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3822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热熔胶具有熔融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快,粘结强度高,耐冲击、 耐桡曲等特性,是耐热性能最好的热熔胶品种之一,对金属、陶瓷、玻璃、 水泥、木材、塑料有较满意的粘接力,特别适用于纤维、服装、电器及制 鞋等行业。
目前,聚酯热熔胶大多由对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与间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 及长碳链脂肪族二元酸的二元醇酯经縮聚而得,其中对苯二甲酸的二元醇 酯则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相应的二元醇经酯交换而获得的,如美国专
利US 6,255,443提出用酯交换法合成了一种低熔点共聚酯热熔胶;美国专 利US20080230749A1提出了一种专用于电子行业的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 法;中国专利CN1340585提出了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丁二醇和一縮二乙 二醇进行酯交换,得对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然后由间苯二甲酸与丁二醇 和一縮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得间苯二甲酸的二元醇酯,最后两种二元 醇酯縮聚得到一种高熔点聚酯热熔胶。中国专利CN1760304提出的方法是, 先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二元醇进行酯交换,再用其它二元酸与二元醇进 行酯化反应,然后共聚获得低熔融粘度的聚酯热熔胶。中国专利CN1990809 提出了一种由混合苯二甲酸CVC4烷酯和C2-C6亚垸基二醇进行酯交换进而縮聚合成聚酯热熔胶的方法,其特点是热熔胶的熔点高且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但运用上述方法合成的热熔胶并非适合制作网膜,并且由于对苯二甲 酸二甲酯与二元醇进行酯交换时,会副产甲醇,而甲醇沸点低,易挥发造 成环境污染,且甲醇中一般会含有少量二元醇或其它杂质,回收价值不高, 往往当作燃料使用,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 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想用对苯二甲酸与C广C6二元醇在钛/锡 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直接酯化,制备网膜用聚酯热熔胶。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按一定比例加入酯化釜中,釜内预先加入 有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和钛/锡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80 215°C,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进行一次酯化;
所说的二元醇为C3 C6的二元醇,如1,3 —丙二醇、1,4一丁二醇、 一縮二乙二醇、己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所说的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的分子量为300 500,优选对苯二 甲酸丁二醇酯低聚物、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低聚物或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 的低聚物中的一种以上,其用量为一次酯化物总重量的6% 10%,对苯二 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可采用美国专利USP6,255,443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 所述的钛/锡复合催化剂选自C2H5SnOOH 、 C3H7SnOOH或((^4//9)35"0090/3中的一种以上与Ti(OC2Hs)4、Ti(OC3H7)4或Ti(OC4H9)4等中 的一种以上的混合物,钛/锡摩尔比为l: (0.5 1.0),钛与对苯二甲酸的摩 尔比为0扁2 0細:1.0;
对苯二甲酸二元醇=1 : 1,1 1。6,摩尔比;
(2)再将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打浆,然后连续加 入釜中,反应温度为185 220°C,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进行二次酯化, 再加入縮聚催化剂和其它助剂,减压至100 130Pa縮聚,温度为210 240°C,并维持1.0 2。0小时,即可获得网膜用聚酯热熔胶产品。
所说的脂族二元酸选自己二酸、3 —甲基己二酸、2, 3 — 二甲基己二酸、 辛二酸、壬二酸、3-甲基壬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以上
