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64389发布日期:2023-03-15 0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外壳(1)以及内胆(2),内胆(2)位于外壳(1)内,外壳(1)上设有盖子(3),内胆(2)上端设有密闭盖(4),内胆(2)与外壳(1)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海绵;内胆(2)的外表面设有呈螺旋状的卡槽(5),卡槽(5)内安装有螺旋管(6),螺旋管(6)的底端封闭,螺旋管(6)的顶端贯穿外壳(1)的侧壁,且螺旋管(6)的顶端连接有加湿装置(7),螺旋管(6)的侧壁上均匀布设有若干加湿孔;外壳(1)的底部设有连通外部和空腔的透气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瓶口的内表面设有与螺旋管(6)螺纹配合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8)包括可透过水蒸气的性能层(9)以及通气层(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层(10)设置于性能层(9)之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层(9)是防水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层(9)具有水蒸气可透过的膜(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的瓶口呈缩口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3)的一侧与外壳(1)铰接,且盖子(3)的底端设有密封层。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中部周侧设有连通外部和空腔的透气性层(12),透气性层(12)包括外层(13)、设置于外层(13)内侧的间隔层(14)以及设置于间隔层(14)内侧的性能层(9),间隔层(14)为锯齿状。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菌种以及细菌培养液装入内胆(2),利用密闭盖(4)将内胆(2)密封,再握持内胆(2)的瓶口部,将内胆(2)放入外壳(1)的瓶口,转动内胆(2),通过螺旋管(6)与外壳(1)瓶口内表面上的螺纹的配合,将内胆(2)旋入外壳(1)内,在内胆(2)旋入外壳(1)的过程中,内胆(2)的底部插入空腔中填充的海绵内,对内胆(2)进行导向,使得海绵包裹住内胆(2)的外表面,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内胆(2)旋入外壳(1)内后,内胆(2)的瓶口部位于外壳(1)的瓶口处,通过外壳(1)的瓶口对内胆(2)进行限位,避免内胆(2)与外壳(1)发生位置移动,最后将外壳(1)上的盖子(3)扣合,使得密封层挤压密闭盖(4),使得内胆(2)被紧密的密封;当内胆(2)装入外壳(1)内后,通过加湿装置(7)向螺旋管(6)内喷洒湿气,湿气通过加湿孔进入空腔内与海绵接触,海绵吸入湿气使空腔内的湿气均匀,从而起到调整空腔的湿度和温度,以适宜细菌的培养,而外壳(1)底部的透气层(8)以及外壳(1)中部周侧的透气性层(12)则可以保持空腔与外部空气的流通,使本发明自身就具备透气性,有利于细菌的培养;当细菌培养完成后,需要取出时,打开外壳(1)上的盖子(3),再转动内胆(2),将内胆(2)从外壳(1)内小心取出,最后打开内胆(2)上的密闭盖(4),就可以取出细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器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细菌培养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外壳以及内胆,内胆位于外壳内,外壳上设有盖子,内胆上端设有密闭盖,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海绵;内胆的外表面设有呈螺旋状的卡槽,卡槽内安装有螺旋管,螺旋管的底端封闭,螺旋管的顶端贯穿外壳的侧壁,且螺旋管的顶端连接有加湿装置,螺旋管的侧壁上均匀布设有若干加湿孔;外壳的底部设有连通外部和空腔的透气层。本发明自身具备透气性以及加湿功能,更加有利于培养皿培养细菌。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简便,适合推广实施应用。本发明适用于实验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于实验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于实验器具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丁贤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赛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3/3/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