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6807发布日期:2019-08-20 21:1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氯喹啉酸化学名称:3,7-二氯-8-喹啉酸,它是防除稻田稗草的特性选择性除草剂,属激素型喹啉酸类除草剂。药剂能被萌发的种子、根、茎和叶部迅速吸收,并迅速向茎和顶部传导,使其中毒死亡,其症状与生长素相似在全球范围,持续广泛施用二氯喹啉酸,稗草对它产生了抗药性。自1993年二氯喹啉酸在我国取得登记来,防治稗草、黑雀麦、狗尾草、马唐等,它还能有效的防除鸭舌草、水芹、田皂角和牵牛类杂草等。已经连续施用了20多年。最近我国主要水稻产区已有稗草对其产生抗药性,且抗药性的程度呈日益严重。

目前,为减缓杂草对其的抗药性,一般配伍其他除草剂共同使用已减缓其抗药性,如专利201811297362.6“一种含二氯喹啉酸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中,采用了二氯喹啉酸、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和磺酰脲类作为除草组合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除草效果,也可减慢杂草的抗药性,但是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杂草效果不显著。为彻底解决杂草抗药性的问题,研发新的喹啉类除草剂是最好的途径,但是目前新的喹啉类除草剂种类较少,有的对具有抗药性的杂草效果不佳,有的合成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草效果好,合成工艺简单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这种喹啉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ⅰ或ⅱ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r1为甲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和氢中的任意一种;r2为c1-c8烷基、c2-c6烯基、c3-c6环烷基、c1-c8烷氧基、不同取代基的苯基、不同取代基的苄基、c2-c6炔基中的任意一种。

烷基部分单独或者作为基团一部分可以是直链或支链,例如c4烷基可以是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等诸如此类;烯基和炔基的部分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形式,并且部分烯基具有(e)或(z)的构型;环烷基的部分有三、四、五、六等环烷基,环的不同位置的还有取代基,取代基包含有吸电子、供电子及中性原子等;c1-c8烷氧基的部分或者作为基团一部分可以是直链或支链。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或叔丁氧基等,在烷氧基中,有1~2个氧原子;不同取代基的苯基部分包括邻、间、对单取代,基团包括含有吸电子、供电子及中性原子/基团如硝基、甲氧基、氯原子等。还有苯环二取代基团,二取代基团即同时吸电子、供电子及中性原子/基团,也可是不同取代电性的原子/基团;不同取代基的苄基部分包括邻、间、对单取代,基团包括含有吸电子、供电子及中性原子/基团如硝基、甲氧基、氯原子等;还有苄基的苯环二取代基团,二取代基团即同时吸电子、供电子及中性原子/基团,也可是不同取代电性的原子/基团。

所述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n与酰氯化试剂溶解于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m;

2)将化合物l或者化合物k与化学碱放入到反应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设定时间后,向其中滴加反应溶剂溶解的中间体m,继续搅拌回流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并调节其ph,进行过滤后,得到初级产物(白色固体);

3)将步骤2)中的初级产物进行提纯后,得到结构式为ⅰ或ⅱ喹啉类化合物;

其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化合物n与酰氯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5~10);酰氯化试剂为socl2,pocl3和(cocl)2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n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为1:(10~30);溶剂为甲苯,乙腈,氯仿中一种或多种;反应时间为8~14h。

所述步骤2)中,化合物l或k与化学碱的摩尔比(1~3):(1~5),化学碱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l或k与反应溶剂的摩尔体积比为(10~15):80mmol/ml;反应溶剂为甲苯、1,4-二氧六环、乙腈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化合物m与反应溶剂的摩尔体积比为10:(70~150)mmol/ml;化合物l或k与中间体m的摩尔比为(1~3):1;设定反应时间为0.5~1h;继续反应时间为12~24h,调节ph至4~5。

所述步骤3)中,提纯的方法为重结晶法或柱层析法中的一种。

所述的喹啉类化合物在除草剂领域的中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传统的喹啉酸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吡唑结构,形成一类新喹啉酸的衍生物。本发明中的喹啉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实现批量化生产。本发明的喹啉类化合物除草效果较好,且对具有抗性的杂草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制备的ⅰ式喹啉类化合物的氢谱图;

图2实施例1制备的ⅰ式喹啉类化合物的碳谱图;

图3实施例2制备的ⅰ式喹啉类化合物的氢谱图;

图4实施例2制备的ⅰ式喹啉类化合物的碳谱图;

图5实施例3制备的ⅰ式喹啉类化合物的氢谱图;

图6实施例3制备的ⅰ式喹啉类化合物的碳谱图;

图7实施例4制备的ⅱ式喹啉类化合物的氢谱图;

