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13735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制备方法,以红曲霉作为菌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其中液态发酵培养基添加了茶多酚及水溶性大豆多糖,培养红曲霉,最后将得到的培养物过滤、干燥从而得到红曲红色素粉末状物。本发明通过添加茶多酚及水溶性大豆多糖起到抑制红曲红色素因光照引起的褪色,且制得的红曲红色素中残留微生物较少。
【专利说明】-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肉类、奶类制品,饮料和医药等方面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制 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色素是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日化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类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 纯天然色素、仿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3大类。近年,由于毒性问题,某些合成色素的应用受 到了限制,因此,开发和利用无毒或基本无毒的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 在我国,红曲红作为天然色素的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红曲红不仅可使食品增色, 还具有抑菌、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保健效果,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天然色素。但是红 曲红色素与其他天然色素一样,容易褪色。
[0004] 红曲色素在光照下褪色是众所周知的,但褪色度不同文献有不同报道。有研究者 发现,红曲色素在自然光照射下,不到14天,色素的保存率就在50%以下;在日光直射下,两 个多小时,色素的保存率即可减半;而在120°C加热1. 5小时,色素的保存率仍在84%以上。 红曲色素的易褪色性,会严重影响其在肉制品及其他食品中的应用效果。肉制品的包装物 大多不具有遮光性,使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所产生的亮丽色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褪去,影 响了肉制品的感观质量。基于这种情况,如何解决红曲色素的容易退色,是红曲行业需要尽 快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0005] 人们一直在致力于解决红曲色素的易退色的问题,而通过添加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来提高红曲红的色素保存率是通用的方法。如申请号201210014307. 8的中国专利《复配红 曲红色素、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公开了一种提供复配红曲红色素、红曲及其制造方法,该 方法中通过添加复合氨基酸来获得效果。但是氨基酸的成本高,且某些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容易转化为桔霉素。而桔霉素是一种对人畜有害的真菌毒素。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将氨 基酸找一种更具有安全性、低成本的替代物来解决红曲色素的易褪色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使红曲红色素不 易褪色的方法。
[0007]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1. 液体深层发酵:以红曲霉作为菌种,采用液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5. 7? 6. 7,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茶多酚5~15份;水溶 性大豆多糖20?80份;玉米淀粉为4000?5000份;大豆粉3000?4500份;NaN0 330(T500份; MgSO4 · 7Η2030(Γ500 份;ZnSO4WH2O 500?800 份; 52. 提取红曲红色素:过滤Sl中的发酵液,酸洗所述过滤后的红曲红色素滤饼,再将滤 饼融入有机溶液中,最后经板框过滤,滤液通过蒸汽或膜滤浓缩; 53. 喷雾干燥:对S2中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
[0008] 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抗氧化剂,它的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安全,并且还具有保 健的功能;能清除自由基,能够起到对红曲红色素中红色素的护色作用,提高红曲红的色素 保存率。而大豆多糖也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且对细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对霉 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菌。把PH值调整在5. 7?6. 7最能有效稳定红曲红色素,而且水溶性 大豆多糖在pH为6的条件下抑菌活性明显,也可减少细菌的活动对红曲红色素保存率的影 响。红曲色素在乙醇溶液中比在水溶液中稳定,如红曲红色素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 液中比在水中的保存率减半的时间可延长近1倍。
[0009] 优选地,步骤Sl中所述的茶多酚为10份,所述的水溶性大豆多糖为60份,玉米淀 粉为 4500 份,大豆粉为 3800 份,NaNO3 为 400 份,MgSO4WH2O 为 400 分,ZnSO4WH2O 为 650 份。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所述过滤为压滤。
[0010] 进一步地,步骤Sl将红曲霉菌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其发酵温度为3(T35°C,发酵 时间为6(T90h。
[0011] 更进一步地,所述红曲红色素在自然光下照射14天,色素残存率为50%以上。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从改进培养基入手,加入安全无毒的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茶多酚以及水溶性 大豆多糖在发酵培养基中,此方法能显著提高红曲红色素在日光照射下的色素残存率,更 好地防止色素的褪色。而相对于将红曲红溶解于各种氨基酸中的方法,由于茶多酚以及水 溶性大豆多糖较氨基酸便宜、不易产生桔霉素,本方法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且安全无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 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0014]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能使红曲红色素不易褪色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51. 液体深层发酵:将红曲霉菌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其发酵温度为34°C,调节pH值为 6,发酵时间为80h ; 采用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茶多酚10份,水溶性大豆多糖60份, 玉米淀粉 4500 份,大豆粉 3800 份,NaN03400 份,MgS04*7H20400 分,ZnS04*7H20650 份; 52. 提取红曲红色素:过滤Sl中的发酵液,酸洗所述过滤后的红曲红色素滤饼,再将滤 饼融入乙醇溶液中,最后经板框过滤,板框过滤,滤液通过膜滤浓缩; 53. 喷雾干燥:对S2中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
[0015] 实施例2 除了步骤Sl中茶多酚的添加量为5份和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添加量为20份之外,其他 条件同实施例1。
[0016] 实施例3 除了步骤Sl中茶多酚的添加量为15份和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添加量为80份之外,其他 条件同实施例1。
[0017] 对比例1 除了步骤Sl中不添加茶多酚和水溶性大豆多糖之外,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0018] 对比例2 除了步骤SI中不添加茶多酚之外,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0019] 对比例3 除了步骤Sl中不添加水溶性大豆多糖之外,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0020] 分别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红曲红色素粉状物进行红曲色素分离,再将色 素在自然光下照射14天,进色素残留率测试。然后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红曲红色素的实 验结果与现有技术的红曲红色素残存率做对照比较,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红曲霉作为菌种,采用液 态发酵培养基进行液体深层发酵,所述的液态培养基中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茶多酚 5?15份;水溶性大豆多糖2(Γ8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液态培养基还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为4000?5000份,大豆粉3000?4500份,NaN0330(T500份,MgSO4 · 7Η20为 300?500 份,ZnSO4WH2O 500?80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51. 液体深层发酵:以红曲霉作为菌种,采用液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5. 7?6. 7, 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得到发酵液;
52. 提取红曲红色素:过滤步骤Sl中的发酵液,酸洗所述过滤后的红曲红色素滤饼,再 将滤饼融入有机溶液中,最后经板框过滤,滤液通过蒸汽或膜滤浓缩;
53. 喷雾干燥:对步骤S2中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茶多酚为10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水溶性大豆多糖为60份。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中所述过滤为压滤。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l将红曲霉菌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其发酵温度为3(T35°C,发酵时间为6(T90h。
9. 由权利要求1~8所述不易褪色的红曲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红曲红色素,其 特征在于,所述红曲红色素在自然光下照射14天,色素残存率为50%以上。
【文档编号】C09B61/00GK104212839SQ201410462089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沈琼妹 申请人: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