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压榨全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5811发布日期:2019-04-20 05:30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食用油压榨全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压榨全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我国,食用油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浸出和压榨两种。其中,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后,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浸出法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但在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溶剂残留,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10毫克的溶剂残留,因此浸出法制作的食用油难以满足消费者们追求食品天然、环保的消费心理。

压榨法是采用纯物理压榨的制油工艺,经过选料、焙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无化学溶剂污染,符合人体健康需求,适宜长期放心食用。但缺点是出油率和生产效率低。在我国食用油市场进入营养优先的时代后,消费者对压榨食用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压榨法制油的效率。

以大豆油的压榨工艺为例,需要经过预榨、蒸粉、压饼、压榨、过滤等工艺。在现有生产作坊中,通常将大豆原料人工投入到预榨机中,利用预榨机将大豆预榨为细饼,人工称重分装后放入蒸笼蒸粉,然后将大豆细饼初榨成大豆饼,再将多块豆饼置于液压榨油机内压榨出油,或者直接对大豆细饼进行压榨,该过程中,大豆物料的加入,大豆细粉的分装、承重和周转、以及大豆饼的取放等过程都需要人工进行,导致生产作坊内机器摆放无序,人力需求较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食用油压榨生产作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料、预榨、分装、蒸煮、初榨和压榨的食用油压榨全自动生产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油压榨全自动生产线,它主要包括初榨装置、压榨机、周转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初榨装置主要包括预榨机、分装机构、蒸料机构和初榨机,所述预榨机包括预榨电机、进料口、破碎腔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存料斗,所述存料斗下端设置有漏料口,所述分装机构设置在所述漏料口下方,所述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分装机构下方。所述周转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地面的寻址线、在所述寻址线上运行的运输车、叉车和设置在初榨装置前后两侧的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

所述分装机构主要包括滑轨和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右端设置有推料孔且所述推料孔位于所述漏料口的下方,所述滑块左端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沿所述滑轨往复运动。

所述滑轨右侧下方设置有蒸料机构,所述蒸料机构主要包括底座、旋转支架、蒸筒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支架主要包括转轴、支撑杆和支撑环,所述蒸筒具有多个且周圈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驱动连接有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转轴内部设置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上端通过支撑杆和支撑环内部的管道与所述蒸筒连接,在所述每个支撑杆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开关,所述电磁阀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蒸汽腔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穿过所述底座后与外部的蒸炉相连接,所述轴承上方位于蒸汽管道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蒸筒为圆柱形且主要包括筒体、桶盖和底板。所述筒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且所述筒体具有内壁、外壁以及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通过外壁上的连接孔与所述支撑环内部的管道连接,所述内壁下端周圈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方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向筒体内部的支撑环,所述筒体底面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底板主要包括密封板和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方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方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在所述滑轨前方设置有初榨机,所述初榨机包括液压支架和设置在液压支架上下两端的两个初榨液压缸,所述初榨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均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液压支架上,所述初榨液压缸、驱动电机、旋转电机、预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初榨装置的前方,它主要包括第一机械臂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转轴顶端的具有三叉形结构的第一机械臂支架和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支架端部的三个机械手:桶盖机械手、豆饼夹爪机械手和支撑板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初榨装置后方,主要包括第二机械臂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臂转轴上方的l形第二机械臂支架和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臂支架端部的搅拌机械手和第二桶盖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臂转轴和所述第二机械臂转轴均通过推力滚子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地面的底座上且所述第一机械臂转轴和所述第二机械臂均驱动链接有各自的机械臂旋转电机,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寻址线包括第一寻址线、第二寻址线、第三寻址线、第四寻址线和叉车寻址线,所述第一至第四寻址线的轨迹上设置有所述运输车,叉车寻址线上设置有叉车,所述运输车和所述叉车底部均设置有检测所述寻址线的寻址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ⅱ,所述寻址线上设置有多个磁铁ⅱ。所述叉车和所述运输车均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运输车主要包括车体、支撑柱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托板且活塞杆竖直设置在车体上方,所述支撑柱具有多个且分布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周围,在所述两个相对的支撑柱上分别上下设置有两组激光传感器。

