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62943发布日期:2019-05-15 22:3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发酵剂
技术领域
,具体是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gramineae)蜀黍族高秆单子叶植物,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属于c4植物,具有很高的光能转化率,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一种经济作物。甘蔗中含有充足的水份、糖、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及各种维生素等,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粮饲料作物,可以有效缓解冬春季节饲料匮乏的难题。广西是甘蔗主产区,有着丰富的糖业副产物如甘蔗渣、甘蔗梢叶、糖蜜等,这些副产物具有量大、集中且受季节影响小。如能把这些糖业副产物饲料化,不但可以解决人畜争粮的尴尬局面,也为糖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甘蔗副产物(甘蔗梢叶、蔗渣)与其他粗饲料原料玉米杆、牧草等相比,具有产量大、产地集中、易于收购、成本较低等优点。甘蔗梢(叶)是甘蔗产业的副产物,俗称蔗尾,全国每年产量约2000万吨,是一种廉价的能量饲料。具有产量大、产地集中、成本较低等特点。甘蔗梢叶含有蛋白质、糖分,营养丰富,是一种非常好的畜牧养殖饲料资源。甘蔗渣是一种植物纤维素类物质,是甘蔗糖厂最大的副产物,一般其产量约占原料甘蔗的24~27%,资料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蔗渣每年产量约1000万吨,目前约90%的蔗渣被用作燃料,用于糖厂锅炉发电和供应蒸汽,剩余10%左右的蔗渣主要被用于造纸以及生产动物饲料等。虽然蔗渣直接燃烧是处理蔗渣最简洁快速的方法,但是蔗渣直接燃烧既浪费蔗渣资源,又会产生大量co等温室气体,对空气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蔗渣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亟待解决。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饲料发酵菌剂的公开文献,但关于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的很少未见有,如下列文献:1、中国专利:一种高效安全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发酵菌剂、其固体添加剂及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208303.2;申请人:段一皋;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安全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发酵菌剂、其固体添加剂及制备方法,选择一组功能性强,组合效力高的真菌、放线菌、细菌的三类九个菌种,经菌种提纯复壮,单菌种扩大培养,混合液体发酵,浓缩母液菌剂二次扩大培养;在制备工艺中,所述浓缩母液菌剂在固体秸秆饲料半开放发酵器内进行了良好的排水与通气条件下完成了全部制备过程。本发明秸秆饲料生物固体添加剂对各种植物秸秆进行饲料发酵处理后,具有高效分解软化秸秆纤维的能力,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动物消化能力,提高秸秆利用等作用;同时微生物菌剂还可降解秸秆中农药残留,化学有害物质的侵染,成为抗生素的替代产品,提高了秸秆生产饲料的安全性和卫生价值,成为农业生态形饲料添加剂。2、中国专利:一种用于制备秸秆饲料的发酵菌剂;申请号:200810226318.6;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秸秆饲料的发酵菌剂。它的活性成分包括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和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本发明的用于制备秸秆饲料的发酵菌剂中的各种乳酸菌具有高度的协同作用,自体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在未经灭菌的天然原料中快速繁殖、定殖而占据优势,迅速产生大量乳酸,降低发酵料的ph值,改善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对饲喂的动物安全,且应用简易,成本低廉。3、中国专利:鸡源枯草芽孢杆菌和戊糖片球菌的固体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210428013.x;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鸡源枯草芽孢杆菌和戊糖片球菌的固体发酵菌剂的制备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scs4562菌株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scs4560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scs4562菌株保藏编号:cgmccno.6565;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scs4560菌株保藏编号:cgmccno.6566;两个菌株经过发酵,获得发酵产物即为固体发酵菌剂。将本发明的固体发酵菌剂直接添加入饲料,维持了肠道微生态健康并帮助肠道吸收饲料中营养成分,提高鸡群生长性能。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由于过度放牧、滥垦滥伐等行为的发生,导致草地退化现象严重,使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中国虽然是甘蔗种植大国,但是甘蔗副产物的利用模式还比较单一,其含有大量的动物难以消化吸收的粗纤维,对于甘蔗副产物饲料产品的开发仍存在较大的难度,难以进行全面推广,造成了大量甘蔗副产物的浪费,尤其是甘蔗渣,很多制糖企业将甘蔗榨汁之后的甘蔗渣只能用于造纸或者燃烧,无法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副产物加以利用,则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因此,把甘蔗副产物和饲料转化有效的连接起来,开发一种高效高速、耗能低、转化率高、稳定性好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的发酵菌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开发一种高效、高速、耗能低、转化率高、稳定性好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的发酵菌剂。