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7102发布日期:2019-09-20 22:5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盒。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广、种类繁多,大部分微生物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然而也有很多微生物会引起人类和动物患病。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是指在食品的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过程中,由于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导致食品腐败的现象,此类微生物又称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能引发人类和动物食物中毒以及天花、霍乱、黑死病、痢疾、肺结核等恶性传染病,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对食品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并通过专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是,传统的微生物检测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不能携带至户外,不适合普通人群检测使用。基于此,亟待发明一种操作简便且便于携带的微生物检测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盒,操作简便且便于携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检测盒,包括:

盒体;

检测窗,呈条状开设在所述盒体的上表面上,所述检测窗内设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被配置为能沿所述检测窗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

检测仓,抽屉式地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检测仓具有多个检测盘,所述检测仓被配置为当其被完全收纳于所述盒体内时,多个所述检测盘与所述检测窗对齐且沿所述检测窗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可选地,所述检测窗设置有导轨,所述放大镜与所述导轨卡接,并沿所述导轨滑动。

可选地,所述放大镜在与所述导轨的卡接处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铝、铁、铜或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检测仓包括用于遮挡所述盒体的抽屉开口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沿周向套设有第一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检测仓还包括多个检测座板,多个所述检测座板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面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检测座板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盘。

可选地,所述检测仓内部设置有多个探头,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和/或荧光亮度。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检测盒还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探头和所述显示屏连接。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检测盒还包括储药仓,所述储药仓设置在所述检测仓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储药仓为抽屉式,所述储药仓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沿周向套设有第二密封圈,且所述储药仓内设置有多个固定座,用于固定药品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包括盒体、检测窗和检测仓。其中,盒体上板开设有条形检测窗,检测窗内卡设有能沿检测窗移动的放大镜,检测窗下方设置有检测仓,且检测仓呈抽屉式设置在盒体内,检测仓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检测盘,通过检测窗能观察到多个检测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操作简便且便于携带,普通人群以及户外环境下也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去除窗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去除窗盖)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药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微生物检测盒;

1-盒体;2-检测窗;3-检测仓;4-储药仓;5-探头;6-控制器;7-显示屏;

21-放大镜;22-导轨;23-窗盖;31-第一挡板;32-检测座板;41-第二挡板;42-固定座;43-药品罐;44-胶头滴管;

211-保护套;311第一拉环;312-第一密封圈;321-检测盘;411-第二拉环;41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100(去除窗盖23)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100(去除窗盖23)的俯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检测盒100包括盒体1、检测窗2、检测仓3、储药仓4、探头5、控制器6和显示屏7。其中,盒体1呈单侧开口的方形盒状,开口处设置有抽屉式的检测仓3和储药仓4,检测仓3位于储药仓4的上方,且检测仓3内呈排状均匀设置有多个检测盘321,检测盘321能盛放需要检测的微生物样品。盒体1上板面开设有条形检测窗2,检测窗2位于检测仓3的上方,通过检测窗2能够观察到各个检测盘321。检测窗2内卡设有能沿检测窗2移动的放大镜21,通过移动放大镜21的位置能对各个检测盘321中的微生物样品进行放大观察。检测仓3内设置有多个探头5,能用于检测检测仓3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或检测盘321中微生物样品的荧光亮度,从而推算出微生物样品的微生物种类和含量。盒体1内侧与储药仓4之间的空隙设置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探头5相连接,实现将检测信号输入并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器6同时与显示屏7相连接,实现将计算后的输出信号传输至显示屏7,显示屏7设置在盒体1上板面处,通过显示屏7显示检测结果。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检测仓3包括第一挡板31和多个检测座板32,多个检测座板32呈排状均匀设置在第一挡板31的内侧,检测座板32上设置有检测盘321,检测盘321与检测座板32一一对应。检测座板32具有一定的强度且与第一挡板31的固定效果好,能避免检测盘321倾斜,导致检测盘321中的微生物样品分布不均匀而影响检测结果。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座板32和检测盘321均为四个,能对微生物样品分别加入四种不同的检测药品进行试验并对比,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检测座板32和检测盘321设置为两个、三个或多个。第一挡板31外侧设置有第一拉环311,方便快速拉出检测仓3。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检测窗2的内侧壁向内凹设有导轨22,即导轨22呈槽状,放大镜21卡设在导轨22中并能沿导轨22移动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导轨22设置为凸出结构,放大镜21在与导轨22的卡接处设置有卡槽,且凸出状的导轨22与放大镜21的卡槽在卡接处形状相吻合,从而能实现放大镜21与导轨22相卡接,并能沿导轨22移动位置。放大镜21在与导轨22的卡接位置处套设有保护套211,能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磕碰损坏放大镜21。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211的材质为塑料,塑料的密度小,能在保护放大镜21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微生物检测盒100的总重量,以便操作人员操作观察或携带至户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保护套211的材质设置为铝、铁或铜等材料。检测窗2还设置有塑料窗盖23,能将灰尘等污物遮挡在外,避免污染或损坏放大镜21。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药仓4的结构示意图。图如4所示,储药仓4为不对称抽屉式,储药仓4左侧与盒体1能形成可容纳控制器6的空间。储药仓4包括第二挡板41、多个固定座42、用于盛放检测药品的药品罐43以及用于滴定检测的胶头滴管44。其中,第二挡板41外侧设置有第二拉环411,方便将储药仓4快速拉出,固定座42固定在储药仓4的底板上,用于固定药品罐43,避免药品罐43移动或磕碰。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挡板31沿周向套设有第一密封圈312,第二挡板41沿周向套设有第二密封圈412,第一密封圈312和第二密封圈412能保证检测仓3和储药仓4内与外部环境相隔绝,避免引入额外的微生物,影响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拉环311、第二拉环411和固定座42的材质均为塑料,能减轻微生物检测盒100的总重量,方便操作和携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拉环311、第二拉环411的材质设置为尼龙、铝、铁或铜等材料,将固定座42的材质设置为铝、铁或铜等材料。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