所述压榨机设置在所述叉车寻址线前方,主要包括压榨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压榨支架上的压榨液压缸,在所述压榨机上设置有出油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叉车寻址线的前方可设置有多个分叉,且每个分叉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压榨机。

进一步的,所述蒸筒外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所述液压支架上设置有磁铁,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磁铁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断开与所述霍尔传感器所在蒸筒连接的管道上的电磁阀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初榨机后侧设置有提升机,提升机顶部的落料口设置在所述初榨机进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中心设置有中心支撑柱,所述中心支撑柱的上方可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压榨机的前方设置有成品存放区。

进一步的,在所述压榨机的底座上设置有放置物料的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两段避让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食用油从投料到出油过程的全自动化生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压榨效率,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卫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的初榨装置局部主视剖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初榨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初榨机局部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蒸筒筒体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蒸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蒸料机构俯视剖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分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机械臂、运输车和蒸料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一机械臂、蒸筒和初榨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机械臂和运输车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的支撑板机械手和运输车的主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的桶盖机械手的主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的豆饼夹爪机械手的主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的叉车周转大豆饼的主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的运输车主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发明的运输车俯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19为本发明的叉车寻址线和压榨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0为本发明的压榨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预榨机1、分装机构2、蒸料机构3、初榨机4、控制器5、预榨电机6、进料口7、破碎腔8、出料口9、存料斗10、漏料孔11、滑轨12、滑块13、推料孔14、连杆15、转轮16、驱动电机17、曲柄摇杆机构18、底座19、旋转支架20、蒸筒21、旋转电机22、转轴23、支撑杆24、支撑环25、蒸汽腔26、管道27、电磁阀开关28、蒸汽管道29、密封圈30、筒体31、桶盖32、底板33、内壁34、外壁35、加热腔36、连接孔37、出气孔38、密封板39、支撑柱40、限位环41、支撑板42、透气孔43、液压支架44、初榨液压缸(45,46)、挤压板47、上盖机构48、初榨装置49、压榨机50、压榨支架501、压榨底座502、压榨液压缸503、出油口504、压榨板505、支撑台506、周转装置51、寻址线52、第一寻址线521、第二寻址线522、第三寻址线523、第四寻址线524、叉车寻址线525、运输车53、车体531、立柱532、支撑液压缸533、托板534、第一激光传感器535、第二激光传感器536、激光发射端537、激光接收端538、第三激光传感器539、第一机械臂54、第二机械臂55、第一机械臂转轴541、第一机械臂支架542、桶盖机械手543、豆饼夹爪机械手544、支撑板机械手545、伸缩气缸546、吸盘547、气动夹爪548、电磁铁549、第二机械臂转轴551、第二机械臂支架552、搅拌机械手553、第二桶盖机械手554、搅拌电机555、搅拌爪556、机械臂旋转电机56、寻址传感器57、霍尔传感器ⅱ58、霍尔传感器59、磁铁60、磁铁ⅱ61、中心支撑柱62、成品存放区63、叉车64、豆饼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20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初榨装置49、压榨机50、周转装置51和控制器5。如图2~3所示,所述初榨装置49主要包括预榨机1、分装机构2、蒸料机构3、初榨机4。所述预榨机1包括预榨电机6、进料口7、破碎腔8和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下方设置有存料斗10,所述存料斗10下端设置有漏料孔11,所述分装机构2设置在所述漏料孔11下方,所述蒸料机构3设置在所述分装机构2下方。以大豆油的加工过程为例,将经过分选后的大豆种子投放入所述预榨机1的进料口7,通经过控制器5打开预榨电机6,所述预榨机1将大豆种子预榨为大豆细饼,大豆细饼从所述出料口9落下后进入所述存料斗10,存料斗10中的大豆细饼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漏料孔11进入所述分装机构2。所述预榨机1和所述存料斗10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周转装置51主要包括设置在地面的多条寻址线52、在所述寻址线52上运行的运输车53、叉车64和设置在初榨装置49前后两侧的第一机械臂54和第二机械臂55。