所说的二元醇为C3~68的二元醇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的二元醇为乙二醇、 1,3 —丙二醇、1,4 —丁二醇、 一縮二乙二醇或己二醇;
所说的縮聚催化剂选自金属锑的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等, 催化剂用量为全部二元酸和二元醇总重量的0.02% 0.1 %;
所说的縮合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丁酯,其用量为全部二 元酸和二元醇总重量的0.02% 0.1%;
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二元醇=1 : o,oi o.2i : 1 1.2,摩尔比; 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和二元醇总的加入重量为步骤(i)的反应物
的45% 55%;
所说的酯化釜带有精馏柱和回流冷凝器,反应生成的水通过同时精馏方 法排出;
步骤(1) 一次酯化反应的精馏柱塔顶温度控制在95 105°C,回流比为2 4;
步骤(2) 二次酯化反应的精馏柱塔顶温度控制在96 105°C,回流比 为2 4。
本发明的实质性进步体现在如下方面
本发明采用钛/锡复合催化剂,使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在较低的温度下 直接酯化生成相应的酯,避免了副产甲醇的生成,同时降低了丁二醇的环 化率,不仅有利于环境,而且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将对苯二甲酸(172.6 g)与1,3 —丙二醇(18.54 g)、 1,4_丁二醇(108.0 g)加入1.0L酯化釜内,该釜带有搅拌、测温系统和精馏柱及回流冷凝器, 釜内预先加入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体(40g,分子量400 500)和钛/ 锡复合催化剂[C3H7SnOOH/Ti(OC2H5)^0.5] (0.338 g),在常压下控制釜内 温度为180 185'C进行一次酯化,所生成的水经精馏系统回收,精馏回流 比为3,0,柱顶汽相温度为95 98-C,继续反应直至柱顶汽相温度明显下降
时, 一次酯化反应结束。
将间苯二甲酸(166.0g)、 2,3 —二甲基己二酸(10.4g)、壬二酸(7.5g)、 1,3—丙二醇(15.2g)、 1,4一丁二醇(72.0 g)、 一縮二乙二醇(21.2g)加入 釜中,进行二次酯化,反应温度为185 19(TC,精馏系统的回流比和温度 同上,待二次酯化结束时,色谱分析两次酯化馏出液组成得丁二醇的环化 率为2.4%。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12 g),稳定剂亚磷酸三丁酯(0.56g),进行减 压縮聚反应,反应温度为21(TC,釜内压力逐步减小至110Pa,并维持l小 时左右,縮聚反应结束,通入氮气趁热出料,将聚合物倒入冷水中,得棒 状胶条,切成胶粒。
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11800,在60'C下促进结晶后, 用DSC测得其最终熔化温度为118°C,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T3682-2000、 GB/T2794-1995和部颁标准HG/T3716进行检测,该产品在160。C下测得熔 融指数为59.2g/10min,初始剥离强度为5.5N/cm。
实施例2
将对苯二甲酸(199.2 g)与1,3 —丙二醇(39.4 g)、 1,4_丁二醇(108.0 g)、己二醇(21。2g)加入1。0L酯化釜内,釜内预先加入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酯预聚体(30g,分子量300 400)和钛/锡复合催化剂[C2H5SnOOH /Ti(OC4H9)4=l。0] (0.125 g),在常压下控制釜内温度为185 19(TC进行-一次 酯化,所生成的水经精馏系统回收,精馏回流比为2.0,柱顶汽相温度为 96~99°C,继续反应直至柱顶汽相温度明显下降时, 一次酯化反应结束。
将间苯二甲酸(166.0g)、 3-甲基壬二酸(20.2g)、癸二酸(20.2g)、 1,4 —丁二醇(72.0g)、 一縮二乙二醇(10.6g)和己二醇(11.8g)加入釜中, 进行二次酯化,反应温度为195 200°C,精馏系统的回流比和温度同上, 待二次酯化结束时,由气相色谱分析两次酯化馏出液组成得丁二醇的环化 率为2.9%。
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U3 g),稳定剂亚磷酸三苯酯(0.34g),进行减压 縮聚反应,反应温度为22Q'C,釜内压力逐步减小至110Pa,并维持l小时左右,縮聚反应结束,通入氮气趁热出料,将聚合物倒入冷水中,得棒状 胶条,切成胶粒。
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13600,在60'C下促进结晶后, 用DSC测得其最终熔化温度为121°C,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T3682-2000、 GB/T2794-1995和部颁标准HG/T3716进行检测,该产品在16(TC下测得熔 融指数为51.2g/10min,初始剥离强度为6.3N/cm。
实施例3
