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及其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8500713阅读:来源:国知局
]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2)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2)的含水率为6. 7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34] [实施例3]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45°C、气相温度100°C )
[0335] 在实施例1中,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控制在45°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 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脂(3)。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 应步骤中的混合物(3)的温度为90°C (即,环境露点+45°C ),含水率为4. 3重量%。
[0336] 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去离子水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 KKTC,将气相温度控制在10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4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 了 10分钟。
[0337]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3)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3)的含水率为5.1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38] [实施例4]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85°C、气相温度100°C )
[0339] 在实施例1中,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控制在85°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 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脂(4)。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 应步骤中的混合物(4)的温度为90°C (即,环境露点+5°C ),含水率为6. 8重量%。
[0340] 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去离子水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 100°C,将气相温度控制在10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8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 了 10分钟。
[0341]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4)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4)的含水率为9. 5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42] [实施例5]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75°C、气相温度120°C )
[0343] 在实施例1中,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20°C,且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气相温度控制在 120°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脂(5)。这里, 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应步骤中的混合物(5)的温度为110°C ( 即,环境露点+35°C), 含水率为5. 7重量%。
[0344] 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去离子水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 120°C,将气相温度控制在12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7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 了 10分钟。
[0345]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5)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5)的含水率为7. 9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46] [实施例6]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水性液添加量增加至6. 0重量% )
[0347] 在实施例1中,将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改为60g(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为6. 0重 量%),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脂(6)。这里, 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应步骤中的混合物(6)的温度为90°C (即,环境露点+15°C), 含水率为6.0重量%。
[0348]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60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0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10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7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49]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6)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6)的含水率为11. 1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50] [比较例1]反应步骤时不添加水性液
[0351] 在实施例1中,不添加去离子水,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 获得了下述比较吸水性树脂(1)。
[0352] 获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1)的含水率为4.5重量%。推测含水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于未添加去离子水的缘故。另外,反应步骤前所存在的1重量%的微粉在反应步骤后也 无变动,仍旧为1重量%。其他各物理性质见表1。
[0353] [比较例2]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90°C、气相温度100°C )
[0354] 在实施例1中,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控制在90°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30g前的比较混合物(2)的温度为 90°C (即,与环境露点同温),含水率为7.0重量%。
[0355] 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去离子水后,颗粒发生凝聚而出现大 量的块状物,且批次式搅拌器内壁上发现有大量附着,因此停机。推测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于将环境露点控制到过高的90°C,导致环境露点与混合物温度(90°C )之差为0°C的缘 故。
[0356] [比较例3]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65°C、环境温度70°C )
[0357] 在实施例2中,将油浴温度控制在70°C,且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气相温度控制在 70°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30g前的比较 混合物(3)的温度为65°C (即,与环境露点同温),含水率为6.1重量%。
[0358] 与上述实施例2同样地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去离子水后,颗粒发生凝聚而出现大 量的块状物,且批次式搅拌器内壁上发现有大量附着,因此停机。推测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于将添加去离子水时的比较混合物(3)的温度控制得多低,导致环境露点与混合物温度 (65 °C )之差为(TC的缘故。
[0359] [实施例7]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25°C、气相温度70°C )
[0360] 在实施例1中,将油浴温度控制在70°C,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气相温度控制在 70°C且将环境露点控制在25°C,还将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改为IOg(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 (1)为1.0重量% ),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 脂(7)。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应步骤中的混合物(7)的温度为65°C (即,环境 露点+40°C ),含水率为5. 9重量%。
[0361]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IO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7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7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2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62]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7)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7)的含水率为5. 4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63] [实施例8]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45°C、气相温度130°C )
[0364] 在实施例1中,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40°C,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气相温度控制在 130°C且将环境露点控制在45°C,还将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改为60g(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 (1)为6.0重量% ),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 脂(8)。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应步骤中的混合物(8)的温度为130°C (即,环 境露点+85°C ),含水率为3. 8重量%。