如图9所示,所述分装机构2主要包括滑轨12和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12上的滑块13,所述滑块13右端设置有通孔形状的推料孔14且所述推料孔14位于所述漏料孔11的下方,所述滑块13左端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18,所述曲柄摇杆机构18包括连杆15、转轮16和驱动电机17,所述连杆15铰接连接在所述滑块13和所述转轮16之间,所述转轮16的中间轴通过一个推力滚子轴承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轴与所述转轮16的中间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7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7转动时,所述曲柄摇杆机构18驱动所述滑块13在所述滑轨12上往复运动,当所述滑块13运动至最左侧时,所述推料孔14位于所述漏料孔11的正下方,所述存料斗10内部的大豆细饼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所述推料孔14。所述推料孔14携带大豆细饼向右运动时,所述滑块13的左端能够将所述漏料孔11堵住,所述滑块13运动至右端时,所述推料孔14内的大豆细饼从所述滑轨12右侧底部的避让槽落下。所述驱动电机17继续运转,驱动所述滑块13重复上述过程,所述推料孔14能够实现对大豆预榨产生的细饼进行定量的分装,免去了人工称重的时间且分装量更加精确。

所述滑轨12右侧下方设置有蒸料机构3,所述蒸料机构3主要包括底座19、旋转支架20、蒸筒21和旋转电机22。所述旋转支架20主要包括转轴23、支撑杆24和支撑环25,所述支撑环25围设在所述转轴23外侧,且所述支撑环25和所述转轴23之间等间隔角度的放射形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4。所述蒸筒21具有多个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环25上,每两个所述支撑杆24之间的支撑环25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蒸筒21。所述转轴23通过推力滚子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底座19上,所述转轴23通过皮带连接有所述旋转电机22的电机轴,所述转轴23内部设置有蒸汽腔26,如图8所示,在所述支撑杆24和支撑环25的内部设置有管道27连接所述蒸筒21与所述蒸汽腔26,在所述每个支撑杆24的管道27上设置有电磁阀开关28,所述电磁阀开关28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蒸汽腔26内部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蒸汽管道29,所述蒸汽管道29穿过所述底座19后与外部的蒸气炉相连接,所述蒸气炉为蒸汽腔26和蒸筒21提供蒸汽,所述轴承上方位于蒸汽管道29外侧设置有密封圈30,防止所述蒸汽腔26内的蒸汽泄露。

如图5~图7所示,所述蒸筒21为圆柱形且主要包括筒体31、桶盖32和底板33。所述筒体31与所述支撑环25固定连接且所述筒体31具有内壁34、外壁35以及所述内壁34和外壁35之间的加热腔36,所述加热腔36上端密封且所述加热腔36通过外壁35上的连接孔37与所述支撑环25内部的管道27连接,所述内壁34下端周圈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8,所述出气孔38上方内壁34上设置有朝向筒体31内部的支撑环25,所述筒体31底面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底板33主要包括密封板39和通过支撑柱40设置在所述密封板39上方的限位环41,所述底板33放置在所述蒸筒21内部,所述限位环41支撑在所述支撑环25上方,所述密封板39位于所述蒸筒21底部的圆形开口内,所述限位环41上方放置有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43。

所述推料孔14中的大豆细饼落下时,进入到所述蒸筒21内部并落在所述支撑板42上,所述蒸汽管道29内部的蒸汽进入蒸汽腔26后,通过支撑杆24和支撑环25内部的管道27进入蒸筒21的加热腔36内对蒸筒21加热,同时蒸汽通过所述内壁34下方的出气孔38和所述支撑板42上的透气孔43对蒸筒21内的大豆细饼进行蒸煮。如图8所示,所述旋转支架20上设置有八个蒸筒21,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旋转电机22转动所述转轴23,所述旋转支架20顺时针旋转45°后装有大豆细饼的蒸筒21旋转远离所述滑轨12的底部,控制器5控制所述分装机构2的驱动电机17对下一个蒸筒21进行大豆细饼的分装。