图8实施例4制备的ⅱ式喹啉类化合物的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0mmol取代基r1为cl原子的化合物n(其结构式如下)与80mmol的酰氯化socl2试剂,溶解于150ml的甲苯溶剂中,进行反应12h后,冷却,减压旋蒸溶剂和多余的socl2,得到取代基r1为cl的中间体m(其结构式如下),待用。

10mmol的取代基r2为乙基的化合物l(其结构式如下),17mmol的氢氧化钙,3mmol的氧化钙加入到2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80ml的乙腈加热搅拌回流0.5h后,将溶解在20ml的乙腈溶剂中的10mmol中间体m滴加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毕后,冷却倒入200ml的冰水中,用盐酸调节ph=4~5,过滤得到白色固体。

将白色固体用氯仿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水进行萃取,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除水,接着过滤出去水,有机相进行旋干,用氯仿/正己烷进行重结晶,得到结构式为ⅰ式的喹啉类化合物(其中r1基为cl,r2基为乙基),产率为60.2%。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ⅰ式的喹啉类化合物进行核磁鉴定,其结果如图1(氢谱)和图2(碳谱)所示:

1hnmr(400mhz,cdcl3)δ:8.87(d,1h),8.14(d,1h),7.78(d,1h),7.59(1h,d),6.25(1h,s),4.01-4.07(2h,q),2.31(3h,s),1.38-1.42(3h,t);

13cnmr(100mhz,cdcl3)δ:163.07,153.62,151.33,143.76,138.94,133.69,132.32,132.19,129.55,129.26,128.82,126.54,95.75,48.83,15.24,11.40.

ms:(m+h):351.08

根据氢谱峰与碳谱峰的结果可与本发明的结构式完全符合。

实施例2

将10mmol取代基r1为硝基的化合物n(其结构式如下)与80mmol的酰氯化pocl3试剂,溶解于150ml的甲苯溶剂中,进行反应12h后,冷却,减压旋蒸溶剂和多余的socl2,得到取代基r1为cl的中间体m(其结构式如下),待用。

12mmol的取代基r2为苯基的化合物l(其结构式如下),17mmol的氢氧化镁,3mmol的氧化镁加入到2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80ml的1,4-二氧六环加热搅拌回流反应1h后,将溶解在20ml的1,4-二氧六环溶剂中的10mmol中间体m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回流反应24h(同过薄层色谱监测原料点消失)后,冷却倒入200ml的冰水中,用硫酸调节ph=4~5,过滤得到固体。

将固体用氯仿溶解,加水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除水,接着过滤去除硫酸镁,有机相进行旋干后,用氯仿/正己烷重结晶,得到结构式为ⅰ式的喹啉类化合物(其中r1基为no2,r2基为苯基),产率为46.1%。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ⅰ式的喹啉类化合物进行核磁表征,其氢谱如图3所示,碳谱如图4所示,其结果如下:

1hnmr(400mhz,cdcl3)δ:8.80(d,1h),8.15(s,1h),7.81(d,1h),7.64(d,1h),7.52(d,1h),7.62(d,1h),7.60(d,1h),7.58(s,1h),7.31-7.35(t,1h),7.25-7.27(s,1h),6.46(s,1h),2.39(s,3h)

13cnmr(100mhz,cdcl3)δ:161.275,151.243,149.035,144.076143.601,137.908,133.837,132.483,131.094,129.830,128.823,127.064,126.572,123.565,96.114,14.578

ms:(m+h):409.08

根据氢谱与碳谱的结果,其与本发明的结构式完全符合。

实施例3

将10mmol取代基r1为cl原子的化合物n(其结构式如下)与80mmol的酰氯化socl2试剂,溶解于150ml的四氢呋喃溶剂中,进行反应12h后,冷却,减压旋蒸溶剂和多余的socl2,得到取代基r1为cl的中间体m(其结构式如下),待用。

15mmol取代基为r2为苄基的化合物l(其结构式如下),17mmol的氢氧化钙,3mmol的氧化镁加入到2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100ml的乙腈加热搅拌回流反应0.5h后,将溶解在20ml的乙腈溶剂中的10mmol中间体m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回流24h。冷却倒入200ml的冰水中,用硫酸调节ph=4-5,过滤得到固体。

将固体用氯仿溶解,加水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除水,接着过滤去除硫酸镁,有机相进行旋干后,用氯仿/正己烷重结晶,得到结构式为ⅰ式的喹啉类化合物(其中r1基为cl,r2基为苄基),产率为57.2%。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ⅰ式的喹啉类化合物进行核磁表征,其氢谱如图5所示,碳谱如图6所示,其结果如下:

1hnmr(400mhz,cdcl3)δ:8.88(d,1h),8.15(d,1h),7.79(d,1h),7.60(d,1h),7.24-7.31(m,3h),7.14(d,2h),6.32(s,1h),5.23(s,2h),2.24(s,3h)

13cnmr(100mhz,cdcl3)δ:158.325,149.181,146.621,139.026,135,348,131.821,128.967,127.617,127.390,124.833,124.566,124.090,124.005,122.950,122.115,121.805,91.882,48.297,6.924

ms:(m+h):413.10

根据氢谱与碳谱的结果,其与本发明的结构式完全符合。

实施例4

将10mmol取代基r1为cl原子的化合物n(其结构式如下)与100mmol的酰氯化socl2试剂,溶解于240ml的乙腈溶剂中,进行反应12h后,冷却,减压旋蒸溶剂和多余的socl2,得到取代基r1为cl的中间体m(其结构式如下),待用。

30mmol的取代基r2为3-氯苄基的化合物k(其结构式如下),17mmol的氢氧化钙,3mmol的氧化钙加入到2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80ml的1,4-二氧六环加热搅拌回流0.5h后,将溶解在20ml的1,4-二氧六环的溶剂中的10mmol中间体m滴加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回流反应12h。冷却倒入200ml的冰水中,用盐酸调节ph=4-5,过滤得到固体。

将固体用氯仿溶解,加水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除水,接着过滤去除硫酸镁,有机相进行旋干后,用氯仿/正己烷重结晶,得到结构式为ⅱ式的喹啉类化合物(其中r1基为cl,r2基为3-氯苄基),产率为61.4%。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ⅱ式的喹啉类化合物进行核磁表征,其氢谱如图7所示,碳谱如图8所示,其结果如下:

1hnmr(400mhz,cdcl3)δ:8.74(d,1h),8.16(d,1h),7.82(d,1h),7.61(d,1h),7.18-7.19(m,3h),7.08-7.10(m,1h),6.26(s,1h),5.23(s,2h),2.31(s,3h)

13cnmr(100mhz,cdcl3)δ:161.213,151.403,148.332,144.472,143.634,138.685,134.370,133.911,132.520,131.016,129.939,129.867,128.867,127.809,127,600,126.606,125.626,94.587,50.595,14.597

ms:(m+h):468.30

根据氢谱与碳谱的结果,其与本发明的结构式完全符合。

实施例5

采用茎叶喷雾法(ny/t1155.4-2006)对实施例1-3中的喹啉类化合物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供试药剂:(a)实施例1;(b)实施例2;(c)实施例3;(d)二氯喹啉酸;稀释1倍、10倍、20倍、30倍、40倍五个浓度梯度待用,清水对照;

供试材料: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千金子[euphorbialathyris];田间收集种子保存。

稗草、千金子种子浸种催芽后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塑料盆内,每盆播100粒,温室内培养至靶标杂草草3叶期的进行处理。按上面设计的剂量浓度,用喷雾塔喷施药液,喷液量为每处理50ml,药后保持土壤湿润。每处理重复4次,药后20天称取各处理稗草地上部分鲜重,按以下公式计算各处理的鲜重防效(%):

e=100×(c-t)/c

式中:e为鲜重防效;c为对照杂草地上部分鲜重;t为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

如表1和2所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此喹啉类化合物对稗草和千金子的毒力较高,相对二氯喹啉酸有更高的防除效果。

表1喹啉类新化合物对稗草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喹啉类新化合物对千金子毒力测定结果

实验例6田间试验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药剂二氯喹啉酸应用于农田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实施例1,2,3按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30天对总草株数的株防效为90.76%、86.22%和92.79%;鲜重防效,分别为83.39%,87.85%、和89.64%,对照药剂二氯喹啉酸按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为78.53%和76.63%。说明喹啉类新化合物对水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防治效果明显,对相比二氯喹啉酸防效高,不但具备开发成除草剂的潜力,而且具有低成本和环保的优点。

实验例7田间防除抗性稗草试验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药剂二氯喹啉酸应用于水稻田抗性稗草防治:实施例1,2,3按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30天对总草株数的株防效为86.47%、89.46%和90.41%;鲜重防效,分别为84.57%,86.40%、和84.90%,对照药剂二氯喹啉酸按200g.a.i/ha加水稀释喷雾,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为35.11%和36.00%。说明喹啉类新化合物对水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防治效果明显,对相比二氯喹啉酸防效高,不但具备开发成除草剂的潜力,而且具有低成本和环保的优点。说明对水稻田抗性稗草防效为明显,比对照二氯喹啉酸防除效果好。

最后,本发明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