[0365]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60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4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13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4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66]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8)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8)的含水率为5.1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67] [实施例9]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85°C、气相温度130°C )
[0368] 在实施例8中,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控制在85°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 实施例8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吸水性树脂(9)。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 应步骤中的混合物(9)的温度为130°C (即,环境露点+45°C ),含水率为4. 5重量%。
[0369]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60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4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13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8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70]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9)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 m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另外,吸水性树脂(9)的含水率为6. 2重量%。其他各 物理性质见表1。
[0371] [比较例4]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15°C、气相温度130°C )
[0372] 在实施例8中,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控制在15°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 实施例8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述比较吸水性树脂(4)。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 的反应步骤中的比较混合物(4)的温度为130°C (即,环境露点+115°C ),含水率为3. 3重 量%。
[0373]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60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4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13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1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74] 获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4)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m 过筛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但比较吸水性树脂(4)的含水率为较低的4. 5重 量%。推测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过低,导致蒸发量增加的缘故。其 他各物理性质见表1。
[0375] [实施例10]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95°C、气相温度170°C )
[0376] 在实施例1中,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80°C,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气相温度控制在 170°C且将环境露点控制在95°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 述吸水性树脂(10)。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应步骤中的混合物(10)的温度为 160°〇(即,环境露点+55°〇,含水率为2.7重量%。
[0377]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30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8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17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95°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78]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10)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πι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但吸水性树脂(10)的含水率为很低的1.5重量%。推 测该问题的原因在于,尽管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为较高的95°C,但由于加热温度也 是高温(水性液添加时的反应物温度为160°C )而导致添加的水性液的蒸发量增加的缘故。 其他各物理性质见表1。
[0379] [实施例11]反应步骤时的水性液添加(环境露点30°C、气相温度170°C )
[0380] 在实施例1中,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80°C,将批次式搅拌器内的气相温度控制在 170°C且将环境露点控制在30°C,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从而获得了下 述吸水性树脂(11)。这里,即将被添加去离子水前的反应步骤中的混合物(11)的温度为 160°〇(_卩,环境露点+130°〇,含水率为2.4重量%。
[0381] 在反应步骤中添加了上述去离子水30g后,一边将油浴温度控制在180°C,将气相 温度控制在170°C,以及将环境露点控制在30°C,一边进而持续运作(反应)了 10分钟。
[0382] 获得的吸水性树脂(11)不仅具有优越的吸湿时流动性,且不含微粉(106 μπι过筛 物),也未发现无法碎解的凝聚物。但吸水性树脂(11)的含水率为很低的1.0重量%。推 测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批次式搅拌器内的环境露点为较低的30°C,且加热温度是高温(水 性液添加时的反应物温度为160°C )而导致添加的水性液的蒸发量进而增加的缘故。其他 各物理性质见表1。
[0383] [比较例5]反应步骤时不添加水性液
[0384] 在实施例10中,不添加去离子水,除此以外均进行了与实施例10相同的操作,从 而获得了下述比较吸水性树脂(5)。
[0385] 获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5)的含水率为0.9重量%。推测含水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于未添加去离子水的缘故。另外,反应步骤前所存在的1重量%的微粉在反应步骤后也 无变动,仍旧为1重量%。其他各物理性质见表1。
[0386] [表 1]
[0387]
【主权项】
1. 一种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制造方法中依次包含: 混合步骤,向吸水性树脂粉末添加表面交联剂溶液来获得混合物; 反应步骤,使所述混合物进行反应; 水性液添加步骤,向选自由所述反应步骤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及所述反应步骤以后的 吸水性树脂粉末组成的群中的至少1种吸水性树脂粉末添加水性液, 其中,添加所述水性液时的环境露点为20°C以上,且添加水性液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的温度高于环境露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性液添加步骤在反应步骤的过程中 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对加热反应装置或活性能量线反应装置 内的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所述水性液添加步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反应步骤以后进行所述水性液添加步骤。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反应步骤后的3分钟以内进行所述水 性液添加步骤。
6. 根据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对反应步骤后的冷却步骤中 的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所述水性液添加步骤。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添加所述水性液时的吸水性 树脂粉末的温度控制在50~150°C。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添加所述水性液时的吸水性 树脂粉末的含水率控制在2~15重量%。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水性液相对于吸水性树 脂粉末的添加量控制在〇. 1~14重量%。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聚丙烯酸(盐)系吸 水性树脂颗粒的含水率控制在5~20重量%。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性液包含选自由除臭 剂、抗菌剂、着色防止剂、螯合剂、无机盐、酸性化合物、还原剂、碱性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组 成的群中的至少1种。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经造粒而带来的重均粒径 (D50)上升率为5%~50%。
13. -种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颗粒,其含水率为5~20重量%,其无加压下 吸水倍率CRC(ERT441. 2-02)为30~45g/g,其加压下吸水倍率AAP(ERT442. 2-02)为30~ 40g/g,且CRC+AAP彡 65g/g。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颗粒,其包含选自由除臭剂、 抗菌剂、着色防止剂、螯合剂、无机盐、酸性化合物、还原剂、碱性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组成 的群中的至少1种。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颗粒,其为造粒物。
16. 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颗粒,其受冲 击而导致的重均粒径(D50)下降率为0%~3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大规模生产下也微粉发生量低且耐冲击性优越的高含水率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依次包含向吸水性树脂粉末添加表面交联剂溶液来获得混合物的混合步骤、使该混合物进行反应的反应步骤、向选自由该反应步骤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及该反应步骤以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组成的群族中的至少1种吸水性树脂粉末添加水性液的水性液添加步骤,其中,添加所述水性液时的环境露点为20℃以上,且添加所述水性液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温度高于环境露点。
【IPC分类】C08J3-24
【公开号】CN104822740
【申请号】CN201380062783
【发明人】和田英训, 井村元洋, 和田克之, 加藤诚司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日
【公告号】EP2927266A1, WO2014088012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