如图4所示,在所述滑轨12前方设置有初榨机4,所述初榨机4包括液压支架44和设置在液压支架44上下两端的两个初榨液压缸(45,46),所述控制器5设置在所述液压支架44上,所述初榨液压缸(45,46)的活塞杆顶端均连接有挤压板47,所述初榨液压缸45的挤压板47能够从所述蒸筒21上方伸入到所述蒸筒21内部,所述初榨液压缸46的挤压板47能够从所述蒸筒21的底部的开孔进入所述蒸筒21内部。

为了方便控制旋转电机22的旋转角度,所述每个蒸筒21外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59,所述液压支架44上设置有磁铁60,所述霍尔传感器59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当所述霍尔传感器59检测到所述磁铁60的信号时,控制停止旋转电机22转动并控制分装机构2对蒸筒21进行装粉。

所述第一机械臂54设置在所述初榨装置49的前方,它主要包括第一机械臂转轴541、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转轴541顶端的具有三叉形结构的第一机械臂支架542和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支架542端部的三个机械手。所述三个机械手包括:桶盖机械手543、豆饼夹爪机械手544和支撑板机械手545。如图14所示,所述桶盖机械手543主要包括伸缩气缸546和吸盘547,所述吸盘547连接有气泵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伸缩气缸546的活塞杆伸出后所述吸盘547能够接触所述桶盖32,控制器5能够控制吸盘547将所述桶盖32吸附。如图15所示,所述豆饼夹爪机械手544包括伸缩气缸546和气动夹爪548,所述气动夹爪548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546的活塞杆上且连接有气源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5连接,所述气动夹爪548能够夹紧豆饼65。如图13所示,所述支撑板机械手545主要包括所述伸缩气缸546和电磁铁549,所述电磁铁549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546的活塞杆上,所述电磁铁549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器5,所述电磁铁549通电后能够吸附起所述支撑板42。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机械臂55设置在所述初榨装置49后方,主要包括第二机械臂转轴551、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臂转轴551上方的l形第二机械臂支架552和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臂支架552端部的搅拌机械手553和第二桶盖机械手554。所述第二桶盖机械手554结构与所述桶盖机械手543相同,所述搅拌机械手553包括伸缩气缸546、搅拌电机555和搅拌爪556,所述搅拌电机555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546的活塞杆上,所述搅拌爪556设置在所述搅拌电机555的电机轴上,所述搅拌电机555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

所述第一机械臂转轴541和所述第二机械臂转轴551均通过推力滚子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地面的底座上且所述第一机械臂转轴541和所述第二机械臂55均驱动链接有各自的机械臂旋转电机56,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56与所述控制器5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寻址线52包括第一寻址线521、第二寻址线522、第三寻址线523、第四寻址线524和叉车寻址线525,所述第一至第四寻址线524的轨迹上设置有所述运输车53。在所述第一机械臂54下方设置有三辆所述运输车53,所述三辆运输车53分别放置桶盖32、豆饼65和支撑板42,在所述第二机械臂55的下方设置有一辆所述运输车53用于放置桶盖32。