将对苯二甲酸(166.0 g)与1,3 —丙二醇(15.2g)、 1,4—丁二醇(72.0 g)、己二醇(23.6g)加入1.0L酯化釜内,该釜带有搅拌、测温系统和精馏 柱及回流冷凝器,釜内预先加入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预聚体(40g,分子量 300 400)和钛/锡复合催化剂[(<^4//9)35"00 0/3 /Ti(OC4H9)4=0.6] (0.28 g), 在常压下控制釜内温度为190 195X:进行一次酯化,所生成的水经精馏系
统回收,精馏回流比为4.0,柱顶汽相温度为98 iorc,继续反应直至柱顶
汽相温度明显下降时, 一次酯化反应结束。
将间苯二甲酸(182.6g)、己二酸(29.2 g)、 3-二甲基己二酸(12.0g)、 1,3 —丙二醇(32.0g)、 1,4一丁二醇(72.0 g)、 一縮二乙二醇(10.6g)加入 釜中,进行二次酯化,反应温度为200 205°C,精馏系统的回流比和温度 同上,待二次酯化结束时,色谱分析两次酯化馏出液组成得丁二醇的环化 率为2.7°/。。
加入催化剂五氧化二锑(0。19g),稳定剂亚磷酸三丁酯(0.31g),进行减压 縮聚反应,反应温度为22(TC,釜内压力逐步减小至100Pa,并维持1小时 左右,縮聚反应结束,通入氮气趁热出料,将聚合物倒入冷水中,得棒状胶条,切成胶粒。
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16300,在60'C下促进结晶后, 用DSC测得其最终熔化温度为124°C,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T3682-2000、 GB/T2794-1995和部颁标准HG/T3716进行检测,该产品在16(TC下测得熔 融指数为49.6g/10min,初始剥离强度为6.2N/cm。
实施例4
将对苯二甲酸(166 g)与1,3 —丙二醇(15.2 g)、 1,4—丁二醇(108.0 g)、 己二醇(23.6g)加入1。0L酯化釜内,釜内预先加入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预 聚体(57.0g,分子量400 500 )和钛/锡复合催化剂[C3H7SnOOH /Ti(OC4H9)4=0。6] (0.215 g),在常压下控制釜内温度为200 205。C进行一次 酯化,所生成的水经精馏系统回收,精馏回流比为2.8,柱顶汽相温度为 101~103°C,继续反应直至柱顶汽相温度明显下降时, 一次酯化反应结束。
将间苯二甲酸(168.0g)、 1,3 —丙二醇(8.4 g)、 1,4一丁二醇(59.4 g)、 一縮二乙二醇(10.6g)和己二醇(11.8g)加入釜中,进行二次酯化,反应 温度为210 215°C,精馏系统的回流比和温度同上,待二次酯化结束时, 色谱分析两次酯化馏出液组成得丁二醇的环化率为3.2%。
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51 g),稳定剂亚磷酸三丁酯(0.29g),进行减压 縮聚反应,反应温度为23(TC,釜内压力逐步减小至130Pa,并维持2小时 左右,縮聚反应结束,通入氮气趁热出料,将聚合物倒入冷水中,得棒状 胶条,切成胶粒。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18100,在60'C下促进结晶后, 用DSC测得其最终熔化温度为126°C,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T3682-2000、 GB/T2794-1995和部颁标准HG/T3716进行检测,该产品在16(TC下测得熔 融指数为43.2g/10min,初始剥离强度为5.9N/cm。
实施例5
将对苯二甲酸(166.0 g)与1,3 —丙二醇(15.2 g)、 1,4一丁二醇(90. g)、 己二醇(23.6g)加入1.0L酯化釜内,釜内预先加入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 聚体(50g,分子量300 400)和钛/锡复合催化剂[((:4//9)35"009(://3 /Ti(OC2H5)4=1.0] (0.242 g),在常压下控制釜内温度为210 215。C进行一次 酯化,所生成的水经精馏系统回收,精馏回流比为3.5,柱顶汽相温度为 102 105°C,继续反应直至柱顶汽相温度明显下降时, 一次酯化反应结束。
将间苯二甲酸(149.4g)、 1,3 —丙二醇(6.0 g)、 1,4—丁二醇(72.0 g)、 一縮二乙二醇(10.6g)和己二醇(11.8g)加入釜中,进行二次酯化,反应 温度为215 220°C,精馏系统的回流比和温度同上,待二次酯化结束时, 色谱分析两次酯化馏出液组成得丁二醇的环化率为3.4%。
加入催化剂五氧化二锑(0.43 g),稳定剂亚磷酸三苯酯(0.38g),进行减压 縮聚反应,反应温度为24(TC,釜内压力逐步减小至110Pa,并维持l小时 左右,縮聚反应结束,通入氮气趁热出料,将聚合物倒入冷水中,得棒状 胶条,切成胶粒。
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18700,在6(TC下促进结晶后, 用DSC测得其最终熔化温度为128°C,分别按照国家标准GB/T3682-2000、GB/T2794-1995和部颁标准HG/T3716进行检测,该产品在16(TC下测得熔 融指数为41.2g/10min,初始剥离强度为5.6N/cm。
权利要求
