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06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雾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由喷液推动喷口部件转动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应用了上百年的传统冷却塔,要用抽风电机、风叶来使空气流通和带走水中的热量,为了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在塔中放有大量的填料,让布水器布下的水滴变为水膜,增加风和水的接触面积。专利号为ZL90106170.0、ZL98208012.3和ZL98208013.1的三种《喷雾推进雾化装置》,提供了一种冷却塔上用的喷雾推进雾化装置,它包括安装在一个水室上的雾化喷头、风叶和喷雾推进装置本体。由泵送来的液体经过雾化喷头喷射出去而被雾化,并产生后推力,带动水室和风叶旋转,产生的风使雾化液得到冷却。由于这些喷雾推进雾化装置中的雾化喷头喷水汽化效果不好,导致降温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上述三种专利产品的雾化喷头进行改进,而设计的一种喷雾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雾雾化装置,包括喷雾推进装置底座、风叶和喷头。喷头的喷杆安装在底座上,喷杆为空心管,与底座的进液管道连通;喷杆上端有一个喷球,喷球上有一个喷嘴;喷球内部为空心,在其内部上端中央位置有一个倒立的圆锥形柱子,喷嘴的出液方向与圆锥形柱子的锥心指向一致;喷球与喷杆连接的位置在喷球垂直方向的中央,水平方向靠近左半球面或右半球面处。喷头的个数为3到20个。
所述喷雾雾化装置的喷球内圆锥形柱子高度大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一,小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三;圆锥形柱子底圆直径大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一,小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三。
所述喷雾雾化装置的喷球与喷嘴之间有一个进风管道,喷嘴的出液口是一个喇叭形管道,位于进风道内,大口朝外,大口外径小于进风管道内径;进风管道靠近喷球位置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了3到20个进气孔,进风管道上有一个兜风裙边,兜风裙边位于进气孔上方,裙口朝向喷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装置应用于冷却塔中,作为喷雾雾化装置,热水从冷却塔进水管道进入,经底座进入喷杆,再进入喷球,由于水从喷球的一侧进入,水流沿喷球内的圆锥形柱子高速旋转,并沿锥心指向的喷嘴方向喷射出来,推动喷雾雾化装置高速转动,风叶也随着转动,向上扇风,风沿进风管道进入喷嘴,与喷射出来的水充分溶合,水得到充分雾化,并高效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喷雾雾化装置的推动力来自液体向外喷力的反作用力,可有效降低能耗和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用该装置的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雾化效果最佳,降温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府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放大后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喷头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喷头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风叶5安装在底座的旋转轴承6上,喷头通过喷杆1固定在旋转轴承6上,喷杆1上端为喷球2,喷球2上有一个喷嘴3,喷球2与喷嘴3之间有一个进风管道4;旋转轴承6上共有十四个喷头,每个喷头的喷嘴3的方向在圆周上沿正切方向,朝向一致依次排列。
如图3、图4、图5所示,喷杆1上端有一个喷球2,喷球2上有一个喷嘴3;喷球2为球形,内部为空心,在其内部上端中央位置有一个倒立的圆锥形柱子7,喷嘴3的出液方向与圆锥形柱子7的锥心指向一致;喷球2与喷杆1连接的位置,既进水口10在喷球垂直方向的中央,水平方向靠近左半球面处。喷球2与喷嘴3之间有一个进风管道4,喷嘴3的出液口是一个喇叭形管道,位于进风道内,大口朝外,大口外径小于进风管道4内径;进风管道4靠近喷球2位置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了3到20个进气孔9,进风管道上有一个兜风裙边8,兜风裙8边位于的进气孔9上方,裙口朝向喷球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喷雾雾化装置安装在冷却塔,喷头与风叶5安装在旋转轴承6上,旋转轴承6安装在底坐上,底坐与进水管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还可在水产养殖中作为增氧设备使用,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得出的其它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雾化装置,包括喷雾推进装置底座、风叶和喷头;其特征在于喷头的喷杆安装在底座上,喷杆为空心管,与底座的进液管道连通;喷杆上端有一个喷球,喷球上有一个喷嘴;喷球内部为空心,在其内部上端中央位置有一个倒立的圆锥形柱子,喷嘴的出液方向与圆锥形柱子的锥心指向一致;喷球与喷杆连接的位置在喷球垂直方向的中央,水平方向靠近左半球面或右半球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喷球内圆锥形柱子高度大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一,小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三;圆锥形柱子底圆直径大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一,小于喷球内部直径的四分之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喷球与喷嘴之间有一个进风管道,喷嘴的出液口是一个喇叭形管道,位于进风管道内,大口朝外,大口外径小于进风管道内径;进风管道靠近喷球位置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了3到20个进气孔,进风管道上有一个兜风裙边,兜风裙边位于进气孔上方,裙口朝向喷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的个数为3到20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雾雾化装置,包括喷雾推进装置底座、风叶和喷头。喷头的喷杆安装在底座上,喷杆为空心管,与底座的进液管道连通。喷杆上端有一个喷球,喷球上有一个喷嘴。喷球内部为空心,在其内部上端中央位置有一个倒立的圆锥形柱子,喷嘴的出液方向与圆锥形柱子的锥心指向一致。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来自液体向外喷力的反作用力,可有效降低能耗和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用该装置的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水与空气的溶合好,雾化效果佳,降温效率高。
文档编号B05B3/04GK2892287SQ20062011244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
发明者史仲纹 申请人:史仲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