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驯化菌冻干粉15~30份,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8~10份,植物乳杆菌冻干粉6~8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8~10份,黑曲霉冻干粉4~6份,米曲霉冻干粉4~6份,绿色木霉冻干粉7~10份,纤维素酶冻干粉18~20份;所述的驯化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取二次驯化菌扩大培养时达到稳定期的菌液,离心,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驯化菌冻干粉剂;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产朊假丝酵母接种于麦芽汁培养基中,于36~38℃、ph6.3~6.5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剂;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培养基,于36~38℃、ph6.3~6.5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剂;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各菌分部接种于pca液体培养基,于36~38℃、ph6.8~7.2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分别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所述的包埋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麦芽糊精8~10份,β-环糊精6~8份,淀粉10~12份,水8~20份。所述的真空冷冻干燥具体参数为:冷阱温度﹣65℃,加热温度30~35℃,真空度≤60pa,干燥至菌剂的水分含量不超过7%。所述的驯化菌经过驯化之后,其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分解甘蔗渣和甘蔗尾梢的能力,其在甘蔗副产物中的存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驯化菌的主要成分包括:产朊假丝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绿色木霉。所述的mrs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蛋白胨8~10份,牛肉膏8~10份,酵母膏4~6份,柠檬酸氢二铵1.5~2.2份,葡萄糖18~22份,吐温800.8~1.2份,乙酸钠4~6份,磷酸氢二钾1.5~2.5份,蒸馏水900~1000份;所述的pca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胰蛋白胨4~6份,酵母膏2~3.2份,葡萄糖1~2份,蒸馏水950~1000份。所述驯化菌的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菌泥:选取半年以上甘蔗地土壤或甘蔗叶堆沤泥,或者糖厂甘蔗渣堆放区堆放半年以上形成的污泥,即得原始菌泥,将原始菌泥现场封存在无菌玻璃瓶内,带回实验室作为原始菌群进行培养;这些原始菌泥在长期的堆放环境中,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优势菌种,存活下来的大多是可分解甘蔗副产物纤维素的菌,这样的菌更容易被驯化,其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并具有相对稳定性。(2)一次驯化:取新鲜的甘蔗尾梢粉碎至100~200目,于121℃高压灭菌10~20min,冷却后加入到配制好的基础培养基混合均匀,甘蔗尾梢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0~1.5:1,即得一次驯化培养基;根据甘蔗尾梢加入量的不同,设置5~6个梯度(可设置的梯度分别为:1.0:1,1.1:1,1.2:1,1.3:1,1.4:1,1.5:1),制备几种甘蔗尾梢含量不同的一次驯化培养基,将步骤(1)中的原始菌泥接种到各培养基中,35~40℃、ph6.3~6.5条件下培养20~30天,每隔2~4天记录一次培养基中的情况,以甘蔗尾稍分解的百分率最多为优,以菌液澄清、菌泥不发臭为优,综合各个培养基中的情况,选择最优的一组培养基,其菌液中存活的菌即为一次驯化菌;(3)二次驯化:取新鲜的甘蔗尾梢粉碎至100~200目,于121℃高压灭菌10~20min,得a料;取榨汁之后的甘蔗渣粉碎至100~200目,于121℃高压灭菌10~20min,得b料;取糖厂中甘蔗渣喷淋水形成的污水,虑去杂物,得c料;将上述a、b、c料分别进行两两组合或者三者组合(根据不同纤维料的组合,可形成ab、ac、bc、abc四组),加入到基础培养基,制成多个二次驯化培养基,分别接种步骤(2)中一次驯化菌的菌液,于35~42℃条件下培养15~30天,每隔2~4天记录一次培养基中的情况,以甘蔗尾稍、甘蔗渣分解的百分率最多为优,以污水澄清、不发臭为优,综合各个培养基中的情况,选择最优的一组培养基,其菌液即为二次驯化菌;(4)扩大培养:取步骤(3)得到的二次驯化菌的菌液进行扩大培养,培养基为二次驯化培养基最优情况时的培养基,培养40~50h;(5)分装,保藏,即得驯化菌种子液,可将驯化菌种子液进行继续扩大培养,形成大量的优势菌种,以适应工业化生产。所述的基础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蛋白胨8~10份,牛肉膏8~10份,酵母膏4~6份,麦芽汁5~10份,柠檬酸氢二铵1.5~2.2份,葡萄糖18~22份,吐温800.8~1.2份,乙酸钠4~6份,磷酸氢二钾1.5~2.5份,胰蛋白胨4~6份,酵母膏2~3.2份,葡萄糖1~2份,蒸馏水900~1000份。所述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在制备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又叫产朊圆酵母或食用圆酵母。其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含量都比啤酒酵母高,它能以尿素和硝酸作为氮源,在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任何生长因子即可生长。它能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有氧条件下不产酒精,既能利用造纸工业的亚硫酸废液,还能利用糖蜜、木材水解液等生产出人畜可食用的蛋白质。产朊假丝酵母的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大小为(3.5~4.5)μm×(7~13)μm。