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牛樟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6552发布日期:2019-09-21 01:1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药二用菌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牛樟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多年生蕈菌类,拉丁名为Antrodia camphorata,是1990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种。牛樟芝生长在中国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米山林间,为台湾特有菇类。

牛樟芝有很多生理活性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多糖体,腺苷,超氧歧化酶,蛋白质(含免疫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凝集素,核酸,纤维素,氨基酸等。其所含三萜类化合物有200多种以上。牛樟芝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防癌、抗肿瘤和保肝作用。牛樟芝除了被用来预防、治疗肿瘤及癌细胞扩散、转移的同时,还能消除癌性腹水,对癌症末期病患常见的剧痛、食欲不振,以及放疗、化疗副作用等,具有相当显著的改善效果。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具有很强的保护机体生物膜不受脂质过氧化物影响和自由基损害的作用。大量动物实验证实了硒具有很好的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增强生殖功能,调节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等药理作用。

现有的牛樟芝菌丝体中有机硒含量一般只有3ppm,含量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包括将牛樟芝菌株在含有硒盐的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硒盐可为亚硒酸钠。

更进一步的,所述亚硒酸钠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可为(0.05-0.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亚硒酸钠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12%或0.2%。

上述方法中,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包括玉米粉、黄豆粉、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维生素B1。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硒盐的牛樟芝发酵培养基由所述玉米粉、所述黄豆粉、所述葡萄糖、所述磷酸二氢钾、所述亚硒酸钠、所述硫酸镁、所述维生素B1和水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玉米粉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可为(2-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玉米粉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2%、3.5%或5%。

所述黄豆粉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可为(1-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黄米粉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1%、1.5%或2%。

所述葡萄糖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可为(1-3)%。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葡糖糖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1%、2%或3%。

所述磷酸二氢钾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可为(0.1-0.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二氢钾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0.1%、0.3%或0.5%。

所述硫酸镁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可为(0.05-0.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硫酸镁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1%或0.2%。

所述维生素B1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浓度可为(50-100)ppm。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维生素B1在所述牛樟芝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分数为50ppm、80ppm或100ppm。

上述方法中,所述含有硒盐的牛樟芝发酵培养基的pH值可为3.8-4.0。具体的,所述含有硒盐的牛樟芝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3.8、3.9或4.0。

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牛樟芝菌种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液;

(2)将所述种子液负压吸入含有发酵培养基的300升发酵罐中进行一级放大培养,得到一级发酵液;

(3)将所述一级发酵液负压吸入含有发酵培养基的1.5吨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放大培养,得到二级发酵液;

(4)将所述二级发酵液负压吸入6吨发酵罐中并加入所述含有硒盐的牛樟芝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1)前还包括将牛樟芝菌种进行活化的步骤。

所述活化的方法具体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15-20天,得到活化后的菌种。

所述PDA固体培养基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称取200克土豆切成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纱布过滤,加热,再加入葡萄糖20克和琼脂10克,加水到1000毫升,121℃灭菌30分钟。

上述方法中,所述(1)包括如下步骤:

(1-1)将活化后的菌种在含有300毫升种子培养基1的1升三角瓶中进行培养,得到一级种子液;

(1-2)将所述一级种子液在含有15升种子培养基2的30升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得到二级种子液;

进一步的,所述(1-1)中,所述接种的方法具体如下:在无菌条件下用0.5cm的打孔棒打孔,每瓶接8块菌饼块;

所述种子培养基1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200克土豆切成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纱布过滤,加热,再加葡萄糖20克,加水到1000毫升,分装于三角瓶(1000毫升),每瓶装量300毫升,高压灭菌0.1MPa(121℃)灭菌30分钟。

所述种子培养基2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5公斤土豆切成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纱布过滤,加热,再加葡萄糖500克,加水到15升,高压灭菌0.1MPa(121℃)灭菌30分钟。

更进一步的,所述(1-1)中,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8℃、200r/min培养15-20天;具体的,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8℃、200r/min培养15天或18天或20天。

所述(1-2)中,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5-26)℃搅拌3-4天,搅拌速度为100-120转/min。具体的,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5-26)℃搅拌3天或4天,搅拌速度为100转/min、110转/min或120转/min。

上述方法中,所述(2)中,将所述种子液负压吸入含有150升发酵培养基的300升发酵罐中进行一级放大培养,得到一级发酵液;

所述一级放大培养的条件为(25-26)℃培养2-3天。具体的,所述一级放大培养的条件为(25-26)℃培养2天或3天。

所述(3)中,将所述一级发酵液负压吸入含有750升发酵培养基的1.5吨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放大培养,得到二级发酵液;

