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脱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91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合物脱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的脱挥装置。
本体聚合是生产聚合物的常用方法。现代本体聚合流程中都设有脱挥装置,以脱除对聚合物性能有不良影响的未反应单体、惰性添加剂、溶剂性杂质和低聚物,降低聚合物中挥发组份残留量,达到提高聚合物质量的目的。以往这些脱挥方法和装置中,主要包括热交换器和脱挥发器。例如CN1163897A、CN2209156Y均叙述了脱除聚合物体系中残留挥发组份的方法和/或装置,其脱挥方法是首先将该反应物料经过热交换器预热至150℃-300℃,使物料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粘度,然后进入具有一定真空度的脱挥器中脱除绝大部分的挥发组份,从而得到挥发组份残留量低于1000ppm以下的共聚物产品。这种方法和/或装置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在挥发组份的脱挥冷凝过程中,脱挥组份经过单级或多级冷冻设备冷凝后,仍然难以避免产生已脱除少量挥发组份单体的回流。由于脱挥管路的脱挥口直接位于入料区的上游,使得挥发组份冷凝产生的少量回流液直接进入装置入料区及脱挥体系。上述方法一方面会影响脱挥后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这回流液还会引起脱挥口冒料,引起脱挥管路堵塞,使得该装置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脱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文献中存在的脱除挥发组份单体由于冷冻不充分,产生的少部分冷凝液进入入料区及脱挥体系,影响脱挥后产品质量;另外,由于回流液回流还会引起脱挥管路堵塞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聚合物脱挥装置。该脱挥装置具有能够接收挥发组份冷凝产生的回流液,从而可提高聚合物产品质量,避免脱挥管路堵塞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聚合物的脱挥装置,主要由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组成,中间通过管路相连,在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之间还连接有一个容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脱挥器为双螺杆真空脱挥器,抽真空单元为真空泵,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的真空泵分别与容器的上部相连,中间连接的容器具有真空调节和定时排放液料的功能。
脱挥工艺是本体聚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具有一定转化率的聚合物通过脱挥装置来进行单体回收,从而得到高质量纯净的聚合物产品。在挥发组份的冷凝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脱出挥发组份单体的回流,引起脱挥管路堵塞,影响装置脱挥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之间连接一个容器,使回流冷凝液流入容器中,较好地解决了在脱挥过程中产生的回流冷凝液倒流入聚合体系问题和管路堵塞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聚合物产品质量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1为脱挥装置简图。

图1中1为双螺杆脱挥器,2为容器,3为脱挥口,4为真空泵。
该聚合物的脱挥过程是通过以下方法和装置实现的使聚合转化率30-50%的反应物料,通过双螺杆脱挥器1,使物料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粘度,挤出的该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经过具有一定真空度的脱挥口3,脱除绝大部分的挥发组份,经过脱挥后的物料由出料泵送往造粒装置;同时脱除的绝大部分挥发组份经过冷凝后,不凝气进入真空回收系统。在挥发组份的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冷凝液沿管路回流下来,由于抽真空单元的真空泵直接与容器的上部相连,使得产生的少部分冷凝液直接进入容器,避免了对脱挥后聚合物产品的污染,较好地解决了脱挥过程中产生的回流问题和管路堵塞问题,使聚合物产品的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将在SMA中试合成工艺中聚合转化率为30-50%的反应物料,加热通过双螺杆脱挥槽,使物料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粘度,挤出物料通过输送管路时,控制物料温度从100→250℃逐渐增加,同时物料经过的三个脱挥口的真空度也依次增加,分别为0.04MPa,0.06Mpa,0.09Mpa,使得聚合物的脱挥效果明显的逐步提高。该脱挥装置连续操作运转20hr,无回流现象及管路堵塞问题发生,最终得到的聚合物产品单体含量在500PPM以下。
权利要求1.一种聚合物的脱挥装置,主要由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组成,中间通过管路相连,其特征在于在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之间还连接有一个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挥器为双螺杆真空脱挥器,抽真空单元为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泵与容器的上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挥器与容器的上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的脱挥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在脱挥器和抽真空单元之间安装一个容器。该脱挥装置具有能够接收挥分冷凝产生的回流液,提高聚合物产品质量,防止脱挥管路堵塞的特点,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文档编号C08F6/00GK2368848SQ9822510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6日
发明者陈智强, 王平, 石正金, 杜关泉, 夏燕敏, 王巍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