将ph值调整至7,且温度调整至23-2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在培养基加入原料前进行超声波杀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将培养基中的培养液倒入到六组相同的培养皿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抑菌率为拮抗菌的菌落直径减去真姬菇菌落直径再除以拮抗菌直径所得的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混合物包括桐油根、山萝卜、绞股蓝、天竺黄、九里明以及山白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槐米渣是成熟的槐米鲜品,槐米渣氨基酸含量仅次于豆饼,优于小麦,含氮量在6%以上,还有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最好的栽培食用菌用肥料。

2、中草药混合物包括桐油根、山萝卜、绞股蓝、天竺黄、九里明以及山白芷,其内部含有真姬菇菌种培育的微量元素,提供真姬菇菌种的繁殖。

3、本发明不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变就可以培养出抗绿色木霉活力强的真姬菇菌种,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并且基本不消耗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产业政策。

4、对步骤五和步骤六多组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使选育出的真姬菇菌种更加符合标准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真姬菇菌种的选育方法,具体选育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槐米渣,中草药混合物,槐树粉,磷酸氢钾,猪胆盐,葡萄糖,乳糖,琼脂加入到培养基中;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培养基中加入洁净水,然后摇匀,倒入培养皿中;

步骤三:在每个培养皿底盖上划黑线将面积2等分,并在距离平板中心3cm相对的两点上分别接种真姬菇母种和拮抗菌;

步骤四: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控温22℃避光密闭培养;

步骤五:培养后,计算各个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对拮抗菌的抑菌率,选择抑菌率较高培养皿中的真姬菇菌种即为所选育的目标菌种;

步骤六:将多组培养皿扩繁后培养14天,转接到三角瓶中;三角瓶中培养37天转接到原种栽培瓶中;原种生长45天后转接到栽培瓶中;栽培中生长85天搔菌出菇;

步骤七:对步骤五和步骤六多组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将ph值调整至7,且温度调整至23-25℃。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培养基加入原料前进行超声波杀菌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将培养基中的培养液倒入到六组相同的培养皿中。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抑菌率为拮抗菌的菌落直径减去真姬菇菌落直径再除以拮抗菌直径所得的数值。

其中,所述中草药混合物包括桐油根、山萝卜、绞股蓝、天竺黄、九里明以及山白芷。

实施例2

一种真姬菇菌种的选育方法,具体选育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槐米渣,中草药混合物,槐树粉,过磷酸钙,石膏,葡萄糖,乳糖,琼脂加入到培养基中;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培养基中加入洁净水,然后摇匀,倒入培养皿中;

步骤三:在每个培养皿底盖上划黑线将面积2等分,并在距离平板中心3cm相对的两点上分别接种真姬菇母种和拮抗菌;

步骤四: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控温22℃避光密闭培养;

步骤五:培养后,计算各个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对拮抗菌的抑菌率,选择抑菌率较高培养皿中的真姬菇菌种即为所选育的目标菌种;

步骤六:将多组培养皿扩繁后培养14天,转接到三角瓶中;三角瓶中培养37天转接到原种栽培瓶中;原种生长45天后转接到栽培瓶中;栽培中生长85天搔菌出菇;

步骤七:对步骤五和步骤六多组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将ph值调整至7,且温度调整至23-25℃。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培养基加入原料前进行超声波杀菌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将培养基中的培养液倒入到六组相同的培养皿中。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抑菌率为拮抗菌的菌落直径减去真姬菇菌落直径再除以拮抗菌直径所得的数值。

其中,所述中草药混合物包括桐油根、山萝卜、绞股蓝、天竺黄、九里明以及山白芷。

本发明工作时:所述槐米渣是成熟的槐米鲜品,槐米渣氨基酸含量仅次于豆饼,优于小麦,含氮量在6%以上,还有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最好的栽培食用菌用肥料,中草药混合物包括桐油根、山萝卜、绞股蓝、天竺黄、九里明以及山白芷,其内部含有真姬菇菌种培育的微量元素,提供真姬菇菌种的繁殖,本发明不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变就可以培养出抗绿色木霉活力强的真姬菇菌种,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并且基本不消耗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产业政策。对步骤五和步骤六多组培养皿中真姬菇菌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使选育出的真姬菇菌种更加符合标准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