1. 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按一定比例加入酯化釜中,釜内预先加入有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和钛/锡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80~215℃,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进行一次酯化;所说的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的分子量为300~500;所述的钛/锡复合催化剂选自C2H5SnOOH、C3H7SnOOH或(C4H9)3SnOCOCH3中的一种以上与Ti(OC2H5)4、Ti(OC3H7)4或Ti(OC4H9)4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对苯二甲酸二元醇=11.1~1.6,摩尔比;(2)一次酯化结束后,再将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和二元醇按一定比例加入釜中,反应温度为185~220℃,进行二次酯化,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再加入缩聚催化剂,减压缩聚,温度为220~250℃,并维持1.0~2.0小时,即可获得网膜用聚酯热熔胶产品;所说的缩聚催化剂选自金属锑的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催化剂用量为全部二元酸和二元醇总重量的0.02%~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说的二元醇为C3 C6的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1, 3-丙二醇,1, 4-丁二醇, 一縮二乙二醇、1, 6-己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 聚物选自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低聚物、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低聚物或对苯 二甲酸己二醇酯的低聚物中的一种以上,其用量为一次酯化物总重量的6% 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钛/锡复合催化剂中,钛 /锡摩尔比为1:(0.5 1,0),钛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0.0002 0.001 : 1.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脂族二元酸选自 己二酸、3 —甲基己二酸、2, 3 — 二甲基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3-甲基 壬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其它助剂包括縮 合稳定剂和成核剂,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丁酯,其用量为 全部二元酸和二元醇总重量的0.02% 0.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二元醇-i : o。oi o.2 : i.i i,5,摩尔比;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和二元醇总的加入重量为步骤(O的产物的45% 55%。
8. 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酯化釜 带有精馏柱和回流冷凝器,反应生成的水通过同时精馏方法排出。
9.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一次酯化反应 的精馏柱塔顶温度控制在95 105°C,回流比为2 4;步骤(2) 二次酯化反应的精馏柱塔顶温度控制在95 105°C,回流比 为2 4。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网膜用聚酯热熔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膜用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混合,打浆,然后连续加入酯化釜中,釜内预先加入有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预聚物和钛/锡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70~200℃,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进行一次酯化;(2)再将间苯二甲酸、脂族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打浆,然后连续加入釜中,反应温度为190~235℃,进行二次酯化,同时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再加入缩聚催化剂和其它助剂,减压缩聚,温度为215~240℃,并维持1.0~2.5小时,即可获得聚酯热熔胶产品。该热熔胶在160℃下的熔融指数为40~60g/10min,非常适合热熔胶网膜的制作,所得热熔网膜具有剥离强度高、耐水洗及耐干洗的特点,经40℃热水洗涤后的剥离强度损失率小于15%,经三氯乙烯干洗后的剥离强度损失率小于8%。
文档编号C09J167/02GK101463240SQ200910000268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5日
发明者曾作祥, 朱万育, 李哲龙, 陶思玉, 涛 韩, 马志艳 申请人:上海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