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冲击的防腐涂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472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抗冲击的防腐涂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抗冲击的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涂层、中涂层、增强层及面涂层;其中,所述底涂层由100份乙烯基酯树脂和1~3份固化剂组成;所述中涂层由100份乙烯基酯树脂、1~3份固化剂和200~300份腻子粉组成;所述增强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层,是将玻璃纤维织物浸泡在增强层涂料中所得,所述增强层涂料由100份乙烯基酯树脂和1~3份固化剂组成;所述面涂层由100份乙烯基酯树脂、1~3份固化剂和200~300份耐磨粉组成;上述涂层的组分均按重量份计;所述中涂层中的腻子粉由85~92wt%的二氧化硅、5~10wt%的有机膨润土和1~5wt%的氧化铁系列颜料配制而成;所述面涂层中的耐磨粉由65~80wt%的二氧化硅、10~20wt%的氧化铝粉、5~10wt%的有机膨润土和1~5wt%的氧化铁系列颜料配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及中涂层所用固化剂均为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增强层及面涂层所用固化剂均为过氧化氢异丙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腻子粉的堆积密度为0.96~1.16g/cm3,其粒度分布为:0~125μm占比22~38%,125~212μm占比20~40%,212~400μm占比33~55%,大于400μm的占比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粉的堆积密度为0.96~1.16g/cm3,其粒度分布为:0~125μm占比45~65%,125~212μm占比10~20%,212~300μm占比10~20%,大于300μm的占比10~20%。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防腐涂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表面处理:对于水泥基体,表面不可有混凝土稀泥、混凝土膜、松散和剥落的部分,以及结构缺陷和会造成脱离的物质;对于钢基体,表面的洁净度应喷砂处理至金属白,除锈等级达到Sa2.5标准,表面粗糙度≤70μm;S2、涂刷底层涂料:将配方量的乙烯基酯树脂和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混合,强力搅拌1~2分钟制成底层涂料,然后用辊子和/或刷子将底层涂料涂刷到经过处理的基体表面,待其固化后成为底涂层;S3、刮涂中层涂料:将配方量的乙烯基酯树脂和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混合,强力搅拌1~2分钟后,加入配制好的腻子粉,再强力搅拌5~10分钟制成中层涂料,然后用刮板将中层涂料刮涂至底涂层上,刮出1.5mm厚的中涂层;S4、铺设增强层:将事先在增强层涂料中浸透的玻璃纤维织物铺设在新鲜的中涂层上,铺设时要保证无气泡,并注意边缘重叠50mm,然后用碾压辊子将其压实在中涂层上,待其固化后形成增强层;所述增强层涂料由配方量的乙烯基酯树脂和过氧化氢异丙苯固化剂混合,强力搅拌1~2分钟制成;S5、刮涂面层涂料:将配方量的乙烯基酯树脂和过氧化氢异丙苯固化剂混合,强力搅拌2~5分钟后,加入配制好的耐磨粉,再强力搅拌5~10分钟制成面层涂料,然后用平整板将面层涂料刮涂至增强层上,刮出1.5mm厚的刮涂层并抹平,接着用平刷沾苯乙烯在涂层表面刷平,待其固化后形成耐磨的面涂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