所述二级放大培养的条件为(25-26)℃培养2-3天。具体的,所述二级放大培养的条件为(25-26)℃培养2天或3天。

所述(2)和所述(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分别如下:玉米粉2-5%(质量分数),黄豆粉1-2%(质量分数),葡萄糖1-3%(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钾0.1-0.5%(质量分数),硫酸镁0.05-0.2%(质量分数),维生素B1 50-100ppm。

所述(4)中,将所述二级发酵液负压吸入6吨发酵罐中并加入2000升所述含有硒盐的牛樟芝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

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为(25-26)℃培养2-3天。具体的,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为(25-26)℃培养2天或3天。

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产物还依次包括压滤、干燥和粉碎的步骤。

所述压滤的条件可为(50-60)Kg的压力。具体的,所述压滤的条件为50Kg或55Kg或60Kg的压力。

所述干燥的温度可为(60-65)℃。具体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或63℃或65℃。

所述粉碎至颗粒直径可为60-80目。具体的,所述粉碎至颗粒直径为60目或70目或80目。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方法在提高牛樟芝菌丝体有机硒含量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通过硒的生物转化技术提高了牛樟芝菌丝体的有机硒含量,建立了一种富硒牛樟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可以获得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其具有硒和牛樟芝的双重功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下述实施例中的玉米粉和黄豆粉是广东赢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亚硒酸钠是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编号:114361163。

本发明的富硒牛樟芝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15-20天,得到活化后的菌种。

所述PD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200克土豆切成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纱布过滤,加热,再加葡萄糖20克和琼脂10克,加水到1000毫升,分装三角瓶中,每瓶装量300毫升,121℃灭菌30分钟。

2、培育菌种: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菌种在含有300毫升种子培养基1的1升三角瓶中进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用0.5cm的打孔棒打孔,每瓶接8块菌饼块),在恒温震荡培养箱(28℃、200r/min)中培养15-20天,得到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液接种至含有15升种子培养基2的30升种子罐中进行培养,25-26℃搅拌3-4天,搅拌速度为100-120转/min,得到二级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1的制备方法如下:取200克土豆切成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纱布过滤,加热,再加葡萄糖20克,加水到1000毫升,分装于三角瓶(1000毫升),每瓶装量300毫升,高压灭菌0.1MPa(121℃)灭菌30分钟。

所述种子培养基2的制备方法如下:取5公斤土豆切成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纱布过滤,加热,再加葡萄糖500克,加水到15升,高压灭菌0.1MPa(121℃)灭菌30分钟。

3、一级放大:将步骤2得到的二级种子液负压吸入含有150升发酵培养基的300升发酵罐中,25-26℃培养2-3天,得到一级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分别如下:玉米粉2-5%(质量分数),黄豆粉1-2%(质量分数),葡萄糖1-3%(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钾0.1-0.5%(质量分数),硫酸镁0.05-0.2%(质量分数),维生素B1 50-100ppm。

4、二级放大: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液负压吸入含有750升发酵培养基的1.5吨发酵罐中,25-26℃培养2-3天,得到二级发酵液。

5、加硒盐培养基:将步骤4的二级发酵液负压吸入6吨发酵罐中,并加入2000升硒盐培养基,25-26℃发酵培养2-3天,发酵时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3.8-4.0,得到发酵产物。

所述硒盐培养基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分别如下:玉米粉2-5%(质量分数),黄豆粉1-2%(质量分数),葡萄糖1-3%(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钾0.1-0.5%(质量分数),亚硒酸钠0.05-0.2%(质量分数),硫酸镁0.05-0.2%(质量分数),维生素B1 50-100ppm。

6、板框压滤:将步骤5得到的发酵产物取出,用50-60Kg的压力压滤,压干,得到固体产物。

7、干燥粉碎:将步骤6得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65℃,干燥完成后粉碎,得到颗粒直径为60-80目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该产物有机硒含量为75-150ppm。

实施例1、富硒牛樟芝的生产方法

1、菌种活化:将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5.906)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15天,得到活化后的菌种。

2、培育菌种: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菌种在含有300毫升种子培养基1的1升三角瓶中(在无菌条件下用0.5cm的打孔棒打孔,每瓶接8块菌饼块),在恒温震荡培养箱(28℃、200r/min)中培养15天,得到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液接种至含有15升种子培养基2的30升种子罐中进行培养,25-26℃搅拌3天,搅拌速度为100转/min,得到二级种子液。

