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299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的结晶性聚合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其耐疲劳性、耐摩擦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特点极为突出,对大多数有机溶剂和酸较稳定,生产能耗较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薄膜和工程塑料等领域;但由于PET刚性较强使得材料韧性较差,结晶速度较慢,成型模具温度高及成型周期长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一种结晶速度快,融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较低的结晶性聚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柔软性、弹性回复性,加工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特点HMPTT的缺口冲击强度低、缺口敏感性大、尺寸稳定性不高、耐热性不好、阻燃性差等缺陷,将限制了其的应用领域。聚醚酯(TPEE)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热塑性弹性体,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丁二醇、聚环氧乙烷二元醇和/或聚环氧丙烷二元醇通过共缩聚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及力学性能。将PET、PTT和TPEE共混制备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综合三者的优点,实现单一品种不能达到的综合性能,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热性和良好电性能的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30%?60%、PTT 20%?30%、TPEE 10%?15%、相容剂3%?5%、改性碳纤维5%?15%、纳米二氧化硅1%?4%、抗氧剂0.1%?0.5%、润滑剂 0.1% ?1%。
[0005]所述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06]所述PTT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0007]所述TPEE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
[0008]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0009]所述改性碳纤维为表面经过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氧化处理的短切聚丙腈碳纤维。
[001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粒径在20?40nm的气相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0011]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68的复配物中的一种。
[0012]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硅酮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一种。
[0013]上述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T和PTT在强制空气循环烘箱中于110°C?120°C温度下干燥6?8小时,待用;
(2)、将短切聚丙腈碳纤维加入体积比3:1的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中,于60°C?90°C温度下超声处理15?6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4?8次,直至pH值不显酸性,再在80°C?150°C真空烘箱干燥24?48h,即得所述改性碳纤维,待用;
(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的PET和PTT,再按重量配比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碳纤维,并按重量配比加入TPEE、相容剂、纳米二氧化硅、抗氧剂、润滑剂,使一起混合3?15分钟,待充分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C?280°C下经熔融共混后挤出、冷却造粒,然后干燥,即得本发明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综合了 PET、PTT和TPEE各自的优点,而且通过表面氧化碳纤维共混改性,大大提高了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其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适于工业化生产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6]实施例1:
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30%、PTT 30%、TPEE 15%、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5%、改性碳纤维15%、纳米二氧化硅4%、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68的复配物0.5%、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5%,所述改性碳纤维为表面经过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氧化处理的短切聚丙腈碳纤维,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粒径在20?40nm的气相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0017]制备方法:(I)、将PET和PTT在强制空气循环烘箱中于110°C?120°C温度下干燥6?8小时,待用;(2)、将短切聚丙腈碳纤维加入体积比3:1的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中,于60°C?90°C温度下超声处理15?6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4?8次,直至pH值不显酸性,再在80°C?150°C真空烘箱干燥24?48h,即得所述改性碳纤维,待用;(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的PET和PTT,再按重量配比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碳纤维,并按重量配比加入TPEE、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纳米二氧化硅、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68的复配物、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使一起混合3?15分钟,待充分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C?280°C下经熔融共混后挤出、冷却造粒,然后干燥,即得本发明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
[0018]实施例2:
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60%、PTT 20%,TPEE 10%、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3%、改性碳纤维5%、纳米二氧化硅1.5%、抗氧剂1010 0.1%、硬脂酸钙0.4%,所述改性碳纤维为表面经过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氧化处理的短切聚丙腈碳纤维,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粒径在20?40nm的气相二氧化娃纳米粒子。
[0019]制备方法:(I)、将PET和PTT在强制空气循环烘箱中于110°C?120°C温度下干燥6?8小时,待用;(2)、将短切聚丙腈碳纤维加入体积比3:1的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中,于60°C?90°C温度下超声处理15?6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4?8次,直至pH值不显酸性,再在80°C?150°C真空烘箱干燥24?48h,即得所述改性碳纤维,待用;(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的PET和PTT,再按重量配比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碳纤维,并按重量配比加入TPEE、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纳米二氧化硅、抗氧剂1010、硬脂酸钙,使一起混合3?15分钟,待充分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C?280°C下经熔融共混后挤出、冷却造粒,然后干燥,即得本发明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
【主权项】
1.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30%?60%、PTT 20%?30%、TPEE 10%?15%、相容剂3%?5%、改性碳纤维5%?15%、纳米二氧化硅1%?4%、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为表面经过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氧化处理的短切聚丙腈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粒径在20?40nm的气相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T和PTT在强制空气循环烘箱中于110°C?120°C温度下干燥6?8小时,待用; (2)、将短切聚丙腈碳纤维加入体积比3:1的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中,于60°C?90°C温度下超声处理15?6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4?8次,直至pH值不显酸性,再在80°C?150°C真空烘箱干燥24?48h,即得所述改性碳纤维,待用; (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的PET和PTT,再按重量配比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碳纤维,并按重量配比加入TPEE、相容剂、纳米二氧化硅、抗氧剂、润滑剂,使一起混合3?15分钟,待充分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C?280°C下经熔融共混后挤出、冷却造粒,然后干燥,即得本发明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T/PTT/TPEE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30%~60%、PTT20%~30%、TPEE10%~15%、相容剂3%~5%、改性碳纤维5%~15%、纳米二氧化硅1%~4%、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所述改性碳纤维为表面经过质量含量达98%以上硫酸和质量含量达60%以上硝酸的混酸溶液氧化处理的短切聚丙腈碳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综合了PET、PTT和TPEE各自的优点,而且通过表面氧化碳纤维共混改性,大大提高了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其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适于工业化生产与推广应用。
【IPC分类】B29C47-92, C08L67-02, C08K7-06, C08K13-06, C08K9-02, C08K3-36
【公开号】CN104845106
【申请号】CN201410739154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青岛佳亿阳工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