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8985发布日期:2019-02-10 22:3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



背景技术:

细胞治疗的进展增加了将细胞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个位置的需要现有的在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容纳细胞的方法和装置本身不能进行良好的过程控制。典型地,细胞被置于锥形管或者烧瓶中,包装在含有冰或者冰袋的容器中,使细胞暂时失去活性,从而运输到另一位置。这可损伤细胞,因为几乎对各种可能影响细胞的质量的变量不进行控制。

一般说来,在运输过程中细胞经历的条件明显偏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控制条件。当运输细胞时,典型地,烧瓶或者锥形管完全充满培养基以便排出所有气体,否则将损伤细胞。因此,在将盖子盖住之前容器就被培养基填充到非常接近它们的入口的顶部。这导致污染风险增加。除去气体极大地限制了细胞可利用的氧气的量。为了补偿这一点,细胞通常在冰袋存在下运输以便减缓细胞的代谢活性并使氧气需要降到最低,但是,由于活性降低细胞的存活率不能得到最高的保障。当培养基在细胞存在的密封容器中试图收缩体积时,压力被施加到容器壁上,将容器壁置于压力之下。这可引起容器破裂或者渗漏,特别是当使用烧瓶时更是如此,这同样使培养基脱气。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便于移动且有益于细胞保持活性不受污染或破坏影响的细胞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细胞皿内分成微流层和注入层,注入层方便将细胞及细胞培养液注入细胞皿内,微流层便于观测细胞具体情况,在细胞皿内还设置石墨烯加热膜,有益细胞保持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包括细胞皿,所述细胞皿上部开口,并配合有直径相符的皿盖,所述细胞皿内底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将所述细胞皿内分成注入层和微流层,所述阻隔板中部开口,开口处连接所述微流层内的微流通道,在所述细胞皿底部固定设置石墨烯加热膜,并在所述石墨烯加热膜上设置分隔层,所述细胞皿一侧壁外设置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加热膜,所述电源装置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可与常规插线连接,所述皿盖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气孔,所述皿盖内侧顶部固定设置透气防水膜。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侧壁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皿盖侧壁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细胞皿和所述皿盖通过螺纹旋紧连接,通过螺纹能够快速拆分连接所述细胞皿和所述皿盖,且能够保证一定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内设置有微型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细胞皿内温度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所述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当温度信号高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切断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和所述皿盖呈圆柱体形状或矩形体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内设置纽扣电池槽,所述纽扣电池槽内设置可充电电池,便于在没有外接电源时也可以保证所述电源装置提供一定时间内的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和所述皿盖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测。

作为优选,所述皿盖内底部和所述细胞皿顶部设置密封圈,进一步增加连接的紧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注入层一侧,以免对所述微流层的观测起到干扰。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结构简单合理,细胞皿内分成微流层和注入层,注入层方便将细胞及细胞培养液注入细胞皿内,微流层便于观测细胞具体情况,在细胞皿内还设置石墨烯加热膜,石墨烯加热会发射8~15μm的远红外光波,能够有效激活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增强新陈代谢,有益细胞保持活性,皿盖上设置有气孔,保持细胞皿内气体流通,细胞皿和皿盖扣合方便迁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剖视图。

附图标记

其中1为细胞皿,2为阻隔板,3为注入层,4为微流层,5为微流通道,6为电源装置,7为密封圈,8为皿盖,9为气孔,10为透气防水膜,11为石墨烯加热膜,12为分隔层,13为插孔,14为温度传感器,15为控制器,16为可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包括细胞皿1,所述细胞皿1上部开口,并配合有直径相符的皿盖8,所述细胞皿1内底部设置有阻隔板2,所述阻隔板2将所述细胞皿1内分成注入层3和微流层4,所述阻隔板2中部开口,开口处连接所述微流层4内的微流通道5,在所述细胞皿1底部固定设置石墨烯加热膜11,并在所述石墨烯加热膜11上设置分隔层12,所述细胞皿1一侧壁外设置电源装置6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加热膜11,所述电源装置7设置有插孔13,所述插孔13可与常规插线连接,所述皿盖8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气孔9,所述皿盖8内侧顶部固定设置透气防水膜10,可保证内部气体流通且不受外部杂质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1侧壁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皿盖8侧壁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细胞皿1和所述皿盖8通过螺纹旋紧连接,通过螺纹能够快速拆分连接所述细胞皿1和所述皿盖8,且能够保证一定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1内设置有微型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所述细胞皿1内温度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14电连所述电源装置6,所述电源装置6内设置控制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14将监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5,当温度信号高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15控制所述电源装置6切断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1和所述皿盖8呈圆柱体形状或矩形体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6内设置纽扣电池槽,所述纽扣电池槽内设置可充电电池16,便于在没有外接电源时也可以保证所述电源装置6提供一定时间内的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细胞皿1和所述皿盖8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测。

作为优选,所述皿盖8内底部和所述细胞皿1顶部设置密封圈7,进一步增加连接的紧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6设置在所述注入层3一侧,以免对所述微流层4的观测起到干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益于观测和培养的细胞容器,结构简单合理,细胞皿内分成微流层和注入层,注入层方便将细胞及细胞培养液注入细胞皿内,微流层便于观测细胞具体情况,在细胞皿内还设置石墨烯加热膜,石墨烯加热会发射8~15μm的远红外光波,能够有效激活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增强新陈代谢,有益细胞保持活性,皿盖上设置有气孔,保持细胞皿内气体流通,细胞皿和皿盖扣合方便迁移。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