液体培养不产醭,管底有菌体沉淀。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平滑,有或无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产朊假丝酵母可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消化率,增强动物机体力其细胞中富含维生素b和蛋白质,还能提供动物所需的部分营养物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是乳酸菌的一种,圆端直杆菌,通常为0.9~1.2vtm×3.0~8.0μm,厌氧或兼性厌氧,菌种为直或弯的杆状,单个、有时成对或成链状,最适ph6.5左右,属于同型发酵乳酸菌。此菌与其他乳酸菌的区别在于其活菌数比较高,能大量的产酸,使水中的ph值稳定不升高,而且其产出的酸性物质能降解重金属;能发酵戊糖或葡萄糖酸盐,终产物中85%以上是乳酸;在繁殖过程中能产出特有的乳酸杆菌素,乳酸杆菌素是一种生物型的防腐剂,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需氧菌。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枯草芽孢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农业上用作生产糖化饲料的菌种。黑曲霉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asp.oryzae))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直径150~300μm。米曲霉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是木霉菌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纤维素酶(cellulase),又称β-1,4-葡聚糖-4-葡聚糖水解,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在分解纤维素时起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寡糖或单糖的蛋白质,主要应用于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驯化菌经过驯化之后,其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分解甘蔗渣和甘蔗尾梢的能力,其在甘蔗副产物中的存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再结合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纤维素酶等,添加包埋剂进行包埋处理,经真空冷冻干燥,最后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形成菌剂粉。适用于甘蔗副产物饲料化,特别是制备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的饲料,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也是对甘蔗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2、本发明所述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其活性成分包括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绿色木霉等,各个菌种相互协调配合,发酵高效,速度快,耗能低,转化率高,稳定性好,可以弥补单一菌种发酵的不足,还可以解决自然发酵菌种过于复杂、发酵过程可控制性差的问题。3、畜禽饲喂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造成动物体的耐药性,从而使人类病原菌也产生耐药性,危害人类的健康。本发明的发酵菌剂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多种生理代谢物质,可以有效杀灭各种病原菌,对饲料中原有的一些有害物质进行了降解和无害处理,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4、本发明所用的的驯化菌来自于大自然,经过富集、筛选、驯化得到,具有超强的繁殖与适应能力,能针对性地分解甘蔗渣、甘蔗尾梢等甘蔗副产物中的纤维素,可将粗纤维、木质素等动物难以充分消化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分子物质,并同时提高了发酵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提高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驯化菌的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菌泥:选取半年以上的甘蔗叶堆沤泥,糖厂甘蔗渣堆放区堆放半年以上形成的污泥,按照重量比1:1混合,即得原始菌泥,将原始菌泥现场封存在无菌玻璃瓶内,带回实验室作为原始菌群进行培养;(2)一次驯化:取新鲜的甘蔗尾梢粉碎至200目,于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到配制好的基础培养基混合均匀,得到一次驯化培养基,甘蔗尾梢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0~1.5:1;根据甘蔗尾梢加入量的不同,设置6个梯度分别为:1.0:1,1.1:1,1.2:1,1.3:1,1.4:1,1.5:1,制得6种甘蔗尾梢含量不同的一次驯化培养基,每个梯度设置一组培养基,每组均有3个平行试验培养基;将步骤(1)中的原始菌泥接种到各培养基中,38℃、ph6.4条件下培养30天,每隔2~4天记录一次培养基中的情况,培养前12天每隔4天记录一次,第18~21天每隔3天记录一次,第21~30天每隔2天记录一次,根据每次记录的情况进行评分。如下表1为一次驯化过程中,根据甘蔗尾梢加入量的不同,记录的五组培养基中的情况评分表。以甘蔗尾稍分解的百分率最多为优,满分为10分;以菌液澄清、菌泥不发臭为优,满分为10分,评分人为从事饲料生产研究相关的专业人士,人数50人,取平均分(保留两位数字)为最终的得分;按照同一个评判标准,对记录的培养基的情况进行评分如下:表1一次驯化记录表①1.0:1②1.1:1③1.2:1④1.3:1⑤1.4:1⑥1.5:1第4天1.82.02.12.22.22.1第8天2.72.82.83.02.92.9第12天3.83.83.94.14.24.2第15天5.55.76.26.56.56.4第18天6.97.07.68.28.18.0第21天8.88.99.09.49.39.2第24天9.09.29.39.49.49.3第26天9.49.69.39.79.59.6第28天9.59.69.79.99.89.8第30天9.59.79.89.99.99.8总分66.968.369.772.371.871.3由上表可见,总分最高分的是第③组,且在第18天的时候即达到了8.2分,第21天即达到了9.4分,第28天即达到最高分9.9分,视为最优组。