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0505发布日期:2021-05-25 12:4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动物肠道内存在着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其数量为1013~1014个,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内的微生物对宿主能量代谢、营养物质吸收、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的发挥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有时为了研究动物的代谢和肠道营养吸收需要进行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从肠道内容物和粪便中进行微生物分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离心处理,而现有用于放置离心管的试剂盒对离心管的固定不牢靠,离心管易发生倾倒或者碰撞,离心管的管口搭在插板上,不便于取放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放置离心管的试剂盒中离心管的放置不牢靠,不便于取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盒盖、双层插板、充气装置、单向气阀和泄气阀,其中所述的双层插板由上插板、下插板和支撑柱组成,上插板和下插板水平间隔设置形成双层板结构,上插板和下插板之间竖立有多根支撑柱,上插板和下插板上均开有多个圆孔,上插板和下插板上的圆孔相对开孔,双层插板设置在盒体内;

在盒体两个相对的盒内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槽,底板设置在盒体的底部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开有多个凹槽,底板与盒体的盒底之间形成气囊室,气囊放置在该气囊室内,充气装置位于盒体的外部,充气装置通过进气管与气囊的进气口相连通,单向气阀设置在进气管上,排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的泄气口相连,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泄气阀;

离心管插入上插板和下插板中上下相对的圆孔中,离心管的管底位于底板的凹槽内;盒盖盖设在盒体的敞口上。

本实用新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中包括双层插板、底板和气囊,底板搭设在盒体底部的滑槽上,气囊放置在盒体的盒底板上,双层插板搭设在盒体中,装有样品的离心管插入双层插板的圆孔中,底板支撑离心管的管底,离心管的上部和中部由双层插板间隔支撑,放置牢靠,避免了离心管倾倒或者碰撞。通过充气装置给气囊充气,气囊膨胀顶起底板,底板在滑槽中上行托起离心管,离心管的放置牢靠,便于取放离心管,提高了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盒盖2、双层插板3、充气装置4、单向气阀5和泄气阀6,其中所述的双层插板3由上插板3-1、下插板3-2和支撑柱3-3组成,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水平间隔设置形成双层板结构,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之间竖立有多根支撑柱3-3,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均开有多个圆孔3-4,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的圆孔3-4相对开孔,双层插板3设置在盒体1内;

在盒体1两个相对的盒内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槽7,底板8设置在盒体1的底部并与滑槽7滑动连接,底板8的上表面开有多个凹槽8-1,底板8与盒体1的盒底之间形成气囊室,气囊9放置在该气囊室内,充气装置4位于盒体1的外部,充气装置4通过进气管10与气囊9的进气口相连通,单向气阀5设置在进气管10上,排气管的一端与气囊9的泄气口相连,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泄气阀6;

离心管11插入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中上下相对的圆孔3-4中,离心管11的管底位于底板8的凹槽8-1内;盒盖2盖设在盒体1的敞口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双层插板3搭设在盒体1内。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的多个圆孔3-4呈矩形阵列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充气装置4为橡胶吸球。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底板8的凹槽8-1内铺设有海绵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离心管11外部还套设有外套管12。

本实施方式通过外套管避免离心管样品泄露污染其它离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盒盖2的一侧与盒体1相铰接。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充气装置4安装在外接底板13上。

实施例:本实施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盒盖2、双层插板3、充气装置4、单向气阀5和泄气阀6,其中所述的双层插板3由上插板3-1、下插板3-2和支撑柱3-3组成,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水平间隔设置形成双层板结构,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之间竖立有多根支撑柱3-3,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均开有4×5个呈矩形阵列的圆孔3-4,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的圆孔3-4上下相对开孔,双层插板3搭设在盒体1内;

在盒体1两个相对的盒内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槽7,底板8设置在盒体1的底部并与滑槽7滑动连接,底板8的上表面开有多个凹槽8-1,底板8与盒体1的盒底之间形成气囊室,气囊9放置在该气囊室内,充气装置4位于盒体1的外部,充气装置4通过进气管10与气囊9的进气口相连通,单向气阀5设置在进气管10上,排气管的一端与气囊9的泄气口相连,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泄气阀6;

离心管11插入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中上下相对的圆孔3-4中,离心管11的管底位于底板8的凹槽8-1内;盒盖2盖设在盒体1的敞口上。

本实施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应用过程如下:

将装有动物粪便样品(可含缓冲液)的离心管插入双层插板的圆孔中,离心管的管底位于底板的凹槽内,底板搭在两侧的滑槽之间,离心管的管盖搭设在双层插板的上插板的上表面,离心管在管口、管体中部和管体底部均有支撑,固定牢靠,避免了检测试剂盒整体移动过程中离心管倾倒或者碰撞。当需要取出离心管时,通过充气装置向气囊中充气,气囊充气膨胀顶起底板,使离心管的上部露出上插板,方便实验员操作取出离心管,打开泄气阀,气囊放气,底板下行搭在滑槽上。

本实用新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可用于肠道微生物梯度分离检测过程中离心管的存放,放置牢靠,便于离心管取放。



技术特征:

1.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盒盖(2)、双层插板(3)、充气装置(4)、单向气阀(5)和泄气阀(6),其中所述的双层插板(3)由上插板(3-1)、下插板(3-2)和支撑柱(3-3)组成,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水平间隔设置形成双层板结构,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之间竖立有多根支撑柱(3-3),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均开有多个圆孔(3-4),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的圆孔(3-4)相对开孔,双层插板(3)设置在盒体(1)内;

在盒体(1)两个相对的盒内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槽(7),底板(8)设置在盒体(1)的底部并与滑槽(7)滑动连接,底板(8)的上表面开有多个凹槽(8-1),底板(8)与盒体(1)的盒底之间形成气囊室,气囊(9)放置在该气囊室内,充气装置(4)位于盒体(1)的外部,充气装置(4)通过进气管(10)与气囊(9)的进气口相连通,单向气阀(5)设置在进气管(10)上,排气管的一端与气囊(9)的泄气口相连,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泄气阀(6);

离心管(11)插入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中上下相对的圆孔(3-4)中,离心管(11)的管底位于底板(8)的凹槽(8-1)内;盒盖(2)盖设在盒体(1)的敞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双层插板(3)搭设在盒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上插板(3-1)和下插板(3-2)上的圆孔(3-4)呈矩形阵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4)为橡胶吸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底板(8)的凹槽(8-1)内铺设有海绵衬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离心管(11)外部还套设有外套管(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盒盖(2)的一侧与盒体(1)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充气装置(4)安装在外接底板(13)上。


技术总结
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用于放置离心管的试剂盒中离心管的放置不牢靠,不便于取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中双层插板设置在盒体内,底板设置在盒体的底部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开有多个凹槽,底板与盒体的盒底之间形成气囊室,气囊放置在该气囊室内,充气装置通过进气管与气囊的进气口相连通,单向气阀设置在进气管上,气囊的排气管上设置有泄气阀,离心管插入上插板和下插板中上下相对的圆孔中,离心管的管底位于底板的凹槽内;盒盖盖设在盒体的敞口上。本实用新型检测试剂盒中离心管的放置牢靠,避免了离心管倾倒或者碰撞,便于取放。

技术研发人员:加春生;王晓楠;陈爽;周启扉;周淑芹;毕明玉;耿明杰;郑翠芝;毛泽明;王俊峰;王龙;葛兰云;刘大伟;刘晓虹;刘志建;王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加春生
技术研发日:2020.09.16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