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7179发布日期:2020-03-31 17:35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培养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孵箱。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通过细胞研究可以生成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细胞培养是细胞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细胞培养孵箱是在细胞培养中常用的设备。

在使用细胞培养孵箱时,通常是将培养皿直接放置在孵箱中的置物板上,目前的孵箱置物板的设置方式有两种,一是固定在孵箱中,二是置物板活动连接,置物板可从孵箱中取出;在使用第一种孵箱时,在置物板远离箱门处放置培养皿时,操作不方便;在使用第二种孵箱时,当在置物板上放置有培养皿后再将置物板放置在孵箱中时,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当置物板上的培养皿较多、较重时,置物板容易发生倾斜而使培养皿发生晃动,导致培养液洒出,而且由于现有的置物板的载物面多为平面结构,培养皿与置物板的相对位置不固定,置物板倾斜时还会造成培养皿滑动碰撞,甚至会导致培养皿倾斜翻倒。

此外,孵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异味,孵箱中的异味大部分是由于细菌产生所释放的,如果细胞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容易造成细胞污染,严重的会导致细胞死亡,培养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孵箱,以解决现有的孵箱中培养皿不便拿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细胞培养孵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外箱体上设有箱门,所述内箱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层置物板,内箱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安装置物板的安装架,所述置物板水平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安装架上设有防止置物板脱离安装架的限位机构。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置物板水平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拉动置物板即可使其滑出来,方便放置或取用培养皿;同时让置物板的载物面始终保持水平,避免将置物板上的培养皿中的培养液洒出;限位机构的设计可以防止置物板脱离安装架,保证置物板上的培养皿的安全性;安装架可拆卸连接在内箱上,方便将安装架和置物板从内箱中取出,方便进行清洁消毒处理,保持培养箱洁净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和残留,给细胞提供干净的培育环境,避免细胞受到污染。

进一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若干位置与置物板相对应的水平滑槽,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杆、挡块和限位块,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水平滑槽中,且滑杆平行于水平滑槽的长度方向,滑杆朝向内箱中心的一侧设有可供置物板插入的定位槽;所述挡块设于水平滑槽靠近箱门的一端,所述限位块设于滑杆远离箱门的一端,限位块的横截面呈l形,限位块和滑杆形成可供挡块插入的u形部。

需要取放培养皿时,拉动滑杆或者置物板即可将置物板拉出,当滑杆滑出到最大行程时,挡块插入限位块与滑杆形成的u形部中,抵住滑杆,从而限制滑杆滑出水平滑槽,进而避免置物板脱离安装架,防止置物板滑落,保证置物板的稳定性和培养皿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滑杆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可将滑杆和置物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将置物板和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进一步避免置物板与滑杆分离,避免置物板发生晃动或者滑落。

进一步,所述卡扣件转动连接在滑杆靠近箱门的一端,所述置物板靠近箱门的一侧设有可供卡扣件插入的卡槽。卡扣件设置在滑杆靠近箱门的一端便于操作,而转动连接的设计可避免卡扣件的存在影响置物板插入滑杆上的定位槽中。

进一步,所述内箱的左右两侧壁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燕尾槽,安装架上设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块。将燕尾块插入燕尾槽中,即可简单快捷的将安装架固定在内箱侧壁上;燕尾槽的设计连接稳固,方便拆卸,便于定期将安装架和置物板从内箱中取出,进行彻底地清洁消毒处理,以免细菌滋生。

进一步,所述置物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可容纳培养皿的凹槽。将培养皿放置在凹槽中,当置物板移动时,凹槽可以避免培养皿发生滑动,从而避免培养液洒出。

进一步,所述内箱中设有紫外线杀菌灯。启动紫外线杀菌灯,定期对培养室内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从而有效防止细胞在培养期间被细菌污染。为培育室内的细胞提供干净的培育环境,避免细胞受到污染。

进一步,所述箱门上设有玻璃观察窗。玻璃观察窗的设置,不用打开箱门就可以大致观察培养室中培养皿的大体情况,并观察内箱是否出现凝结水等情况,便于及时调节箱内的湿度和温度,控制环境,以此减少打开箱门的次数,保证箱内培养环境的稳定性,让细胞在恒定的环境中培养生长。