综合上述各个培养基中的情况,选择最优的一组培养基,即甘蔗尾梢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3:1时驯化得到的一次驯化菌,为驯化合格的最优的一批一次驯化菌。(3)二次驯化:取新鲜的甘蔗尾梢粉碎至100目,于121℃高压灭菌15min,得a料;取榨汁之后的甘蔗渣粉碎至200目,于121℃高压灭菌15min,得b料;取糖厂中甘蔗渣喷淋水形成的污水,虑去杂物,得c料;将上述a、b、c料分别进行两两组合及三者组合,各料结合均是等重量的结合,且总重量相同,形成ab、ac、bc、abc四组,分别加入到物料总重量四分之一的基础培养基,制成多个二次驯化培养基,每组均有3个平行试验的培养基;分别接种步骤(2)中甘蔗尾梢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3:1时驯化得到的一次驯化菌菌液,于40℃条件下培养20天,每隔2~3天记录一次培养基中的情况,培养前12天每隔3天记录一次,第12~20天每隔2天记录一次,根据每次记录的情况进行评分。如下表2为二次驯化过程中,根据不同纤维料的组合,记录的四组培养基中的情况评分表。以甘蔗尾稍分解的百分率最多为优,满分为10分;以菌液澄清、菌泥不发臭为优,满分为10分;评分人为从事饲料生产研究相关的专业人士,人数50人,取平均分(保留两位数字)为最终的得分;按照同一个评判标准,对记录的培养基的情况进行评分如下:表2二次驯化记录表abacbcabc第3天6.86.66.56.6第6天7.57.47.37.5第9天8.28.18.08.6第12天8.58.58.68.9第14天9.08.99.09.4第16天9.39.19.49.7第18天9.69.59.69.9第20天9.99.99.810.0总分68.868.068.270.6由上表可见,总分最高分的是abc组,在第14天的时候即达到了9.4分,第20天可达到最高分10.0分,视为最优组。综合以上各个培养基中的情况,选择最优的一组培养基,即abc组,其菌液即为二次驯化菌。(4)扩大培养:取步骤(3)得到的二次驯化菌的菌液进行扩大培养,培养基为二次驯化培养基最优情况时的培养基,培养45h;(5)分装,保藏,即得驯化菌种子液,可将驯化菌种子液进行继续扩大培养,形成大量的优势菌种,以适应工业化生产。所述的基础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蛋白胨10份,牛肉膏10份,酵母膏5份,麦芽汁10份,柠檬酸氢二铵2份,葡萄糖20份,吐温801份,乙酸钠5份,磷酸氢二钾2份,胰蛋白胨5份,酵母膏2.5份,葡萄糖1.8份,蒸馏水1000份。所述的驯化菌经过驯化之后,其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分解甘蔗渣和甘蔗尾梢的能力,其在甘蔗副产物中的存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驯化菌的主要成分包括:产朊假丝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绿色木霉。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驯化方法,制备得到的驯化菌用于以下实施例2~4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的制备。实施例2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驯化菌冻干粉30份,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8份,植物乳杆菌冻干粉6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8份,黑曲霉冻干粉4份,米曲霉冻干粉4份,绿色木霉冻干粉7份,纤维素酶冻干粉18份;所述的驯化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取二次驯化菌扩大培养时达到稳定期的菌液,离心,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驯化菌冻干粉剂;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产朊假丝酵母接种于麦芽汁培养基中,于37℃、ph6.4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剂;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培养基,于37℃、ph6.4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剂;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各菌分部接种于pca液体培养基,于37℃、ph6.8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分别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所述的包埋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麦芽糊精8份,β-环糊精6份,淀粉10份,水8份。所述的真空冷冻干燥具体参数为:冷阱温度﹣65℃,加热温度30℃,真空度60pa,干燥至菌剂的水分含量不超过7%。所述的mrs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蛋白胨8份,牛肉膏10份,酵母膏6份,柠檬酸氢二铵2.2份,葡萄糖18份,吐温800.8份,乙酸钠4份,磷酸氢二钾2.5份,蒸馏水1000份;所述的pca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胰蛋白胨6份,酵母膏3.2份,葡萄糖1份,蒸馏水1000份。实施例3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驯化菌冻干粉22份,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9份,植物乳杆菌冻干粉7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9份,黑曲霉冻干粉5份,米曲霉冻干粉5份,绿色木霉冻干粉8份,纤维素酶冻干粉19份;所述的驯化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取二次驯化菌扩大培养时达到稳定期的菌液,离心,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驯化菌冻干粉剂;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产朊假丝酵母接种于麦芽汁培养基中,于38℃、ph6.4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剂;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培养基,于38℃、ph6.4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剂;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各菌分部接种于pca液体培养基,于38℃、ph7.0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分别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所述的包埋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麦芽糊精9份,β-环糊精7份,淀粉11份,水15份。