所述控制器5设置在所述液压支架44上,所述初榨液压缸(45,46)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当所述蒸筒21旋转至所述两个初榨液压缸(45,46)之间时,控制器5根据霍尔传感器59的信号,控制霍尔传感器59所在的蒸筒21的管道27的电磁阀开关28关闭,切断该蒸筒21内部的蒸汽供应,然后所述桶盖机械手543取走所述桶盖32,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56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54,所述桶盖机械手543将取走的所述桶盖32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54下方的运输车53上,,所述控制器5将所述初榨液压缸(45,46)的活塞杆伸出,所述挤压板47将所述蒸筒21内部的大豆细饼压成豆饼65,所述上端初榨液压缸(45)的活塞杆收缩,所述下端初榨液压缸(46)的活塞杆继续升高,所述挤压板47将所述底板33、支撑板42和所述豆饼65托出所述蒸筒21。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56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54,所述豆饼夹爪机械手544运动至所述豆饼65上方,控制器5控制所述豆饼夹爪机械手544的气动夹爪548夹紧所述豆饼65,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56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54,所述豆饼夹爪机械手544将所述豆饼65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54下方的运输车53中。由于豆饼65和所述支撑板42被挤压在一起,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56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54,所述支撑板机械手545从所述第一机械臂54下方的运输车53中取出一个新的所述支撑板42并将所述支撑板42放置在被托起的所述底板33上。控制器5控制所述下端初榨液压缸(46)的活塞杆收缩,所述底板33和新的支撑板42落入所述蒸筒21内部,所述底板33的限位环41接触所述蒸筒21内部的支撑环25后停止下落,所述初榨液压缸(46)的活塞杆继续降落并远离所述蒸筒21。为了防止大豆细饼在蒸煮和挤压过程中从所述支撑板42的透气孔43落下,可以在所述支撑板42的表面铺包裹一层透气纱布。控制器5控制旋转电机22旋转,将空的蒸筒21旋转移动至所述滑轨12下方。

所述分装机构2将所述蒸筒21内装入大豆细饼后,控制器5控制所述旋转电机22将所述蒸料装置旋转45°,所述机械臂旋转电机56旋转所述第二机械臂转轴551,将所述搅拌机械手553运动至所述蒸筒21顶部,连接所述蒸筒21的伸缩气缸546将活塞杆伸出同时所述搅拌电机555运转,所述搅拌爪556将所述蒸筒21内的大豆细饼搅拌均匀。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二机械臂转轴551,所述第二桶盖机械手554从下方的运输车53中取出桶盖32并盖在所述蒸筒21的上方。控制器5控制该所述蒸筒21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开启,恢复所述蒸筒21的蒸汽供应。

如图17~18所示,所述运输车53主要包括车体531、立柱532和支撑液压缸533,所述支撑液压缸533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托板534且活塞杆竖直设置在车体531上方,所述立柱532具有多个且分布在所述支撑液压缸533的活塞杆周围,在所述两个相对的立柱532上分别上下设置有第一激光传感器535和第二激光传感器536,一根立柱532上设置有两个激光发射端537,相对的另外一根立柱532上设置有两个激光接收端538,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传感器(535,536)与设置在所述运输车53上的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支撑液压缸533相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中设定控制程序,通过调节所述支撑液压缸533的活塞杆升降,使所述托板534或者所述托板534上的物料挡住第二激光传感器536的信号且不挡住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535的信号,从而在往所述运输车53上放置桶盖32、豆饼65或者支撑板42的时候,能够保证所述桶盖32、豆饼65或者支撑板42的上表面始终保持在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535和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536之间。同时在所述立柱532下方设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三激光传感器539,当所述托板534降低至底部挡住所述第三激光传感器539的信号时,所述支撑液压缸533的活塞杆不再降低,同时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运输车53沿所述寻址线52运动向下一个工位。

叉车寻址线525上设置有叉车64,所述运输车53和所述叉车64底部均设置有检测所述寻址线52的寻址传感器57和霍尔传感器ⅱ58,所述寻址线52上设置有多个磁铁ⅱ61。所述叉车64和所述运输车53均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叉车64上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寻址传感器57能够控制所述叉车64沿所述叉车寻址线525运动,并能够控制所述叉车64取放物料。所述磁铁ⅱ61设置在寻址线52上需要运输车53或者叉车64停靠的位置,当所述霍尔传感器ⅱ58检测到所述磁铁ⅱ61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运输车53或者叉车64停止。