3、一级放大: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负压吸入含有150升发酵培养基的300升种子罐中,25-26℃培养2天,得到一级发酵液。

4、二级放大: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液负压吸入含有750升发酵培养基的1.5吨种子罐中,25-26℃培养2天,得到二级发酵液。

5、加硒盐培养基:将步骤4得到的二级发酵液负压吸入6吨发酵罐中,并加入2000升硒盐培养基,25-26℃发酵培养2天,发酵时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3.8,得到发酵产物。

所述硒盐培养基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分别如下:玉米粉2%(质量分数),黄豆粉1%(质量分数),葡萄糖1%(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钾0.1%(质量分数),亚硒酸钠0.05%(质量分数),硫酸镁0.05%(质量分数),维生素B150ppm。

6、板框压滤:将步骤5得到的发酵产物取出,用50Kg的压力压滤,压干,得到固体产物。

7、干燥粉碎:将步骤6得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完成后粉碎,得到颗粒直径60目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

8、采用比色分光光度计法(国标法(GB 5009.93-2017))检测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中的有机硒含量。

结果表明: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中的有机硒含量为75ppm。

实施例2、富硒牛樟芝的生产方法

1、菌种活化:将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5.906)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20天,得到活化后的菌种。

2、培育菌种: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菌种在含有300毫升种子培养基1的1升三角瓶中(在无菌条件下用0.5cm的打孔棒打孔,每瓶接8块菌饼块),在恒温震荡培养箱(28℃、200r/min)中培养20天,得到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液接种至含有15升种子培养基2的30升种子罐中进行培养,25-26℃搅拌4天,搅拌速度120转/min,得到二级种子液。

3、一级放大: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负压吸入含有150升发酵培养基的300升种子罐中,25-26℃培养3天,得到一级发酵液。

4、二级放大: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液负压吸入含有750升发酵培养基的1.5吨种子罐中,25-26℃培养3天,得到二级发酵液。

5、加硒盐培养基:将步骤4得到的二级发酵液负压吸入6吨发酵罐中,并加入2000升硒盐培养基,25-26℃发酵培养3天,发酵时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4.0,得到发酵产物。

所述硒盐培养基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分别如下:玉米粉5%(质量分数)(购自广东赢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黄豆粉2%(质量分数)(购自广东赢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葡萄糖3%(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钾0.5%(质量分数),亚硒酸钠0.2%(质量分数),硫酸镁0.2%(质量分数),维生素B1 100ppm。

6、板框压滤:将步骤5得到的发酵产物取出,用60Kg的压力压滤,压干,得到固体产物。

7、干燥粉碎:将步骤6得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完成后粉碎,得到颗粒直径80目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

8、采用比色分光光度计法(国标法(GB 5009.93-2017))检测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中的有机硒含量。

结果表明: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中的有机硒含量为150ppm。

实施例3、富硒牛樟芝的生产方法

1、菌种活化:将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5.906)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18天,得到活化后的菌种。

2、培育菌种: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菌种在含有300毫升种子培养基1的1升三角瓶中(在无菌条件下用0.5cm的打孔棒打孔,每瓶接8块菌饼块),在恒温震荡培养箱(28℃、200r/min)中培养18天,得到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液接种至含有15升种子培养基2的30升种子罐中进行培养,25-26℃搅拌4天,搅拌速度110转/min,得到二级种子液。

3、一级放大: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负压吸入含有150升发酵培养基的300升种子罐中,25-26℃培养3天,得到一级发酵液。

4、二级放大: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液负压吸入含有750升发酵培养基的1.5吨种子罐中,25-26℃培养3天,得到二级发酵液。

5、加硒盐培养基:将步骤4得到的二级发酵液负压吸入6吨发酵罐中,并加入2000升硒盐培养基,25-26℃发酵培养3天,发酵时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3.9,得到发酵产物。

所述硒盐培养基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分别如下:玉米粉3.5%(质量分数)(购自广东赢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黄豆粉1.5%(质量分数)(购自广东赢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葡萄糖2%(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钾0.3%(质量分数),亚硒酸钠0.12%(质量分数),硫酸镁0.1%(质量分数),维生素B1 80ppm。

6、板框压滤:将步骤5得到的发酵产物取出,用55Kg的压力压滤,压干,得到固体产物。

7、干燥粉碎:将步骤6得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3℃,干燥完成后粉碎,得到颗粒直径70目的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

8、采用比色分光光度计法(国标法(GB 5009.93-2017))检测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中的有机硒含量。

结果表明:富硒牛樟芝菌丝体产物中的有机硒含量为98ppm。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改变。按以下附带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特征的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