所述的真空冷冻干燥具体参数为:冷阱温度﹣65℃,加热温度33℃,真空度55pa,干燥至菌剂的水分含量不超过7%。所述的mrs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蛋白胨9份,牛肉膏9份,酵母膏5份,柠檬酸氢二铵2份,葡萄糖20份,吐温801份,乙酸钠5份,磷酸氢二钾1.8份,蒸馏水950份;所述的pca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胰蛋白胨5份,酵母膏2份,葡萄糖1份,蒸馏水950份。实施例4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驯化菌冻干粉15份,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10份,植物乳杆菌冻干粉8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10份,黑曲霉冻干粉6份,米曲霉冻干粉6份,绿色木霉冻干粉10份,纤维素酶冻干粉20份;所述的驯化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取二次驯化菌扩大培养时达到稳定期的菌液,离心,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驯化菌冻干粉剂;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产朊假丝酵母接种于麦芽汁培养基中,于37℃、ph6.4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产朊假丝酵母冻干粉剂;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培养基,于37℃、ph6.4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剂;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各菌分部接种于pca液体培养基,于37℃、ph7.1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取菌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取菌泥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离心再重悬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包埋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分别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黑曲霉冻干粉、米曲霉冻干粉、绿色木霉冻干粉、纤维素酶冻干粉。所述的包埋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麦芽糊精10份,β-环糊精8份,淀粉12份,水20份。所述的真空冷冻干燥具体参数为:冷阱温度﹣65℃,加热温度35℃,真空度50pa,干燥至菌剂的水分含量不超过7%。所述的mrs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蛋白胨8份,牛肉膏8份,酵母膏6份,柠檬酸氢二铵1.5份,葡萄糖22份,吐温800.8份,乙酸钠4份,磷酸氢二钾2.5份,蒸馏水1000份;所述的pca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胰蛋白胨4份,酵母膏2份,葡萄糖2份,蒸馏水1000份。应用实施例将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应用于以甘蔗渣、豆粕为主要原料的饲料生产加工中,发酵菌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重量的0.2%发酵料饲料营养成分变化如下表3所示:表3发酵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初始原料发酵7d发酵14d发酵21d发酵28d蛋白质(%)17.7918.3818.6719.5420.08活菌数(cfu/g×1010)0.1371.902.000.3950.390水分(%)60.0061.0663.0165.2765.32ph4.544.293.893.763.71中性洗涤纤维(%)49.6349.0336.2035.0334.84酸性洗涤木质素(%)4.554.634.083.533.48粗脂肪(%)9.0112.4611.6110.029.98粗灰分(%)12.3011.8511.2410.8310.78由表3可见,发酵21天后各项指标相对稳定,此时的产气量已明显下降,饲料香味浓郁,质量稳定,可用于动物喂养,适口性优良。将本发明制备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与市面上常见的两种菌剂,用于发酵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的相同原料,生产蛋白饲料,其对比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不同菌剂发酵生产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其中,d菌剂为本发明制备的甘蔗副产物饲料专用发酵菌剂,n菌剂为广州农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专用菌剂,h菌剂为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发酵菌剂。由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酵菌剂,在发酵条件及发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其余的两种菌剂。本发明的发酵菌剂对于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n菌剂和h菌剂,发酵完成后粗灰分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说明本发明菌剂的发酵效果最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