所述压榨机50设置在所述叉车寻址线525前方,主要包括压榨支架501、压榨底座502和设置在所述压榨支架501上的压榨液压缸503,在所述压榨机50上设置有出油口504。所述压榨液压缸503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压榨板505,所述压榨机50连接有液压泵和所述控制器5。

为了提高压榨效率,在所述叉车寻址线525的前方可设置有多个分叉,且每个分叉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压榨机50,可以实现多个压榨机50同时进行压榨。

为了提高压榨效率,在所述初榨机4后侧可设置有提升机,提升机顶部的落料口设置在所述初榨机4进料口7的上方,通过提升机向所述初榨机4内投放大豆。

为了提高所述底板33对所述支撑板42的支撑作用,在所述底板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支撑柱62,所述中心支撑柱62的上端可支撑在所述支撑板42上。

为了方便叉车64取放压榨机50上的豆饼65,在所述压榨机50的压榨底座502上设置有放置物料的支撑台506,在所述支撑台506上设置有两段避让槽以避让所述叉车64前端的货叉。

为了便于管理和运输,在所述压榨机50的前方设置有成品存放区63,放置压榨出的食用油和压榨后的豆渣,同时,也可以在该区域将豆饼65上粘住的支撑板42取下后放入运输车53准备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将筛选后的大豆使用提升机或者人工投放入预榨机1的进料口7,通过控制器5启动预榨机1将大豆种子预榨成为大豆细饼,大豆细饼从预榨机1的出料口9落入并储存在下方的存料斗10中。控制器5控制分装机构2运转,滑块13上的推料孔14运动到存料斗10的漏料孔11下方,大豆细饼落入推料孔14中,驱动电机17驱动滑块13向右运动,推料孔14中的大豆细饼运动至滑轨12右侧后落下,进入到滑轨12下方的蒸筒21内部。控制器5控制旋转电机22旋转45°后根据下一个蒸筒21上霍尔传感器59发出的信号停止运转,控制器5第二机械臂55上的搅拌机械手553将蒸筒21内的大豆细饼进行搅拌后,第二机械臂55上的第二桶盖机械手554将运输车53内的桶盖32盖在蒸筒21上,控制器5控制旋转电机22旋转蒸料机构3并打开连接控制蒸筒21蒸汽通道的电磁阀开关,对蒸筒21内的大豆细饼进行蒸煮。同时,推料孔14对下一个蒸筒21进行大豆细饼的罐装。蒸筒21运行至初榨机4的位置时,蒸筒21上的霍尔传感器59检测到磁铁60信号后,控制器5控制连接该蒸筒21的电磁阀开关28断开蒸汽供应,控制器5控制第一机械臂54上的桶盖机械手543取走蒸筒21上的桶盖32并将桶盖32放在下方的运输车53上,控制器5控制初榨机4的两个初榨液压缸(45,46)活塞杆伸出,下方的挤压板47托住底板33,上方的挤压板47挤压大豆细饼,将大豆细饼初步压榨为豆饼65。上端的初榨液压缸45活塞杆收缩,下端的初榨液压缸46活塞杆升高,将豆饼65抬高出蒸筒21,第一机械臂54上的豆饼夹爪机械手544取走豆饼65和豆饼65下方连接在一起的支撑板42并将豆饼65和支撑板42放入下方的运输车53中,支撑板机械手545从下方运输车53中取出新的支撑板42并放在底板33上。控制器5将下端的初榨液压缸46活塞杆落下并将活塞杆收缩出蒸筒21,控制器5控制旋转电机22旋转将空的蒸筒21移动至滑轨12下方再次装入大豆细饼。

桶盖32的周转循环使用通过第一寻址线521上的运输车53沿第一寻址线521运动实现,支撑板42的运输通过第二寻址线522上的运输车53实现,豆饼65通过第三寻址线523上的运输车53运输到叉车64后方。叉车64将运输车53上堆叠的豆饼65运送到压榨机50上进行压榨,压榨结束后,叉车64将豆饼65取下并放在运输车53上,运输车53通过第四寻址线524将压榨后的豆饼65输送至成品存放区63。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