进一步,所述内箱的四角为圆弧形,圆弧形的设计使内箱四角的清洁更方便更彻底,避免内箱的四角残留细菌。

进一步,所述外箱体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脚轮,万向脚轮上均安装有刹车片。设置万向脚轮便于搬运和移动箱体;设置刹车片便于固定箱体位置,避免其随意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孵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孵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置物板被拉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孵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箱体1、内箱2、万向脚轮3、箱门4、玻璃观察窗5、置物板6、凹槽601、安装架7、燕尾块8、水平滑槽9、滑杆10、挡块11、限位块12、卡扣件13、紫外线杀菌灯14。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细胞培养孵箱,包括外箱体1和内箱2,外箱体1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脚轮3,便于搬运和移动箱体,万向脚轮3上均安装有刹车片,便于固定箱体位置,避免其随意移动。外箱体1上设有箱门4,箱门4上设有玻璃观察窗5,便于观察培养室中培养皿的大体情况,并观察内箱2是否出现凝结水等情况,及时调节箱内的湿度和温度,控制环境,以此减少打开箱门4的次数,保证箱内培养环境的稳定性,让细胞在恒定的环境中培养生长。

如图2所示,内箱2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层置物板6,置物板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可容纳培养皿的凹槽601,将培养皿放置在凹槽601中,当置物板6移动时,凹槽601可以避免培养皿发生滑动,从而避免培养液洒出。

内箱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安装置物板6的安装架7,置物板6水平滑动连接在安装架7上,拉动置物板6即可使其滑出来,方便放置或取用培养皿;同时让置物板6的载物面始终保持水平,避免将置物板6上的培养皿中的培养液洒出。具体的,内箱2的左右两侧壁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燕尾槽,本实施例中设置有3个燕尾槽,安装架7上设有三个与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块8。将燕尾块8插入燕尾槽中,即可简单快捷的将安装架7固定在内箱2侧壁上;燕尾槽的设计连接稳固,方便拆卸,便于定期将安装架7和置物板6从内箱2中取出,进行彻底地清洁消毒处理,以免细菌滋生。为了进一步固定安装架7,还可以采用螺钉或螺栓将安装架7固定在内箱2侧壁上。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安装架7上设有防止置物板6脱离安装架7的限位机构,具体的,安装架7上设有若干位置与置物板6相对应的水平滑槽9,限位机构包括滑杆10、挡块11和限位块12,滑杆10滑动连接在水平滑槽9中,且滑杆10平行于水平滑槽9的长度方向,滑杆10朝向内箱2中心的一侧设有可供置物板6插入的定位槽,置物板6的左右两端插入定位槽内,从而将置物板6水平安装好;挡块11设于水平滑槽9靠近箱门4的一端,限位块12设于滑杆10远离箱门4的一端,限位块12的横截面呈l形,限位块12和滑杆10形成可供挡块11插入的u形部。需要取放培养皿时,拉动滑杆10或者置物板6即可将置物板6拉出,当滑杆10滑出到最大行程时,挡块11插入限位块12与滑杆10形成的u形部中(如图4所示),抵住滑杆10,从而限制滑杆10滑出水平滑槽9,进而避免置物板6脱离安装架7,防止置物板6滑落,保证置物板6的稳定性和培养皿的安全性。

此外,滑杆10上设有卡扣件13,卡扣件13通过销轴铰接在滑杆10靠近箱门4的一端,置物板6靠近箱门4的一侧设有可供卡扣件13插入的卡槽,当置物板6插入滑杆10上的定位槽中后,将卡扣件13插入卡槽中,可将滑杆10和置物板6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置物板6与滑杆10分离,防止置物板6发生晃动或者滑落。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内箱2的顶壁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4;启动紫外线杀菌灯14,定期对培养室内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从而有效防止细胞在培养期间被细菌污染。为培育室内的细胞提供干净的培育环境,避免细胞受到污染。内箱2的四角为圆弧形设计,使清洁更方便更彻底,避免内箱2的四角残留细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